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斷氣了

李林甫即將入土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宮內,與很多憂國憂民的大臣一樣,皇帝的心情也是複雜的,他心情複雜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他雖然知道李林甫不是一個好人,經常性的中傷別的大臣,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奸臣,但若不是有了這位能扛事的奸臣,李隆基不會一直如此輕鬆過日子,說不定早就因爲操勞國事而累死了。

此刻,李林甫的病重,也與長期的勞累有關,是他的操勞換來了皇帝的輕鬆,他做了很多本來應該皇帝來做的事情,極大的減少了皇帝的負擔,讓皇帝可以人老身不老,一直維持健康的身體,對於這一點,李隆基一直都是認可的,所以,即便知道李林甫是個奸臣,他也從來不去治他的罪,反而一直嬌縱着李林甫,從而讓李林甫更好的爲其分擔國事,而李林甫的去世,將會讓他少了一個可以分擔國事的人。

另一方面,李隆基雖然知道李林甫是一個大奸臣,但對於他的能力還是很認可的,很多複雜瑣碎的政務,交給他處理,往往都能夠處理的井井有條,而交給別的大臣的話,處理起來總沒有李林甫處理的到位,甚至,時不時的還要過來煩他。

而李林甫則會把事情全部處理妥當,一般不會去麻煩皇帝,因爲他能猜到皇帝的心思,知道這些政務如何處理能夠讓皇帝滿意,而總是跑去問皇帝,就顯得太低效率了,而且,很多時候,皇帝就算有某種心思,也是不能說出來的,這要靠臣子的去察言觀色,去體悟皇帝的心意,然後直接做出讓皇帝滿意的事情。

“哥奴跟隨朕一生,光宰相就做了二十年,如今只剩下一兩日了,可悲,可嘆啊!”

在聽完太監的彙報之後,李隆基開口感嘆道,並隨手拿起了身旁的大唐報。

他現在已經年老體衰,在李林甫去世之後,他必須要重新讓一位大臣,幫他處理政務,而這個接班人,他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只不過,這個接班人的能力非常一般,讓人很是不放心。

這個能夠接替李林甫的接班人,自然就是他一直看中的楊國忠了,他早就已經想好了,讓楊國忠代替李林甫,做大唐的羣臣之首。

但最近一段時日,楊國忠的家裡總是頻繁的出事兒,這些事情對這位接班人的名聲造出了很大的打擊,這讓他很是心煩。

若是在這個時候,公開提拔楊國忠擔任宰相之首,則必然會引起輿論的譁然,甚至,會招致很多人的公開反對,從而讓皇帝不得不有所忌憚。

可若是不選楊國忠當宰相之首的話,剩下的大臣之中,也沒有一個能讓皇帝非常滿意的,畢竟,皇帝的最核心要求,就是這個大臣一定要足夠的忠心和勤快,能夠按照自己的心意,把大部分朝政給處理好,而太正直的大臣肯定不能完全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是他一直把朝政交給奸臣李林甫的主要原因。

一想到沒有特別滿意的大臣來爲自己處理朝政,李隆基就一陣的頭大,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黃昏很快就到了,感概萬千的李隆基走出大殿,站在開闊的殿外平臺上,看着正在逐步落下的夕陽,頓時,內心的感概更加的強烈。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雖然眼前看到的都是美景,但這樣的美景註定是不長久的,夕陽所能存在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很快,金光奪目的夕陽就會逐漸暗淡,直至完全消失不見,讓大地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入冬之後,天氣變得愈加寒涼,一陣微風吹過,李隆基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而在這個寒冷的季節,陪伴他大半生的李林甫就要歸西了,而他又能再活幾個春秋呢?

就在此時,十幾只飛鳥從頭頂飛過,一溜煙的消失在遠方。

“天快黑了,鳥兒都要回家了。”

李隆基開口感嘆道。

“陛下,外面風冷,還是回屋吧!”

高力士開口了。

剛纔,李隆基感嘆朝政的時候,高力士什麼話都沒有說,而此刻,他開口了,畢竟,他非常清楚,自己只是一個奴才,關心和照顧皇帝是正事,而對於朝政,他是不能過問的,能不過問就不過問,更不敢幹涉皇帝的主意,也不會提任何的建議。

正是由於謹守本分,所以,高力士才能始終獲得皇帝的寵幸,一直都是太監之中最爲受寵的一個。

“朕已經很久沒有欣賞夕陽美景了,多吹一會冷風也值得。”

李隆基穿的很厚,其實,就算在風口地吹冷風,也是不會感冒的,這個是無需擔心的。

高力士見李隆基不回去,便也不好繼續勸說,使了個顏色,讓身旁的小太監去拿保暖的披風。

這也是他的聰明之處,既順從皇帝的心意,同時,處處爲皇帝着想。

當然,高力士也是有脾氣的,他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和氣的,但若是有人故意讓他難堪,則他必然會報復。

而史書所記載的,被高力士報復的唯一大人物,便是如今大唐報的採風編輯李白李大才子。

要說以李白李大才子的文化水平,做個四五品的中等官員也不是什麼難事,可因爲他的性子,太過於放蕩不羈,從不向權貴折腰,所以,把一向和氣的高力士給得罪了。

當時的事情是這樣的,有一次,李白大詩人在皇宮裡喝酒,一下子喝醉了,而喝醉了之後,李安就暴露出了放蕩不羈的個性,他居然非常大膽的伸出腳,讓坐在身旁的高力士爲他脫靴。

因爲當時桌子上有很多人,高力士有些不知所措,只得給李白脫下靴子,當時的高力士已經權利很大了,除了皇帝之外,沒有人能這麼對他,文武百官沒有一個敢輕易得罪高力士的,他還從未受過這樣的侮辱,如此,心裡自然頗爲惱怒,就等着找個機會報復李白呢?

別說高力士這樣權傾朝野的後庭大總管,就算是普通的老百姓,遇到這樣的事情也會很憤怒的,尋機報復也是自然的,只能怪李白太放蕩不羈了,不懂得尊重人,怪不得別人尋機報復。

高力士從不參與朝政,就算報復李白,也不會動用朝廷的力量,否則一旦落人口實,那就是干預朝政了,就違反了他的做人原則,而他選擇的報復方式,是利用楊貴妃,來了一個借刀殺人,輕輕鬆鬆的就擋住了李白的仕途之路。

當時,李白寫了一首讚美楊貴妃的清平調詩詞,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意思就是說貴妃真的是一枝帶露的牡丹,豔麗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會,也枉然悲傷斷腸,請問漢宮得寵的嬪妃,誰能和她相像,可愛無比的趙飛燕,還得依仗新妝。

楊貴妃自然非常喜歡這首詩,覺得李白把自己的絕世容顏描繪的漓漓盡致,可高力士卻在旁邊告訴楊貴妃,指出這首詩的比喻不恰當,他指出漢朝宮廷的趙飛燕是歌女出身,遠不如楊玉環的出身,另外,趙飛燕雖然比立爲皇后,但作風不正,最後還被貶爲庶人,將楊玉環與趙飛燕相提並論,就是把楊玉環看的太輕了,楊玉環仔細一想,還真是這個道理,於是,就開始討厭李白了,甚至,當皇帝想要任命李白爲官職的時候,也被她給阻止了。

在後人看來,高力士報復李白,顯得有些不仗義,是一個壞人,讓李白這個大才子,沒能在官場上爲大唐效力,可在李安看來,詩詞寫的好的人,未必當官就一定好,李白這種人恃才傲物,太過於放蕩不羈,連最基本的尊重人都做不到,就算真的到了官場上,也是難以找到晉升的出路的。

只不過,在歷史上的所有古朝代,讀書人若是不做官,那是沒有出路的,甚至,連養活自己都顯得頗爲困難,需要處處讓親朋好友接濟,總之,日子會過得很是窘迫的。

但李安來到大唐之後,情況就不同了,尤其是大唐報開辦以來,只要是有文化的讀書人,都可以在大唐報上發表詩詞,從而賺取一定的稿費,甚至,水平好的文人,還可以去大唐報衙門做編輯,比如杜甫先生就做了主編,李白受不了衙門的臭規矩,自己選了一個最低等的採風編輯,一邊旅遊一邊寫東西,掙錢和玩樂兩不誤,可謂是快意人生。

對於高力士的陷害,李白自然是清楚的,他認識玉真公主,從她那裡得知了這個事情,不過,他胸懷寬廣,並不怨恨高力士,他只後悔自己在宮中吃酒吃的太多,一時酒醉做了得罪人的措施。

不過,也是因爲這個事情,讓李白徹底的放棄了自己的仕途之路,放心大膽的投入大唐報的懷抱,做了一名自由的採風編輯。

在做了一段時間的採風編輯之後,李白髮現這個工作,纔是最適合自己的,如此,他就更加不會怨恨高力士了,反而還有感激高力士的想法,畢竟,若不是高力士從中作梗,說不定自己就要進入朝廷的某個衙門去幹活了,那枯燥疲累的日子,如何能與採風編輯相提並論。

高力士接過小太監手中的披風,親自給李隆基披上,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全心全意的照顧皇帝,他的忠心是不用懷疑的,全天下的人,他都有可能去陷害,但唯獨不會去害皇帝。

“老了,我們都老了,哥奴就要走了,不知道我們的日子還有多久?”

李隆基突然發出了感概。

“陛下不老,一點也不老,這以後的日子還長着呢?”

高力士連忙勸解道。

其實,他心裡也是非常清楚的,他們都老了,人哪有不衰老的,若是一直青春永駐,那豈不是成妖怪了,不過,李隆基的狀態還算不錯,再活十幾年應該不成問題,另外,他自己的身體也還不錯,估計再撐個十幾年也容易。

李隆基長壽的原因,一個是自己本身體質比較好,另一個原因是因爲他比較喜歡養生,把很多朝廷都交給李林甫了,甚至,高力士也分擔了不少,如此,他不用太過於勞累,自然身體更好了,就算是寵幸嬪妃,他也是獨寵楊玉環一人,並不會累着的。

而高力士則是一個太監,平時就是伺候皇帝,沒有人能給他氣受,他活的是比較順心的,另外,因爲被淨身了,所以也不會有男女之情,自然也就不會把自己給累着了。

與他們二人相比,李林甫整天處理那麼多的政務,還要挖空心思如何陷害別人,以保住自己的地位,這樣豈能不累,早逝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雖然李林甫即將去世屬於重大新聞,但畢竟還沒有斷氣,所以,大唐報也不能立刻報道,這種事情是不能提前說的,任何事情都能提前說,但唯獨這種事情不能提前說。

所以,第二日一早的大唐報頭條,仍舊是杜甫寫的悼文,沉痛悼念劉大傻,而沒有任何有關於李林甫的消息。

不過,就在報刊下發不久,就傳來了消息,李林甫斷氣了,府上已經開始準備後事,而這隻能成爲大唐報明日的頭條。

雖然頭條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但老百姓口口相傳的輿論影響力也同樣很大,大唐報的頭條馬上就成了衆人談論的話題,但同時,李林甫去世的消息,也迅速在大唐坊間傳開了,幾乎所有的大唐百姓都知道這個事情了。

對於李林甫的去世,京城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都是額手相慶的,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慶賀的事情,是大快人心之事,不過,一想到可能的繼任者,大家的心情就不那麼好了,畢竟,大家所預測的繼承人,也同樣是一個大奸臣,這心情能好纔怪。

至於這個預測的繼承人,幾乎所有明眼人都看的出來,肯定會是貴妃的堂兄楊國忠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借刀殺人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鐵人三項第一百五十八章 京城買房第四百一十七章 進軍邏些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二章 右相再次邀請第五百零七章 早有退路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無可奈何第四百五十六章 妥協第九百七十一章 蔭官第五百三十一章 小河抓魚第五百七十七章 吐血第一百九十章 土匪好害怕第二百三十八章 浴室建好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看的不過癮第一千二百零八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解酒第三百零二章 左藏充盈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第一千二百零九章第一千零四章 柴刀第六百八十二章 禽獸之事第一千六百零九章第七百八十一章 棉花防火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青樓歇歇腳第一百八十五章 剿匪大勝第八百二十章 收屍第一百七十二章 募兵要求高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黃羊第九百五十一章 菊花香水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馬六甲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奸臣的無奈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演員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第九百七十一章 蔭官第八百七十六章 慢生活第四百六十一章 比鳥快第三百八十章 鐵甲指揮車第八百六十一章 裝睡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第七百三十八章 分而治之第十四章 切齒之恨第五十一章 誰給你們的狗膽第一千三百零六章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野兔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二章 右相再次邀請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第六百六十九章 發難第七百五十五章 送武器第五百七十九章 補給隊第九百二十一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六十八章 逮住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第九百七十二章 供花不足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美味烤肉第六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寶藏第八百二十章 收屍第六百零二章 香蕉幹第二百零五章 面見爨崇道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崑崙奴第一千三百零七章第九百四十二章 潛望鏡第五百二十五章 易守難攻第九十二章 南疆妹子要李安保護第七百二十三章 陌刀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實驗成功第七百四十章 讒言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自行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蔬菜大棚第一百六十二章 右相再次邀請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第一千零二十章 快掛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駐守石國第四百零四章 罐頭很好吃第六百七十五章 全是美味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第一千五把七十二章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第八百五十四章 奧斯曼來了第九十七章 上元節第四百零二章 燈光太美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