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楚丘來人

坐在馬車返回家中,範銘腦中思緒萬千,今天文會的收穫不可謂不大,見識了方方面面的權貴百態不說,不但得到了龔老夫子的消息,而且還得幸遇到‘故人’,最主要的還是他在這應天府的名聲傳了開來,對於一個新晉學子這可謂是難得的機緣。

不過,這就這麼一個小小的文會也讓範銘有些自慚形穢,雖說自有宋以來就進入了平民政治,但這家世資本卻還是尤爲重要,有了一個雄厚的家庭背景,即便不能在仕途上有所座位,最起碼也能做個太平富家翁。就比如說李子建等人,一衆曹掾官或幕職官一些‘不入流’的混衙門閒差,不也是在這仕海中上下浮沉麼,但人家好歹也是入了國家體系,吃皇糧的差事,起碼這輩子也可以對付過去,而他如今卻是毫無半點根基。

若想別出蹊徑,就只能在功名上下功夫。這是正道,任誰沒有主掌一方的心念?

所謂寧爲雞頭,不爲牛後,混得功名爲了什麼,還不是爲了能夠有個讓自己揮灑自如的一個空間?那怕那地方再小,畢竟是自己說了算,往小裡說行事時可以不像現在這般謹言慎行,人也活的展揚。往大里說就有了一展平生之志的舞臺。

年輕人,尤其是血氣方剛的年輕漢子誰沒有建功立業、留名後世的渴望,遑論他穿越回來的還是這國勢正當最盛的北宋,且還有燕雲十六州在外族的手中,西有党項立國西夏,這大宋朝貌似繁華的背後其實岌岌可危。

這時節連個自稱“草澤”的一介平民魏繼宗都能直接上書參知政事府,提出變法關要,他範銘又豈能碌碌無爲?

只不過這種想法以前被生活的蹉跎而摁在了內心最深處,可能連自己都感覺不到的角落。隨着環境的改變和刺激終於在如今的應天府而得以破土而出。

當這個想法再次從心底深處冒出來時,更是不可抑制的瘋狂生長,力量強大得讓他自己都感覺有些詫異。

既有此心,便就博一博吧!

想着這個念頭,範銘只覺心底涌起了一股熱流,竟似身子裡憑空生出了一股勁力。

人說飽暖思淫/欲,這淫/欲飽足之後的追求便也就隨之上升到了另外的一個高度,那就是權欲,或者說是成就感,人的慾望是無窮的,相對於現時今的範銘來說,當各種基礎已經具備之後,這理想也就於不知不覺之間悄然萌芽生髮……

“回來了!”,見他進來,婦人身邊一臉歡喜的香雪迎了上來服侍着更衣,範銘邊配合着擡手轉身,見莫惜容正低頭在擺弄着什麼,便笑着迴應着問道:“在擺弄什麼呢?”。

“嗯!”婦人低低了應了聲,說話時的卻沒有擡頭,語氣中彷彿帶着些許煩惱,手上依舊是在數弄着手中的物什,臉上一絲擔憂的意味卻是想藏都藏不住,“官人,今後這一家子人怕是要越來越多,這些日子來應天府花銷不少,我

尋思着是不是將盡快鋪子重新張羅起來。”

範銘點了點頭,這事他先前就考慮了很久,先前有一千多貫在手上還總覺得能撐不少時間,然而一到應天府這花錢便如流水一般,若是不趕緊找個經濟來源,怕是連在應天府立足都有些困難。

第一考慮的還是老本行開布莊,靠着‘香布’的特色料想在應天府立足應當不是問題,但這畢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太多事情要考慮,州府衙門方面要疏通、本地的商會也要通好關係,還有一些潑皮地下勢力也不能不打點好,這可不是像在楚丘的時候一般容易,畢竟在楚丘時還有個衙門吏員的身份撐着。

說來說去還是自身沒有根基之故啊!

拍了拍婦人的臉蛋,寬慰道:“這事我這幾天好好划算划算,總不能坐吃山空了。”

婦人順應的點了點頭,“前些日子我家中也來信說要準備在在應天府插上一腳,也不知這些日子準備得如何了,若是咱家也合着一起的話,這買賣興許也就很快起來了。”

這一說着,範銘也就將這賺錢的心思掛在了心上,一天勞頓下來也實在是有些乏了,吃過飯再洗漱了一番便就倒在牀上歇息了下來,畢竟來日方長,什麼事情都是急不來的。

第二天一早,範銘照常去書院上學,初一到教舍,鄧正元和李辯便就擁了上來,頗爲興奮的問道:“聽聞昨日文會上你可是風光了一把啊,連錄事參軍馮大人都讓你給比下去了?”

範銘一怔,“你們怎麼知道的?”

“這事誰不知道啊,連書院的雜役都知道了,說你如何如何舍辯羣雄,如何如何擁美夜遊,都有鼻子有臉的。”說到這兒鄧正元賊兮兮湊近了範銘的耳際,小聲道:“昨夜你擁着那妓家在書院行走,都有人瞧在眼裡呢。”

範銘有些哭笑不得,這還真是八卦無處不在,不過想來昨夜也卻是荒唐了一點,開始還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現在經鄧正元這麼一說確實有些傷風化之嫌,不過這文會上的事應當是小範圍傳播,如今就連他們兩個書院學子都知道了這有些讓他意外了,不過雖然外界的事他控制不了,自身的言行卻還是要謙遜,當下笑了笑道:“這都是別人瞎傳的,別信。”

一聽範銘否認,兩人頓時有些不信,空穴來風不可能絲毫沒有根據,更何況正當青春萌動的年紀,對於這等爭強好勝和風月之事最是有興趣,哪能讓範銘就如此的搪塞過去,當下就追着範銘詢問文會上的細節。

範銘也拗不過這兩人,也只好挑着一些不緊要的事給兩人描述了一遍,也僅僅是這樣也聽得兩人直呼過癮,也難怪,這等層次的文會着實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見識到的。

雖是說得高興,但範銘心中還是頗爲忐忑,馮正言好歹也是正經的從七品朝廷政要官員,雖然從官位品階上同一赤縣之長相同,但地位卻是要高

上不止一個檔次,自己在文會上落了他面子,加上在楚丘時同卜縣丞的舊怨,這下可真就明擺明的對上了。

往後的日子恐怕不會那麼太平了!

不過範銘心中也沒有太過惶恐,這馮正言畢竟是正經的讀書人出身,要說他會來陰的對付自己打死他也不信,只要不是來陰的,其他的範銘倒是沒有太過放在心上,有書院的這個身份在,罪不及死。

同兩人說笑了一陣之後,隨着上課的鐘聲響起,授經義課的夫子走了進來,一天的課業隨之開始,隨着時間的推經,如今課的進程已經到了大經《左傳》部分,所有所習儒家經典分爲大中小三種,《禮記》、《左傳》爲大經,《詩經》、《周禮》、《儀禮》爲中經,《易經》、《尚書》、《公羊傳》、《穀梁傳》爲小經。

通三經者,大、中、小經各一;通五經者,大經皆通,餘經各一;《孝經》、《論語》則都要掌握,這與進士、明經科的考試要求,基本一致。學校每歲向禮部薦送參加科舉考試者。如學業不佳而多年不堪薦送,或薦送後屢年落第,則往往要被學校解退除名。

不過幸好前年汴京頒佈新法,廢明經科,存進士科,進士殿試罷詩、賦、論三題而改試時務策,這無疑像是爲範銘特地量身打造的一般,要說經義的部分要比起別人來說他是遠遠不如,但這時務策上憑藉二千年的知識怎麼也可以說出點新意來。

一天上午的時間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但如今比起在縣學的時候來說如今聽課已經輕鬆了許多,倒不是說教學方法上有多大的提高,而是經過這麼些年的努力,他已經差不多習慣了這個時代的思維方式,因此接受起來的速度也就隨之快了許多。

中午散學,範銘同鄧正元幾人打了聲招呼之後便就徑自往家中走去,下午是自修時間,雖說在書院的讀書氛圍要比其他地方要好得多,但範銘還是習慣清靜,再說昨日文會的事讓他在書院中儼然成了一個名人,若是還留在書院中,少不得要有人來‘瞻仰’他。

照着平常的步伐回到家中,正琢磨着是不是要去回訪一下沈文倫,怎麼說也是同學之誼,即便到現在這一刻爲止他還是有點不明白同沈文倫之間的關係,說起來在應天府他還真沒有一個朋友,若是能有這麼一個古怪的君子之交倒也不錯。

“大官人,你回來了。”見範銘回來,門房老福頭便就迎了出來。範銘點了點頭,驀然發現自家宅子門前停了一架華錦馬車,心中不由一動,問道:“有客人來了?”

老福頭點頭應道:“是楚丘王家公子來了,都等了一上午了。”

“王稼軒?”範銘搖頭一笑,前些日子來的時候這小子就鬧着要跟着一起來,被他老子用巴掌給扇了回去,想不到這幾天的功夫還就真的就溜過來了。

(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三章 妥協是一門藝術第二百二十一章 送禮大潮第九章 進學之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範銘,你不錯!第二百一十三章 省親宋代社會結構第一百九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三十四章 縣學甄試第八十八章 司職正式被革了北宋賦重役輕說第四十五章 束脩的着落第二百二十二章 汴京故人第三十二章 甄試的準備第二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五代、宋的田賦(兩稅)第五十六章 再提商幫之事第三十六章 官途還是吏途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二十五章 新任知縣的甄試第二百二十二章 汴京故人第一百零四章 非常手段第二百零五章 來訛錢的第九十八章 扯着虎皮做大旗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第二百二十八章 商賈如過江之鯽第一百一十五章 多了個助力第一百六十三章 入職第八十八章 司職正式被革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疑惑五代、宋的商稅 五代十國商稅第二十三章 收了你嫂嫂吧第一百八十四章 利害關係第一百七十七章 市易務的權責第四十二章 初臨縣府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的挑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心魔第七十六章 強人所難第一百七十九章 自家人第四十章 這麼厚的家世第六十二章 公職的誘惑第七十四章 氣氛如斯第五十七章 一個進階的機會第六十八章 峰迴路轉第五十三章 天下爲公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試之初第五十章 銷路問題五代、宋的田賦(兩稅)第二百章 大壽之幕第一百零八章 認親第四章 曹府第二百零七章 閒暇第一百三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境的沉澱第四十章 這麼厚的家世宋朝劃分鄉村五等戶的財產標準第一百三十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二十二章 汴京故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送禮大潮第一百零五章 咱家的罪過第一百一十三章 妥協是一門藝術第五十五章 憐惜!憐惜!第三十章 等待的煎熬第二百零六章 到底還是有識貨的第三章 無奈的現狀第一百八十一章 心魔第四章 曹府第二十一章 誰在逃避第一百九十八章 魚死網不破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細作’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試之初第二百三十八章 人生無常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事換人第五十章 銷路問題第二百零八章 偷得半點閒第一百三十六章 其人之樂第七十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零四章 非常手段第十一章 丫環香雪第二百一十章 上下尊卑第十二章 三夫人回來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四大商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範銘,你不錯!第八章 範家往事第一百零一章 舊事重提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的挑戰第九十二章 王福東的條件宋代關於商人的政策第二百一十三章 省親第二百一十章 亂了方寸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心惶惶第一百四十九章 讓人心動的消息第三十五章 知縣大人的召見第七十五章 下馬威第二十三章 收了你嫂嫂吧第一百七十二章 規劃的設想第一百七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二百三十五章 開辦高級娛樂會所第九十二章 王福東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