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這人是誰?

倒不是說這馮正言長相如何的陰沉可怕,但而是本身給人的那個感覺上,相反的這廝長相着實不差,加上不惑之年正當圖展的年紀,而且身居要位多年,身上隱然已經有了一些特有的成熟魅力,總之,儘管範銘對這馮參軍心中有着芥蒂,卻也不得不承認這廝從賣相到氣度都不錯,非常符合時下主流文官形象,按照套話來講當是前途無量。

不過說來這也正常,讀聖賢書久了,身上也會不自然的有種清逸的氣質,從張載的身上、從沈文倫的身上,即便是從李子建的身上都能夠感受到這種浩然的儒家氣息,只不過是深淺不同罷了。

正在範銘仔細打量馮參軍之時,便聽亭閣的另外一頭的小臺上已經是管樂齊鳴,幾個舞姬在輕衣起舞了,這亭閣之中便也隨之安靜了下來,只聽有那清綽旖旎的唱曲聲伴隨着絲絲絃樂聲傳來,卻是蘇大學士的新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此曲一出,衆皆譁然,讚歎聲不絕於口,範銘也是心有感慨,蘇軾這一生頗多坎坷,但其文壇上的地位卻是不容置疑,即便是在這信息不暢的大宋朝,蘇軾之名卻也是響徹兩京文壇,更有不少的狂熱‘粉絲’四處搜尋蘇大學士的詩詞,即便是如今的蘇學士遠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市,與應天府同屬京東西路),這首新作《水調歌頭》也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在兩京文壇之中競相傳唱,由此纔有了今日的文會一行。

“這首詞當真乃百年不出的妙作啊!”,人都沉寂於這美妙曲音與首詞意境之中時,馮正言首先擊掌稱讚了起來,“蘇大學士果真是詩文名世高才,這等明思又寓意之詞怎生一個好字了得。”

馮正言話音一落,旁人皆附和了起來,其中一文士道:“此詞開篇就頗有引人入勝之妙,‘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此句中明月、美酒皆爲詩中盛景,再反之一問,這便令人慾罷不能矣!”

另一文士連連點頭,“是也,是也,其後兩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意似自問自答,實又在進一步引人深思,此等句式蘇學士用得實在是高明啊!”

這一恍然間,衆人齊聲稱讚,連帶着馮正言同張載也連連點頭,範銘卻是有些反感,東坡先生的這首詞確實不錯,但這幫人卻純粹是爲了風雅而風雅,這就有些過了,甚至有些做作,唯一讓

範銘平衡一些的是沈文倫還依舊是那副冷淡的樣子,而沒有隨大流同其他文士一般趨炎附勢。

這一番評詞之後,緊接着下來就是另外一番風雅,這次文會的一大高潮要來了,也就是那馮正言特地從汴京請來的紅倌人,聽旁邊的李子建幾人討論,這紅倌人的身份是官妓,不是一般的人輕易不可能邀得她出汴京,這新到任的馮參軍還真是有面子。

只聽一段有如天籟一般的婉媚歌聲響起,對面的那亭閣當中飄然而出一個身批薄紗的紅粉佳人,隨着歌聲的飄然而起,佳人曼曼扭動腰肢,那曼妙的身子透過光線一清二楚的呈現在衆人的眼中,稱之爲尤物絕不爲過。不得不承認這汴京紅倌人着實對男人有着致命的誘惑,無論是那豔魅的臉蛋,還是那畢露的曲線,這一切都無時不刻都在勾着男人的魂,範銘甚至清楚的聽到身旁傳來一聲大大的吐沒口水的聲音。

範銘心中一笑,也沒有絲毫瞧不起的意思,這種反應對於男人來說最正常不過,他反而是對這亭閣中起舞的唐安安起了興趣,即便是官妓,但在衆目睽睽之下還能夠表現得如此淡然自處的女人當是非常不一般之人。

一舞終畢,此女朝衆人微微一福,便翩然而去,直至消失在迴廊盡頭,依舊是有不少人沒有從那曼妙的誘惑中回過神來,直到做爲東道的沈家春一聲輕咳,“唐大家暫避片刻,稍許便就出來,陪衆位賞詩同飲。”

果然,不一片刻的功夫,那紅倌人便款款而至,已然換了一身裝扮,一聲豔麗的大紅羅裙配上一縷素色抹肩,顯得嬌豔而又脫俗,不過那隱若可見的薄紗全然退去,將那美妙身姿隱藏不見,不免讓大部分在座文士有些遺憾。

此時範銘對張載及周遭人的輕微的嘆息聲都沒怎麼在意,此時他的眼神兒也也被這翩然而來的紅倌人給吸引住了,因爲他發現這紅倌人的眼神始終落在了他的身上。

面對着這女人頗有些肆無忌憚的眼神,範銘皺了皺眉頭,這個女人看起來好像跟自己很熟,卻想不起在哪兒見過,她卻爲何好像認識自己的樣子。

“你叫什麼名字?”。

“奴家姓唐,名安安!”。

馮正言臉上滿帶着笑顏,但其中卻是有些不可琢磨的意味,眼神兒便一直在唐安安那窈窕的曲線上逡巡,那眼神中帶着一股強烈的慾望,這種慾望要比其他文士的眼神要強烈得多,看來他這次特地從汴京將這唐安安請來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過這倒讓範銘心中掠過一絲驚喜,馮正言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潛在的不安因素,一個敵人,不在乎他是身處何等高位,也不怕他本身是何等的精明,就怕你沒有任何的嗜好,這馮正言事實上也不是那麼的不可擊破!這女人或許就是他的一個致命傷!

看來這趟還真沒白來,將來若是能有機會和州府衙門拉上關係也好有個心理準備,不至於會吃個悶

虧。鬱悶了好一會兒地範銘心下想到這裡時,心中暢快之餘,又感到一陣小腿麻痹,原來是席地而坐久了氣血有些不暢之故。

望了望旁人卻是若無其事,想來也是時常有這種習慣,這席地而坐本也不是本朝初創,自漢唐朝始,都是依案席地而坐,只是在用慣了桌椅之後,衆人又以席地爲美,這也相當於後世時尚界的一種反潮流行爲,不過這倒是苦了範銘,自出生以來他何曾受過這種折磨,當下下意識挺了挺起了身子。

這片庭臺上本就不大,唐安安又彷彿是刻意從範銘身前的長案前經過,他這麼不經意挺直身子,唐安安自然就注意到了他。

範銘這一動作,唐安安的眼神中即刻的綻放出一片燦然的欣喜意味。

眼見唐安安的表現有些過於明顯,雖然不知道什麼原因,但範銘也不想引起衆人的注意,忙又將身子縮了回去,隨之皺着眉頭對唐安安搖了搖頭。

唐安安顯然明白了他地意思,抿脣一笑之間更添幾分美態。

而此時馮正言的眼神兒更多的着落在唐安安如拂風擺柳般的腰肢上,等他看過來時,唐安安也隨之恢復了先前那翩翩的儀態。

“安安姑娘對此處可還滿意?”馮正言顯然沒有注意到方纔兩人的細小動作,依舊帶着笑容問道。

唐安安淺淺一笑,低眉頜首道:“此園清幽而幻美,安安歡喜得很。”

馮正言哈哈一笑,側身對身旁的張載道:“張大人,安安小姐精通音律、識詞曲,還通曉古今詩賦,可謂大才,今次文會不如我等在座諸人各賦詞一首,由安安即興編唱出來,如何?”

“好!”馮正言這個建議一出立即得到了衆人的擁護,如今雖然不像盛唐一般,流行賦詩,但這詞牌卻是盛行了起來,尤其是這詞還可以通過歌姬的口中唱了出來,這娛樂的意味也就出來了。

張載亦然點頭稱讚,“甚好,甚好,不若就以就以臨江仙爲詞牌格律各作一首詞如何?”

旁人連連點頭,見了兩位大人同意,其他人自然是沒什麼意見,當下便有小廝各各個書案上送來筆墨紙硯,衆人開始文思泉涌或是冥思苦想,而唐安安則款款走到中央一處古琴之前,一陣沁然的樂聲隨之而起。

尤其是當眼神落在範銘身上時,唐安安只覺腦中所想與眼前所見達到了渾然的統一,歌喉愈發清麗,唱腔也愈發動情的同時,她的眼睛卻是定在範銘身上再也不曾離開。

詩是好詩,唐安安唱的也確實是好,身爲一個久經風月的老手,馮正言自然能看出些什麼來,先時他還是含笑凝神而聽,但等他注意到唐安安竟然是目不轉睛的看着邊角座上的一個俊朗少年,且眼神還如此動情時,馮正言的臉色開始變了。

這人是誰?

(本章完)

第七十四章 氣氛如斯以史爲鑑:解讀王安石變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二十七章 奮不顧身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七章 毛遂自薦第九十三章 扳回一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重開漕運第四十三章 蒸餾技術第一百八十三章 貓膩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境的沉澱第四十六章 簡直是胡鬧第二百三十五章 開辦高級娛樂會所第四十三章 蒸餾技術第一百七十九章 自家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利害關係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韻中的殺機論宋代胥吏的作用及影響第二百零八章 下一步的策略第七十七章 又是一個大包袱第六十七章 商行大會第二百零五章 來訛錢的第二百三十一章 意氣紛爭第一百八十八章 無間道啊無間道第二百四十二章 細節第三十五章 知縣大人的召見第一百六十六章 醉翁之意第八十七章 潛藏的危機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三十二章 豐厚的嫁妝第二十四章 打探老爹消息的希望第一百八十章 升格了第十三章 好像要出事了第八十八章 司職正式被革了第十七章 老子可不是病貓第六十一章 卜縣丞的賞識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給我記着!第一百零九章 我不是兔子但會咬人第二百零八章 下一步的策略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和諧因素第一百八十五章 相逢何似舊人第一百零三章 就逼你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自家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自家人第九十四章 動盪的楚丘第一百四十五章 好大的膽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文才啊!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世迷幻第二百一十五章 雪瑞豐兆第七十三章 異佳人第三十一章 總得有身好裝扮第一百二十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三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宋代社會結構宋朝劃分鄉村五等戶的財產標準第三十九章 大名府來信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外插曲第一百三十一章 戒訓第一百五十二章 光明大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爲官之道第一百三十三章 國子監的薦舉名額第一百二十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四章 打探老爹消息的希望第八十章 你是上邊的人?第九十章 要娶就一起娶第一百零八章 認親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氣派第二百四十二章 細節第二百一十章 上下尊卑第三十九章 大名府來信第五十章 銷路問題第十三章 好像要出事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市易務的權責第二百一十一章 閤家歡第三十四章 縣學甄試第九十七章 身份不同了第四十七章 縣學同誼第一百六十三章 入職宋代市易法的經營模式第一百五十八章 範銘,你不錯!第二百二十六章 年輕人的銳氣第九十一章 家和萬事興第一百零八章 認親中國古代漕運的社會意義第二百一十九章 重開漕運第二百一十八章 文壇就是個染缸第六十三章 賭約第一百章 莫名的宴請第一百二十八章 協議第四十六章 簡直是胡鬧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鄉遇故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是滋味第二十五章 新任知縣的甄試第一百五十一章 汴京的大消息第九十五章 本縣乃是主官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韻中的殺機第一百四十九章 讓人心動的消息第七十二章 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