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惡意中傷

王爺正在園子裡修剪花樹,康熙皇上的貼身大太監李公公匆匆來府,跟王爺說,要他帶兩名侍衛進宮見駕,皇上與九千歲有要事相商。同時要將盤龍斌鐵棍帶上。”

什麼都來不及詢問,王爺就回了翼然樓,穿上朝服,戴上朝帽,拿着盤龍鑌鐵棍,和田亮、納蘭二人坐着府上的馬車進宮了。

今天是個大朝會,文武羣臣人數很多,都聚在大殿裡。王爺三人進來的時候,這些人主動讓出一條路來。

王爺是不跪康熙的,康熙走下丹墀,把王爺攙扶到龍椅旁邊的太師椅上。他自己坐在龍椅之上,很平靜地對大太監李德全吩咐道:“宣旨。”

“嗻!”李德全很有派頭地展開手裡的皇綾聖旨,底氣十足地說:“聖旨下!”

文武羣臣“刷刷”跪了下來,靜靜地等待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愛新覺羅?福佑,曾經在萬馬軍中救護過太宗皇帝,在木蘭秋狩中救護過世祖章皇帝兩代大清君王的性命。自順治十六年四月初一迄今爲止,已經通過順治皇帝、康熙皇帝、太皇太后向國庫上交經商款項一千萬兩,功勳卓著、永彪青史!故大清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冊封愛新覺羅?福佑爲大清國輔政太上皇!同時領瑞親王、逍遙王、八省藩王之職!歲俸銀按親王爵位高低分別認領。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明珠,出於對瑞親王功高蓋世的妒忌,三番五次詆譭瑞親王,現請九千歲輔政王按康熙八年五月之聖旨,舉起盤龍斌鐵棍,擊打納蘭?明珠這個佞臣!直至打死爲止!”

王爺聽了這段聖旨之後,呵呵而笑:“皇上啊,您這是爲難老夫呢。您也知道,老夫是佛門中人,不殺生,納蘭?明珠雖是不折不扣的的佞臣,也不該死在老臣的棍下,這樣,老臣只打他一下,以示懲戒。但願皇上以後不再被這個宵小之輩所矇蔽。”王爺的意思很清楚,如果不是你這個當皇上的一味寵溺,再大膽的佞臣也不敢囂張到三番五次詆譭勞苦功高的自己頭上。

王爺拿起斌鐵棍,對匍匐于丹墀之下的納蘭明珠打了不輕不重的一棍。他根本沒用力,因爲一旦用力就會打死這個可惡的佞臣,自己破戒殺生,手上沾到獻血。

就這一棍就差一點把納蘭?明珠的腰樑骨打塌!納蘭明珠悶哼一聲,倒在丹墀之下。立刻有太醫前來驗傷,高聲說道:“納蘭大學士身心無損,只是後背有個印子而已。”朝臣鬨笑不已。

原來,今天的朝會上,康熙皇上說到撤藩,想起來皇伯父已經給國庫送進去一千萬兩白銀,很是感慨,就在朝會上跟諸位文武大臣說了。大家都很佩服九千歲的高風亮節。就在這個時候,納蘭明珠站出來說:“奴才剖肝瀝膽,冒觸犯龍威之險冒死進諫。瑞親王經商本身就是一個陰謀!他就是藉着這個經商的幌子收買人心,實現他當皇帝的美夢。您想想,當年太宗欲立其爲儲君,他推辭了,那不過是掩人耳目,世界上有不想當皇帝的人嗎?當時他剛剛從寺廟裡還俗,要人脈沒人脈,要勢力沒勢力,當了皇帝也坐不穩龍椅。那個時候他是個什麼狀況?現在是什麼狀況?奴才聽說他的師父給他立過約法三章,您信嗎?哪個師父不想讓自己的弟子出人頭地?哪個人傻到到手的皇太子都不要?……”

康熙皇帝拍着龍案罵道:“你還反了!這樣中傷朕的皇伯父!陳詞濫調!小魏子,你去瑞府找皇伯父,讓他把鑌鐵棍帶來!”

王爺不知所以地就給找來朝堂,皇上讓明珠把方纔的話再說一遍。明珠雖然害怕,也得硬着頭皮上架了。

王爺聽完明珠的慷慨陳詞,朗聲大笑。

“明珠大學士,本王真的爲你感到可惜了。你的學問是人很多人所不及的。但是你的人品本王不能恭維!本王本不想和你辯論什麼,今天就好象應該說幾句了?記得康熙初年,京城和周邊的縣份遭遇雪災,大學士的府上不是也做過舍粥的善舉嗎?你那個時候就想篡位了?你舍粥也是刁買人心嗎?本王再告訴你一遍,經商的事當年是大行皇帝准許的、當時的太后點頭的,本王不過就是想給國庫裡增加一點銀子,讓皇上在銀子的問題上少爲難一點。本王經商的銀子都是自己掏腰包的,就象你家夫人的首飾想給誰一件就給誰一件,不容置喙!本王的東西給的都是貧苦人家,他們進城都很少,而且賣布的車沒有貼上本府的標籤,東西是誰給他們的他們都不知道,何謂刁買人心?”

明珠誰呀,那是有學問的、能言善辯的。

“瑞王爺,您在二十幾年中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光桿親王成了朝野知名的大人物,難道就沒有一點想法嗎?誰能信呢?當年順治爺不是曾經要把大清東部八個省都劃給您管轄,給您一個藩王噹噹嗎?能讓順治爺有這樣的想法,恐怕也是您自己的意思吧?”

“那麼請問,本王現在是藩王還是親王?皇上是什麼想法不是臣子能左右的,而且當時有當時的狀況,不要斷章取義,也不要煽情!你就說你想做什麼?你是什麼目的?上一回你彈劾本王和丐幫有聯繫,那意思丐幫就一定是反清復明的什麼組織,你就可以給本王安上一個謀逆之罪?本王好好兒的皇上二大爺不當和要飯的混在一起去反清復明,是不是有點腦殘啊?當年現成的太子不當,去和偏安一隅的鄭經扯在一起,好好的日子不過,沒事閒出滷子來了?你就說你想幹什麼?說不出來,好,皇上說。皇上如果認爲老臣有二心,老臣就此歇手不幹了,收回所有商家,您就免去老臣所有的爵位,允許老臣離開京城回遼東養老。如果皇上說明珠學士是沒事找事,那麼這條鑌鐵棍就可以上打昏君下打佞臣!本王連您也要打了!”

“皇伯父息怒!”

“皇上啊,您叫老臣寒心了!這樣的事不需要老臣表白的,人的思想境界和權勢和金錢都是不成正比的。老臣是佛門中人,也叫方外之人,沒有明珠學士的齷齪與骯髒心理,就是讓您成爲一代明君!既然您也信不過老臣,老臣的事還做得有什麼意義呢?”說罷,

王爺把鑌鐵棍扔在大殿上,“噹啷”一聲,然後把親王的帽子放在大殿的門口,大步出去了。

這時的康熙才反應過來,壞了!自己把財神爺給得罪了!

於是撿起鑌鐵棍,狂奔着出來大殿去追,當然他年輕跑的快,很快就追上了王爺,一下子跪在王爺面前,飛快地磕頭:“皇伯父息怒!玄燁錯了!”然後高高舉起鑌鐵棍:“您懲罰侄兒吧!侄兒是昏君!”

王爺嘆了口氣說:“還是年輕啊。”說着攙起了康熙。

“老臣三十年前放着太子不當,現在去謀逆您說可能不可能?老臣不明白明珠大學士爲什麼一再爲難老臣?也許老臣在無意中觸犯了他的什麼利益,或者乾脆就是冤枉了他什麼。那就有話當面說嘛。老臣並沒有說自己是個完人,知錯必改,善莫大焉。爲什麼來陰的?皇上,臣可以告訴您,這個明珠……算了,老臣是佛門中人,儘量不涉及塵俗中的是非。”

“皇伯父您說!您一定說!”

“天機不可泄也,算了吧。老臣還有很多事要做,這裡不是老臣要來的地方。以後有什麼事就不要叫老臣來了。如果皇上覺得老臣有罪,那就直接派御林軍去抄家,如果無罪就不要干擾老臣做事!”

“皇伯父,玄燁知錯了!悔悟了!”

王爺拍了一下康熙的肩膀。轉身離開。“

“皇伯父,您的蟠龍棍!”

“伯父已經用過一次了,不需要了。”

“不!您不要拋棄玄燁好嗎?玄燁傷了您的心,以後不會了!”

“皇上,也許所有的最高統治者都有多疑的通病,但是老臣勸您,謹慎是應該的,多疑是可怕的。一個人的經歷可以表明他的本性,這個不是您對伯父一個人,包括您身邊的人,是好是歹,幾件事就能品出一個人的本性來,不要寒了所有人的心!”

說罷大步離開,把康熙就晾在了那裡。

王爺知道,康熙的多疑和太皇太后一樣,生怕人家對他的龍椅有覬覦之心。還說信神信佛,既然是皇權神授,你怕的是什麼!

康熙回到大殿,路過明珠身邊的時候,狠狠地踹了他一腳!明珠根本就沒有防備,一下子就被踹了一個狗吃屎。當他明白是皇上踹的,立刻就嚇癱了,跪在那裡磕頭求饒。

“打住!朕告訴你,以後再在朕的面前說皇伯父的壞話,朕立刻把你的腦袋揪下來!朕就看你是吃飽了撐的!”

衆位文武大臣掩口而笑。

王爺真的很生氣,忙都忙不過來了,還隨時給弄了去問話。

第二天,是康熙皇上的大朝會,文武百官全部到齊,康熙皇上把大學士納蘭明珠叫到他的身邊,對文武百官說:“今天的朝會不談公務,朕已經派人去請皇伯父,有件事要和各位公開,請稍等。”

正說着王爺就穿着他從來還沒穿過的八省藩王的龍袍,手上拿着盤龍鑌鐵棍,大步流星地走上丹墀,身後緊跟着擡着一個描金箱子的田亮和納蘭。田亮穿的是國公朝服,納蘭是三品武官的朝服。在衆人驚呆的目光中來到康熙皇上面前,抱拳施禮,然後坐在離康熙不遠的一張大椅上。田亮和納蘭站在王爺背後。

康熙皇帝對田亮和納蘭說:“請二位開箱!”

田亮和納蘭把箱子蓋掀開,退後一步。

皇上又說:“德公公,宣旨!愣什麼愣?就是這個箱子裡的聖旨!挨個兒宣讀,這是先皇密詔!皇伯父一直不肯公開,現在看必須公開了,否則朕就是昏君!”

皇上的話差點沒把文武大臣們給雷糊了,直覺是朝堂上發生大事了!德公公的腿開始發抖,從箱子裡拿起來最上面的一道聖旨,開始宣讀,這道聖旨是順治皇帝昭告天下,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榨取瑞王爺的經商款項或者是以任何藉口侵吞其經商款項。

德公公的神情稍稍安定,接着一份一份地宣讀,大殿上靜得真是掉根針、掉片樹葉都能聽見。當得公公讀到康熙皇帝從即日起退位,並將皇位歸還於瑞親王的時候,大譁!納蘭明珠一下子就嚇得癱在了地上。

“朕現在是代替皇伯父替天行道,這把龍椅本來就是他的,現在朕就在各位面前還給皇伯父!”說罷把玉璽雙手捧着,跪在王爺面前,高高舉起。

王爺接過來,掂量了幾下,笑着說,“挺沉的啊。”說完就放在了龍案上,轉身對文武百官說:“上一次皇上已經把這些聖旨讀過了,還加了一道他退位、讓老臣坐上龍椅的聖旨。那麼好,老臣就接下這個聖旨,否則皇上心裡一直不安。說罷走上丹墀,坐在了龍椅之上,俯視着衆人。少傾笑着對康熙說:“老夫知足了,龍椅坐過了。下面就宣佈老夫登基之後的第一道聖旨——”

文武羣臣立刻跪下聽旨:“朕是佛門中人,人世間的皇權無緣,故而將皇帝之位傳給侄子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相信他能在今後能以天下黎民蒼生爲重,施以仁德,成爲文治武功的好皇帝,欽此!愛新覺羅?玄燁接旨!”王爺把那顆碩大的皇帝金印拿起來,遞向康熙。康熙皇帝跪着往後退,被王爺喝住:“玄燁!你要抗旨嗎?來人!”

衆人大驚失色,馬上想到瑞王爺要處死玄燁。他身邊的田亮和納蘭,馬上把地上的康熙攙了起來,送到龍椅上。

太和殿裡,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康熙皇帝從懷裡拿出一份聖旨,大聲宣佈:“聖旨下!”

文武大臣趕緊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新君愛新覺羅?玄燁,第一道聖旨下!愛新覺羅?福佑,自順治十六男四月初一至今,給國庫送入白銀一千萬兩,功勳昭著,永彪青史,從即日起,被朕尊爲輔政太上皇,兩名嫡福晉冊立兩宮皇后!太上皇長子愛新覺羅?洪煊爲皇太兄,欽此!”

王爺沒說答不答應當太上皇,只是招呼田亮和納蘭一聲:“走啊,回府幹活兒去!”說罷昂首挺胸,離開了太和殿。

第一百零六章 大宗購貨十第七百一十四章 飛來橫禍四第八百五十章 再下雲南(五)第五百二十五章 奶孃之子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女重逢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雲兒畫畫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奇禮物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奇貨物第八百三十章 全體回家二第三百零一章 鬟兒賠禮第五百四十九章 話說以往第七百六十九章 吳橋搭檔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蕊兒學藝第六百三十章 冰兒之母一第八百六十八章 再度回京(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話說以往第二百七十一章 說幹就幹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那峰生氣第四十章 世子出生一第六十九章 古董易幣二第三十五章 嫁入王府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鳴琴表妹一第四百零二章 鉤花技藝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夜練功二第四百零一章 初次拼布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田亮噴漆第二十五章 龍兒少爺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機壓花邊第一百三十三章 窗簾布料第八百六十二章 西安之行(一)第六百四十章 明月小姐第十四章 瞭解行情第六百七十八章 總管小妾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福晉做事第七百四十三章 新婚之喜第三十七章 廚房幫忙第一百四十二章 多種布料第三百五十六章 三斤肉瘤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過繼餘波第五百二十八章 玉龍紙行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奇貨物第七百零二章 太后壽誕二第四百四十章 收倆徒弟第六百七十六章 被貶格格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初次約會第八百一十二章 皇上指婚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度回京(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禮物反饋一第八百二十三章 第二側室(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分散書籍三第八百五十八章 再下雲南(十一)第七百五十九章 拼音密信第五百一十三章 太后命令第八百八十五章 布莊着火第一百五十一章 很多樂器第五百八十七章 很想學藝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福晉論價第八十五章 大宗購貨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玉龍布莊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總管冒酸第八百九十二章 玉龍畫廊(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鳴琴表妹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傳統玩具第三百二十四章 硝石製冰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宗購貨二十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來小去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第一側室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多種經營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后心思第三十七章 廚房幫忙第七百二十八章 返回京城一第五百四十章 福晉表姐第四百一十章 王府花園第五百九十九章 服裝模特第三百七十八章 重要家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正式試菜第六百二十二章 鳴琴表妹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小麗布頭一第六十八章 古董易幣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各式服裝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勘察貨物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次拼布一第一百零九章 師父來了一第六百一十六章 雪兒回府一第八百七十四章 印度之行(三)第九十二章 醫院待產第六百二十三章 鳴琴表妹三第二百章 擠走凌娟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內銷商店第一百七十二章 互贈禮物第一百九十六章 貨物如山七第三百八十章 先生心事第八百六十九章 再度回京(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家用電器第二十七章 太后懿旨一第三百零二章 統領夫人三第七章 拜見新師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宗購貨二十一第五百零七章 初次賣畫第五百零八章 藝驚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