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返回京城二

當蘇府門上的小廝向蘇納海及夫人告知大小姐回來了的時候,一向剛強的蘇納海眼中竟閃起了淚光:“快!接進來呀!自家的女兒還通報什麼?”

蘇夫人的身影已經衝到廊上去了:“娟兒!額孃的好閨女!”就象一陣風似的向大門衝去,服侍她的兩個丫鬟都追不上她了。

蘇大人跟在她身後提醒道:“夫人,小心些頭暈!”

“阿瑪、額娘,女兒回來了!”蘇文娟一步跪在父母面前,冰兒和慶兒也隨之跪下。三個人給蘇大人和夫人磕了頭,老夫妻將女兒和外孫、慶兒扶起來,文娟又緊緊抱住母親,母女二人悲喜交集,淚流滿面。蘇夫人扳住女兒的臉,心疼地看着,喃喃自語:“瘦了、黑了……”

“好啦好啦,先回房裡沐浴更衣、吃了飯再說。”蘇大人憐愛地看着變得皮膚粗糙的女兒,捋着鬍鬚說,“慶少爺和冰兒隨老夫來。”他一向不把慶兒當女婿家的下人看,叫慶兒爲少爺,是和看鐵焱一樣的。

文娟說:“阿瑪,外面的車上還有行李和山貨呢。”

“你就別管了,阿瑪自會吩咐人料理,進屋去吧。冰兒,你爹爹可好?在那裡受苦嗎?”

“回外祖父,爹爹的身體很好,已經去江邊了,我和娘纔回來的。”

“什麼江邊?”蘇納海沒聽懂。

“是這樣,北邊的羅剎國經常有兵丁騷擾大清邊民,燒殺搶掠,大清守邊的兵力不足,抽調青壯男子補充兵力,鐵焱也被抽調去了。我們母子又不好跟了去,就回來了。”文娟告訴父親。

“回來好,回來好。”蘇納海心中一陣淒涼:女人是不懂戰場的殘酷的,女婿這一去是生死難料,可是他怎麼忍心說出來這個成破利害呢?算了,女兒一進門就告訴她這些不是讓她增添煩惱嗎?

待蘇文娟沐浴更衣、吃過飯,作母親的蘇夫人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打聽這兩年女兒是怎麼過來的了。慶兒對文娟說:“少夫人,慶兒想回家看看。”他所說的家自然是文娟的婆婆家了,也是冰兒出生的那個小小的四合院。其實他不光是想回家看看,也是不習慣在尚書府被人服侍着。

“不可不可!慶少爺爲什麼如此見外?你是我家姑爺的兄弟,也就是文娟的小叔,那裡已經兩年沒有人了,說不定有多厚的灰塵呢。待老夫吩咐人去收拾乾淨了你再回去看看也來得及。這一路上多虧了你照應他們母子,不然一個婦道人家怎麼能順利走完五千裡的行程?老夫真的是銘記不忘的!”

“蘇大人言重了,護送主母是慶兒的責任,慶兒自當盡心盡力。”

“你這孩子,老夫真的是拿你當姑爺的同胞弟弟的,有些人家的親兄弟也不能象你一樣對待兄嫂的。”

蘇文娟說:“既然阿瑪把慶兒當作自己的孩子,何不認他個螟蛉義子,給娟兒的兄弟多一個哥哥?慶兒又從小沒有父母,也有人疼了。”

“甚好、甚好!阿瑪就認下慶兒這個兒子,不知慶少爺可否願意?”

慶兒再傻也不能拒絕呀?忙跪地給蘇納海及蘇夫人磕了三個頭,“義父、義母在上,請受義子慶兒一拜!”

“哈哈哈……老夫又得一子,晚年可以兒孫滿堂了!管家呢?擺宴慶賀!一是爲女兒接風洗塵,二是喜得貴子,雙喜臨門哪!”

“可是外公,冰兒向來叫慶叔叔叫慣了,他是您老的兒子,自然是孃的弟弟了,冰兒不是該叫他舅舅了嗎?”

wωω⊕ TтkΛ n⊕ ¢O

“那是你們叔侄、甥舅的事情,隨便你了,我的寶貝。”蘇納海十分喜歡冰兒這個外孫,非常喜歡!

蘇納海的二房夫人和庶出的兒子蘇文舉也知道了消息,跑來看望文娟和冰兒、慶兒,一家人歡聲笑語的,特別熱鬧、特別溫馨。

三個月過去了,蘇文娟的腰身粗了起來,父母才知道女兒有了身孕,自然是非常高興。兩家都是人丁單薄,多個孩子是讓人大大歡喜的事情了。數月之後,蘇文娟順利產下一個女嬰,取名路兒,以紀念與丈夫患難與共的日子。

回到家裡,回到生活了十八年的蘇府,文娟的心稍有平靜。教導兒子、撫養女兒,做針黹,以文采見長的蘇文娟成了良母。可是她哪裡知道前面等待她的是一場慘烈的結局?

人對沒有發生的不幸不知道,也許是件好事?要不然會是什麼心情?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冰兒是男孩子,好動,經常去瑞王府、煊王府找雪兒、煊兒玩,雲兒就經常讓她給蘇小姐帶去一點針黹、刺繡的做活材料讓她沒事做一點,然後再由冰兒帶過來給出售了,多少能有些進項。文娟對此感激不盡,雖然是孃家,母子三人常年生活在這裡,多少也有些不過意。不管賺了多少都如數交給額娘,蘇夫人說什麼也不要:

“自家女兒還收你飯錢嗎?”

“不是啊,女兒也沒有用錢的地方,就是閒來無事做着消遣的。要不就放在您的手裡存着。”

“那娘就給你存着,等你夫婿回京你們自己過日子的時候再給你。”

煊王府上的太監、侍衛、親兵、宮女都加入到王爺的經商隊伍中來了,宮女做布藝、侍衛做保衛、太監打零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從異域買來的貨物大見減少。福晉的試菜全部交給了許師傅兩口和劉嬤嬤,她本人的精力大半放在服裝設計上面。另外,福晉發揮了她的音律特長,譜寫了好多優美的曲子。

順治皇帝已經去世三年多了,國喪期間不許娛樂的禁令已經開解,福晉就成立了瑞王府演出隊,在天橋一帶買下了一個小劇場,專門演出瑞王府排演的歌舞、戲劇和評書、相聲,歌舞的曲子是福晉譜寫的,戲劇的唱段、評書和相聲都是福晉從雲兒買回來的書光碟上學的。經過改動,適合大清的社會環境,又沒有逆龍鱗的,把個京師文藝舞臺搞得很紅火。

先前的章節裡提過一位李嬤嬤和一位宮嬤嬤,曾經是戲班子裡的,被留在宮裡,來到府上參加過才藝表演,福晉還有印象。福晉也曾託付蘇茉爾給打聽一下這兩個人的人品,帶回來的反饋還算不錯,比庫嬤嬤和薩嬤嬤的人緣好多了。於是福晉決定重用這兩個人,除了唱崑曲,還要唱京韻大鼓和其他的劇目。倆人一聽樂壞了。因爲福晉說了,演唱一次就給整個演出收入的一成。她倆纔不在乎人家說的唱戲是下九流。反正都奔五十歲了,管它哪一流?賺錢就行。那些登徒子對四十多歲的老女人肯定是不會騷擾。

於是讓她倆帶了三個徒弟,組成一個京韻大鼓小組,起名爲“五朵金花”。李嬤嬤、宮嬤嬤的才華得以施展。單身女人和太監有什麼區別?老了沒人養,只能趁現在還能動彈多攢幾個錢,老了不能動的時候用。

雲兒經常抽時間教導五朵金花在京韻大鼓之外唱京劇、評劇、崑曲、越劇、黃梅戲和豫劇。雲兒是來自開封豫劇的家鄉,豫劇也叫河南梆子。唱詞、道白都是用的北方話,很好懂。京城人士都能接受。

京劇被譽爲國劇,它的前身是徽劇。清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相繼進京演出,轟動京師。後又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漸形成相當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演變爲京劇。

雲兒帶回來的京劇已經是非常成熟、完美的一個劇種了。給王爺福晉唱過幾段比較著名的唱段,他們都說好極了,被福晉列爲以後的賺錢項目。崑曲是比較傳統的劇目了。聲調華美婉轉悠長。許多崑曲劇目都是歌頌純美浪漫、經典奇幻的古代愛情故事,表演手法唯美含蓄、儒雅風流。大戶人家在各種喜慶宴會之後都要請戲班子唱崑曲。

雲兒喜歡崑曲的婉約、古樸,悠揚婉轉的唱腔和行雲流水的身段。

越劇是光緒三十年才登上舞臺的。在唱腔上吸取了紹劇和餘姚清腔武林調的音樂成分,唱腔純樸委婉,情真意切,表演端莊沉靜或瀟灑儒雅。

初期的黃梅戲基本上是農村勞動者的一種自唱自樂的文藝形式,後來逐漸職業化,從草臺班登上城市的舞臺。由民間小戲成爲地方大戲。黃梅戲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細膩動人。

這幾個劇種都是雲兒在異域的時候接觸到的,很喜歡。會識譜了,就把小麗給買來的各種黃梅戲的光碟讓福晉學習,再經過福晉的潤色、加工,搬上京城舞臺。

這個時候的清朝娛樂項目哪裡有黃梅戲、越劇、京劇的?福晉對音律上的事實在是無師自通。一邊學習一邊留意府上的姑娘嬤嬤裡有沒有這樣的人才。庫嬤嬤被發現,馮月兒也被發現,還有幾個從宮裡來的嗓子好的宮女就都成了“錦繡歌舞團”的成員了。

幾年的摸索與實踐,雲兒的畫更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她的畫以牡丹爲主,兼涉百花。每一幅畫都是那麼栩栩如生讓人感動。雲兒不光畫花卉,也畫人物了,但是她筆下的人物都是麻姑、觀音、飛天仙女這樣的女神,莊嚴肅穆、聖潔高尚,讓人一看就肅然起敬。

與雲兒同步畫畫的還有先生的寫意山水,大氣磅礴、渾然天成;煊王爺的奔馬、猛虎到了讓人感覺馬嘶虎嘯的爐火純青地步。還有雪兒的魚類,畫的空靈逼真,沒有水的畫紙上金魚也在遊動,蝦鬚在微顫;蕊兒是仕女是工筆畫,細膩逼真,人物造型美麗端莊呼之欲出。

雲兒的另外兩個小弟子敏琪格格和洪焙世子也加入了繪畫的行列。

“貝貝你告訴額娘你畫的什麼?”雲兒一時沒看明白兒子畫的是什麼,“你來告訴額娘好嗎?”

貝貝的小臉呈欲哭狀:“額娘,這是貝貝畫的點心。”

“啊?是嗎?”雲兒對孩子很有耐性,見兒子的畫不被人看好要哭的樣子趕緊說,“額娘仔細看看,貝貝畫的真是點心!很好看!”

貝貝笑了:“額娘,貝貝畫的是火炬形點心。”

“貝貝的點心真的很好看,做出來也一定好吃。”

“明天貝貝就給額娘烤幾塊嚐嚐。”

“什麼什麼?你烤幾塊點心?你纔多點大?就會烤點心了?”

煊兒就說了:“額娘,弟弟烤的點心很好吃呢。”

“我的天,這麼點的小孩子居然會烤點心了。”

深知歷史動向的王爺知道,鰲拜要登臺表演了,大清國的災難就要開始了。二百多年以後,現在這段歷史就是鑄就的了,誰也沒有改變歷史的能力,只能靜觀其變。在發生變化之前儘可能把即將產生的損失降到最低。

於是大量的布匹從東直門楚鏢師的住處運往運河沿線,蘇州宅院裡的布匹終於給倒空了。應該搬進這些宅院的人都陸續搬了進來,感覺是府上比先前熱鬧了許多。

康熙三年冬天,發生了一場大面積的雪災,不但包括了京津地區,還囊括了直隸、奉天一帶。因爲瑞王府在這之前的兩年裡就有所準備。因爲有太后大酒樓這麼個大商家,王爺的手下已經有七八百的親兵侍衛,就到處購買糧食,不管是什麼糧食、能充飢就好。王爺還以先生的名號在京郊買了三千畝地,全部種上了地瓜,秋天的時候收穫了幾百萬斤的地瓜,儲存在地窖裡。發生雪災之後,就用大鍋煮地瓜,和米粥一起發給災民。一個地瓜一碗粥,粥裡還有福晉吩咐粗使丫鬟和婆子們醃的鹹菜條,否則沒有一點鹹的會胃酸。除了吃的還有府上的丫鬟婆子做的難民服、乞丐服,還有預防感冒的草藥。

現在的太皇太后可是一點都不給王爺掣肘了。還給王爺下了懿旨,瑞王府賑災要大張旗鼓用自己的名號。於是就在粥棚的上方掛起一道紅布白字的橫幅“瑞王府賑災處”,這是太后的懿旨,不是自我吹噓。其它的王府、國公府紛紛效仿。誰不想名言四海?這也是政績。

有了雲兒的隔空搬運異能,買來的糧食放在一個離府上不太遠的山洞裡。這個山洞是封閉的,不透空氣。其實不管多遠的距離,一眨眼的功夫就能被雲兒搬運回府。藥材也有所準備,因爲是雪災,生病的人多半得的是風寒之症。還有屬於凌娟那些保存在不透空氣山洞裡的藥品,還有幾年來府上的姑娘嬤嬤們陸續做的難民裝、乞丐裝,全都及時地用在了雪災的過程當中,救下來的難民和無衣無食的乞丐不計其數。瑞王府的名聲有如豔陽中天,受人愛戴。(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四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九十三章 皇上千秋第九十章 進入角色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佟妃來訪二第八百九十一章 玉龍畫廊(一)第一百零七章 險些遭劫第七百八十八章 山坳燈火第四百二十四章 彩鋼房裡第七百二十二章 遣散狼羣第七百二十八章 返回京城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雲兒賞賜第四百九十五章 突發事件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返回王府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突發事件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試做小吃第三十九章 雲兒懷孕第七百六十七章 色狼總督第七百零五章 十面埋伏第五百九十八章 工作服裝第九十八章 大宗購貨五第三百六十二章 開導魚兒第六百三十六章 有人摻合第四百二十三章 福晉進宮第三百一十一章 教習上崗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總管內弟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親王聯盟三第三百零九章 培訓教習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漂亮手袋第五百一十三章 太后命令第一百六十一章 總裁驗貨二第八百四十一章 李漁班主(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燙鑽工藝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進軍上海第八百九十五章 賑災施粥第五百零一章 十字繡品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邪門太監二第二百六十章 玉龍布莊五第四十八章 道姑青兒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總管小妾二第四百章 初次拼布二第六百四十章 明月小姐第六百一十九章 另外通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宗購貨十八第二百一十二章 傾心交談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姨媽來訪第三百五十一章 初次對話第一百九十三章 貨物如山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玉龍布莊六第一百零三章 無妄之災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絲網奇花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八歲王爺十一第七百八十章 初到昆明三第六百零五章 皇上心思第三百四十二章 納蘭小店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翻箱倒櫃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另外通道第二百三十章 進宮送禮一第五十七章 王府異象第九十六章 資金到位第二百六十五章 玉龍紙行第七十九章 關於王東一第六十章 地下密室第六百九十二章 遊園晚會第四百八十九章 恭迎聖駕第四百八十七章 席嫂學藝第一百九十三章 貨物如山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鑰匙風波一第二百章 擠走凌娟一第五百一十八章 都種牛痘第五百二十七章 玉龍布莊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草香茶第二百零九章 主僕情深第二百一十五章 傾心交談五第二百一十章 搜尋貨物第六百七十四章 親王聯盟四第六十六章 初到異域(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話說以往第八百四十一章 李漁班主(二)第四百八十章 親王聯盟二第一百零三章 無妄之災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王府冰景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話說異域第七百章 兄妹重逢第四十三章 雲兒被罰第八百二十九章 全體回家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話說以往二第三十九章 雲兒懷孕第四百八十七章 席嫂學藝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宗購貨十八第二百一十四章 傾心交談四第五百一十三章 太后命令第六十二章 準備古董第七百三十三章 玉樹臨風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補充不足第六百七十章 相親大會一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湖賣藝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幾個證人第九章 宮女桃子第八百五十一章 再下雲南(六)第七百九十八章 火燒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