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華林先生

華先生離開京城十幾年了,很想從新來的人口中打聽到家鄉、家人的近況。家裡他還有結髮的妻子和一個女兒。實在是惦記着!女兒肯定已經出嫁了,夫婿是做什麼的?日子過得好不好?妻子好不好?父母不在了,妻女就是最近的親人了。可是自己卻對不住她們,在這裡又成了家,生了兒子。能做到的就是多知道她們的情況,她們過得好,就不惦記了,僅此而已。

見到張大風又欺負新來的人,就笑着說:“大風兄啊,你這是故伎重演了。何必呢。大家和睦相處不好嗎?”

被他叫做“大風兄”的漢子說:“華先生,不是小弟不想和睦,這新來的人都是當官的,哪個不比司獄大人的官品高?一定還把自己當個什麼了不起的大老爺,吹鬍子瞪眼的德行,不殺殺他的威風,以後會騎在兄弟頭上拉屎的。”

“也不盡然。我看這位新來的兄弟就很面善,不象那欺負人的角色。大風兄,你就算了吧。”

“算了就算了。既然華先生給他講情,我老張就給先生一個面子就放他一馬,誰讓你對兄弟那麼好呢?不但幫忙寫家信,還搭上銀子捎給我家。”

“你就拉倒吧,當地的土話;又翻小腸了。應當的,大家都是難兄難弟,互相照應是分內的事。大哥想和這位新來的兄弟說幾句話,給個方便,如何?”

“好好,我們到門口去。”張大風把他的手下兄弟們帶到離鐵焱挺遠的門口去了。華先生向鐵焱抱了抱拳:“對不住了,剛纔那位兄弟粗魯了一些,請海涵。”

鐵焱忙抱拳:“這位先生,多謝了!方纔要不是您的解救,趙某就要吃苦了。多謝!”

“不必客氣,鄙人姓華,也曾和您一樣在這牢城裡服刑。已經期滿釋放,如今是村野農夫。”

“先生過謙了,看您行動舉止,可不象是鄉野村夫,一定是個有學問的人。”鐵焱笑着說。

華先生也笑了:“談不上有學問,一介腐儒罷了。您在這之前是做什麼差使的?”

“小小的侍衛而已,因爲得罪了權貴。”鐵焱不想撒謊,也不想多說,言簡意賅地說明了自己的情況。想到王爺舉薦的那位華先生和眼前的這位是同姓,邊問道:“請問先生,這裡和您同一姓氏的人很多嗎?”

“這裡方圓百里,姓華的只有鄙人一個。侍衛大人怎麼如此問呢?”

“您千萬不要叫在下爲侍衛了,就叫鐵焱好了,我年輕,不諳世事,還請先生經常教導。”

華先生對鐵焱的謙和非常欣賞,客氣道:“折殺老夫了!教導不敢當,我們就做個忘年之交吧。方纔兄弟問起同一姓氏,想是說你這裡有華姓親友或者是朋友、同窗?”

“此人應該說是趙某朋友的朋友。我的朋友囑託兄弟如果能見到他的華姓朋友要問聲安好,並轉告他家裡的大概情況。”

“那位朋友的朋友叫什麼名字?多大年紀?”

“華林,字青山。大概四十歲剛出頭。”

華先生拉住了鐵焱的手,熱淚盈眶:“我就是華林華青山!我、我……”他不知道該說什麼了,激動得拉着鐵焱就是掉淚。完全沒有了矜持的樣子,這就有一點“他鄉遇故知”的感覺了,可惜鐵焱並非他的故知,但是對於華青山來講,能有一個人帶來親人的消息,比什麼都珍貴和親切!鐵焱見他急切的眼神、渴望的目光,就告訴他說:“您的夫人她現在很好,您的女兒已經出嫁,夫家是做皮鋪生意的,還算殷實。您的女兒已經有了一兒一女兩個孩子。您夫人現在女兒家生活,她們的身體也都很健康。您的朋友知道我來此間,特地爲您打聽這些的。您還記得福二爺嗎?”王爺囑咐文娟不要說出自己是親王的爵位,免得有意外麻煩。文娟將此事囑咐了鐵焱好幾遍,生怕他說溜了給王爺帶來麻煩,有的人有個高位上的親友就狐假虎威了,甚至以此招搖撞騙,不能不防。華先生當然記得福二爺,那位氣宇軒昂、頗有大將風度卻不失溫文爾雅的棋友。那個拔刀相助、及時雨的福二爺!於是趕忙問道:“福二爺一切安好?”

“很好、很好。”

“他,現在升官了吧?”

“沒有當官,閒散家中。”

“好好,當官也很累人的,無官一身輕嘛,真要謝謝他了!這個人真是俠肝義膽,華某若不是有福二爺的幫助,早就命赴黃泉了。”

“是嗎?你給說說。”

華先生就把當時的事情和鐵焱說了。

“是這樣。您也不容易啊,在這個蠻荒之地生活十幾年。福二爺說您有學問,只是機遇不順,不然前途無量。”

“說起學問,在華某和福二爺認識不久,就碰到一件事情,可見福二爺的爲人。那日我們臨窗品茶,從樓下上來一位身材高高的、瘦瘦的、丹鳳眼的客官,要了一壺花茶,在離我們不遠的桌邊喝着。誰知道剛喝了一杯茶就上來兩位差官,一條鐵鏈套在這位客官的脖子上,拉了就走。那位客官顯然是讀書之人,身體也不很硬朗,被拉得踉蹌欲倒,大聲問差官爲什麼鎖他。差官說:‘你叫陳靖是吧?’那人說是,差官說這就對了,你是前明崇禎皇帝的外甥,是當今聖上要捉拿前明餘孽,你跑不了了!那位客官申辯說,我是正藍旗的旗民,根本不認識什麼崇禎,和他毫無瓜葛,同名同姓的人多了,要拿人也得問明白了。差官說,打你三十板子你就承認了,說着還要拉鎖鏈。這時福先生站起來,走過去笑着說:“二位差官且慢動手,這位先生說的很對,咱們大清人口衆多,尤其漢人,同名同姓的人多了,抓錯了豈不冤枉了人家?”

差官火了,嘴裡不乾不淨的上來就打,福二爺揮動一把扇子,幾下就把差官打趴下了。您想啊,敢打差官的人了得嗎?那差官給鐵扇打得滿頭是包,再也神氣不起來了。福二爺問差官:“你們的緝捕公文呢?拿來。”差官從懷裡掏出緝捕公文,上面寫着緝捕的案犯確實是叫陳靖。福二爺把緝捕公文放在被鎖的客官面前問道:“是這兩個字嗎?”

那客官大喊抓錯了,他的名字是尊敬的敬。他有在正藍旗當參將的兄長作證,他兄長名字是陳放。兩個差官當時就傻了。結果自然是放了陳姓客官,陳客官對福二爺的及時搭救感恩不盡。就是抓錯了,進了大牢有沒有說話的機會很難說,嚴刑拷打是必然的,就他那身板一個是被打死,一個是屈打成招,秋後問斬也逃不過一死。別看福二爺就那麼幾句話也等於是救了他一條命。此後他們就成了朋友,經常在茶館碰面交談。交談中發現這位陳敬先生是個很有學問的人,談吐不凡,滿腹經綸。給了福二爺很好的印象,這樣他們就成了新棋友。這位書生可不簡單,人很忠厚,並不張揚,可是卻掩飾不了出色的才華,不久就去了翰林院做編修去了。華某就覺得是福二爺幫的忙,也沒好意思問,後來就攤了人命案,發配了。後想起來,那位福二爺不是簡單人物呢。對了,陳先生您認識吧?就是那位被福先生救下來的書生,如果沒記錯,他的字是大彬。”

鐵焱驚訝極了,也欽佩極了,他見過陳先生,非常謙和,可是他不能說破了陳大彬現在是瑞親王的老丈人。於是鐵焱說:“趙某也是通過福二爺認識的陳先生,他很好,已經不作編修了,在大戶人家作西席呢。”

“作西席好啊,當個孩子王,成天和一些心思純淨的孩子在一起,是個好事,比在官場上的爭名奪利、宦海浮沉好得多。”

“冒昧地問一句:華先生就不想回京了嗎?這裡雖好,畢竟是蠻荒之地。”

“呵呵,凡事皆有利弊呀。這裡是蠻荒之地不錯,交通不便、匪患猖獗,但是這裡的民風醇厚,當地百姓幾乎都是那種沒有心機的淳樸善良之人。和他們在一起不用有任何的戒備,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豈不快哉?”

“您好像是已經適應了這裡的一切。”

“一切不敢說,就是覺得不必高擡腿慢落步那麼小心翼翼的活着。加上這大山的守護,覺得喘氣都舒暢呢。如果是秋天,鄉親們結隊進山採摘木耳、猴頭、榛子、蘑菇、野果和藥材,都是很有情趣的事。”

兩個人聊的很投機,華先生還出去買了酒菜請大家喝酒。關照張大風等人不許欺負鐵焱,鐵焱吃的是冤枉官司,很有可能隨時釋放。張大風等人自然改變了對鐵焱的不友好,還向他賠禮道歉。

酒後,華先生向鐵焱簡單打聽了朝廷的情況,比方說新登基的小皇上能力如何,輔佐他的大臣如何,等等。這裡真是山高皇帝遠的地方,什麼消息到了這裡都是老早發生的了。這以後華先生華先生就成了鐵焱的“護身皮”,使鐵焱能在比較短的時間裡適應了一切。

這裡的罪犯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幹活。草料場的活計就是打草、捆草、垛草,然後送草。單調無味卻很有序、平靜。

新來乍到就有華林這樣的朋友,鐵焱覺得很欣慰,也多了一份安全感。慢慢發現這位華先生很睿智、很隨和,跟什麼人都能合得來。儘管是對他拋棄前妻,拋棄女兒有點不認可,但想到也許他有他的難處,各人際遇不同,身後的背景也不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就別那麼認真了吧。原以爲被判刑、被髮配,一定是和林沖那樣悲慘,想不到還有在京裡想不到的好處,就是這裡沒有紫禁城的變幻莫測,反而是很安詳、平和。

從此以後,華先生就經常來到鐵焱的住處來看他,有時間就和他聊天。鐵焱有點奇怪,這個地方雖說不和有柵欄的那種牢獄一樣,但是也叫牢城,也屬於監獄,怎麼這個華先生就如履平地一樣隨便進出?

華先生知道鐵焱對這個事有困惑,索性告訴他:“我和這個牢城的司獄劉大人算是朋友吧。他這人識字不多,每每有些往上報的公文都是華某幫他料理,這樣就有了些朋友之誼,他對我也多有照顧。現在我已經刑滿釋放,他還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就比較他人隨便了些。”

“哦,是這樣,也情有可原。朋友之間互相幫個忙也很正常。這位司獄大人的爲人如何?”

“怎麼說呢,可以划進好人堆裡吧。他沒有太高遠的志向,又是本地人,當個司獄也就算是滿足了。對待咱們這些人也還比較寬裕,拿賄賂的時候也有,幫人的時候也有,算不上是酷吏。至於說剛來的都打‘殺威棒’也是前任留下的,還好,在他手上還沒有被殺威棒打死的。爲人嗎還算平和,倒也好相處。“

鐵焱就明白了。這種官員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那種胸無大志的人。看樣子還多少有些良善之心,也算難得。

在慶兒的操持下,新來這裡的文娟和冰兒租了一個三間正房帶東西各兩間廂房的小院,大門處沒有房子。院裡還有口井,有一盤石磨,還有一棵很粗的樹。文娟和冰兒住東面的一間,慶兒住西面的一間。做飯在西廂房,王府送的馬車拆卸了放在東廂房。還有一匹馬也養在東廂房裡。

冰兒很喜歡這裡,這個村子地勢有點高,可以看見四周的羣山。莽莽蒼蒼的,覺得心胸都擴大了。他很想四處看一看,但是娘不允許他離開小院一步,生怕他新來乍到不知東西南北跑丟了。這裡的野獸特別多,可不敢讓他出去。冰兒也很聽話,娘不叫出去就不出去,就在房裡用筷子蘸清水,在桌子上跟娘學認字。

這裡的住戶基本上都是當地土著,所以各家各戶的都是自己的房子。外邊來的很少在這裡久留,就是牢城裡的那些罪犯也沒有帶着家眷來的。蘇文娟租的房子是一家人都得了瘟疫然後房子歸了親戚,沒人敢住的“凶宅”,房租每月才十文錢。文娟三人住進來之前,用凌娟給的來蘇爾消過毒的。這套小院已經差不多十年沒住人了,冬天裡的冰天雪地早就把瘟疫病毒凍死了,哪裡還有什麼瘟疫?房主的親戚還想把房子賣給文娟呢。(未完待續。)

第七百二十九章 返回京城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零八章 青萍之末三第八百四十八章 異域鐵藝(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掃盲教育第五百四十三章 鄭嬌故事第一百四十章 遊覽西湖第四百四十九章 鉤活訂貨第一百三十六章 家用電器第五百二十一章 雲兒畫畫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母女重逢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氏掉包第二百四十九章 節前準備第三百五十二章 小型貨車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鬟兒賠禮第一百八十五章 返回王府五第八百二十二章 第二側室(一)第六百零二章 繼續學藝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準備賣貨二第三百五十章 品牌商店第六十七章 初到異域五第七十四章 再逛京城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誥命進宮二第七百九十章 路遇山賊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邪門太監一第三百四十章 那峰心思第四百八十八章 準備接駕第七百五十八章 安然回府第七百二十一章 虎口拔牙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貨郎小哥第一百八十六章 返回王府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返回北京第五百四十三章 鄭嬌故事第四百四十五章 有人訂貨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壓花花邊一第八百七十八章 冰雪迴歸第七百八十六章 印度夫人二第八百五十五章 再下雲南(九)第六百五十章 多樣布匹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小店開業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冰兒之母三第三百零一章 鬟兒賠禮第三百零七章 培訓教習一第五十一章 潤玉格格二第八百零九章 再次封王第七十七章 小麗其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統領夫人八第六百五十九章 八歲王爺六第二十一章 深宮失寶第二百五十六章 玉龍布莊三第九章 宮女桃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葉赫那拉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爭相學藝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宗購貨十四第六百四十四章 節外生枝三第四百零三章 鉤花技藝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玉龍布莊九第八百二十二章 第二側室(一)第六十六章 初到異域(四)第九十五章 二次易幣二第四十九章 脈象異常第四百四十五章 有人訂貨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來小去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葉赫那拉二第八百四十一章 李漁班主(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內銷商店二第二十三章 龍兒少爺二第四百零五章 安插眼線第六百六十三章 八歲王爺十第一百七十二章 互贈禮物第八百七十章 再度回京(四)第一百零四章 英雄美女第三百三十一章 漂亮女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奇禮物四第八十章 關於王東二第二十章 商議納妾第二百九十五章 東直門外第三百二十五章 準備貨物第六百零四章 蘑菇栽培第三百八十章 先生心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返回王府七第八百零九章 再次封王第七百四十九章 雪兒被劫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禮物反饋一第六十九章 古董易幣二第七百四十章 康熙出宮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田亮噴漆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式香包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后攪局三第七百零五章 十面埋伏第五百九十四章 話說異域第三百七十五章 蕊兒學藝第三百一十一章 教習上崗二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下雲南(八)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疑小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過繼餘波第三百一十五章 試做手袋第五百七十九章 險象環生二第二章 酒席宴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姨媽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