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八歲王爺三

四位使節你看我、我看你,尷尬得很。小朋友提的問題非常簡單,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可是他們就是答不出來!渡邊使節一臉的笑意,對煊兒說:“小朋友能給出答案嗎?”

煊兒乾脆地說:“不能!你們幾位不要從我這裡找捷徑,回去之後向別人好好兒請教,那個時候一定會記得很牢,輕易得到的東西就不會珍惜。這樣吧,幾位不忙着回答,說不定什麼時候來了靈感,就知道答案了。知道了答案就是多了一點學問,也就不必跟我切磋了是吧?那位公公已經記下來了。我出第二道題,聽好了:爲什麼所有的樹樹幹都是圓的?請那位公公記錄下來。”

四位使節又卡殼了。長了幾十歲,幾乎出門就能看見樹,不管是大樹、小樹,確實樹幹都是圓的,沒有一棵是方的或者是三角形的,但是爲什麼呢?這位小朋友肯定是知道的,他怎麼知道的?於是大眼瞪小眼,全是乾瞪眼,答不出來!

“爲了不耽誤時間,我說第三道題,爲什麼向日葵總是朝着太陽?”

“這……”四位使節先生的眼睛全都往地上看,估計是在找地縫,想鑽進去。

其實,別說外國使節,就是順治皇上和他的文武大臣們也答不上來。

王爺小聲對煊兒說:“問點別的,要不使節先生太尷尬了。”

“問別的?好啊,上述屬於常識性問題,下面是娛樂性的問題。應該是第四道題了吧?各位聽好,是這樣的,我慢點,這位公公記下來。題目是這樣的,有一個漢字,人人都會念錯,這是個什麼字?”

這道題擺明了是出給渡邊使節的,其他幾位對漢字是外行。

渡邊的臉通紅通紅的,學了二十多年的漢字,幾乎沒有他不認識的,可是人人都會念錯,這個字一定是非常生僻的,怎麼會人人都念錯了?難道沒有固定的發音嗎?渡邊的腦袋都發脹了也沒想出來答案。常用漢字就有四五千個,怎麼能一下子想起來一念就錯的這個字呢?

其實,渡邊是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常規的思維中了,腦筋急轉彎的題沒有一個是按常理出牌的。煊兒問的這個字就是這個“錯”字的本身,誰能不念它是錯呢?不是念的不對那個錯。

清朝一方的文臣們也和渡邊一樣,絞盡腦汁想答案,感覺好像答案並不難,可是怎麼就摸不着邊兒呢?瑞王爺的這個兒子可真是了不得,小小年紀,竟有這麼深的學問?汗顏哪汗顏!

“那位公公記下來沒有?記下來咱們出下一道題,早晨起來,每個人都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秉筆太監生怕落下一個字,他對煊世子出的題也相當感興趣,以後有了答案就可以跟人吹牛了。

煊兒自言自語地說:“怎麼搞的?全都答不上來?”雖然聲音很小,四位使節都聽見了,恨不得把自己臉上的皮揭下來貼到牆上去。已經是五道題了,都沒回應。

“咱們出一個對對子的題,說有一個古老的文明古國,堪稱禮儀之邦,忽然間被另外的八個國家聯合起來給侵略了。這八個國家的軍隊由一個叫瓦德西的元帥帶領,這個元帥自認是精通這個古國文化的人,出了一個對聯的上聯,貼在一個巨大的城門旁邊,說誰能對出下聯,他就給誰一百兩黃金。這位公公一定記好啊,他的上聯是: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單戈成戰。渡邊先生,你又偏得了,另外幾位肯定不精通對對子,你就能者多勞吧?”

“這個、這個……”渡邊的臉跟被人打了耳光一樣紅。他也知道,這是個文字遊戲,騎馬的騎字就是有馬字和奇字組成的,張字、戰字都是組成它本身的兩個偏旁部首。琴瑟琵琶是耀武揚威跟人打擂的意思了。可是一下子怎麼能對得出來下聯?得想啊,兩天三天都不一定想的出來。漢字可是博大精深的東西!於是渡邊太郎先生很謙恭地說:“這個對聯太高深了,本使節實在是對不上來小朋友能不能亮出謎底呢?”

“不能。”煊兒回答得很乾脆。這個對聯其實是個傳說,說的是清朝咸豐年間,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聯軍總元帥瓦德西給清朝人出的對聯。確實是一位私塾先生給對出了下聯。當然煊兒都不知道這是二百年以後的一個文字遊戲。

“請問,那個古國的人有人對上來了嗎?”

“當然,瓦德西元帥的上聯剛剛貼上城牆,就有一位進城來買東西的鄉下私塾先生看到了,當即就對出了下聯,而且很工整、很貼切,瓦德西元帥自然要履行承諾給他一百兩黃金,可是這位私塾先生說,這樣的破對聯也值一百兩,我不稀罕!”說着就大搖大擺地進城了。

皇帝帶頭鼓掌,大聲稱讚:“好!有骨氣!”

還有四道題,煊兒就全是腦筋急轉彎的範疇了,簡單都答不出來,難度大的就更不行了。“我出第七道題了,什麼事天不知地知,你不知我知?第八道題是:孔子與孟子有什麼區別?第九道題:一個人前面放了一本書,想跨過去,可是怎麼也辦不到,爲什麼?第十道題:什麼車的輪子只轉不走?我的問題問完了。各位使節先生可以明天,也可以後天給出答案。”說罷一抱拳,笑嘻嘻地下場了。

宴席散了,十道題連一道題都沒有給出答案的四位使節垂頭喪氣地離開了。有的本來是向瑞王爺請教別的事的,被威廉和渡邊、馬特洛夫這幾個傢伙給攪個稀爛!

送走了使節,順治皇上把皇室宗親、文武大臣都留下了,問道:“各位還記得朕在這之前說的話了嗎?”

大家齊聲說:“記得記得,煊世子理當封王!”

“皇上不可!”王爺跪在皇上面前:“煊兒還是個孩子,今天是僥倖碰到這樣的事情……”

“皇兄啊,您也知道什麼是君無戲言、什麼是一諾千金、什麼是大丈夫一言駟馬難追!朕是一國之君,難道剛剛說的話就食言?”

“皇上,煊兒已經是世子了,當親王還不是早晚的事?”

“皇兄,朕知道您是想到了親王俸祿,想到了煊兒侄子年紀小怕不能服衆,可是就是今天,他四兩撥千斤,給咱們大清國增加了光彩、樹立了國威,給朕和在座各位贏得了臉面,立下曠世奇功!他的親王爵位是他自己掙來的,和您沒有一點關係。您讓大家說說,當時誰能衝上去?不是不敢是不能,誰也沒有這個本事。就連朕也不能!煊兒做到了,輕輕鬆鬆地就把那幾個狂傲的傢伙打敗了,這也是一場戰爭,一場沒有槍炮的戰爭。去年的中秋,這個威廉就鼓動幾個國家的使節向朕發難,被朕給搪塞過去了,今年居然當個遊戲提到桌面上來了,咱們再不應戰就被動了。起碼是很多國家要小瞧咱們大清,說咱們是不學無術的無能之輩。煊兒不但答出了算題,還把他們給嘲弄了一番,朕很是揚眉吐氣了一把!您不用說什麼了,把煊兒皇侄帶回去等候正式的聖旨和親王應該得的一切榮耀,包括從宮裡撥給煊兒的侍衛、親兵、太監、宮女。您就心安理得地等着煊王爺的冊封金冊、服裝、俸祿、封賞等應該有的一切待遇,各位臣工有什麼意見嗎?”

誰能有意見?大家眼睜睜地看着一個八歲的孩子把那些心高氣傲的使節給打得稀里嘩啦的沒有招架之力,佩服都佩服不過來,還有什麼意見?這位煊世子是什麼師傅教出來的?簡直就是神童再世!俸祿也不是從大家的腰包裡湊的,是戶部發的,關自己什麼事?爲什麼好人不當討人嫌?

於是慷慨陳詞地表態贊成皇上的意見,現在的瑞王爺是日在中天啊,炙手可熱,千萬別得罪了。

王爺還能說什麼呢?只好和煊兒給皇上磕頭謝恩,然後把八歲的煊王爺抱上馬車,回府慶祝去了。封王是大事,一定要熱鬧幾天,這是皇上的冊封,不當回事還行?藐視皇權的罪名和抗旨一樣大啊。

但是,在座的卻有一位心裡相當不舒服,有一種被人耍弄的感覺。這就是當今的皇太后。錦繡福晉一直說府上的煊世子是個膽小的孩子,自己還就信了。要不是瑞王爺從異域回來的第二天就和他的福晉進宮給自己送了那麼多貴重的禮物,恐怕煊兒早就進宮讀書了。雖然他們送禮跟煊兒進宮讀書沒關係,可也不能人家剛剛送完禮自己就把人家孩子給拘管起來吧?太后也明白,錦繡福晉說煊兒膽小是怕他進宮跟別的孩子打架,太后自己也不會真的加害煊兒,是想讓他吃點苦頭!現在可好,成了煊親王,有了親王的爵位,還要進什麼宮啊?這孩子可不是一般的聰明,這種場合根本都沒當回事,還是什麼膽子小!瑞王爺夫婦分明就是在提防自己!太后覺得自己的氣都喘不勻了:除了鄂貴妃的那個男孩出生幾個月就被封了王,還沒有哪位皇子封王的,他一個親王世子就這麼輕易封王了?那些在戰場上衝殺出來的王爺和將軍會怎麼想?

當然這種場合她是不能跟兒子較真的,回到慈寧宮就吩咐身邊的太監強公公去請皇上。

太后的隱忍功夫可是一流的,明明都要氣炸了肺,表面上還是一派慈母風範:“皇上,你不覺得今天封煊世子爲親王有點草率了嗎?他纔多大?你的幾個兒子都沒有封王的呢。他才八歲,你覺得那些身經百戰的親王、貝勒和將軍們能服氣嗎?”

“今天的宴會皇額娘好像也在場吧?您說朕封煊世子爲王有點草率,那當時您爲什麼不衝上去?那些身經百戰的親王、貝勒也在現場,也可以衝上去啊?怎麼沒人去?是不是他們不想要這個親王爵位,是他們也和朕一樣答不出來那些使節提出來的問題!有能答出來的答出來不好嗎?讓那些使節嘲笑咱們大清國的人都是白癡您很高興嗎?您覺得朕的幾個兒子誰能超過煊世子?”順治皇帝的臉色是鐵青的,步步緊逼太后,太后理屈詞窮。

“你是在和皇額娘說話嗎?”太后被兒子皇帝的反駁得體無完膚。皇上和自己頂嘴的用詞越來越尖刻,讓太后很是下不來臺。

“當時的情況您不也看得清清楚楚嗎?幾個使節口口聲聲說咱們是泱泱大國,要咱們找出一個能算三位數乘以三位數的人,文武大臣加上他們的家眷也有幾百人了,誰站出來了?誰能挽救天朝的面子?這不是朕一個人的臉面,是國威!是玄燁舉薦的煊兒,並不是煊兒爭着搶着要答題的!您不是把咱們大清的臉面看得最重要嗎?用過人家就一腳踢開?”上次母子大戰的硝煙還沒散盡,現在皇額娘又來挑戰他的極限!

“煊兒是年紀小,但是今天四兩撥千斤,鎮定自若地爲咱們大清掙得了臉面,不聲不色地打了一個漂亮的大仗。您還說朕草率?您說,怎麼纔是不草率?是不是您覺得煊兒的聰明超過了朕的幾位皇子就該殺了他?”

“額娘沒那麼說!額娘是生氣瑞王爺夫妻從來就沒在本宮的面前誇獎過煊兒。還說他膽小怕生,今天在那麼多人的面前露臉,怎麼不怕了?”

“朕的皇額娘,您的妒忌心怎麼會這麼強啊?煊兒跟玄燁一樣是您的親孫子,哪個聰明還不好呢?非得是朕的兒子纔是您的孫子,各位皇兄的兒子們都和您毫不相干?皇兄一貫低調您不是不知道吧?膽小也可能,見到蟲子害怕、聽人說鬼害怕、打雷下雨害怕,都是膽小。但是關鍵時刻能衝上來,那就是耿耿忠心啊!您沒看二皇兄緊張到什麼樣子嗎?那是人家的兒子,才八歲的孩子就能做這麼大的事,您該自豪!該爲咱們大清國有這樣的神童而高興!不就是聰明超過了您的玄燁嗎?但是玄燁並沒妒忌煊兒啊,他最瞭解煊兒,這才舉薦了他,玄燁也是有功勞的!朕想着什麼時候也封了玄燁,但是今天立了大功的是煊兒!”

“算了算了,本宮就不說什麼了,你也大了,朝堂上的事情額娘就儘量少摻合。額娘乏了,你去休息吧。煊兒封王之後的事情多着呢,那就慢慢來吧。”(未完待續。)

第五十一章 潤玉格格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分散書籍二第二百三十章 進宮送禮一第七百七十章 噶禮受傷第五百八十六章 很想學藝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壓花花邊一第八百六十一章 再下雲南(十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式香包第三十二章 雲兒備嫁三第七百零九章 恢復身份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分散書籍一第七百五十四章 雪兒獲救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雲兒賞賜第一百七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奇禮物三第五百五十章 福晉做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敬茶儀式第五十八章 收伏孽龍第四百六十二章 田亮禮物第七百七十六章 殺人軟刀第一百八十二章 攤開真相一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龍洞裡第二十章 商議納妾第六百八十七章 總管小妾十第五百八十八章 魚兒擔憂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查謠言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翻箱倒櫃三第八百零三章 舌戰鰲拜第二百六十四章 旗開得勝第七百四十四章 參見公主第三十六章 入廟大典第一百三十七章 杭州錦鍛第八十六章 大宗購貨三第七百六十五章 幻化之術第五百六十章 誥命進宮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太后攪局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總管冒酸第七百二十七章 伏虎少年第一百六十八章 虛心請教第八百一十四章 煊王娶親(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魚兒擔憂第五十八章 收伏孽龍第七百零一章 太后壽誕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誥命進宮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世子慶生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各盡其職第二百七十六章 葉赫那拉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重操舊業第七百一十九章 虎口拔牙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有人訂貨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繼續經商第三百九十四章 有意撮合一第五百零四章 籌備賣畫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新樣服裝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宗購貨二十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絨毛動物第六百一十九章 另外通道第五百三十二章 各盡其職第二百七十二章 小店開業一第七十九章 關於王東一第六十九章 古董易幣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新樣窗簾第二十二章 龍兒少爺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做準備一第七百五十七章 聯袂演出第六百四十八章 貨物出京第一百六十五章 推心置腹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燙鑽工藝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上元佳節第八百五十七章 巨大蟒蛇第五百三十四章 禮物反饋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玉龍布莊七第七百四十八章 親王欽差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有意撮合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夜練功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慈寧宮裡第二百六十五章 玉龍紙行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下雲南(七)第七百九十二章 小城見聞第七百六十九章 吳橋搭檔二第三百三十章 福晉請教第八百一十六章 再次賜婚第四百七十六章 安裝鐵器第八百一十章 噶禮述職第二百零六章 查看貨物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花草香茶第一百七十一章 機壓花邊第七百四十八章 親王欽差二第三十一章 雲兒備嫁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準備賣貨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攤開真相二第十二章 甘霖大師第五十二章 潤玉格格三第五百四十章 福晉表姐第六十七章 初到異域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奇貨物第五百五十五章 如意結藝第七百四十九章 雪兒被劫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鑰匙風波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世子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