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調查物價

在雲兒的身體徹底恢復之後不久,甘霖師父來了。說有件事情要王爺和雲兒,還有田侍衛辦理。師父說的就是大事了,王爺說:“師父請講,您吩咐的事情,弟子一定全力以赴。”

師父呵呵地笑着說:“這件事情不是師父要辦的,是你們自己要完成一件及其重要的事情。換句話說是你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必須要完成的一個重要使命。如果不是這個使命,恐怕你們也不會來到這個世界。”

王爺三人面面相覷,完全沒有明白師父在說什麼,但是師父說的就必須照辦:“您說吧,只要我們力所能及的,弟子二話沒有。”王爺說很乾脆。

“不是你們力所能及的,而是力所不及的。就是你們根本沒有接觸過的、沒有做過,但是通過學習一定能做好的事。你們的辦法就是學,在不會中學會。不是有句俗話叫做‘學而知之’嗎?先不要怕了困難,沒有人一出生就什麼都會的,都是學來的。”

“師父說得太對了。請問師父,我們要做什麼呢?”

“先調查物價。”

“調……調查物價?調查物價做什麼呢?”王爺實在不理解師父在說什麼。自己現在已經不是軍需官了,也不用採買什麼糧食了,還要調查物價?

“做什麼以後再說,你們要做的就是爲師說的,不能跟爲師講價錢哦?調查物價這件事慧空不是已經做過了嗎?只是這一次不是把糧食放在最主要的地方,而是日常生活中能夠用到的,衣食住行都包括在內。這件事慧空還稍稍明白一點,雲夫人和田侍衛可能就是滿腦子混沌了。其實沒那麼複雜,不過不要緊,到市井中問一問和生活中有關的物價.比方說‘棉布多少錢一尺啊?鹽是多少錢一斤啊?’師父是出家人,不涉塵世間的具體事物,就是打個比喻。你們對各種物價都要了解清楚,記錄下來。先不要問爲什麼,就是做,越詳細越好。”

“弟子遵命。弟子有一事不明,就是雲兒是女人,她也要調查物價嗎?”

“慧空啊,你們都是佛門弟子,佛門中不是講人人平等嗎?還有性別歧視嗎?雲夫人接觸的東西和生活息息相關的還真是比你多,她是女人,就調查和女人有關的。方纔爲師還說調查棉布的價格呢,這不就是女人能做的嗎?雲夫人可以帶着平時服侍你的貼身侍女,一來是個伴兒,二來也能幫忙問問價,問了一定記下來,以後有用。”

“弟子記住了。是不是所有街上賣的東西的價格都有用呢?”

“不是,爲師說了是和生活有關的,武器、彈藥不是你們調查的內容,房產、地皮也不是你們調查的內容,雖然有人賣刀賣劍、有人賣孩子、賣女人,都不是你們調查的內容。”

“弟子明白了。”

“那你們就開始着手調查,過些天爲師再來。”

“恭送師父。”

雖然是對師父說的還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必須做。王爺把這件事告訴了福晉,福晉說:“既然是師父吩咐的,您和妹妹、田侍衛就去做。不過你們幾個爺們千萬要把妹妹看護好了,別給弄丟了啊?”

“瞧你說的,她在京城也不是一點路都不認識。”

“臣妾說的不是那個意思,妹妹年輕漂亮,走在街上一定吸引人,你們兩個男的光是問價,把她丟了,萬一碰上登徒子,她是一點功夫也沒有的,臣妾實在不放心。”

王爺暗笑:“她還沒工夫?一擡手我脖子上就少了三條肉。”當然這話不能當衆說,說了雲兒會很美面子。

“你這麼說倒是很實在,這樣,本王和亮子看緊了雲兒是一方面,再就是她必須換男裝,然後讓她魚兒水兒也換了男裝跟隨她。”

“這還差不多。妹妹是男孩子性格,活潑好動,千萬……”

“放心就是,雲兒是本王的女人,能讓她丟了?”

“你們一定要一起行動,別拆幫。”

“你和老奶奶差不多了。放心就是。”

第二天,王爺、田亮、納蘭和雲兒、魚兒、水兒三個真男人,三個假男人就一起上街了。當然還有暗中跟隨的侍衛數人,遠遠地跟着,他們也穿了便服,王爺是誰呀?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上他二哥、大清朝的王爺,絕對不能出半點差錯。

很少能出府的雲兒和魚兒水兒象出了籠子的鳥一樣,差一點就歡呼雀躍了。

出府之後,王爺就和田亮說到南外府南面那條街先問問柴米油鹽醬醋茶。雲兒負責記錄,魚兒水兒拿着筆墨侍候。

上次調查物價拿的那個筆還是趙永發明的炭筆,比較原始也比較粗糙。王爺責成田亮按照趙永的路數做出來精緻一點的炭筆,責成魚兒水兒用宣紙託表出稍稍厚一點宣紙,裁齊了訂成本子。這樣用着就方便一些了。

三位男性出面問價的自然是納蘭、田亮出面。納蘭還好說,平時就是個開朗的,說話不羞口,但是認字不多。田亮識字多,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平時少言寡語的。王爺跟田亮、納蘭說:“你們兩個分別問,還能節省一點時間。要麼田亮問事兒,納蘭記錄。”

納蘭爲難得都要哭了:“王爺、王爺,屬下認的字加在一起都沒有一升,提筆忘字的,還是……”

“跟本王講價錢啊?你平時怎麼不想着多認幾個字呢?那些當秀才的也不是一出生就認字的吧?田亮的性格有些沉悶,必須加強歷練。還是你們兩個出頭,雲主子和魚兒記錄,水兒侍候筆墨。“

都以爲田亮沉悶,表達能力可能很差,其實田亮不是羞口張不開嘴,是他在大山裡修煉的時候,除了他的道家師父,沒人跟他說話。所以,問價的事根本就沒有畏縮不前,王爺一個眼神他就開問:

“掌櫃的,您這大米是多少文錢一斤?”

“這位客官,大米是兩文一升。”

問了米麪再問油、蛋、鹽、醬、蔬菜、水果、調料、絲綢、棉布等等。不問不知道,問了嚇一跳。王爺這才知道自己和平民百姓之間的距離。

王爺是含着金湯匙出生的,就是到了寺廟也沒有爲柴米油鹽發過愁,因爲他不負責這些。當了皇子阿哥、將軍、親王更是遠離這些民生之事,一年的俸祿就是一萬兩白銀和一萬斛祿米。還有世子的一份六千輛銀子六千斛祿米,還有莊子上的收成。根本用不着知道這些。

問過才知道,大清的帛一尺十八文錢(帛是絲織品的總稱);絹六十文一尺(絹類的織物爲平紋組織,質地輕薄,堅韌挺括平整,常見的有天香絹、篩絹等。天香絹可以做婦女的服裝、童裝等,容易起毛,不宜多洗);杭綾一百文一尺(綾是斜紋地上起斜紋花的中國傳統絲織物,是在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光滑柔軟、質地輕薄,用於書畫裝裱、襯衣、睡衣的製作。綾類絲綢按原料分有純蠶絲絲織品、合纖織品和交織品。常見的有花素綾、廣綾、交織綾、棉綾等)。順治時代的絲綢每尺五十文到一百文,每匹五兩到十兩。紡織品的幅面一般都很窄,大約在六十釐米左右,也就是一尺八寸,一身長袍要二十一尺,按最便宜的價格每尺十八文算,不算手工,布料就需要三百七十八文錢。棉布每尺十五到十七文,棉花每斤五十到八十文。如果一個人一年兩身衣服就得一兩銀子。

王爺三人雖然不知道師父讓自己調查這些做什麼,尤其是王爺,以爲師父覺得自己太高高在上了,一點民間疾苦都不懂。不過呢,通過這種調查,還真是對大清的經濟狀況有所瞭解了,對百姓的疾苦也稍稍明白一些:一戶五口之家,在京城這個環境裡,一個月的花銷,怎麼也得二兩銀子。

師父並沒有明確地說具體要調查哪個範圍的物價,直說日常生活方面的。王爺的理解就是柴米油鹽加上布匹、棉花。用綾子裱畫雲兒比誰都懂,但是用綾子做襯衣、睡衣卻是不知道。錦緞和棉布多少懂得一點,因爲和母親學過裁剪。

一行五人見什麼問什麼,把賣貨的還嚇夠嗆。以爲自己的價格不對了。

魚兒和水兒就是兩個跟班的,不過她倆有的時候也主動打聽,然後記下來。

“這位先生,你們挨家挨戶地問價,到底什麼意思啊?”終於有人沉不住氣了,向王爺發難,“你們是哪個衙門裡的大爺?打聽這些做什麼?光是打聽也不買……”

王爺也不生氣:“有人買你的東西連價都不問問嗎?”

“當然是問的,可是買什麼問什麼,也不能什麼都問吧?”

“有人規定不買的東西就不能問價嗎?”

“這個……”

“你怕什麼呢?短斤少兩了還是蒙人縮水了?”

“沒有啊,我纔不幹那種事呢。”

“那你怕什麼。”

“你們不是也要做買賣吧?”那人的態度好多了。

王爺笑了:“你看我們這幾個人是做買賣的材料嗎?不是每個人都有這份才能的。”

那人可能是個掌櫃的,一聽這話當時就高興起來:“嗨喲這位爺,看您的派頭就不是做買賣的,一定是哪個衙門裡的大人。”

“我不當官,也不在衙門裡公幹。”

“那您一定是南邊來的,帶着兒子、閨女來京城觀光的。”

王爺搖頭。心說,這位的眼神也不怎麼樣。

田亮和魚兒成親好幾年連孩子都有了,但是倆人之間還很拘謹,一起走也不說話,好像陌生人。雲兒和王爺就不同了,很能找到說話的契機。雲兒的注意力非常分散,什麼都想看看,吹糖人的攤子也要站一會,問個價。但是她根本沒想買,一想那個糖人是人的嘴吹出來的,再吃到另一個人的嘴裡,就想呲牙咧嘴了。

王爺發話:“打道回府!”

雲兒的反應就是快,馬上第一個爬上跟在後面府上的馬車,在車上擺個大字:“累死了!”

王爺和雲兒坐一輛車,雲兒就放賴地把腦袋枕在王爺的大腿上,一路睡到府門口。

王爺看着雲兒疲勞的樣子很心疼,很想把她抱在懷裡讓她好好睡。但是,他不能,。

給王爺趕車的是府上當差多年的一箇中年車把式,人很老實,多一句話都不說。

另一輛車是田亮趕車,納蘭跟他並排坐在車轅上,魚兒水兒在車裡面。她們很少這樣出來放鬆,累了一天還很興奮。水兒說:“魚兒姐姐你看見那個小攤上的香囊了嗎?還沒到四月就準備端午節的香囊了。特別好看!哎,你家田大哥平時不愛說話,真不知道他口才還不錯呢。”

田亮在車外說:“我是第一次聽人說我有口才,王爺帶咱們出來問價,能讓王爺問嗎?你們都是女的,還不是必須我和納蘭來問?”

魚兒說:“我們也幫主子問過。可是相公,問了價記下來做什麼呢?”

“不知道,我總覺得好像事情不簡單。師父怎麼會讓王爺調查物價呢?

“是啊,很奇怪。”

回府之後,把打聽來的物價分類抄寫,有布匹類、食品類,食品類裡面分爲蔬菜、肉蛋、調料等幾個項目,還有文化用品類,包括文房四寶的筆墨紙硯和畫畫用的顏料、毛氈、筆洗等等,食品類比較龐雜,連鹹菜、醃蛋都問了。雲兒還路過一個成衣鋪子,問了男女成衣的價格、鞋襪的價格、各種帽子的價格,反正是見什麼問什麼,把好幾位掌櫃的都給問毛了。

魚兒還給問了小攤上的香囊、荷包、頭繩、紗花、脂粉頭油的價格,這些東西的價格要分質量好壞而定,魚兒鍥而不捨地問遍了所有的價格,還問出癮來了。抄寫之後,放在一個木盒裡。

第七百四十一章 一路北行第七十六章 進入角色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準備試賣第八百一十八章 第一側室(二)第五百七十章 先生傳藝第三百四十一章 納蘭小店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正式試菜第五百一十九章 統領夫人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疑小三第七百四十三章 新婚之喜第三十八章 攜夫回門第五百三十四章 禮物反饋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工作服裝第四百七十三章 規劃管理第三百九十五章 有意撮合二第八百四十一章 李漁班主(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試做蛋糕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御賜金匾第二百四十六章 鬟兒賠禮第三百一十五章 試做手袋第六百五十八章 八歲王爺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翁婿謙讓第八百二十三章 第二側室(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各式服裝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雲兒畫畫第二百一十九章 翁婿謙讓第一百三十五章 蕾絲花邊第三百零九章 培訓教習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一百九十一章 貨物如山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都種牛痘第十章 喜結良緣第二百三十四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八十章 總管小妾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農業機械第一百零一章 大宗購貨八第七百八十一章 初到昆明四第六百二十三章 鳴琴表妹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東北花布第四百六十一章 主子賞賜第三百九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四百四十四章 有人訂貨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翻箱倒櫃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翻箱倒櫃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納蘭一家第五百六十一章 誥命進宮四第八百一十六章 再次賜婚第十九章 重返少林第一百九十七章 貨物如山八第五百七十二章 師父來了二第四十三章 雲兒被罰第四百六十四章 瑞謙被抓第一百四十九章 傳統玩具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奇貨物第八百九十二章 玉龍畫廊(二)第五章 衣錦回宮一第二百零七章 查看貨物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葉赫那拉一第八百一十七章 第一側室一第七百七十七章 王府現狀第八百二十四章 哈達回家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花花邊二第六百一十章 嫡庶交心第七百六十章 皇上指婚第九十八章 大宗購貨五第四百一十六章 總管內弟一第九十九章 大宗購貨六第三百六十九章 結藝系列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邪門太監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冰窯暖棚四第一百零四章 英雄美女第二百二十二章 鑰匙風波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蕊兒學藝第三百四十八章 東貴娶親第六百六十二章 八歲王爺九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品上市第三百零六章 服裝商店第二百九十七章 布藝加工第九十三章 龍鳳雙胎第七百三十九章 康熙出宮二第七百九十四章 藝動京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八歲王爺十四第八百二十二章 第二側室(一)第三十七章 廚房幫忙第二百三十一章 進宮送禮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小型貨車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有意撮合二第四百九十章 螟蛉義女第四百五十章 水鄉澤國第三百四十五章 富察文靜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瑞謙被抓第八百八十一章 魚兒伯父第四百九十三章 聖旨之後二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下雲南(七)第二百二十一章 翻箱倒櫃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貨物如山六第六百四十四章 節外生枝三第四十五章 紅豆事件第五百零六章 新樣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