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成衣鋪子

很快,幾位誥命夫人就把雲兒給的旗袍緞要做出來的圖樣畫出來了,拿到福晉這裡給掌眼。依雲兒的眼光,福晉應該屬於專家級的服裝設計師了,她給掌眼準沒錯兒。提出改進意見之後,各位誥命和教習嬤嬤才把旗袍緞給裁剪了、做好了,再次拿來給福晉過目。

還別說,幾位誥命夫人、教習嬤嬤很有服裝設計師的潛質,個個都做得很好、很精,穿上也很得體、舒適。一個服裝設計團隊就誕生了。雲兒建議,開一家成衣店、一家禮品店。只有雲兒知道自己手上有多少布匹、做衣服的輔料。聽福晉說,大清的成衣鋪出售的成衣價格,一件成年男子的袍子和一件成年女子的旗袍可以賣到十兩銀子。當然布料都是上好的錦緞,一百五十文一尺的那種。去掉成本和加工費,每件衣服的利潤在五兩到六兩之間,賺一倍甚至還多。雲兒買來的織錦緞裡有很多是桑蠶絲和人造絲各半的比例,但是感覺效果比純蠶絲的還好。因爲大清的織錦緞都是純蠶絲的,比較軟,做外裝沒有異域的挺括。異域的織錦緞可以用縫紉機來做,那樣效率就提高了不止一倍,而且平展不出皺褶。還可以用電熨斗熨燙,效果會更好。能使用縫紉機的人都是福晉和雲兒信任的人,用電熨斗也會保密。

禮品店是和成衣店配套的。做出來的成衣用禮品盒裝起來,立馬就顯得高貴起來。不管是送人、自用還是婚嫁都能把主人擡敬起來,讓人特別有面子,價格也能提高上來。大清是窮,窮的是老百姓,還有很多不窮的。而且那些純棉花布、彩色化纖布也可以做成成衣,供應平民百姓。雲兒把很多環節都想好了以後跟王爺福晉做了請示,倆人點頭應允,很快王爺就責成田亮和納蘭倆人去找鋪面。這個鋪面要在正陽街選址,雖然租金要貴一些,客流量也大,利潤也高,大戶人家的女眷經常光顧這裡。

府上精於裁剪、製作服裝的女人不僅僅是前後兩院女主子身邊的人,在中路建築、蘇州宅院、四合院、東西外府和院子裡當差的丫鬟婆子裡還有不少精於此道之人,大家平時也知道這些人是誰。

府上還有四位從宮裡尚衣局出來的成手裁縫,還有四位專職繡娘,都是服裝加工的最好人員。就是幾位誥命夫人也不想在家裡享清福,因爲做服裝是很賺錢的,王爺福晉和雲主子絕對不能讓自己白搭工。

這樣就開始挑選商鋪了,在天橋北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家不小的雜貨店急於出兌,田亮和納蘭彙報的情況是,這家雜貨店可以分成兩個商家經營,正好禮品店也有了。

王爺說,那就把成衣店和禮品店都叫成衣店,一起經營。用一套人馬就行了,多找幾個量尺寸的,做活就回府來做。

雲兒說:“看樣子咱們的千千歲對經商越來越上道兒了。”

這個商品的租金可是不便宜,一個月二十兩銀子,田亮、納蘭出面講到十八兩,期限定在一年。店名是“玉龍成衣”。所有玉龍字號的都和玉龍布莊挨邊兒,誰敢跟有皇上御匾的商家起摩擦?那邊是賣布的,這裡是做衣裳的,鐵定是一家了。於是,福晉的後暖閣裡又安上了四臺家用縫紉機。

在異域的上海,雲兒買了一百多臺各種功能的縫紉機,光是用來做服裝的就有二十多臺,還有刺繡的、繡花邊的、電腦繡花機、碼邊機、拷邊機、鎖邊機、壓花機、切邊機、釦眼機、絨繡機、絎縫機、亮片機、珠繡機、切布機、包邊機、鎖眼機、平繡機、繃縫機、繡花切布機、切邊縫合機、窗簾壓邊機、花色珠邊機、小型充電縫紉機、大功率縫紉機、毛巾刺繡機、飛梭刺繡機、貼布邊縫縫紉機等,完全可以滿足加工成衣的需要。就看出售情況了,如果出售效果不好,這些縫紉機就白買了。

還有禮品盒,雲兒帶回來很多可以做禮品盒的膠合板給禮品盒掛裡子的色丁布、做盒子面的古香緞。中國人有“來而不往非禮也”的習俗,尤其是大戶人家非常重視與他人的交往,朋友之間、親戚之間、上下級之間都有禮尚往來,很少人屬棒槌只收人家給的禮品而不還禮。尤其是官宦人家和有錢人家,把面子看得比命還重要。所以雲兒的禮品盒應該被人看好。

隔空搬運過來的膠合板和色丁布、古香緞都來到了雲兒的堂屋裡,還有劃線的工具和木工用鋼絲鋸。經過運算,雲兒設計好的禮品盒下料了,接着雲兒就開始培訓八位教習嬤嬤做禮品盒。

這個技藝算是比較複雜一點的,有木工的操作。就是那個鋼絲鋸,是大清沒有的木工工具,就連府上做過多年木工活的張、崔等師傅也沒用過這種鋸子。鋼絲鋸最適合切割膠合板這類薄板材,所以,包括凌娟在內的教習嬤嬤們全都支楞起耳朵聽雲兒講課。

製作禮品盒跟糊紙盒多少有些相同之處,凌娟小的時候家裡很困難,跟着母親糊過好長時間的紙盒,是裝中藥丸的那種,所以對禮品盒也不算特別陌生。經過雲兒的講解各位教習嬤嬤才知道了禮品盒不象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就是用木板湊成一個盒子。禮品盒是有緞面的,還要掛裡子,不能出現接縫的毛茬,也不能把裡子、面子糊皺了。

經過教習嬤嬤們的努力,禮品盒的製作被教習嬤嬤們所接受,但是做得了之後還要紮上綵帶,那樣才顯得更加隆重。光是扎綵帶就讓雲兒浪費了一個上午的時間。看似容易,拿到手裡就不那麼聽話了,所謂眼高手低就是如此。好歹也都過關了,接下來的事就是設計服裝了,這是福晉的主打。雲兒在一個很遠的山洞裡找到了最後買的一個億元的印花化纖絲綢。就是一塊錢一米的那些過時的化纖絲綢布料。

這種布料來到眼前的時候,雲兒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怎麼會這麼嶄新、這麼靚麗呢?上面的花兒跟活的一樣,在深色底面的襯托下,好像從畫面跳出來了似的。這樣的布匹一塊錢一米,好像太不真實了!拉扯一下很結實,哪有過時老舊的樣子呢?手感滑爽、柔軟,沒有通常的化纖布那樣起靜電的現象。雲兒覺得好像是師父給怎麼處理了,因爲這些布料根本就跟新的沒有一點區別,甚至比新的還好。

帶着對師父的崇敬,雲兒從十匹化纖綢緞上各剪下來一塊做旗袍的料子,請福晉給設計出來十件旗袍的樣衣,然後看效果令人滿意之後小批量加工試賣。

因爲是印花布料,不需要太多的輔料,就送到福晉那裡去了。鬟兒第一個尖叫起來,她哪裡見過這麼靚麗的絲綢啊,上面的花卉跟活的一樣!於是開始賣萌了:“兩位嬸孃,你們就行行好兒吧,侄兒媳婦是晚輩,年輕女人最喜歡的就是漂亮衣服,侄兒媳婦花錢買行吧?你們二老說個數兒。”

鄭嬤嬤的朱正沒了,不好跟鬟兒開玩笑,但是劉嬤嬤也看不上鬟兒:“你們大家都聽說過無賴這個詞兒吧?咱們眼前就有一個大號無賴。雲主子拿來什麼好東西,福晉還沒看呢,鬟兒就想歸了自己。不害臊!”

“您幹嗎?調三窩四的?沒說嗎?這兩位是鬟兒的嬸孃?鬟兒可是晚輩,長輩的不得讓着晚輩嗎?”

福晉說:“今天我還就不讓着你了,這麼漂亮的花布都歸我了,你連邊兒也別想摸!”

“摸摸邊兒,摸一下好嗎?”鬟兒做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把大家都逗笑了。

雲兒說:“侄兒媳婦彆着急,等裁剪剩下的可能給你一塊肚兜布。”

鬟兒做暈厥狀,衆人大笑。

“別急啊,咱們先做幾件樣衣,看看效果,好了呢,每人一件花旗袍,穿上跟花大姐一樣漂亮。”雲兒也跟着逗趣。

做絲綢旗袍很麻煩,絲綢比較軟滑很不好做。但是也不是不能做,要是掌握了做絲綢布料的方法還是很好做的。做絲綢布料最把握的要數從宮裡的尚衣局出來的幾位裁縫嬤嬤。福晉把她們四個人找來翼然樓,說明情況,幾個人樂顛顛地就接受了任務,拿着福晉寫的尺寸、帶着布料回去做了。

半個十天以後來交差,不愧是尚衣局出來的裁縫,做出來的絲綢旗袍真是讓人羨慕。如果她們是府上莊子來的包衣奴僕,福晉可能會考慮讓她們使用縫紉機。但是宮裡來的讓福晉很難信任她們,弄不好是太后派來的眼線,今天讓她們使用縫紉機,可能明天都不到,太后就知道了。可惜了這個技藝!不過福晉也是有辦法的,從自己院裡抽調四名包衣出身的三等丫鬟到四位裁縫嬤嬤那裡當徒弟。從尚衣局出來就沒有可能回宮了,就算是太后的眼線,回宮也沒多大的指望。既然表示過願意在府上一直服侍下去,那就給幾個徒弟培養培養。先前給過幾個,不那麼認真教,生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是這次福晉跟她們說了,王爺在經商,給國庫裝銀子,參與加工布藝的姑娘嬤嬤都能有加工費,前提是要認真做,要服從雲主子調遣。因爲所以買來的做活材料都是用雲主子的銀子。

幾位裁縫嬤嬤也聽說過前後院兩位女主子身邊服侍的人已經參與到王爺的經商大業中了,學了不少樣的布藝技藝。作爲裁縫,就是跟布匹、布料打交道,也很想學點新技藝。可是如果主子給了幾個徒弟不肯認真教,人家也不會把技藝教給自己的,來而不往非禮也,這個道理誰都懂的。所以幾位裁縫嬤嬤一改以前的驕傲,不再推諉、敷衍,把自己的技藝如數地教給福晉院裡的幾位三等丫鬟。她們本人也曾學過八位教習嬤嬤講的異域技藝,覺得一還一報還算合算。

樣衣做出來了,衣服的主人穿着也很合身,雲兒就拿出來一百件絲綢旗袍的布料,用幾位學藝的三等丫鬟學來的做絲綢服裝的方法,

絲綢面料很光滑,裁剪之前先噴水,這樣布料就不容易滑動了。幾位裁縫嬤嬤都是裁剪方面的老油子了,嘴裡含一口水噴出去,象霧一樣,是個功夫。雲兒受了啓發,想到自己買來的電熨斗裡有一種熨衣上漿液可以用來做絲綢服裝。

還有一個辦法是裁剪的案子上繃緊一塊棉布,先裁剪單片,再用別針按照經緯轉圈別好,裁剪第二片。如果是用縫紉機縫製,爲了防止皺縮,就同時放鬆底、面線的張力,減少壓腳的壓力;還可以在兩層布料上面墊一張大拇指寬的薄紙條,隨着衣料一起縫,然後撕掉。如果是兩種辦法結合着用效果更好,並且左手稍稍拉緊上下兩層布料,隨着縫紉機的速度均勻前進。絲綢衣料比棉布難做多了,不會使用縫紉機的都是在多年的摸索中掌握了製作絲綢的技藝,所以不肯輕易傳授與人。

在幾位教習嬤嬤的共同努力下,用了半個月的時間,使用縫紉機加工,半個月的時間做了三十幾套化纖絲綢旗袍,拿到新開業的“玉龍成衣店”去出售。因爲絲綢的本身價格就很低,再使用了縫紉機這種機械,化纖絲綢旗袍以六兩銀子一件的價格開始試售。開始的一兩天因爲店鋪是新開張的,幾乎無人問津,可是第三天開始,一下子就達到人員爆滿。女同袍們幾乎沒有問價的就把所有的絲綢旗袍給買走了。真是所有的,一件都沒剩,出門就說太便宜了。

那就加價出售,半個月以後,每件旗袍配一個禮品盒,紮上綵帶,售價十兩銀子,可壞了,禮品盒比旗袍都受歡迎了。甚至有人單買禮品盒。每個禮品盒裡都有一對色彩斑斕的漂亮香囊。雲兒沒想到的是大鼻子的西方人也很喜歡,一句都不講價地給買走了。

這個生意就繼續做了。不光是化纖絲綢旗袍,也有純棉花布旗袍、織錦緞旗袍。然後陸續增加新內容,這裡成了另外一個玉龍布莊,天天人滿爲患。雲兒還以爲大清的人比較貧困,買不起昂貴的成衣呢。

在福晉的一再鼓勵下,雲兒設計了一個系列的專門爲漢家女孩和小媳婦穿的夏裝,都是淺淡顏色的紗料裙裝。既有大清的女裝特色,也有漢家女子喜歡的、略帶明朝服裝的特色。就是上身稍窄,裙子略肥,能覆蓋腳面的長裙。上身的滿裝特色比較濃:從左肩到右腋下是三道牙子,如果是月白色面料,牙子就是淡藍色、淡紫色,中間的一道牙子是稍稍寬一點的織錦彩牙,兩邊的是相等距離的珍珠效果的彩珠;裙子下襬底邊往上一寸半的一圈是相等距離的絲帶繡小花,顏色也是淡彩的,**裡有一顆白色珠子。裙子的面料是完全不透明的彈力紗,很有懸垂感,上面的褶子是紡織的時候就壓上的,完全等距。裙子抻開之後非常寬大,裡面還有一層襯裙。給人的感覺就是簡單而大氣,素雅而富貴。在玉龍布莊試賣之後,受到很多滿漢女性的喜愛。第二天就有大批訂貨的客商來訂貨了,其中有客商說這是給江南女子量身定做的。樸實無華中透着端莊大氣!(未完待續。)

第五百七十八章 險象環生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統領夫人五第十章 喜結良緣第三百零七章 培訓教習一第八百四十三章 雪兒生產第二百七十一章 說幹就幹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關於青兒第八百五十六章 再下雲南(十)第八百零二章 海南一遊(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小危險第五百八十七章 很想學藝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蘇府被抄二第三十九章 雲兒懷孕第三百六十一章 鬟兒心思第十二章 甘霖大師第六百二十九章 再來王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宗購貨二十六第七百零三章 三家商行第二百零一章 擠走凌娟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準備返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電腦系列第九章 宮女桃子第二百三十章 進宮送禮一第三百一十章 教習上崗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氏掉包第一百四十六章 關於王東四第六百零六章 浩大水面第一百五十六章 準備養兔第二百七十三章 小店開業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窗簾布料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府接產第四百四十章 收倆徒弟第二百零一章 擠走凌娟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小危險第一百五十一章 很多樂器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奇禮物七第三百四十三章 痞子砸場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總管小妾九第七百一十章 恢復身份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福晉學車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那峰生氣第六百六十三章 八歲王爺十第五百零四章 籌備賣畫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玉龍布莊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可愛兒女第四百三十四章 手鉤香包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做準備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光頭侍衛第七百一十一章 飛來橫禍一第五十四章 井中白蓮第八百二十六章 第三側室第五百二十七章 玉龍布莊三第七百一十一章 飛來橫禍一第九十三章 龍鳳雙胎第六百五十二章 各式服裝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戰告捷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七百六十八章 吳橋搭檔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師父來了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華林先生第七百零二章 太后壽誕二第七百四十章 康熙出宮三第七十四章 再逛京城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恭迎聖駕第六百五十四章 八歲王爺一第六十四章 初到異域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匹婦有責第七百六十五章 幻化之術第一百八十七章 返回王府七第一百七十一章 機壓花邊第三百六十五章 追查謠言一第八百二十三章 第二側室(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伏虎少年第四百五十五章 敬茶儀式第八十五章 大宗購貨二第六十六章 初到異域(四)第六百七十七章 被貶格格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蕾絲花邊第八百零一章 海南一遊(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誥命進宮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返回王府五第四百零四章 異域笑話第七百九十七章 欺人太甚第六十九章 古董易幣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母女重逢一第八百七十三章 印度之行(二)第一百零八章 大宗購貨十一第四十章 世子出生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親王聯盟四第七百二十九章 返回京城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八歲王爺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鬟兒心思第七百一十二章 飛來橫禍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玉樹臨風二第七百九十六章 大宗生意二第八百三十九章 京城戲院第四百六十八章 東北花布第七百七十五章 繼續前行第六百一十六章 雪兒回府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鉤活訂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