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瑞王其人

說起瑞親王福佑和嫡福晉佟氏錦繡這對夫婦,《清史》上沒有任何記載。但是這位瑞親王確確實實是清太祖**哈赤的孫子、太宗皇太極之次子,乳名喚作洛格,關於他,在《清史》上皇太極之子的排列順序上只有這樣幾個字:次子,洛格,早殤。

皇太極共有十一個兒子,歷史聞名的靖遠大將軍、和碩肅親王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這位次子洛格即豪格一母同胞的弟弟,他們的母親是皇太極的繼妃烏喇那拉氏,一母同胞的還有一位比瑞親王小了三歲的公主,即敖漢固倫長公主。小洛格比兄長豪格小了五歲,他母親懷着他的時候身體就不好,所以洛格的身體也一直不大好,可能是先天不足,長到兩歲時還象個大頭娃娃一樣,大大的腦袋,細細的脖子,很瘦很瘦的,最明顯的就是那一對大而無神的眼睛給阿瑪和額娘帶來深深的不安:這孩子能活嗎?對比豪格是天壤之別,那一個是虎頭虎腦的大胖小子,而這一個……那就提不起來了,說不好聽的就是一個隨時嚥氣的小病秧子。

那個時代醫療條件十分落後,夭折的兒童很多,死於天花、傷寒、時疫、癆病的等不計其數,就連痢疾都能要了小命。像洛格這樣的孩子能不叫父母憂心嗎?說不定一個重感冒都能再也睜不開眼睛。既然他投胎來了,就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骨血,皇太極就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給他找最好的郎中、吃最好的藥,極力挽回這條小命。那個時代的男人,尤其是皇太極這種高位上的男人,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越多越好。兒子多了那也是資本,是護身皮,有幾個兒子不向着老子的?就是將來不繼承汗位,兒子多了也是一股強大的勢力,別人不敢小覷。

在洛格三歲時,宮裡來了一位身穿大紅袈裟、身體健壯、潔白鬚發的長老,他是皇太極的老朋友,在宮外二十多裡的隆雲寺作住持,法號正明。這位正明長老在當時很有威望,是一位得道高僧,他對很多事的預測相當準確,隆雲寺就是因爲他香火鼎盛,被人敬稱爲“正明法師”。他到宮裡來是來看望老朋友皇太極的,這位正明長老經常給皇太極講一些佛門中的事情,啓發他的善念,他知道皇太極在上一世就是出家人。聊了一會,皇太極便把洛格抱來給正明長老看,意思是請他看看這孩子能不能活長。皇太極非常喜歡孩子,尤其是男孩。這個小洛格雖然身體不好,卻是很聰慧,記憶力頗強,皇太極非常喜歡。他把洛格抱到正明長老面前,很虔誠地說:“煩請大師給看看,這孩子如此孱弱,能否長壽?”

正明大師把孩子抱到手上,並沒有直接回答皇太極的問話,而是低頭問洛格:“孩子,你可願意隨師父到廟裡出家?”

洛格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認真地、鄭重地向正明點點頭。正明法師笑了,對皇太極說:“如果施主能捨得孩子,就把他交給老衲撫養,便可使得他性命無虞,否則……”

“否則怎樣?”皇太極十分焦慮。

“否則也就是三五個月的事了。”

雖然小洛格是皇太極衆多孩子中的一個,多他少他都沒什麼,但是作爲父親,皇太極還是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早早就夭折了。聽了正明長老的話,趕緊到後宅去徵求烏喇那喇氏的意見,畢竟孩子是她所生。當然作爲母親是不會捨得骨肉分離的,可是她也清楚自己的這個孩子是個什麼狀況,十分憂心:宮裡宮外的好郎中都看過了,沒有任何起色,都說是胎裡弱,不好調治。當母親的也是希望自己每一個十月懷胎的孩子都能健壯成長,與其早夭,倒不如隨正明法師出家尋條活路。

正明法師說:“這孩子佛緣很深,根基很好,但是塵世中的因緣也很深,不能久在寺院,老衲看管他到十八歲還俗。但是你們對外要詔告天下:此子夭折,斷了這段塵緣,待他還俗之日起,另起名字。這樣,不但性命無憂,還會是一個福大命大之人。老衲敢保證他在寺廟這十三年的時間裡身體一定會很強壯。”

對於正明長老的話,皇太極深信不疑,他說服了烏喇那拉氏的一萬個不捨,同意小洛格出家。因爲皇太極在希望兒子性命無虞的同時,也想讓這個孩子歷練歷練,他看到了這個孩子身上的兩大特點,第一是聰慧,第二是堅忍,他身體那樣不好,經常生病吃藥,就沒看見他因爲病痛、吃藥而哭鬧過。這麼小的孩子正是撒嬌的時候,何況又是這樣的家庭,皇太極對小洛格不能不刮目相看。何況是隆雲寺離盛京只有二十餘里,想念了就可以去看看,但是正明長老沒等皇太極提出這個要求就說了:“施主如果能讓他安心修煉,就要暫時斷了他的親緣,如果他知道自己的出身,能夠安心在廟裡嗎?”

一想正明長老說的很對,就放棄了隨時探望的想法,反正是到十八歲也會回到身邊的,就讓他吃點苦也好。這樣,洛格就被正明長老抱走了。

塵俗中的女人什麼最重要?丈夫、孩子。丈夫有可能拋棄她,但是作爲母親,拋棄孩子的絕對是鳳毛麟角。爲了小洛格能夠活下來,烏喇那拉氏狠着心腸把孩子交給正明長老,但是離別之時卻是肝腸寸斷,哭得哀哀欲絕,從牀上被兩個丫鬟架着來到門口,扶着門框,佇望着被正明大師抱着漸去漸遠的幼子,心裡想着可憐的孩子離開了母親的懷抱,誰能讓他在母親跟前這樣受到疼愛?誰來照顧他吃飯、喝藥、洗澡……他要是想額娘了怎麼辦?烏喇那拉氏後悔了,一下子昏倒在地上。正好洛格回身,就看見了額娘被兩個丫鬟軟軟地拖着往牀上去,便大聲哭喊起來:“額娘!額娘!”

但是正明長老一點都沒心軟,把洛格的小臉扳回來,笑呵呵地說:“塵緣難斷啊。”

小洛格還想往後看,正明長老便把他橫抱過來,用身體擋住了他的視線。不一會,洛格就睡着了。

從此,隆雲寺多了一個走路都搖搖晃晃的小沙彌,他是這裡慧字輩中年齡最小的小師弟:慧空。師兄們並不知道他的出身、來歷,只道是住持長老撿來的棄嬰。因爲在隆雲寺裡,長老撿來的棄嬰不止一個,都是貧苦家庭養不起了,不忍心賣掉或者送進宮裡當太監,狠狠心放在隆雲寺的山門外臺階上最顯眼的地方、寺裡的僧人能看見的地方,好心撿了去撫養,慧空這樣瘦弱一定是家貧無糧餓的。

在後來的日子裡,慧空享受不到任何一點特殊的優待,一樣的灑掃庭院,一樣的打水劈柴,燒火做飯,一樣的參禪打坐、唸誦佛經,也一樣的隨着師兄們下山化緣。一開始身體孱弱,就做些個力所能及的事情,比方在廚房裡擇菜、掃地、給做飯的和尚燒火,一直沒有閒着。他是含着金湯匙出生的,平時都是丫鬟嬤嬤前呼後擁的服侍着,出了家還要幹活,幹不好還要受責罰。一開始是真不習慣,經常躲在禪房門後偷偷地哭。

但是小慧空非常喜歡寺廟裡的這個環境,喜歡這裡的晨鐘暮鼓、莊嚴肅穆,喜歡這裡的寧靜祥和、與世無爭。師兄們對他很好,都照顧着他,大家都是來自四面八方,不知道慧空的來歷,所以對他所做的一切關照都是發自真心和誠意。

慢慢地,小慧空就融入了這個家庭,他雖然年紀小,也知道誰對他好,在家裡的時候,同父異母的兄弟多,母親都不敢讓他一個人單獨玩,有一次剛剛在住房門外的花壇前玩了一會就被一個很胖的男孩給推倒了,胳膊、腿都蹭破了皮。要不是哥哥豪格聽到了他的哭聲,及時趕來,那個孩子很可能把洛格打壞了。

但是在寺廟裡就沒有一個人欺負他,摔倒了馬上就有人抱他起來,給他拍打身上的灰土,看他受傷沒有,還哄他玩兒。來到隆雲寺僅僅半年的時間,慧空就不是病孩子了,臉色紅潤起來,眼睛也黑亮有神。

慧空六歲時,已經長得很強壯了,完全沒有了孱弱的模樣,也完全地適應了和尚的生活。胖嘟嘟的圓臉上一雙明亮的大眼睛,人見人愛。正明長老親自把他送往嵩山少林寺學武,讓他多吃苦,繼續歷練。這一呆就是十年!十年當中他一直苦練少林功夫,每日揮汗如雨,吃了很多的苦。僧侶生涯使得他沉默寡言,世俗間的一切看得淡之又淡,可是他的武功卻是相當了得。

十年的時間是短暫的,也是漫長的。六歲到十六歲正是一個人從懵懂的孩童到明事理的少年成長的重要生命歷程。如果他一直在宮裡,就會是一位無比尊貴的阿哥,學會的怎樣爭權奪勢、勾心鬥角,可是在寺廟裡他的心靈就是白紙一張,除了唸經、練武就是爲寺裡種菜,改變了一大段生活軌跡,這段出家的歲月在他一生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深深痕跡。

在慧空十六歲時,正明長老又親自把他接回隆雲寺,要他擔任武術教習,隆雲寺也需要護寺僧人。這樣兩年又過去了。這期間,他的父親皇太極登上汗位,他的師兄、弟們包括他自己都不知道這裡有一位當今大汗的兒子!

十六歲到十八歲的慧空正是由少年過渡到青年的時間,他沒有預測功能,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要走出山門進入世俗,要走一條與僧人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要在塵俗中重新起步,要在富貴榮華中保持一個出家人的心態,這在他來說是個很艱難的歷程。從一個清靜、乾淨的地方,一腳邁進一個大染缸裡,那種滋味不是那麼好受的。不要以爲在寺廟裡修煉的人怎麼苦、怎麼寂寞是很辛苦的事,來到一個充滿了傾軋、充滿心機、充滿污泥濁水的地方,那纔是最苦最苦的事情,尤其是從小就出家的人。

第七百七十一章 玻璃茶瓶第四百八十一章 親王聯盟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邪門太監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統領夫人七第二十章 商議納妾第八百三十八章 異域來客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出險情第八百三十三章 繼續經商第七百八十二章 以物易物第八百零六章 印章風波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被貶格格一第七百八十章 初到昆明三第七百四十六章 拜見王爺第七百四十七章 親王欽差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挑選玩具第三百九十五章 有意撮合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絲帶繡品第八百三十八章 異域來客三第八百五十八章 再下雲南(十一)第八百九十二章 玉龍畫廊(二)第六百零四章 蘑菇栽培第四十八章 道姑青兒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電腦系列第九十五章 二次易幣二第二十七章 太后懿旨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彩鋼房裡第七百四十八章 親王欽差二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下雲南第六百七十章 相親大會一第八百九十四章 惡意中傷第四十五章 紅豆事件第六百一十一章 優惠卡片第八百一十四章 煊王娶親(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文化用品二第二百七十八 基礎建設一第一百零六章 大宗購貨十第八百三十二章 清點庫存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玫瑰系列第三百三十一章 漂亮女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玉龍布莊六第五百二十三章 雲兒進宮第六十六章 初到異域(四)第八百八十一章 魚兒伯父第八百八十五章 布莊着火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后攪局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玉樹臨風一第四十四章 福晉有喜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夜練功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突發事件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各式服裝一第三百二十章 莽格納妾第六十八章 古董易幣一第八百六十章 再下雲南(十二)第八百二十七章 第四側室第六百零二章 繼續學藝二第六章 衣錦回宮二第三百九十章 製作冷飲第五百二十二章 雲兒畫畫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王府現狀第二百六十九章 絨毛動物第七百九十九章 巋然不動(一)第一百零五章 大宗購貨九第四百二十九章 昌平賣布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面見皇上第七百六十九章 吳橋搭檔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貨物如山八第七百零三章 三家商行第二百一十五章 傾心交談五第八十八章 繼續做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園藝大師第一百八十九章 田亮一家第五百二十五章 奶孃之子二第二十六章 龍兒少爺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風味宴席第四百三十九章 縫紉鐵器三第四百七十九章 親王聯盟一第八百九十章 海水曬鹽第四百零四章 異域笑話第四百零四章 異域笑話第五百零九章 加工訂貨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清物價第一百八十八章 杯弓蛇影第七十一章 進入角色第六百九十四章 魚兒生子第七百二十五章 波龍山寨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三斤肉瘤二第九十章 進入角色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過繼風波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火燒王府第七百一十五章 師父解厄第六百四十二章 節外生枝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那峰相親第四百八十章 親王聯盟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通州碼頭第三百四十七章 爭相納彩第六百一十章 嫡庶交心第八百一十九章 第一側室(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西點出籠第六百四十章 明月小姐第七百五十一章 青龍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