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勘察貨物

王爺三人是四月初一回到大清的,初二王爺、福晉進宮送禮,初三福晉看禮物,初四王爺便和田亮拿着本子查看物資了。他們帶回來的物資不是一般的多,起碼是應該把地面以上的貨物放在什麼位置勘察明白了,以後用的時候也好找不是?就和田亮一起從中路建築開始,由南往北逐一間房屋查找,什麼東西在哪間房子裡,都記在本子上。另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讓那峰的親信告訴那峰一聲,田亮是和王爺倆人查看門鎖的,你來要鑰匙看看會碰什麼釘子!

王爺覺得好笑,自己出門一年,府上就分成王爺幫和總管幫了。

那峰朝田亮發火要鑰匙也是有人看見的,王府裡總共有四五百人呢,大白天的有很多人走動,那峰訓斥田亮的聲音很高,王爺和福晉從宮裡回來,到雲兒那裡的半路上,自然就有人彙報給王爺了。王爺有點生氣那峰,權力慾怎麼就那麼大?不分青紅皁白的就拿鑰匙?該不該你管的也要管?是不是有點太囂張了?田亮平時很少說話,做事也很穩妥、謹慎,不會和那峰有什麼過節吧?

所以王爺和田亮一起查看房門的鑰匙,那峰那是連個大氣也不敢哈。別看王爺和善,也不會被總管轄制了。嚴格地說,總管也是下人。

王爺和田亮的辦事效率還是很高的,從中路建築到東、西路的蘇州宅院、四合院,凡是上了異域的鎖,都要打開看明白裡面都有什麼,大概的數量,位置。然後倆人同時記錄下來。然後把鑰匙放在一個有標識的牛皮信封裡,只用一個上午的時間就查看完畢。

歇晌之後再去看府庫以北的物資。府庫以北的面積比以南大多了,但是建築物卻沒有府庫南面那麼集中那麼多,都是異域公園裡那種景緻,互相之間都有很大距離。地面上能存放大量物資的主要是府庫,其次是“醒吾廬”,其它的樓、閣、軒、館的都是幾間房屋的大小,一套房屋一個院。府庫大門朝北,每一間的空間都很大。外表看跟長城酷似,但是真正的長城是實心兒的,王爺的府庫卻是空心的。牆壁很厚,很結實,都是大青磚壘的,就是用一百年也不會垮塌。府庫有很多間,被划進內府的是十八間,還有東、西外府各四間。外府是王府的後勤部門,府庫裡面裝的很多都是餵馬的飼料和引火的柴禾、劈好的木柈子,還有糧食和車輛、轎子等都是不能放在露天的東西。王爺是謹慎的人,絕不會把柴禾放在露天,變成起火的媒介。水火無情,一定防患於未然。

內府的八間府庫是府上所有人等平時消耗的物資:糧油蛋菜、調料、布匹,也有女人們用的胭脂水粉、頭油簪花等等。這些貨物不斷地被府上的大小採買買進來,同時也不斷地被府上的人用掉。所以八間府庫還是夠用的。每間府庫有四個人親兵負責輪流站崗看守。其餘十間原本是空的,現在裝滿了異域物資,由田亮負責、納蘭協助,當然每間府庫也有四名親兵輪流站崗。

登記物資是個很麻煩的事,所有的物資都要入冊,就得一樣一樣地看,一樣一樣地記。好在王爺和田亮都是那種幹活速度超快的人,也不會偷懶耍滑。光是府庫裡的異域物資就讓王爺和田亮咋舌了。府庫的裡面很寬敞,也有八層箱子的高度,但是這裡有很多不是紙箱的包裝,而是什麼包裝都有,師父給摞得整整齊齊、穩穩當當!

管理府庫的管事太監張公公心裡一直不大舒服:他是王爺開府過日子的時候就被太宗皇上派到王爺身邊的,到現在也是二十多年的時間了,一直爲王爺管理各種物資。到現在管着內府的八個府庫,官兒不大,卻很有實權。到他這裡來領東西的沒有人敢和他橫的。可是比他晚進府十多年的田亮居然一下子管了十個府庫,讓張公公心裡非常不平衡。可是這個老人精從來不把自己的不滿跟任何人說出來,因爲他不敢得罪任何一個人。首先是不想和那總管說,二十幾年品一個人,多少也能品出來這個人是什麼品行。經常和那峰打交道的張公公深知那峰的爲人,肚量小,心眼多,也會弄權術。如果自己把對田亮的一點不滿和他說了,那峰就一定會借題發揮,整治田亮。然後再把責任強加在自己頭上,把自己和田亮栓成一對冤家。田亮之所以能管理十個府庫,是因爲王爺信任他。跟着王爺出門一年,聽說還救護了側福晉,自己不能自找倒黴和田侍衛作對。

在十二號府庫,王爺看到了他馬上就得用的果樹苗和土豆栽子。樹苗都是鍾先生所在農科院的實驗基地給王爺買的。是臨回來的前一天才拉到租來的空房子裡的,樹根還帶着一大坨泥土,回來就得栽種上,要不時間長了樹根幹了就死了。土豆栽子已經冒芽了,也應該馬上種到地裡。王爺查看物資也是在找這些樹苗和土豆栽子。

其它的很多物資都是在園子裡的樓、臺、閣、軒、館等建築裡面。

樹苗和土豆不能耽誤了,就和田亮逐間空屋地查找,終於給找到了。四月初五就開始栽樹,儘管沒有牛錄,也還有一百八十名親兵。王爺帶回來的樹苗可不是三十棵五十棵的,是幾百棵已經長到兩米多高的各種果樹苗:其中有鴨梨、蜜桃、紅果、蜜棗、血杞、板栗、串枝紅杏、白葡萄、金絲大棗、紅富士蘋果、磨盤柿、獼猴桃、油桃等十幾種比較適合河北和京津地區栽種的果樹,每棵樹苗上都有塑膜標籤,把府庫給佔了好大一塊地方。土豆栽子不是很多,可以種在桃源舍的小菜園裡。

“納蘭你去找親兵管帶索清,讓他給本王挑選二十名身體好的親兵過來挖樹坑,這些樹苗必須馬上栽種下去,再不栽種就很難成活了。土豆也得幾名親兵當勞力栽上。”

“嗻!”精明強幹的納蘭侍衛抱拳一禮,轉身小跑着到園子裡去了。不一會的功夫就帶來了包括索清在內的二十名親兵,齊刷刷地站在王爺面前,又齊刷刷地單腿跪地,抱拳施禮:“王爺吉祥!”

“好好好,各位請起。本王出門一年,各位都好吧?”

“謝王爺關心,屬下都好!”王爺的親兵還真是訓練有素,回答問題都齊刷刷的。

“打這以後各位就要辛苦一些了。本王請各位來,是有個臨時的力氣活,你們看見這些果樹苗和土豆栽子了吧?各位聽本王講完要求,就按照田侍衛的指揮去南外府挖樹坑。”

親兵的身份比侍衛要低,必須服從侍衛的指揮。雖然他們的家世背景有的可能比侍衛要高,但是等級是森嚴的,親兵必須聽從侍衛的調遣。。

王爺把這些親兵交給了田亮就回翼然樓了。他想讓田亮**撐起一片天,給他一個歷練的環境。田亮這人無論是人品還是智商、還是與人相處,都是上乘,就是不大愛說話。這個也不應該怪他。從四歲開始就在峨眉山裡修煉道家功,除了師父沒有可以說話的人。師父本身說話也不多,還經常出去採藥,這樣就把田亮雕琢成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了。納蘭還擔心田亮被二十來個人圍着,不好意思開口呢,田亮就說話了:“索管帶,你帶來的二十個人要有五位去桃源舍種土豆,其餘的人挖樹坑。種土豆的先把土豆削開,把冒芽的地方朝上種,大憨你在鄉下住過,對種土豆肯定明白,你帶幾位兄弟去種土豆,其餘的人挖樹坑,大家不要被樹坑嚇倒。加上我和納蘭侍衛,平均每個人是二十個樹坑的任務,我來告訴各位樹坑挖多深、多寬。”

田亮雖然沒有象王爺那樣整體跟在鍾先生身邊學習農業科技,但是王爺給他的栽樹資料他是在家就看明白了的。所以,什麼樹挖多大、多深的坑,怎麼栽都說得明明白白。

工具和手套都已經準備齊全,二十幾個人很快發完。這個時候王爺回來了,還帶着翼然樓門房的兩個小廝,小廝推着放在福晉院裡的那輛三輪車。三輪車上有兩個鋥光瓦亮的桶,打開之後一看是茶水。一看就知道是早就沏好了的,已經晾成溫茶了。

王爺看田亮都安排好了,就挖了第一鍬土。身先士卒是王爺的一貫作風。各位親兵也都紛紛戴上異域的白線手套,用了異域的鋼鍬,開始挖土。還別說,工具好使、手套也戴得舒服,這都是大清沒有的東西,他們第一個用上了,人人都覺得很有面子。

兩名小廝雖然沒有跟着幹活,他們的茶水可是伺候得很及時。不鏽鋼的水桶上還有一個小抓鬮,一擰就出水了,再一擰就沒了。比用水瓢舀水方便多了,而且不會灑。

王爺回去翼然樓,捎帶喝了盞茶。果樹是栽在南外府的,這個南外府可比府上的東、西外府大多了。大約有八十畝大小。

本來,皇上給王爺的園子是足夠他種花、種菜的了。可是皇上覺得,二皇兄的園子不夠氣派,根本不像皇家園林,倒是有點象寺廟的田產。不行,哪一位親王的宅邸都是一個大的花園,水光山色的富有詩情畫意,皇兄園子裡的景緻還要增加,種菜的地方改招子!於是,和王爺比鄰的路南,曾經是明朝的一位將軍宅邸就劃給了王爺用來種菜。王爺說什麼也不要,就說逾制了。哪一位親王的宅邸都是一百畝左右,哪裡有一百八十畝的?

皇上說:“朕早就聽說您的菜種的好,那個園子就是送給您種菜的。您府上的人以後吃菜就不用花錢買了。如果您的菜能剩下一些,就給朕送來一點,拿到御膳房給朕和皇額娘品嚐。買的菜再怎麼好也不如您園子裡現摘的新鮮嘛。”

皇上這麼一說,王爺倒不好推辭了。這個菜園子實際上還是王爺的,房產地契都在王爺手裡。就是蔬菜大批下來的時候,給宮裡送去一些。王爺的菜確實種的好,那叫新鮮、那叫水靈!御膳房的大廚們都喜歡瑞王府送來的蔬菜。那白菜碧綠碧綠的,南瓜甜面甜面的。還有那些豆角啊、茄子啊、芹菜啊、韭菜啊,就沒有一個蟲眼。

其他的王爺、國公爺也都借很大的光兒。府上來了客人,套車到瑞王府的菜園去拿菜。所以,王爺和所有的親王、郡王、貝勒、國公爺的關係都相當好。就是不能太常見面,爲了避嫌,親王之間、宗室的兄弟之間過從甚密,容易被皇上懷疑爲圖謀不軌,所以大家兄弟除了逢年過節、紅白事情的,平時也不怎麼太走動。

就是這樣,園子還沒用到一半的面積。可巧出了趟門兒就買回來這麼多的果樹。這樣的事就是不跟皇上打招呼也一點忌諱都不犯。種果樹和種白菜有什麼區別?皇上纔不管你種什麼呢,反正是把地給你了,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

開始的時候太后很不同意皇上把明朝的將軍府給了瑞王爺,可是當她看到瑞王爺福晉佟氏錦繡送來的黃菇娘、黑悠悠這兩種產自白山黑水的家鄉野果的時候,什麼意見都沒有了。王爺在從龍入關之前就把這些野果的種子收集好了。如果在京城能種就多種一點。這兩種植物原先確實是屬於野果的範疇,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很強,比較耐寒。尤其是“黑悠悠”,把種子撒在牆邊、地頭就好了,也沒人管它,不用澆水也不用施肥,從那麼一個嫩芽就可以長成很大的一棵結滿了紫黑色黃豆大小的果實的小樹,甜酸甜酸的。黑悠悠是土名,正式名字在異域叫黑加侖。用它釀酒,那個味道相當醇厚、甘甜,相比葡萄酒,一點都不遜色。

叫黃菇孃的也是一年生漿果。果實分爲兩種,一種是差不多和板栗大小,外面有一層淺紅色的皮,裡面是淺紅色的果,還有一種是芸豆大小的黃色果實。味道很甜、有一種說不出的回味。這種果實成熟以後,從中間切開,放進白酒瓶裡泡五六天之後,裡面的酒相當好喝。這兩種野果就算是滿人家鄉的果子吧,多少有些念想。而且太后非常喜歡吃菇娘。這個“娘”應該是有草字頭的。電腦裡沒有找到這個字,只好以“娘”代替。

第五百一十一章 絲帶繡品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型馬車第四百零四章 異域笑話第三百七十三章 準備冷飲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麗回家第四百五十一章 小來小去一第八百一十一章 皇上購物第二百零九章 主僕情深第四百四十章 收倆徒弟第二百二十八章 準備試賣第五百五十七章 掃盲教育第五百零八章 藝驚畫師第四百八十四章 試做蛋糕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拼音密信第三百零八章 培訓教習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互贈禮物第八百三十六章 異域來客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后攪局二第四百零七章 青萍之末二第八百一十八章 第一側室(二)第一百零九章 師父來了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返回王府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九十八章 火燒王府第五十七章 王府異象第一百三十二章 純棉布頭第一百四十章 遊覽西湖第一百八十章 返回王府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凌娟進宮第八百五十三章 棉花玉米第四百二十章 惡貫滿盈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疑小三第五百五十六章 慈寧宮裡第八百三十四章 潤玉公主第六百七十七章 被貶格格二第八百二十四章 哈達回家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宮授藝一第八百一十三章 煊王娶親(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州絲綢第八百五十七章 巨大蟒蛇第六百一十三章 顯王千歲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闔家團圓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麗回家第八百七十二章 印度之行(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各式服裝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做準備一第八百九十一章 玉龍畫廊(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痞子砸場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生意興隆第四百五十八章 福晉學車二第八百四十八章 異域鐵藝(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師父解厄第七百零三章 三家商行第六百七十八章 總管小妾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文化用品第三百九十七章 總管那峰三第七百八十五章 印度夫人一第五百九十章 統領夫人六第七百四十五章 巴圖將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痞子搗亂第三百四十九章 御賜金匾第七百二十章 虎口拔牙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巴圖將軍第四百五十九章 塑料鞋底第三百一十六章 福晉生病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服裝模特第五十四章 井中白蓮第四百零九章 青萍之末四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件繡品第三百八十九章 福晉歸寧第四百四十七章 邪門太監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內銷商店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宗購貨二十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波龍山寨一第七百五十八章 安然回府第五百九十四章 話說異域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后攪局三第八百七十六章 印度之行(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型馬車第八百二十二章 第二側室(一)第三章 王府格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次拼布第八百二十九章 全體回家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初次對話第八百二十八章 匹婦有責第三百八十六章 海藻碘鹽一第八百二十六章 第三側室第五百九十七章 福晉論價第八百九十四章 惡意中傷第一百六十九章 強行賣貨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母女重逢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實地勘察第六百一十四章 顯王千歲二第八百一十五章 煊王娶親(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再次拼布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宗購貨二十第七百三十四章 玉樹臨風二第八百二十四章 哈達回家第九十七章 美杭公司第八百九十章 海水曬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