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兄弟情深

皇上也說:“朕和皇額娘一樣,很想知道您去的那個地方,您能聊聊嗎?”

王爺和福晉交換了一下眼神,心說:“該加小心了。”

“臣遵命。不知太后、皇上想知道什麼?”

順治皇上道:“皇兄啊,看您帶到宮裡來的禮物,朕就猜想您去的一定是個富庶的地方,您方纔說那裡不屬於大清的疆土,卻是中原人的後裔,是這樣吧?”

“是這樣的。臣的師父甘霖大師把那裡叫做異域,那個國家叫‘中華大國’。那裡也是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只是在歷史的進程中去了另外的地方,走了另外一條發展道路,情況就和大清不大一樣了。”

“哦,是這樣,可以理解。一個家庭還會有很多分支呢。那個地方的人是大清人的模樣和裝束嗎?”

“長相和咱們大清朝的人差不太多,只是服飾上卻相差很遠,語言上有所區別,文字也有差異,他們說話比較直白,很好懂。”

“既然不屬於大清的疆土,那麼他們的錢幣就肯定不是‘順治通寶’了,你們的生活用度是怎麼解決的呢?”

“臨走的時候師父吩咐我們帶幾樣古董,異域那邊叫文物,我們就是帶了側福晉父親陳敬先生家裡幾樣古董換了那裡的錢。您也知道,陳先生在鑑賞古董這方面很有眼力。”

“您這位夫子岳父還真是很俠義,怎麼不把朕給您的古董帶了去呢?”

“臣怎麼能把皇上的賞賜賣掉呢?多虧了先生的這幾件老箱底了。其中有一件是宋徽宗的瘦金書,還有兩個宋朝的瓷器和一個漢代漆器。”王爺沒說嫁妝也沒提及周先生、翡翠原石,更沒提及商彝和史前陶罐,還有陳先生是西周武王的後代。瘦金書、宋代瓷器和漆器都是皇上和太后肯定聽說過的,在大清不是特別值錢,不會引起他們的特別關注。

“方纔您說那裡叫中華大國,有多少人口?”

“十三億。”

“多、多少?十三億?咱們大清朝現在一億人口已經是泱泱大國了,那個國家超過了咱們大清十倍還多!就咱們這一億人口已經讓朕焦頭爛額了,那裡的皇上就是批奏摺都要累死!”順治的眼睛瞪得溜圓,說話都不利索了。

“回皇上,他們那裡沒有皇上。”

“沒、沒有皇上?”順治手裡的扇子都掉在地上了。王爺彎腰給拾了起來遞給皇上,笑着說:“他們那裡也有一個最高位置上的人,不叫皇上叫主席。不是咱們這樣的君主統治,這個主席不是世襲的,好象是執政四五年就換別人了。”

“那他下去了怎麼聽人家的支配呢?沒有權力了還不得被殺掉嗎?”

“那倒不至於,一般是能當上主席的年齡都不小了,下去也就該退休了,給他養老金回家享福唄。”

“這還差不多。那裡的人穿什麼樣的衣服呢?您覺得好看嗎?”

“就象咱們看西方人一樣,開始是很彆扭的。男人都是短頭髮,衣服什麼樣的都有。”

“您和小嫂子三個人一定遊遍了那裡的名勝古蹟了?”

“臣並沒有遊覽山川名勝。感覺呢,那裡的山水還不如咱們大清的清亮好看。主要是那裡的污染很嚴重,喘氣時有一股子很嗆人的味道。他們那裡的人已經沒有太大的感覺了,可能是習慣了。”

“爲什麼會這樣呢?”

“那裡的人口稠密,十三億人口的地盤和咱們大清朝的疆域差不多大小,耕地面積也不是很足的。這樣糧食就是非常重要的了。那裡的人爲了能讓糧食高產,就使用了一種叫化肥的東西。化肥是合成肥料,可以使糧食達到畝產千斤以上,但是對土地有很大的傷害和污染。他們那裡的交通工具也不是車馬了,是效率更高的汽車。汽車不用飼料,卻是要用汽油、柴油。這種東西非常污染空氣、污染水。師父有事把我們安置在他的一位朋友家裡等他,這是一對很有學問的夫婦。我們就吃住在這位大姐家,閒的時候也學了一些那裡的技藝。”

“您是說,您還學習了那裡的技藝?是什麼呢?”

“力所能及的。您也知道臣讀的書很少,在廟裡的時候一邊練武一邊種菜,別的也不會,所以在異域也就是學學那裡的種菜、種果樹、種花、養魚的一些方法。有些東西可能咱們大清已經有了,可是技藝上的東西人家是不會隨便告訴別人的,還得自己學。大姐的丈夫就是農業方面的專家,臣就跟着他學了一點。雲兒年輕好動,和大姐的女兒學了幾樣女人們喜歡的小製作,也就是那些小巧的玩意和吃的東西,田侍衛也沒閒着,要不怎麼用了一年的時間呢?”

“如果朕沒有理解錯,您在那裡就不能享受親王的待遇了是嗎?那是另一個國家嘛。”

“皇上當然沒有理解錯,臣在那裡就是一介布衣、一個平頭百姓。”

“皇兄!真沒想到您能放下親王的尊貴,以平民的身份去學技藝!小嫂子乃皇家女眷,也放下身段去學習異域的技藝,朕很感動!”

“臣到了那裡還給誰當王爺呢?那邊的情況是有不如咱們的地方,也有比咱們好一些的地方,臣就想了,不管能不能用上,先學了再說,要不閒着也是閒着了。同時呢,也買了幾樣咱們大清朝沒有的器械和設備。”

“您喝口茶,慢慢說。”順治皇上的眼睛都亮了,“皇兄還買了那裡的器械?都是什麼呢?”親自王爺續斟上茶水。

“謝皇上。臣在那裡買了能蓋得起幾個育秧、種花的鋁合金暖棚框架,還有與之配套的玻璃。臣是想用它育秧,正月裡開始,二三月就能移植到大地裡了,這樣的話,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就能有新鮮蔬菜吃了。還有幾樣大清沒有的水果,如果實驗了能種成的話,咱們大清也可以吃上異域的水果和蔬菜了。臣還買了一點那裡的優良稻種、麥種和花卉種子,想回來試着在暖棚裡種種看,咱們大清的土地啊、溫度啊,適合不適合它們的生長。臣還猶豫着呢,帶回來的這個鋁合金框架會不會引起非議?也許有人會說臣逾制了,這個東西大內都沒有。”

“這算什麼逾制?也不是您在府上蓋了一座太和殿。您自己花錢買的東西,別人管的着嗎?您接着說。”

“皇上,連年征戰,國庫空虛,臣知道您一直爲銀子的事情焦慮着。臣是個沒有本事的粗人,但是也想着爲皇上分憂。在那裡看到人家的富庶也很想效仿,但是學問上可不是三年五載就行的。那裡的人讀書從小學讀到大學畢業需要十六年的時間,再深造一下還得三年四年的,也就到二十來個年頭了。那樣纔算是知識分子,是個人才,能得到國家的重用。臣肚子裡的這點墨水只能說學些個皮毛,現弄學問也來不及。假如臣的這個暖棚能起作用,以後就年年留籽擴大面積,這樣西紅柿和草莓、珍珠菜等等,就有裝到平民百姓的菜籃子裡的可能了。”

“太好了、太好了!皇兄啊,您就大膽地做好了!朕來做您的後盾。看誰敢說什麼?您不是爲了自己,是爲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啊!”順治皇上激動得臉都紅了。

王爺說的“連年征戰、國庫空虛……臣也想着爲皇上分憂……”是最關鍵的話了。一下子就引起了皇上的興趣和共鳴。瑞親王是踏實做事的人,皇上最瞭解他。

王爺趁熱打鐵地說:“皇上,臣的蔬菜、水果如果實驗成功,大面積鋪開以後,勢必要轉入市場去銷售,那麼咱們官員不得經商的規矩不是要……”

“大清例律是說官員不得經商,是指官員在當官的同時經營商家,說的是他爲自己謀利益,您是爲了國家!到了可以有銷售的東西的時候朕就讓您以朝廷的名義來經商了,那就是皇商!”

“謝皇上!可是臣的這個試驗恐怕當年不會有什麼成效。”

“情理中的事情啊,什麼事不是都有一個過程嗎?您就塌下心來慢慢做,需要什麼儘管說。”

“皇上,那臣就斗膽直言了。臣除了把帶回來的幾個現成兒的暖棚建造起來,還想建造一個大一點的冰窖。雲兒在那邊學了幾樣做冰果也就是夏天吃的涼果的方法,很好吃、很解暑。府上先前的冰窖太小,存不住冰。這個東西做成了,不管是當官的還是老百姓都會喜歡吃,也許是個進項。”

“您這麼一說,朕的口水都要出來了。相比之下咱們大清還是落在異域的後邊。不過嘛,能把人家的致富經驗取回來,爲我所用,咱們大清也可能國富民強的,這樣您就是首功一件,太好了!您想建什麼就建,不用和朕請示。這個和王府建制根本沒有關係,大清例律裡也有允許各王府單獨建立冰窖的規定,純屬居家過日子,大一點有什麼?您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您做的都是實實在在的、對江山社稷有利的事,您的爲人是朕一千個一萬個放心的。哎呀,要是咱們大清朝的臣工都象您這樣的忠臣良將該多好!”

“皇上過獎了,臣只不過盡一點做臣子的心意和力量罷了,能不能成功還要看天意。臣還擔心是否會影響了國家的正常商業運作。”

“這個不會,比方礦山、漕運,和您有關嗎?您的事啊一定能成!什麼事情都有一個準備過程不是?您就回去準備,需要什麼儘管說!以後呢,您在不耽誤府上正常生活的情況下,賣點蔬菜、花卉的也不錯。咱們大清“士工農商”,商人的地位不是那麼高。不過呢,您有親王的爵位,再有朕的支持,恐怕沒人敢欺負您吧?不用說,您來經商那就是個外行。您就慢慢地摸索,試探着做。您有這份赤膽忠心,就是給國庫裡裝一兩銀子也是您對國家的貢獻!朕不給您規定一年要上繳多少利潤的任務數額,您也不用交稅。因爲您是和一個完全陌生的東西打交道,您也不是經商的材料,有這份心意就夠了!做生意總得有些本錢,朕即刻下旨着戶部調撥銀兩,您說個數兒。缺人手嗎?朕即刻給您找需要的人才做幫手。對了,朕就把在皇陵工地的馬平調回京幫助您。”

“謝皇上恩典!臣現在不缺銀子,本來國庫就空虛,您就不要爲銀子勞神了。臣的俸祿加上世子的,還有莊子上的收成,過日子也還略有富裕。臣就用這富裕的部分做本錢。再說了,臣也不敢保證一定盈利,先試試,可以的話,缺銀子的時候就和您要。臣很希望得到馬平馬員外的幫助,也不知道皇陵工地能不能離開。”

“皇陵已經在施工了,不差他一個人,就讓他去您那裡,他就是幫不上您,也能跟您學點本事。這個人的人品還不錯,不會給您掣肘、下絆子的。你們給朕破的那個盜寶案不也合作過嗎?”

“是,馬平這人真是不錯。哎呀,不早了,臣該回府了。”

“皇兄不能走!已經給您和錦繡姐姐安排宴席了,未來的大功臣啊,真不知道讓朕如何感謝您了!您真是爲朕分憂啊……”

“皇上!我們是兄弟啊,您千萬不要老是說感謝!一切都是臣份內的事。”

“不!朕要感謝!請皇兄受朕一拜!”說着單腿跪地給王爺行了一個抱拳禮。

“哎呀皇上使不得、使不得!愚兄還禮了!”王爺跪在皇上面前,同樣抱拳施禮。

王爺的話使太后很震驚,仔細琢磨又沒什麼漏洞。瑞王爺這個人的脾氣秉性一直給人憨厚、樸實,同時又很睿智的感覺。按理說,一年的時間又學技藝又買東西的,好象也沒時間想別的、做別的事了。他帶回來的那些精緻的東西還真的是大清沒有的。還有他說的什麼暖棚、什麼十三億人口、還有汽車、空氣污染,都不是瑞王爺這個出家多年、又沒多少學問的人能憑空編造出來的,只能看他帶回來的技藝在以後能有什麼收效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貨物如山四第七百九十五章 大宗生意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無中生有第五百二十三章 雲兒進宮第九十六章 資金到位第七百八十六章 印度夫人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收購水果第五百六十九章 服裝設計第七百一十六章 北國邊陲第五百八十六章 很想學藝一第七十六章 進入角色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格格受難第七百二十章 虎口拔牙二第十一章 救駕之功第六百三十八章 草編技藝第一百三十七章 杭州錦鍛第二百二十四章 實地勘察第四百四十四章 有人訂貨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慈寧宮裡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宗購貨十七第四百六十章 學習照相第二百一十九章 翁婿謙讓第七百五十一章 青龍飛舞第三十章 雲兒備嫁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玉龍布莊九第二百五十三章 準備賣貨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皇上千秋第八百零二章 海南一遊(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繪圖儀器第五百四十四章 安王福晉第一百四十九章 傳統玩具第八百零五章 印章風波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遊園晚會第七百三十八章 康熙出宮一第八百七十三章 印度之行(二)第八百九十章 海水曬鹽第五百零七章 初次賣畫第六百四十一章 第一桶金第五百五十七章 掃盲教育第七百五十一章 青龍飛舞第五百四十章 福晉表姐第二百五十九章 重操舊業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后攪局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總管發慌第三百四十四章 再次砸場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奇禮物三第七十三章 首逛京城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通州碼頭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式香包第二百零六章 查看貨物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再來王府第六百七十六章 被貶格格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鄭嬌故事第七百章 兄妹重逢第七百四十章 康熙出宮三第七百五十章 雪兒被劫二第四百零九章 青萍之末四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名頂替第七百五十九章 拼音密信第八百六十一章 再下雲南(十三)第五百九十章 統領夫人六第六百九十四章 魚兒生子第六百二十五章 曹老爺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應節商品第三百九十三章 正式開業第四百六十五章 面見皇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奇禮物五第六百四十八章 貨物出京第五百二十二章 雲兒畫畫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福晉歸寧第八百八十二章 王府現狀第二百七十九章 應節貨物第一百零六章 大宗購貨十第二百零九章 主僕情深第八百四十八章 異域鐵藝(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寬容大度第三百零二章 統領夫人三第二百二十章 翻箱倒櫃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席嫂學藝第一百二十七章 進軍上海第二百零九章 主僕情深第七百三十四章 玉樹臨風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安然回府第二百七十六章 葉赫那拉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母女重逢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宗購貨十四第一百八十六章 返回王府六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查謠言二第二十二章 龍兒少爺一第六百零四章 蘑菇栽培第七百九十章 路遇山賊二第八百零九章 再次封王第七百一十九章 虎口拔牙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八歲王爺十四第四百九十六章 突發事件二第四百零七章 青萍之末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車光盤第四百三十七章 縫紉鐵器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嫡庶情深第六十四章 初到異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