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深宮失寶

順治八年,滿人已經入關。順治皇帝是第一個入主中原的滿人皇帝,不管年紀多大,是第一位在這裡稱朕的滿人皇帝。

瑞親王福佑三十七歲,當然也要和皇帝一起進入北京。步入中年的他,高大威猛,相貌十分英俊,在憨厚質樸中有着凜然不可侵犯的王者風範。同時,眉宇之間又洋溢着濃厚的書卷之氣,說話辦事和藹可親,舉止動作儒雅穩重,性格善良敦厚,朝野中他的口碑最好,很多大臣都想着把自己的女兒給他做側室,福佑還是當作耳旁風。在他的心裡,沒有別的女子可以容納了,只有他的繡兒,繡兒是他生命中唯一的女人。

這一日,順治皇上打發貼身太監吳公公來府上請瑞王爺進宮,說有要事商量。沒別的,換上親王吉服就和吳公公進宮了。南書房裡,順治開門見山地說:“皇兄啊,有個事情要麻煩您了。近些日子,發現宮裡丟了東西,如果不是朕用到它了還真不知道丟了,內務府是有登記的,大略地查了一下,整整丟了十件小古董,其中還有兩件是國寶。因爲平時用不着,賊就鑽了這個空子,這不是欺負朕年輕不諳事嗎?如果不是發現得早,這皇宮大內就給偷光了,您說可不可氣?這事不宜聲張。正好皇兄平時不上朝,您在外邊到賣古董的商家留意一下,如果被人從宮裡賣到那裡,不管多少銀子也買回來。朕已派御林軍暗中把守出城渠道。你覺得應該是什麼人作案?”

“臣以爲,應該是皇上身邊的人、懂得古董價值的人或者是進出宮方便的人,以太監嫌疑最大。大臣們上朝議事,下朝回府,這些東西都在東宮那邊,他們接觸不着,所以應該和文武大臣沒關係;後宮嬪妃足跡有限,應該和她們也沒什麼關係;侍衛們當值都很嚴格,不准許帶東西出入,應該也沒問題。當然不排除有其他情況。”

“對,朕還認爲,如果是太監,這人必定是年紀大了,要出宮了,想弄些銀子。他還想盡快出手,怕被抓住,宮裡的東西都是很珍貴的,登記在冊的,他不敢要大價引起人注意。”

分析了許多可能的情況,順治說:“皇兄,工部員外郎馬平馬大人鑑賞古董最是內行,前些年他在內務府任職期間還管理過宮中的珠寶玉器,古董字畫等,派他給您作個助手,你們去查一查此案吧,辛苦皇兄了。”

“臣謹遵聖命!”

琉璃廠西街,三位氣宇不凡的遊人在徜徉。他們不慌不忙地挨着店鋪走,似乎不是買東西而只是看熱鬧。其中身材高大的一位穿着考究,即像有錢的客商又像賦閒的官員。他身邊微胖、略矮的中年人大概是他的管家,態度謙恭和氣;走在他們身後穿馬蹄袖箭衣的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小夥子,健壯英俊。

他們就是瑞親王福佑、工部員外郎馬平和福佑的貼身侍衛田亮。前侍衛趙永病故,這位田侍衛是趙永師弟的兒子,曾經在峨眉山和一位道家師父學得絕世輕功,趙永臨終時把還是少年的田亮託付給王爺,請他好生看顧這個無父無母的孤兒,王爺當即答應,把田亮留在王府當了侍衛。這小夥子不但性格敦厚、武藝超羣,而且聰明好學,識文斷字很得福佑喜愛、賞識,後來就調到身邊當了貼身侍衛,就是喬遷那天的四名穿金邊侍衛服中的一位。

琉璃廠在元代時開設過官窯,燒製琉璃瓦。明代時因修建宮殿,擴大了官窯的規模,琉璃廠成爲當時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廠之一。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後,這裡變爲城區,琉璃廠便不宜在城裡燒窯而遷至門頭溝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廠”的名字卻保留了下來。

順治年間,在京城實行“滿漢分城居住”,琉璃廠位於外城的西部。當時的漢族官員大多數都居住在琉璃廠的附近。後來全國各地的會館也都建在附近,官員和趕考的舉子也常聚集此處逛書市,使明朝時前門、燈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廟紅火的書市逐漸地轉移到琉璃廠來。各地的書商也紛紛在這裡設立書攤兒,建立書肆,出售藏書。使這裡日見繁華,成爲“京都雅游之所”。與書籍文化相關的筆墨紙硯、古玩字畫等等,也隨之發展起來。

馬員外曾經在內務府當差,很有才幹。他不但是建築方面的行家,負責皇陵的設計,還有鑑別古董、字畫真僞的本事。只是身體不大健壯,經常在家養病,就耽誤了升遷。雖然他的官品不是很高,但是學識修養人品都是很出色的,順治皇上很器重他。能和皇上直接對話的五品漢官,馬平是唯一的人了。他告訴王爺說,大內丟失的珍寶正好是十件,有唐代名畫兩幅:韓幌的“五牛圖”、吳偉的“長江萬里圖”;明代名畫兩幅:文徵明的“品茶圖”、唐寅的“桐山圖”。器物六件:鑲金琺琅餐具、紅珊瑚蓋碗、翡翠盒、碾玉觀音、明朝昭烈皇帝的玉璽、貴妃金璽印。其中以玉璽和貴妃金璽印爲寶中之寶。不管哪一件,都是價值連城的珍品。馬大人還說,這些東西他以前都管理過,印象很深,見到原物應該不會認錯。盜賊好像只拿了這些小件,還不敢拿大的,小的東西好拿,又不招眼,揣在懷裡就帶出來了,賊偷方便嘛。

琉璃廠西街,福佑一行已經逛了十幾家店鋪了,一無所獲。因爲不僅走路,還要駐足、詢問,虛胖的馬員外就喊累要求歇息了。他知道王爺好說話,便笑嘻嘻地說“二爺,您不累呀?”

王爺說:“你累就說你累,別打本老爺旗號。到前邊那家紙行瞧瞧,就好吃中飯了”。

“您去紙行幹什麼?那裡只賣文房四寶,又不收古董。”

“不收古董的地方收起來不是更方便嗎?方纔那家珠寶店的掌櫃說玉龍紙行的掌櫃在鑑賞珍寶上獨具慧眼,凡事不可光看其表面。”

“二爺聖明!想事都和別人不一樣。”

王爺知道馬員外和自己開玩笑,也不生氣,三人進了這家字號爲“玉龍紙行”的小店鋪。一邁進門檻,掌櫃的就笑呵呵地迎了過來“幾位客官,要買什麼?”

王爺對掌櫃的拱了拱手,同樣笑呵呵地說:“看看,有合適的便買。回身對馬員外說“你先坐下,我轉轉。”

馬員外也不客氣,一屁股坐在靠牆的凳子上,打開摺扇扇了起來,又熱又累啊。

掌櫃的就知道不是買東西的而是歇腳的,向裡邊喊:“長林!給幾位客官上茶!”

馬員外立刻對這位掌櫃的產生了好感,忙說:“多謝!多謝!”

茶上來了,馬員外可不敢先用,叫福佑:“老爺您歇歇嘛,老站着不累呀?”

福佑這才一撩袍子坐下了,端起茶盞,和氣地對掌櫃的說:“您這兒生意還好吧?”

“湊合,湊合,勉強維持。”

“掌櫃的貴姓?”

“免貴姓周。”

“啊,周掌櫃,福某看見別的紙行還兼營古董,收益不是更大?”

“先生貴姓?”

“掌櫃的只稱我福佑便是。”

“在下還是稱您福先生吧。方纔您說起收古董,在下何嘗不想?只是很難做。首先要識貨,其次也要收得起。就象昨兒來的一位賣古董的客官,手上倒是有幾件真貨,要的價也着實嚇人。”

馬員外一聽,趕緊過來了:“周掌櫃,他帶的什麼東西?”

“讓在下想想。有兩幅畫,還有一個翡翠盒,都是上等貨色,只可惜我這小店本錢太小,店裡的東西加起來也不夠人家一件的。”

福佑不動聲色地問:“您怎麼知道他的東西是真貨呢?”

周掌櫃的笑了:“您別看在下收不起貨,可是能看明白真假。”

福佑向周掌櫃的拱了拱手:“福某佩服,原來是行家。”

“行家倒不敢當,只是能大概地看出個真假。”

馬員外說:“這鑑賞、評估古玩、字畫,要有方方面面的學識修養,還要經常接觸各種不同的古玩字畫的真品和贗品,經過多年的磨練才能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周掌櫃一定是家學淵源了?”

“哪裡,哪裡,是從親戚那裡學些個皮毛,混碗飯吃罷了。”

“這麼說,昨天的二位一定是慕您的大名而來的了?”福佑很真誠地對周掌櫃拱了拱手。

“福先生取笑了、取笑了。”周掌櫃變相地承認了。

馬員外說:“我家老爺非常喜歡古玩、字畫這類高雅之物,經常收藏名人真跡,眼下也在做古董生意,還望能得到周掌櫃的幫助。”

“好說,好說。在下不過是給估個價。昨天那二位說明天還要在下幫他們估一估另幾樣東西。說明一點,估價是估價,你們可以還價,生意嘛,哪有一口價的?”

“能否問一下昨天的東西大約價值幾何?”

周掌櫃的伸出五個手指。馬大人說:“五千兩?”

周掌櫃的說:“五萬兩。”

“您估得高了一點吧?”

“不高,不高。如果那位尖嗓子的是個太監,這些東西應該就是宮裡的,多少銀子都不貴。在下沒有這麼多的銀子也沒這膽子,就算有銀子也不敢收,還留着腦袋吃飯呢。”

“周掌櫃,我家老爺看這個買賣還不錯,想往南邊活動,收了貨轉手就賣了,誰到哪裡去查?宮裡不宮裡的有何妨呢?煩您給引見引見。”

周掌櫃說:“引薦可以,別的在下就不好多言了。”

福佑說:“那是,您呢就給引薦一下,講價的事情給敲敲邊鼓,我這位馬管家對古董的事情也是略通一二,不會讓您爲難。”

周掌櫃說明天上午那兩個人還要來估價,請福先生提前來等,就這樣說定了。福佑起身,向周掌櫃告辭。剛要邁門檻,周掌櫃問:“福先生是隻買一、兩件還是十件都要?”

正待福佑回身要回答周掌櫃的問話時,“砰”地一下,一個人撞在福佑身上。那人也是臉朝後跟人說話。定睛一看,是位十六、七歲的少年,身材細高,身着華服,相貌清俊,瀟灑飄逸。撞上了福佑,有點不好意思,連忙拱手道歉:“對不住,在下莽撞了”。

“無妨,無妨,我不也撞到你了嗎?”福佑笑着說。少年也朝他一笑,頓時腮邊出現了一對酒窩和兩排潔白整齊的牙齒,還有兩顆好看的虎牙。他朝福佑也審視了片刻,隨即拱了拱手,進了店。少年身後不遠是一個身穿黑色練功服、膚色有些黧黑的漂亮女子,大約有十八、九歲,黑衣女子的身後還有一個夥計摸樣的清俊少年,十六、七歲的樣子。

福佑雖已出店門,聽到那少年叫周掌櫃的爲“舅舅”,原來是周掌櫃的外甥。不知道怎麼回事,福佑就覺得這個少年很眼熟,好像在哪裡見過似地。細想很可笑,哪裡能見到過他呢?

第三百三十四章 冰窯暖棚三第四百章 初次拼布二第八百一十二章 皇上指婚第四百三十五章 新式廚房第八百一十九章 第一側室(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初到昆明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新式廚房第五百一十一章 絲帶繡品第八百一十四章 煊王娶親(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匹婦有責第五百七十二章 師父來了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貨郎小哥第六百三十八章 草編技藝第六百五十七章 八歲王爺四第四百八十六章 更多冷飲第六百一十四章 顯王千歲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準備貨物第八百七十二章 印度之行(一)第七章 拜見新師第七百七十二章 兼營古董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小城見聞第二百五十七章 玉龍布莊四第六百二十六章 花草香茶第三十七章 廚房幫忙第九章 宮女桃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三斤肉瘤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玉龍布莊四第九十八章 大宗購貨五第四十一章 世子出生二第七百六十四章 喜結連理第八百二十一章 第一側室(五)第五百七十五章 壓花花邊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總管小妾二第八百六十八章 再度回京(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夜練功二第八百七十二章 印度之行(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很想學藝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再次拼布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蕾絲花邊第三十七章 廚房幫忙第二百八十七章 太后攪局四第八十九章 大宗購貨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試做冷飲第六百四十四章 節外生枝三第二百零九章 主僕情深第一百九十五章 貨物如山六第七百九十二章 小城見聞第七十章 陌生環境第七百三十四章 玉樹臨風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節外生枝一第一百零二章 無妄之災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面見皇上第八百三十七章 異域來客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八歲王爺十第四百二十五章 玉龍布莊七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練功第一百零八章 大宗購貨十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無中生有第四百六十七章 再次拼布第三百六十章 陌生貨物第一百五十二章 文化用品第一百九十五章 貨物如山六第六百七十一章 相親大會二第二十五章 龍兒少爺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推心置腹二第八百一十章 噶禮述職第七百二十三章 司獄大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再次拼布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品上市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奇禮物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傾心交談五第一百八十章 返回王府二第五百九十章 統領夫人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奇禮物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正式開業第二百九十四章 價格紛爭第五十四章 井中白蓮第七百八十五章 印度夫人一第三十八章 攜夫回門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來小去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多種經營第三章 王府格局第六十五 初到異域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草編技藝第五百零九章 加工訂貨第五百八十六章 很想學藝一第四十六章 遣送回家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來小去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東直門外第四百三十七章 縫紉鐵器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試做冷飲第九章 宮女桃子第七百四十四章 參見公主第十九章 重返少林第五百六十七章 成衣鋪子第八十四章 購買禮物第三百九十三章 正式開業第四百二十章 惡貫滿盈第四百一十九章 總管發慌第八百一十一章 皇上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