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些人還是不想去平衡這種教育資源,但是輿論一起來之後,他們要是再鬧,那可就是無理取鬧了,所以,史永教在輿論起來之後,便是立刻拿出了平衡城鄉教育的工作方案,要求五年內,建設一百所農村示範中小學校,師資力量完全向農村傾斜,進一步提高農村學生的高中錄取率,以便讓農村優秀學生能脫穎www..lā
堅決杜絕大班生,嚴格按照學區劃分上學,不得再通過批條子走後門的形式,允許外來學生跨學區上學。
城裡的老師必須要有兩年以上農村工作經歷才能進行職稱晉升,不得再從農村學校當中遴選優秀老師到城市裡去,凡是在農村工作的老師工資待遇至少要高於城市三分之一。
史永教制定出來這個工作方案後,便交到省政府進行批准,省長劉加南感到事情比較重大,就提交給陳功進行最後的把關。
陳功看到後便提筆批示:該方案很好,我同意,平衡城鄉教育資源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很重要的一環,加強教育工作是我們的根本方針之一,平衡並不是要拉低教育水平,而是城鄉共同提高,希望教育部門的同志,認真貫徹落實,做好相關的思想工作,對於不適合在教育上工作的同志,要堅決進行調整,加強教師隊伍的整頓。
陳功做了這樣一個批示,史永教見了,便是想着如何認真落實他的指示,這份方案發下去之後,絕對是一個非常重磅的事情,這意味着今後幾年,投向農村教育的資源不斷加大,而相對來說,城市裡可能就少了一些,同時城市裡的老師必須要想辦法到農村去鍛鍊兩年,否則他們就沒法晉升職工,這對城市裡的老師絕對是一個致命的事情,那些不想去農村鍛鍊的老師可就是感到苦惱了。
方案一下發下去之後,對於將資源投入到農村的事情,大家反映倒沒什麼,因爲與他們的利益關係不大,但是下農村鍛鍊這事,卻是直接關係廣大老師的切身利益,便是有人反映方案不能這麼做。
史永教便下去調研解釋這個事情,他說現在提拔幹部,必須要有基層工作經歷,混日子肯定是不行的了,我們老師當然也不能混日子,去農村鍛鍊兩年,爲農村的教育辛苦兩年,這在人生當中難道不是一個好事嗎?
我們爲什麼畏懼到農村去教書呢,難道我們不都是從農村中出來的人嗎,不要讓人家說我們嫌貧愛富,一到了城市生活,就把農村給忘記了,如果我們自己都沒有高尚的情操,怎麼能期待我們將來教出來的學生有愛心?如果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都沒有愛心的話,那這個社會將成什麼樣子?不堪設想啊,無論何時,我們都需要出現能夠仰望星空的人,但是如果我們都變的如此自私,誰還會去在意那點與星空能心心相映的道德律?
史永教侃侃而談,大家聽了之後,都默不作聲了,想一想,這個事情雖然有人不能理解,不高興,但是在道理上他們講不出理由來,所以面對史永教的解釋,他們也只能服從了。
陸續有老師報名到農村去教書,同時有農村老師到城市來掛職,相互交流學習,促進農村與城市老師的共同提高。
史永教把一些老師的反映給平息下去了,沒有出現當初原任教育廳長在任時出現的情況,陳功知道便是很高興,覺得史永教果真能幹,他的眼光沒有看錯,看來這用人就是不拘一格,不然的話,現在事情還是進行不下去。
平衡城鄉教育這一塊的事情就開展下去了,陳功心裡頭比較高興,這作爲一把手,一定要有眼光去做一些事情,而不能只是覺得哪個事情好做就去做哪個,那樣的話,還用得着一把手來謀劃一些事情嗎?
正在這個時候,陳功忽然收到一封反映信,秘書給他拿過來以後,他就看了起來,信中反映的是農村搞新農村建設的事情,羣衆反映,他們村裡頭搞新農村建設,拆他們房子,建設小區,搞的他們現在傾家蕩產,由富返貧了。
一看到這種情況,陳功就高度重視起來,因爲他知道在城市裡拆遷,那是拆遷致富,而不是越拆越貧,現在城市裡頭最富的就是拆二代了,怎麼一到農村搞拆遷,卻是拆成了窮二代了?
陳功想了想,就安排秘書下去了解一下情況,他讓秘書不要驚動任何人,就是深入到農戶家裡瞭解情況。
秘書接了他這個工作,並沒有立刻下去,而是先去了一趟省農村辦公室,瞭解一下新農村的政策。
通過了解,知道確實有這種新農村的政策,如果能把農村的土地給集中起來蓋小區,省政府給以一定的資金支持,是一個好事。
既然是好事,那一定要辦好,不能一到下面就走了樣,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上面的政策是什麼樣的。
瞭解好情況,秘書就裝扮成一名到農村去考察的大學生去了下面的一個農村。一下了車,就按照反映信中的地方去了這個村裡。
秘書一走進村子裡,就看到一棟小區已經蓋好了,看來反映信說的是真的,這邊確實是在建小區,不過這小區可不是建在城裡,而就是建在村莊裡,除了能把地給節約起來外,其他的生活沒有什麼改變,因爲農村缺少相應的配套措施,不可能像城市裡那樣生活。
秘書想了想,就走到路邊,看見幾個老年人正坐在那裡聊天,便走過去笑着問道:“大爺大娘,聊天哪?”
幾個老年人便轉過頭看向他,似乎不知道他要說什麼,秘書又笑着道:“大爺大娘,你們村建小區了?”
“什麼?”不是這幾個老年人耳背,是他們不懂得小區是什麼意思,他們只知道村裡頭在蓋樓,要讓他們都搬進去,不搬的話,他們就要受到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