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選擇性執行

省教育廳終於出.臺了允許外來務工人員,只要在本地有租房證明,就可以就近入學的政策,這個政策出.臺以後,便是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一些外來務工人員紛紛把子女弄到省城來讀書。

歷水區教育局一下子感到吃不消了,便是向區政府反映,說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太多,學校一下子接受不了,讓區政府來決定,是否暫時不再接外來務工子女。

區政府領導聽了這事,心想外來務工人員總不能都到歷水區來,其他區也要去一些吧,想了想,便是同意了歷水區教育局的要求,讓他們不再接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歷水區一這麼幹,外來務工人員一下子惱火了,政策朝令夕改,怎麼能這樣呢,有的人就到區政府市政府甚至是省政府上訪,最後終於傳到了陳功的耳朵裡。

政策朝令夕改,肯定是不行的,損害的是政府公信力,因此,陳功立刻給華州市市長打電話,這一次他沒有給教育廳打了,因爲這牽扯到地方政府的事情,給華州市長打電話,讓華州市長下令,區政府不敢不服從。

與華州市長一聯繫,華州市長雖然是市長,但是與他一樣是副省級,而且副省級的時間比他長,因此陳功與他說起這事時非常客氣。華州市長聽了,也是連連點頭,表示一定會過問此事。

在華州市市長的過問下,歷水區政府才改變這種做法,重新讓外來務工子女到歷下區所轄小學上學。

但是沒想到的是,其中歷下區第一小學校長新太痕卻是不樂意了,因爲什麼呢,因爲一小的教學質量好,在此之前,一小每年都有很多的關係戶進來,而這些關係戶沒少給他好處,然而現在,一下子涌來那麼多的農民工子女,關係戶都沒法進來了,學校裡一個班級六七十人,根本沒法再接納其他人了。

新太痕心裡頭便很不滿意,因此,在區教育局沒有下達不再接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之前,他就以各種理由拒絕外來務工子女到一小讀書了,所用的理由各種各樣,反正符合了這樣,那樣就有可能不符合,所以導致外來務工子女無法來到一小讀書。

新太痕的這個做法雖然不符合省裡的政策精神,可是與歷下區教育局的想法不謀而合,因此歷下區教育局便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全當沒看見。

後來歷下區教育局一下禁止令,新太痕就不需要找理由,直接拒絕外來務工子女進來讀書了。

而等到華州市下令,不允許他們這麼做時,新太痕依然不爲所動,以一小特殊爲由,控制着外來務工子女進到裡面讀書。

歷下區教育局仍然採取縱容的態度,不加以制止,因爲他們也不想接納這麼多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但是如果新太痕能一視同仁,不再接收關係戶,這個事情也不會出來,但是新太痕沒有這麼做,在拒絕外來務工子女上學的同時,卻是把一些不符合規定的關係戶招進來上學了。

他這麼一干,激怒了一些人,這些人不只是外來務工人員,而且還有本地的學生,因爲本地的學生也想着到一小讀書,可是有的人關係不夠硬,新太痕就沒有理會,這樣一來,就把本地家長也給得罪了。

好多人聯名向上面告新太痕,此時不但告他不遵守省市裡的政策,而且還告他有**行爲,收別人錢財,誰給他送錢,就讓誰到一小上學。

這麼一舉報,省裡市裡就都知道了,陳功也知道了此事,一看到這種情況,心裡頭就比較惱火了,已經重新下令讓他們接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了,爲什麼還不嚴格服從?

陳功心裡頭想了一下,覺得這個事情主要還是既得利益者人員在阻礙着這個事情,像一小校長還有其他一些人員,都屬於既得利益者,一小裡面的學生,真的是非常則貴,教育局裡面職工的子女都是到一小上學的,新太痕每年都爲他們預留名額,首先要滿足他們的要求,因此教育局裡面的職工對允許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的事,不持積極態度,因爲學生一多,對他們孩子的教育肯定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他們便對新太痕的行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加以縱容。

而其他人員的子女,也是有一定身份的人,他們肯定也有這種想法,所以這樣一來,政策就貫徹不到底了,對一些人有利的事情,政策肯定很容易貫徹到底,而對一些人不利的事情,則會能拖就拖,不願意執行,這種選擇性執行的做法,很是危害社會公信力。

如果不打破這種既得利益者的藩籬,政策就無法推行下去,陳功身爲副省長,如果治不了這個問題,那他這個副省長還真是白當了。

不拿出來當個典型,政策也就推行不下去了。想到這裡,陳功想了一想,再一次給華州市長打電話,力度恐怕還是不夠,既然要想抓典型,就必須殺雞用牛刀,由省裡出面來查這個事情,讓其他學校不再敢和新太痕這樣亂搞,只有這樣,才能讓省裡的政策推行到位。

陳功也沒有再向嚴正和彙報這個事情,因爲這樣的事情對於嚴正和來說太小,他是分管副省長,在他的權力範圍內就可以作主了,他就直接與王東苗進行了聯繫,讓省紀委出面調查這個事情,雖然新太痕的級別怎麼也到不了省紀委這裡,但是從案件的典型性來看,省紀委出面指導一下,督促市區紀委來調查一下,是有必要的。

與此同時,陳功再一次批示給省教育廳和華州市政府,讓他們重視這個事情,嚴禁各個學校搞選擇性執行,在省裡和市裡政策之外,設立不合理條件,妨礙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上學。

陳百戰接到他的批示,雖然他也有着保留意見,但是他也只有再次轉發,向下面的教育局下達指示,要求他們必須要按照省市要求,做好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入學工作。

第五百零三章 姚貝貝約見第九百八十九章 不怕報復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二百八十三章 同學楚風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沒有走掉第九百二十六章 要求辭職第九百八十一章 負起責來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協調第一千八十一章 張通生出事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定下投資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羣衆利益無小事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黨政聯席會議第七百二十七章 登報道歉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非正常調整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滿足你第七百五十二章 故弄玄虛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通報媒體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原因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人大常委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執行力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靜觀其變第七百八十八章 領導的司機第二千七十三章 丟人現眼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顧全大局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吳明的支持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五湖四海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孫勇落選第二十五章 擔任秘書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研究生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找到屍體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集體腹瀉第六百零八章 聯繫記者第五百二十二章 立場第二百三十章 喝藥自殺第一百五十二章 捱了一悶棍第四百九十四章 吳天下去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住進軍分區第七百九十九章 小圈子第八百五十二章 懟了回去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正式上任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陌生人的煙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忘羣衆第四百七十六章 鄭芳芳擔任縣長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選擇性執行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情緒不佳第五百七十三章 採取的手段第一千一百章 認識丁總第二百九十七章 武警包圍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靜觀其變第九百五十九章 心裡內疚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步行第七百九十八章 心花怒放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何枝梅的舉報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懷周出逃第一千九十二章 陷入孤立第二千六十九章 製造輿論第九百零三章 節外生枝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貧困學生第二千四十三章 阻撓施工第九百二十八章 要聯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受刺激了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勸說第九百八十五章 遲到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機會第一百九十七章 莊鵬送禮第六百五十四章 親自兼任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辭職第四百二十三章 站在哪一邊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嚴肅處理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大廚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工作規劃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形式主義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查處趙輝明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公平與效率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研究決定第七百九十七章 班子問題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治孬人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輕判第九百五十章 態度轉變第七百九十三章 殺人兇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果斷處置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法治意識第一千三十一章 侯子善來掛職第六百八十五章 給臉色看第三百三十一章 春山小學第三百六十一章 吵起來了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強制傳喚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現場救援第五百六十九章 反受其害第四百三十二章 高魏會談第二百六十四章 理髮店第三百九十七章 借坡下驢第二千一十三章 鬧情緒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女記者之死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介入第二百四十二章 鄉里的人事第一千九百章 驚恐第三百一十四章 過眼煙雲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不打自敗第二千五十六章 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