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資源集中

陳百戰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爲資源確實有着集中的特點,但是這個集中也是人爲的,因爲人類都喜歡集聚財富,時間一長,資源就都集中了,可是如果任由資源不斷地集中,就會形成貧富差距,不公平,不平等,資源集中的一方就會把資源全部集中到自己的手裡,而剝奪了其他人的機會。

一個好的學校容易辦起來,但是所有的學校都辦成好學校卻是不容易,城裡的小學肯定是最好的,因爲城裡的資源集中,老師們願意到城裡教學,在城裡生活的學生條件也優厚,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學生生源都是非常優秀的,這樣的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當然是比較好了,可是如果到了農村,情況就發生了變化,農村的資源沒有城市集中,好的老師不願意到農村去教學,農村的學生條件也沒有城市的好,師資力量和學生生源都不行,所以教出來的學生,肯定考不過城裡的學生。

以至於好的大學裡面就見不到寒門子弟了,這就是資源長期集中,卻是不加以重視的結果,而在幾十年前,情況卻不是這樣的,當時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機會還是比較均等的,寒門子弟考上好的大學,那不是什麼冷門,寒門出高才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現在寒門卻是難出高才了,因爲過去大家拼命的是努力與智力,只要努力,有智力,就有可能成才,但是現在,拼的不只是努力智力了,還有財力,有財力可以上輔導班,可以多彩多藝,可以上最好的學校,在還是以考試選撥人才的情況下,高強度和有技巧的考試訓練是取勝的不二法門,寒門弟子顯然在這方面缺少訓練了,因爲這方面的訓練需要好的條件與資源,如果只是靠着智力,而不是靠訓練,顯然是拼不過那些條件好的學生了。

因此,資源集中以後,一些人的機會就被剝奪了,時間一久,就會產生很多問題,社會要發展,人類要進步,關鍵是要在公平與效率之間取得平衡,哪一方面失衡了都不行。完全不講效率也不行,不講效率大家都平平庸庸,那樣的話社會也難以進步。

但是隻講效率不講公平,社會也會失序,而且產生失序的危險還比較大,自古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這個道理。

好的學校要辦,但是教育均衡也是要做,這個事情教育部門也是在一直做着這個事情,可是有的地方做的好,有的地方就做的差,不是很統一。

東江省的教育均衡工作就做的不夠好,起碼是不盡如人意,這主要要歸因於省教育廳的不作爲,洛河市在這方面做了許多工作,省教育廳不但不表揚,而且還指責洛河市把教育搞的一團糟,好多家長到省教育廳反映洛河的情況。

教育一均衡了,之前既得利益者也就是好學校的學生家長們肯定不滿意了,因爲爲了搞好教育均衡,把學校裡的好老師給弄到農村去掛職,去鍛鍊,去支援農村,然後讓農村的老師到城裡學校來,學一點本領,這樣一來,師資力量首先就消弱了,好學校的學生家長肯定就不滿意了,便是向上面反映。

陳功也接待過他們,就告訴他們,教育均衡是國家政策,作爲學生家長,疼愛自己的孩子那是自然的,但是也要考慮一下別人家的孩子,難道別人家的孩子就不想着受到一個好的教育嗎?將心比心,就能理解這個事情了。

一看到市裡的態度比較堅決,這些學生家長就不再反映了,反映也沒有用,市裡要做這個事情,怎麼會因爲你幾個家長反對就罷休?

學生家長的反映,省教育廳就是知道了,他們就以此覺得洛河這樣搞,對於學生來說也是不好,把好的資源相當於是浪費掉了,那些農村學生,怎麼可能與城市學生相比,即使給他們最好的老師,也不一定起什麼作用。

他們這樣講可能說的是實話,農村的學生家長素質無法與城裡的學生家長相比,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學生的教育也是難以搞好的,責任並不全在老師身上,家長也有責任,而農村留守學生非常多,老師即使下大力氣教,學生回到家裡無人管束,也是很難讓學生的成績提高,所以把城市老師弄到農村去,也確實不符合效率的原則,資源會造成一定浪費,但是這種浪費是值得的,因爲給了農村學生一個機會,讓那些好學的學生能得到一個良好的教育機會,長大後他就知道公平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而如果資源一味地集中到某一個地方,這些學生長大後會不會就覺得他們獲得所有的機會都是應該的?而不去關心他人的利益?

這樣的事情很難說不會發生,萬千寵愛在一身的人,很容易形成自私的性格,條件過於優越,就會形成以自我爲中心的認知體系,長大後,很難會改變。

因此,讓機會更加公平,人人都需要努力奮鬥,而不是通過優越的條件與他人展開競爭,這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是一個非常健康的事情。

陳功的這種糾偏行爲會起到一個社會調節器的作用,也許一時起不到什麼作用,但是時間一長,就會形成一種正能量的傳播,對整個教育發展產生一個不小的影響。

陳百戰在這個事情上基本上是無所作爲的,而看來他善於把資源集中,教育大酒店的這個包間就是把資源給集中了,集中起來,好接待上級領導,他一個搞教育的,整天想着如何接待上級領導,而不是考慮教育的問題,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了。

看了看包間裡的情況,陳功真想拂袖而去,但是想到他剛剛上任副省長,便是與陳百戰的關係破裂,對他以後的工作肯定會產生影響,所以想了一想,還是忍住了。

第四百一十六章 問責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實話實說第三百九十三章 王連合當上副縣長第二百三十一章 捉姦第一千八十九章 死了人第一千八九十三章 疾言厲色第四百七十七章 鄭芳芳的建議第八百八十一章 同學間的事第七百五十一章 送月餅第三百零六章 王伯祥的想法第四百四十一章 雙規謝剛棟第四百一十五章 侯國玉的介入第九百七十二章 力量第一千二十四章 治安拘留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李冬梅的招呼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查到了第八百七十三章 調查組第七十五章 票數情況第八百六十四章 投其所好第一百三十章 對話李清梅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重大發現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深刻檢討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以後要注意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表態發言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要小心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趙妮娜的要求第五百七十七章 如何應對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安排第六章 市長召見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批了副市長第七十一章 白日做夢第四百四十一章 雙規謝剛棟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機場帶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告了一狀第三百七十七章 把水攪渾第六百一十四章 藉機生事第八十五章 市裡的爭鬥第一百八十七章 別把他人當傻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管定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萬念俱灰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轉變第一千一十三章 給了面子第一百八十章 任職鄉長第六百一十四章 藉機生事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雙規王鬆第一千五百章 乾兒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樂不思蜀第二十九章 辦事不牢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美好鄉村第七百五十七章 妨害公務第六百三十一章 無知少女第一百五十八章 市長召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帶走第四百六十三章 威脅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不追究責任第五百二十四章 官場策劃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會見主持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中了圈套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歸案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隱藏太深第三百四十七章 規劃第三十章 慶和大廈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市委書記人選第八百五十五章 舉報信第八百四十三章 一舉兩得第二百七十三章 陳功回來第三百一十三章 出逃的原因第八百一十章 黑龍幫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親自審訊第一百三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得力助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楊同志第一百五十九章 向陸爲民彙報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陳功的批示第一百七十四章 去京見面第九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七百三十四章 離任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保海出來搗亂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局長落馬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牛吹大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郜周明的懷疑第二百二十章 龍國彬的出爾反爾第三百八十六章 任職迴避第二千五十一章 準備視察第二百九十九章 形勢不好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感謝第八百五十八章 從來不後悔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白費心思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做虧心事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監視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執行力第三百一十六章 改口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副市長自殺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打電話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放是不放第一千二百章 跑項目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說客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胳膊擰不過大腿第七百八十五章 帶走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