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種地

孫大樹最後喝的醉醺醺的,眼睛都迷糊起來,劉紹剛看了,心裡頭比較着急,擔心他真喝醉了,亂說胡說,讓陳功不大好看。.

但是陳功卻是沒有什麼表示,只是對孫大樹說,不要喝的太多,喝醉了就不好了。

孫大樹就不住地道,好酒多喝點,不醉人,陳功看了,知道他是因爲覺得這酒好,所以就想多喝一點。

看到他這個樣子,陳功就對他道:“老孫,酒不要再喝了,你看,他們拿來的酒,都在這裡,留着你以後喝吧。”

聽了這話,孫大樹就有些兩眼放光,又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連連說道:“那怎麼好,說是我請吃飯,最後卻是讓陳記者你破費,還要給我酒喝,不好,不好。“

陳功笑道:“沒什麼不好的,你就留下來喝吧,我呢,雖然工資待遇也不高,但是要比你強一些,你就不要客氣了。“

孫大樹聽了,連連說是,道:“陳記者,您真是好人啊,好人有好報,以後地裡頭的玉米熟了,我摘一些送你家去,你家住哪裡啊?“

聽到孫大樹這樣一講,陳功呵呵笑起來道:“我家住市裡頭呢,等你家裡土地有收成了,可以告訴我一聲,我向你表示祝賀。“

“陳記者,這有什麼祝賀的,哎,現在年輕人哪還有願意種地的,一到農忙的時候,地裡的活都找不到有人幹,就是乾的,都是像我這樣的老頭子老太太,沒一個年輕人再願意幹農活了,有一天等我死了,這地也就荒廢了,反正兒子是不會種地的,他寧可在外面打工餓死,也不願意回來種地,氣死我了。“

孫大樹說到這話時,又喝了一口酒,陳功聽了,心想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市委市政府想重視三農工作,想着發展好農業農村,可是如果三農工作沒有人來幹怎麼辦?那些鄉里的幹部是不會去從事農業工作的,種地的還是農民,然而現在年輕的農村青年還有誰願意到地裡幹活呢?雖然新聞有時會報道一些年輕人回到農村創業,種植經濟作物,或者其他農作物,可是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不具有普遍性,更多的農村年輕人是不想着回到土地上了,地裡的農活也沒有人願意幹了,長此以往,農業和農村將向何處發展?

孫大樹說完這些話,便是嘆了一口氣,在農村呆了一輩子,勞作一輩子,那種對土地的感情實在是太深,看到年輕人不願意幹農活了,他心裡確實是感到難受。

“陳記者,你看我還能活幾年啊,老了,兒子又不懂事,一回家老是與別人進行攀比,本來這樓蓋兩層就可以的,但是別人都蓋了兩層半,還有蓋三層的,誰家的樓蓋的高,誰家就會感覺比別人高出一等,最近打電話給我,說還要買車,問我家裡還有錢沒,我一聽差點沒氣死,爲了蓋樓,欠了一屁股債,哪還有錢買車?可是不給他錢買,他就不願意,因爲一回家,看到村裡頭的人都買了車,這就是讓人比了下去。村裡頭有在外又偷又搶的,回來家,說是買了幾十萬的小轎車,在村子裡招搖,這要是在過去,他們這種人怎麼敢在村子裡招搖?還有那女的跑到外面不知幹什麼勾當,回來後也發了財,家裡本來窮的叮噹響,結果沒幾年,蓋了樓,買了車,也讓人羨慕,只有老老實實在家裡種着二畝地的那些人,樓也沒蓋上,車更是沒買上,我兒子要不是初中一畢業就出去打工,這樓也蓋不起來,哎,如果我不是老了,離不開家,我也出去打工去,不能幹別的,就是給人家看大門也能賺個千兒八百的,也比在家裡種地強。”

孫大樹把這些話一說,陳功便是感到農村的情況現在是越來越複雜了,錢成了衡量一切的標準,笑貧不笑娼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這樣下去,農村人的精神世界也就瓦解了,本來農村人的文化水平不高,再受着這種風氣的影響,這農村的精神文明還能怎麼搞呢?

“老孫,你現在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啊?”看到孫大樹喝的也多了,陳功想了想,問一問他這個事情,他應當不會生氣。

孫大樹一聽說道:“陳記者,我一年也能收入個萬兒八千的,我這五畝地能掙五千多塊錢,我老伴在廠子裡打工,一年也能掙五千多,加起來能有一萬多,我也知足了,而且現在政府還給我們養老金,一個月六十塊錢,夠我買饅頭吃的了,說了那麼多,還是比過去好多了,過去都吃不上飯啊,現在總算是不會餓着,等我把外債還一還,我就沒什麼事了。”

聽到孫大樹提到政府發養老金的事,陳功心裡想了想,一個月六十塊錢還是少了,一年才七百二十塊錢,夠什麼的啊,城裡人的養老金如果是這個標準,那可真是要餓死了,可是農村人生活標準低,能有個饅頭吃就不錯了,不會想的太多,說起來農民朋友們的要求還是比較低的,想當年實行剪刀差,農業對城市發展提供了大量幫助,現在也到了城市反哺農村的時候了,不能讓農民朋友一直處在社會的最低層,如果一直這樣,農村肯定要調蔽,也就沒有人願意去種地,留在農村了。

陳功的心裡就是想着這個事情,他作爲市委書記,有義務也有能力爲農民朋友們多做一些事情,不但要多出.臺一些惠農措施,同時也要讓惠農措施落到實處,比如現在的低保制度,如果落實不到位,那跟沒有什麼有什麼區別呢,本來是讓弱勢羣體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的,結果卻是讓一些特殊人得了好處,國家的錢不但打了水漂,而且還會讓大家更加感到氣憤,這種行爲如果不制止,什麼好政策也落實不下去。

劉紹剛在旁邊聽着陳功與孫大樹說着這些話,心裡也在想着,陳功這個市委書記真是不同啊,能呆在農民家中,喝酒說話,而且還談到這些問題,真是讓他沒有想到。

第八百五十三章 保護第二百九十五章 被綁架了第九百六十八章 到東陽任職第八百七十五章 推辭不就第一百七十章 全部調整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轉變第七百一十三章 卑鄙的手法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出招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教育立市第二千二十七章 跳樓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要錢的請示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放不放第六百四十七章 炒作第九百二十八章 要聯手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反映問題第七百二十一章 訓話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時濤出事第一千二十一章 李國強來找第四百四十一章 雙規謝剛棟第八百九十二章 有人想整我第六百四十二章 心裡的反思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談話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機會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冒險拿地第二千八十一章 副省長第二十五章 擔任秘書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老幹部名單第六百六十二章 無比困惑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大的動作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不是求情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真第八百八十五章 親如兄弟第二百零五章 大額維修費第一百五十八章 市長召見第九十七章 小鳥依偎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反面典型第八百八十一章 同學間的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主要矛盾第一百零三章 年輕男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愚昧和貧窮第七百五十八章 政治生態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不想搞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吳強的父親第五百三十七章 聯合上訪第五百零二章 興遠縣的情況第三百二十九章 扶貧款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種地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罰款的事第九百三十三章 一股動向第二百二十九章 教育和衛生第五百零四章 姚貝貝的內情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校長出事第一千二十章 態度曖昧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上了船第八十三章 揚眉吐氣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立案雙規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正式上任第八百三十三章 耳目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與局長的關係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偷拍第四百二十三章 站在哪一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調整職務第四百零一章 是不是坑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停止炒作第二百八十三章 同學楚風第五十二章 去聚會第三百二十五章 受騙了第四十九章 郭姐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視察財政局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大罵一通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副廳長人選第二千三十六章 不欺負人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裝病第七百零一章 張超被抓第八百六十二章 優秀派出所第一千零五章 不見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省法院的報告第五十七章 哭笑不得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拉票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消弱權力第三百二十六章 受到表揚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被發現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教育立市第九百七十四章 金童玉女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不想管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自殺身亡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下去考察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大師第一千三十五章 審問小吳第一千七十四章 吳棟軍的表現第一千三百章 陳老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回來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開放第六百四十六章 多管閒事第九百零五章 反思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去學習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震撼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開會解決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沒收查處第三百六十七章 慰問貧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