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曲阜孔門

久雨初晴,在豔紅秋日的照耀下,哪怕是已經有些泛黃的草木都顯出了難得的生機,就彷彿連它們都想在深秋來臨,自己枯萎之前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到人們的面前來。

山東兗州府,曲阜縣,衍聖公孔家大宅之內,一名三十來歲,模樣儒雅,身量頗顯高大的男子正步履堅實地行走在草木繁盛的後園之中。

中華民族素來重家族之傳承,尤其是一些曾被立爲一國之都的所在,那裡的豪門大族更是無數,比如曾經煊赫一時的王謝兩家,又比如自隋唐而盛的楊李兩門,都有着讓無數平民家族所羨慕的高貴出身。

但真要論起身份之尊貴,流傳之久遠,卻少有家族能與身在這曲阜小縣的衍聖公孔家相比的。這不光是因爲他們的祖宗乃是萬世師表,是天下讀書人都得供奉信奉,就連朝廷都要將之時時掛在口中的聖人孔子,更因爲其家族歷千年而未曾敗落,縱然朝代更迭,王朝興替,孔門卻一直都屹立在此,如那亙古長存的泰山一般。

自宋時朝廷出於尊崇儒道的目的封孔家之主爲衍聖公後,這一尊號也已承襲了足有數百年了。哪怕之後蒙人侵佔中原,建立了大元帝國,對這一源遠流長的儒門之宗也不敢太過無禮,依然依循宋時規制將其家主尊爲衍聖公。

而到了如今的大明朝,衍聖公一門的地位比之前朝是更盛了些。這一傳承了千年的家族在曲阜一地早已成爲凌駕於官府之上的存在,別看這國公府邸不過佔地二十多畝,但真要論起來,整座曲阜縣城都可視作是孔家的後院。甚至隨着孔家勢力日大,連山東其他地方的官員也都聽從他們的意思行事。

好在孔家歷代主事之人都深知韜光養晦方可長久的道理,所以即便他們在山東一省地位尊崇,足以和官府分庭抗禮,卻也一直低調自省,少有與官府唱反調的。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們就對官府沒有影響了,往往當地方官員有重要章程要往下推行時,都會來曲阜拜望衍聖公,與之有一番商量。

如此一來,孔家在山東的勢力就越發的龐大起來,尤其是在這曲阜縣城之內,更是成了說一不二的存在。就是尋常一名家奴走出門去,都能讓縣令大人恭敬以對。

不過孔家上下又深明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所以大多數時候對外總是顯得彬彬有禮,讓人如沐春風。當然,這一切到底是不是他們裝出來的,背地裡有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東西,尋常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此時,作爲孔家少主人,也就是下一任衍聖公繼承者的孔承慶走在府內園子之中,時不時就有下人或族中子弟跟他拱手見禮。而這位如今已開始幫着自己父親,當世衍聖公孔彥縉的長子,也顯得頗爲近人,即便是對上了下人,也是拱手還禮。只是這麼一來,讓他往前走的速度就顯得有些緩慢了,幾步路就走了有一盞茶的工夫。

直到進入一處只種有幾棵蒼勁松樹的園子裡時,人才少了下去,同時他的耳畔也響起了陣陣整齊的讀書聲:“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正是一羣族中子弟在西席的教授下在學那《論語》一書。

聽到這朗朗書聲,孔承慶的腳步不覺就放輕了一些,就彷彿是在怕自己的腳步聲會打擾到正孜孜以學的學生一般。事實上,只有他自己知道,這是因爲要去拜見父親,所以纔不禁變得拘束起來。

當今的衍聖公孔彥縉是個方正儒雅之人,對自己的兒子那是相當嚴格的,從小就教育他必須如君子般說話行事,走路不得帶出任何的聲音,說話也得中正平和,反正就是怎麼不自在怎麼來。雖然如今他已年近而立,可在自己父親跟前,卻依然得小心翼翼的,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而孔彥縉還有一個癖好,最是喜歡聽那些童子在身邊朗誦書文,所以族裡便把這爲子弟開蒙的私塾設在了他所居的仁心堂邊上,以讓他每日早晚都能聽到書聲。

在來到古樸而不奢華的仁心堂前,跟守在門前的老僕點頭示意之後,孔承慶方纔輕輕地邁步進入其中,順着抄手遊廊一路就來到了父親平時所待的書房跟前。在站定了身子,穩了穩心神之後,才用平和的語調道:“父親大人,孩兒承慶拜見。”

其實說句心裡話,除了每日的晨昏請安之外,孔承慶是很不希望去見父親那張讓他望之生畏的臉的。這是幾十年的教訓所帶來的後遺症,只要在父親的跟前,他就渾身的不自在,有時甚至會有種坐立不安,如坐鍼氈般的感覺來。

但是,今日既然是父親讓人叫自己前來,孔承慶就只能在這個午後的時間裡來此拜見了。在說完話後,他還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直到發現身上沒有任何不妥之後,才安下心來。

片刻後,書房裡才傳出了一個平和的聲音:“是永祚哪,進來說話吧。”這永祚乃是孔承慶的表字,只是身爲父親的孔彥縉如此稱呼自己的兒子,就顯得有些古怪與生分了。

但自從入學得了這表字後,父親對自己的稱呼就換成了這個,也就讓孔承慶習慣了這等疏離的稱謂。在得到允准後,便又彎腰施了一禮,方纔一提長袍的下襬,跨步走進了屋中。

然後又是遵照禮節的一番拜見,直到父親開口讓他起身,他纔有些侷促地束手站在了下頭,等待着對方的訓示。話說他都已經成年了,可在父親面前卻依然連座位都沒有,只能站在那兒聆聽吩咐或教訓,這也是孔承慶不喜歡來此的原因之一。

又是一陣讓人難熬的沉默之後,孔彥縉才緩緩開口:“永祚哪,聽說你前段時日曾請了高藩臺來家裡作客,還與他有過一番商談,可有此事?”

孔承慶心裡略微一緊,但卻不敢說謊,點頭道:“確有此事。不過,高藩臺此番前來卻非孩兒所請,而是他有事要與我們商議特意上門來的。”

“原來如此。是爲了新任的巡撫之事吧?”孔彥縉又問了一句。雖然他看似不怎麼管家中之事,只是在後院讀書寫字,但其實什麼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孔承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也不敢隱瞞,便把自己和高盡忠相見之後所談的事情簡略地道了出來:“父親之前就曾提過朝廷開海之策實在大有不妥,所以孩兒便想着讓高藩臺他們能勸阻一下巡撫大人,不要壞了祖宗的規矩。”一面說着,他還偷眼打量了自己父親一眼,看他到底是個什麼態度。

不過修身養性多年的孔彥縉早就能做到喜怒不形於色了,聞得此言也看不出心意來,只是略略沉吟後道:“此事看起來可不好辦哪。這兩日發生在濟南的事情你想必也已經知道了吧?”

果然是爲了此事才找的自己麼?孔承慶迅速明白過來,心裡也總算輕鬆了一些。只要不是來追究自己責任的,他就能好好應對了。對自己父親,他可着實有些畏懼,因爲一旦真讓其拿住了自己的錯處,是一定要受家法的。那被押到祠堂裡,當了好多族人的面挨板子的滋味兒可實在太不好受了。

在鬆了口氣後,孔承慶才點頭道:“回父親的話,孩兒也是在今日一早聽說了此事。想不到那白蓮教的賊人竟如此大膽,而經此一事,陸巡撫在山東的聲望日隆,聽說他已打算在威海開設海港,連服役的民夫都已徵召不少了。”

孔彥縉古井不波的臉上首次露出了某種表情來,只見他深深地皺起了眉頭道:“此事可不是好兆頭哪。要是真讓他把港口開起來,我山東文教之地,必然會大受影響。這也就罷了,此風一開,則我大明太祖皇帝立下的祖訓也就被其破壞了,此等對先帝不敬的做法,實在不能放任其肆意妄爲!”

“父親的意思是?讓我們來阻止這一做法麼?”孔承慶有些吃驚地問道。以他對父親的瞭解,這位地位顯赫的衍聖公向來不怎麼管外頭的事情,今天居然會生出這麼個念頭來,顯然這次的開海之事是真個觸到他的逆鱗了。

“雖然我孔家不是官府,在許多事上不好做太多幹涉。但這一次畢竟事關我大明國運,我們就斷不能再袖手不顧了。永祚,你說說,該用什麼辦法阻止這次的開海之舉?”許是因爲動了真火,孔彥縉這回的說話很是直接。

“這個孩兒之前也曾想過,在此事上,該有三個法子可用。只是因爲如此一來會讓我孔家成爲陸巡撫的對頭,纔不敢輕易動用,畢竟他代表的是朝廷和天子哪。”

“事關社稷,即便有些問題也不該避讓。你且說來聽聽,若是合用,就依此辦理吧。”孔彥縉當即吩咐道。

第447章 蟄伏韜晦第389章 初交鋒(下)第687章 文爭之後有武鬥(上)第764章 早有算計第190章 有跡可循第952章 自作自受第352章 破局(二)第242章 秋決風波(下)第691章 師生第199章 唯一的機會第917章 海上馬車伕第558章 赴魯第7章 喇合部第7章 喇合部第155章 作死之人(下)第759章 五行殺人第722章 白蓮將動第434章 一疏揚名(下)第577章 招供第647章 與虎謀皮(加更!)第436章 昨日驚變第256章 倭人來襲(下)第891章 重回岳家第951章 重奪軍權(下)第504章 新皇登基之新時代第384 藉機成事(下)第487章 土木堡(上)第35章 鳴冤鼓響第228章 別有內情第561章 酒色財氣(上)第720章 破綻與疏漏第897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中)第943章 待價而沽第485章 一錯再錯第546章 了斷(上)第184章 結案之後(下)第157章 殺一儆百(下)第201章 談不攏第723章 劫囚(上)第400章 攻心悉內情(下)第132章 走不了第882章 遠未結束第161章 離別與懸案第416章 猜疑與非議(下)第669章 攘外先安內(下)第139章 飛艇再立功(下)第297章 攜美歸鄉去(上)第704章 兄弟第679章 風化案第513章 遷都之爭(中)第279章 兩路殺機第980章 清算(上)第560章 暗涌處處第674章 凱旋(上)第737章 立威(上)第266章 生死一線間(下)第208章 逃亡者第869章 自證清白(下)第58章 浩然氣第231章 美人云嫣第466章 擔憂與期盼(第七更)第621章 孔府危機(二)第109章 山林夜戰(中)第二更第656章 誰更強硬第484章 昏招第822章 奪門之變(四)第674章 凱旋(上)第938章 破綻(上)第524章 北京保衛戰(三)第350章 另謀第185章 新年好第587章 大事可期第799章 石亨的決定第974章 坐山觀虎鬥第219章 爲官易不易(中)第982章 王嶽告狀第415章 猜疑與非議(上)第55章 定計第823章 奪門之變(五)第906章 心月庵(下)第595章 黃泥落褲襠第582章 一無所獲第868章 自證清白(上)第872章 人贓並獲第653章 第三方第598章 真兇(上)第159章 好事將成?第859章 最終目的第627章 孔府危機(終)第325章 要命的發現第404章 箭已在弦第302章 抵達蘇州第307章 懷璧其罪第554章 開海之爭(四)第433章 一疏揚名(上)第401章 位卑不敢忘憂國第664章 情勢大好第640章 有子萬事足(下)第44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757章 利刃穿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