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玄元太子,從不強求

紫炁元君雖是新生,卻智慧通靈,身着紫衣,一襲白髮,宛如九天仙靈,哄得太素道母喜笑顏開,將申公豹放了出去。

這便是分身的妙用,可以用來處理修行之外的繁雜瑣碎,本體只需要一心修行即可。

申公豹來到崑崙墟中,驅使着玄元控水旗,將滄瀾界安置在歸墟之地的邊緣,爲了防止滄瀾界流入歸墟之中,將旗杆定在歸墟之地,變成一根定海神針,穩住了虛空宇宙,阻攔了吞噬之力。

滄瀾界的生靈,目睹了滅世般洪水,將諸天萬界都淹沒了,原本一體的洪荒三界,破碎成一方又一方世界,一個又一個宇宙,在弱水中沉浮着,形成了虛空大海的格局。

又見證了申公豹降世,以界爲舟,分開萬水,橫渡億萬重苦海,前往崑崙彼岸。

滄瀾界衆生紛紛尊崇申公豹爲救世之主,是滄瀾界的至高神靈。

有清楚申公豹來歷,知曉是劫運道祖施法救世,但,大多數衆生,都是不清楚申公豹來歷的,他們依照樸素的情懷,將申公豹尊稱爲分水大聖,分水神仙,分水將軍。

而,申公豹立下的道統,劫運道,則成爲了滄瀾界唯一正統宗門,總部立足於原來的魔門聖宗總壇,分支道脈卻遍佈此界億萬山河。

如此過去了悠悠歲月,滄瀾界形成了魔,仙,龍三足鼎立的格局。

魔門自然是劫運道的傳承,分支,勢力最爲廣大,門人教徒也是最多。

仙道是某位紫炁元君開闢的道統,不在人間朝堂,而是立足於洞天福地之間,崇尚逍遙自在,不染紅塵,極其難見。

龍道是多元宇宙根本的大道,不需要前輩高人傳道,後天生靈感悟天地,觀草木,看山河,就能從中尋覓出大道碎片,秩序法則,從中領悟化龍大道。

龍之大道,源遠流長,廣大無比,有精通血脈者,演化真龍之相,掌握水域,號稱龍王,有精通山川氣運者,建國立邦,匯聚萬民,既得了地氣,又得了氣運,混合如一,鑄就了皇道龍氣。

皇道龍氣一出,神仙易闢,邪魔頓驚,攻伐之力堪稱人世間第一,爲歷代帝王所推崇。

所以滄瀾界中,修行皇道龍氣者,往往稱之爲真龍天子。

淨樂國佔據東土之地,山河社稷無量,國中天子稱得上一代聖主,但,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

淨樂天子最爲苦惱的事情,便是其子玄元太子。

玄元太子,生而神靈,察微知運,降生之時,更有天降異象,地涌金蓮,聖獸來賀,透露出一種大氣象,不尋常,前途光明廣大,早早被國王立太子,斷絕一切心思。

奈何,旁人千求萬求的帝位,玄元太子卻棄之如履,不喜宮中禁錮,天生厭惡龍之大道,尋求那大逍遙,大自在,常常於樹下悟道,求問人生真諦。

平日往來名山大川,前往洞天福地,尋訪神仙聖賢。

也有練氣存神的道脈,想要接引玄元太子入門,好成爲淨樂國的國教,壟斷一國資源,行那扶龍庭的勾當。

玄元太子與各位道人談玄論道,卻大失所望,因爲他發現這些道人,談的是長生,論的是功果,全部是汲汲於名利之心,沒有絲毫求道問心的模樣。

“我也曾聞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料想真正的神仙中人,不是這般模樣,或許要往名山大川深處尋覓,才能找到真道人。”

玄元太子一念至此,便要去尋真仙。

Wшw ◆ттκan ◆¢ o

淨樂天子苦苦勸說道:“我兒何必去尋什麼真仙,我國中地仙無數,天仙不少,你真要求道,寡人派遣一位仙家爲少師即可。”

“父王,地仙雖得長生,卻有壽盡之時,天仙雖然逍遙,卻難得不朽。”

玄元太子搖了搖頭,堅定道:“我聽聞,世間有真仙者,日月朽而神不朽,天地滅而身不滅,坐觀開天闢地,笑看歲月長河,這方是真仙家。”

“我兒志向高遠。”

淨樂天子無奈道:“但,如此神通,古往今來似乎只有那位救世的分水大聖才具備,劫運道正是他老人家的道統。”

“我與當代劫運道掌教有幾分交情,不如手書一份,前往劫運道修行如何?”

“父王,劫運道的經文教義,我已經看過,與我不符。”

玄元太子皺起眉頭道:“修魔歷劫,邪意瀟灑,是非我本心,我生來有大異象,心中自有風雷,恐難入魔道。”

“況且分水大聖自救世後不再顯聖,劫運道自稱是其道統,卻不見祖師顯聖,便是去了也難學到上等經文。”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無所得。”

“孩兒願學上上之道。”

淨樂天子思索片刻,長嘆一口氣:“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你志向高遠,想來這淨樂國是留不住你了。”

“不過,伱需要給我一個定數,一百年間,若是學道不成,便回來繼承王位。”

“何須百年,四十九載足以!”

玄元太子大笑一聲,有着難以言說的自信,辭別了戀戀不捨的父王母后,拋去了榮華富貴,捨去了成羣僕從,獨自一人手持登山杖,尋覓仙蹤。

一路且行且打聽,再加上玄元太子家學淵源,胸中有萬卷書經,知曉各種道門隱秘,神仙家事。

世上神仙也分三六九等,最上等的神仙,莫過於崑崙山上的三寶君,乃是開道大宗師,有開天闢地之能

但,三寶君高高在上,崑崙山難以尋覓,只能退而求次,三寶君之下,據說有九尊大神,皆有造物演道之能,稱之爲九炁道君。

“泰山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故爲五嶽長。”

“按五行屬木,一四時爲春,五常爲仁,八卦屬震,其氣青而碧霞。”

“泰山位東土,察木德,而玉女坤質爲水,助生成之功”

“乃是碧霞元君的道場,我不妨去泰山一遊,去拜訪這位大神,求問仙道。”

玄元太子鬥志昂揚,說走就走,道心堅定,從來不含糊,往着東方走了十年,一路上遇上重重險阻,遭遇道道磨難,便是妖魔就遇到了九九八十一種。

好在玄元太子有大氣運,每次生死危難之時,都有貴人相助,解脫了劫難。

一劫復一劫,一難復一難,前腳剛出虎狼窩,後腳又進妖魔洞。

顛沛流離的生活,將原本膚如凝脂,養尊處優的王子,折磨成蓬頭垢面,披頭散髮的乞丐,便是父母來了,也認不出來。

好不容易走到泰山腳下,玄元太子拜訪了一家又一家道觀,遇到不是散修道人,便是廟諸巫者,沒有一個碧霞元君的身邊人,關係最近也只是供奉碧霞元君,擁有一絲元君神力的廟祝。

在廟祝的幫助下,玄元太子算了好幾卦,卻依舊沒有得到碧霞元君回覆。

玄元太子失望地走下泰山,不禁揚天長嘆一聲:“難道我真沒有仙緣?”

“沒有仙緣,卻有劫運。”

突然,一道朗笑聲響起,一個頭戴七星寶冠,身着黑玄魔衣的威嚴中年男人從右邊緩緩走來,打量了玄元太子片刻之後,滿意地點了點頭道:“玄元太子,吾乃劫運掌教,你父淨樂天子乃是本座故交,十年他休書一封,讓我收你爲徒。”“本座思量道統傳承,一路跟你了十年,也一路考覈了你十年。”

“如今你仙緣已盡,可願入我劫運魔道。”

玄元太子聽聞頓時打了一個激靈,腦海中浮現過去十年種種磨難,各種坎坷遭遇,臉色猛然漲紅,大喝道:“我過去十年遭遇的劫數,都是你在搞鬼?!”

“劫數是造化,造化亦是劫數。”

劫運掌教是神色淡然道:“福禍相依,旁人想要吃這種苦頭,還沒有那個福報。”

“若非本座暗中庇護,你十年來真能化險爲夷,有驚無險?”

玄元太子憤怒過後,逐漸冷靜了下來,他是有大智慧的人,知曉劫運掌教雖然爲難他,可卻以掌教之尊,當了他整整十年的護道人。

論起因果情誼來,倒是他欠劫運掌教救命之恩。

可,就如此低頭拜師,且不說十年努力白費,單論此時此刻,玄元太子胸中就要一股意難平。

“劫運造化,災難流轉,難道真是劫運道說了算?”

玄元太子振聲問道,眼睛直勾勾望着劫運掌教:“掌教大人施展的劫數,難道不會引出新的因果,成爲你的劫數。”

“因果者,一往一受,皆在其中。”

劫運掌教聞言頓時大笑一聲,傲然道:“天下萬物,皆有因果之中,本座雖然自問天下無敵,卻也能難逃脫因果。”

“但,你的因果算不了大事,只要你入了劫運道,那因果便不是因果。”

“入劫而脫劫,方是劫運真諦。”

“我輩皆在苦海中爭渡,祖師有言,活着便是在歷劫。”

玄元太子若有所思,正要深究,突然山上走下一位身着綠衣的老嫗廟祝,正是供奉碧霞元君的大祭者。

“玄元太子。”

綠衣老嫗也不看那劫運掌教,而是望向玄元太子,直言道:“元君說了,你的緣法不在泰山,在太和山,一字之差,萬事需以和爲貴。”

玄元太子渾身一顫,原本渾濁的眼瞳中閃爍出一絲光明,名叫做希望。

苦苦追求十年,終於找到了一個結果。

劫運掌教望向綠衣老嫗,臉上浮現一絲忌憚之色,他雖然號稱天下無敵,但,天下無敵,不代表天上無敵。

劫運道縱橫人世間,卻難以管得了天上。

碧霞元君正是滄瀾界少見的天上人,來歷神秘,歷代劫運掌教都有叮囑,不可隨意招惹。

“太和山?左右不過再等十年。”

當代劫運掌教身影如那星光般一點點消散,聲音迴盪在泰山之間:“玄元太子,下一個十年,我在太和山見你。”

“你仙緣已盡,當入魔道,我說的,碧霞元君也改不了!”

玄元太子不信邪,轉身朝着太和山方向走去,臨行前綠衣老嫗贈送他一枚玉牌,說是遇紫而光。

三山鼎立,太和爲首,太和山,隔延河與鳳凰山、寶塔山鼎立相望,最爲出衆。

玄元太子往太和山方向行了九年半,終於來到了鳳凰山,距離太和山只有一步山遙。

這個時候,他懷中的玉佩開始發光,印證了機緣所在。

玄元太子心中好奇,向鳳凰山附近的修士打聽消息,卻一無所獲。

最終是一對道侶,號稱鳳凰山二聖,好心指點,玄元太子才得知鳳凰山中有一紫氣洞,常年噴吐紫色元氣,據說是構成宇宙的九炁之一,居住着紫炁元君。

只是從未有人能入洞中,有幾位天仙想要強闖,結果萬年苦修淪爲泡沫,化作了天地間最純粹的元氣。

玄元太子聽完又驚又喜,帶着忐忑心情,來到紫氣洞前,又望了望近在咫尺的太和山,心中猶豫不決。

“是冒險一搏,還是去太和山等候……”

玄元太子思索許久,忽然一陣清風吹過,二十年艱難涌上心頭,一個念頭轉動,求道心壓過了生死線,手持着玉牌,竟然往洞中跳了下去!

如同時空穿梭,又似掉下懸崖,耳畔風聲呼嘯,又覺得天旋地轉,再到玄元太子睜眼的時候,眼前竟然出現一位紫衣神女。

“紫炁元君?!”

玄元太子驚喜吶喊,彷彿二十年求道,得到了認可。

“是我。”

紫炁元君頷首示意,微微一笑道:“玄元太子,貧道等你許久了。”

“元君知曉我要來?”

玄元太子錯愕,不解問道:“我要去太和山呢。”

“那說明你堅定道心,志向遠大。”

紫炁元君點了點頭道:“可入我門下。”

“啊?”

玄元太子一陣錯愕,失聲道:“那我來紫氣洞,算什麼?”

“算你仙緣廣大,道心堅定。”

紫炁元君莞爾一笑,撫掌道:“可入我門下。”

“所以說,不管我怎麼選,都是要拜入元君門下?”玄元太子皺起眉頭,感到深深不解。

作爲槓精二十年的人,他對命中註定,充滿了排斥。

“其實還有第三條路。”紫炁元君微笑道:“貧道寬宏大量,從來不強求他人,你可以拜入劫運道門下,出門左轉便是。”

第100章 仙道十境,登山而行第236章 派你去除掉鴻鈞第165章 金仙大戰第274章 太上八十二化第264章 福報臨門,共享富貴第291章 靜誦黃庭三兩卷第29章 鎮元子的快樂第237章 三家特工申公豹第3章 元始九印,地風水火第203章 初代瑤池聖女第268章 人間又污穢了第299章 玉清真王第250章 天下八百,諸侯來朝!第23章 問菩薩爲何倒坐第209章 道生三第256章 善者不來第287章 終結劍氣第157章 三大戰神伺候金烏第223章 第一屆蟠桃盛會第261章 大羅的博弈第38章 齋儀搖人第235章 飛仙,迴歸第166章 我於天仙全無敵第229章 元始天魔,真假帝尊第133章 你有點太極端了第94章 盤古幡(12)第55章 此去黃泉招舊部第112章 以一燈傳諸燈第4章 元始無相第6章 何爲道祖第267章 妖魔神仙,精靈人龍第297章 今日無事第229章 元始天魔,真假帝尊第46章 十方天尊,十殿冥王第53章 絕天地通第109章 天地寂靜,帝皇無聲第83章 爭當天帝第199章 蠶皇羽帝第113章 神族科技第87章 龍女成佛,佛身非男第56章 天人五衰(求月票,求首訂!)第106章 熬夜修仙大法第20章 特爲天帝降劫而來第286章 (求月票)第201章 九世標準第289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9章 帝辛即位第188章 前倨後恭,思之令人發笑第27章 災劫仙第221章 大宇宙只有一個地府!第200章 萬古第一衰帝(加更)第261章 大羅的博弈第7章 天仙特性,他我無窮第97章 朱仙鎮第286章 (求月票)第226章 來,帶你們去成仙第35章 黑山老妖第7章 天仙特性,他我無窮第106章 熬夜修仙大法第175章 輪迴盡頭見永生第295章 劫運永動(一更)第215章 我道成也第266章 殺黑帝!第83章 爭當天帝第138章 不必管他第173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178章 太素天第182章 萬事和爲貴第195章 勸死仙(加更節奏)第159章 上古真人申公豹第183章 阿豹二號第78章 崑崙盛會第173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189章 輪迴轉世,胎中之謎第130章 天條第216章 心神體氣,仙道四關第38章 齋儀搖人第63章 抽成大法(一更)第257章 道神引路,幽冥見祖第40章 流水的龍庭,鐵打的老爺第74章 祖參靈根第8章 大羅即天意(二合一)第244章 玉虛三大神通第22章 即見觀音,爲何不拜第232章 先天陰德大道第238章 是,天尊第32章 西方傳銷第一聖第85章 大羅失我第181章 每與媧反,事乃可成耳第278章 大羅!大羅!第245章 天魔快遞 (5000)第62章 三千大道,舉霞飛昇(4000)第43章 搖人大法第67章 五德黑幕第205章 二百零三章洪荒禁區(中秋加更,求第80章 唯有太一,方知太上第117章 第九道文第1章 楔子第134章 闡教掌教第269章 原始天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