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兵臨城下

正統十四年十月初九,也先兵臨紫荊關,都指揮韓青力戰而死,右副都御使孫祥率餘部堅守不退,阻敵四日。

韃賊以喜寧爲嚮導,操隱秘小道繞至明軍身後,前後夾擊,孫祥率衆與韃賊展開巷戰,在戰事最爲慘烈的關鍵時刻,又是明軍戰鬥意志率先崩潰,士兵潰散,孫祥戰死。

眼前這三百來號人就是紫荊關一戰倖存的士兵。

朱祁銘雖不知紫荊關一戰的真實戰況,但聞得周霖一人就殺敵五名,當即跳下馬背,上前仔細查看周霖的傷勢。

周霖嘴脣緊閉,但鼻息清晰可聞,看樣子應無性命之虞。

“你們速去阜成門內,那裡有人收容各處歸來的軍士,還有醫士就地醫治傷者。”

“是。”

那三百來人愈行愈遠,最後走過曠地,消失在了另一片樹林中。

突然,急驟的蹄聲自北一路響來,一道中氣十足的叫聲遠遠飄來,“皇上有旨,城外各路人馬速退回城內!”

朱祁銘返身上馬,就見北側的林間小道揚起了一路的煙塵,迷濛中依稀可見一隊快騎朝這邊馳來。

“參見越王殿下。”

蹄聲驟歇,馬的嘶鳴聲響過之後,一名錦衣衛千戶裝束的軍官和一名內侍模樣的人先後翻身下馬,朝朱祁銘行禮。

朱祁銘移目望去,瞧那個錦衣衛千戶面生,而那名內官倒是面善,像是御前近侍。

“本王的護衛軍也要退回城中麼?”

“是的。”那名內官道:“越王殿下,小的方纔在西直門那邊遇見了於尚書,於尚書託小的捎話,請殿下速去奉天殿。”

“知道了。”朱祁銘轉視徐恭、唐戟二人,“速回營集合隊伍,開赴京中指定地點待命。”

“是。”

······

戰爭的陰雲籠罩着京城四野,城內家家戶戶閉門不出,縱橫交錯的街道上再無往日裡的喧囂聲,只有各路軍士來來往往的腳步聲與清脆的馬蹄聲響個不停。

在京城內城的中央部位,鮮有閒雜人進出,駙馬都尉焦敬奉旨巡視皇城四門,提

督人馬嚴加防備。

內嵌於皇城中的紫禁城更是戒備森嚴,前朝與後宮氣氛肅穆,宮道上難得見到一個人影。

因韃賊入寇,景泰帝親告昊天上帝、后土皇地祗、七廟太皇太后、皇考宣宗章皇帝。

“茲者虜寇猖獗,越山進入居庸關內,佈列野外,欲窺京城。已命總兵等官統率大軍剿殺,尚祈洪造默相敷佑:將勇兵強,虜寇迎夕瓦解,國家、社稷永保康寧。伏惟鑑知。”

來到午門外,朱祁銘將寶劍解下,交給門前禁衛看管,而後不攜任何兵器入內。

方進奉天門,便與于謙、石亨相遇,雙方匆匆敘罷禮,于謙即談起了正事。

“越王殿下,進犯紫荊關的有三萬韃賊,也先另有兩萬人馬將從古北口入寇。還有,據楊洪羽書來報,脫脫不花、阿剌共帶領三萬人馬過順聖川、洪州堡,欲犯京師。”

韃賊共有八萬人馬?朱祁銘蹙眉,想韃賊的人馬並不算少,即便是八萬人,也夠明軍爲之大感頭疼的。

“京中集結了近三十萬明軍,我衆敵寡,料韃賊必將無功而返。”

石亨撩起長鬚,開口說話時聲如洪鐘:“素聞越王殿下善戰,不如由在下領軍十萬,殿下領軍十萬,在野外擺開陣勢與韃賊大戰一場,不讓韃賊兵臨城下。”

應該說,石亨的主意立足於主動求戰,還是極爲大膽的,但石亨顯然忽略了對政治因素的考量。土木堡慘敗殷鑑不遠,朝中文武百官遇事穩字當頭,根本就不敢有任何的冒險之舉,大明也實在是沒有多少冒險的本錢了!而集結大軍於野外力戰韃賊,這無異於冒險,有土木堡慘敗的陰雲在那裡罩着,此議很難得到文武百官的認同。

大明再也輸不起了!

更何況,莫說一個親王不可手握重兵,就是石亨這個總兵官,恐怕也難以如願統率十萬大軍。在當前的政治氣候下,朝廷不敢有任何的疏忽大意,鐵定會以景泰帝爲中心,以京城爲依託,構建一道既集結了重兵,又讓重兵分散於諸多將領手下的兵力部署體系,絕不會讓任何一個將領擁兵自重。

于謙身爲兵部尚書,

說到底,他是一個掌兵事的文官,對即將到來的戰事,他既會做軍事考量,也會做政治考量。

“京中守軍來路紛雜,一時之間難以做到號令如一,故而若由一人統率十萬人馬,戰力反而會大打折扣,還不如由諸將分散統兵,便於號令。”

石亨還想說什麼, 卻見興安風急火燎地一路小跑而來,“請越王殿下、武清伯、於尚書移步,皇上已到了奉天殿。”

三人打住話頭,隨興安疾走片刻,進了奉天殿。

殿中站滿了文武大臣,在九卿、五軍都督府掌事勳戚身側,還站着十餘位奉旨入京“勤王”的親王、郡王。

身爲親王,朱祁銘只有聽政的份,卻不便發聲。

這次的廷議效率極高,眼下韃賊分三路逼近京城,情勢危急,文武重臣不敢再存半點私心雜念,一番熱議後,景泰帝已對備戰事宜瞭然於胸。

“於卿,韃賊入境深寇,宣府已成孤城,遼東亦無虜患,命楊洪領兵二萬,遼東副總兵官焦禮、施聚領兵三萬入援。另調朝鮮軍、建州女真軍、陝西吐蕃兵移師京師,以爲應援。”

于謙施禮,“臣領旨!”

景泰帝的目光掃向石亨,“武清伯,我大明將勇兵強,前番土木堡之敗,皆因將士不得其用,難盡其才。你速將朕的敕諭傳遍京營各總兵官及大小把總頭目、軍士等,有功者重賞,違令失機着重罰,務必做到賞罰分明。”

“臣領旨!”

朱祁銘心中一動。景泰帝將土木堡之敗歸因爲將士“不得其用,難盡其才”,而上皇則說“將驕兵惰,朕爲所誤”,二者的見解截然不同。

凝思間,忽聞景泰帝又開了口。

“孫鏜,朕升你爲右都督,領兵二萬六千人開赴紫荊關鎮守。近聞韃賊從紫荊關進,如韃賊真的送上皇回京,只許放五、七騎或十數騎入關,若過此數擁衆而來,必須固拒,飛報京師處置。”

“臣領旨。”

聞言,朱祁銘頓感詫異:紫荊關不是已被韃賊攻破了麼?難不成眼下多路消息紛至,各不相同,真假莫辨,故而擾亂了聖聽?

(本章完)

第二百零一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九十章 兩不相欠第八十五章 吉人天相第一百一十三章 少年權謀第二百二十八章 是非之地第一百一十章 一品夫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近侍丫鬟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鋒所向第三百三十六章 眼觀六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凱旋第三十三章 初現端倪第三百二十一章 鐘聲示警第七十五章 再起波瀾第一百八十七章 雪花撲面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雲際會第四十五章 歸屬第六十二章 對峙第十五章 慎言第五章 疑惑與焦慮第三百章 言盡於此第二百零四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三十七章 逆境中的恬然第四百零九章 睹物思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勝嬌羞第一百一十三章 少年權謀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鋒所向第一百九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三百九十五章 豪氣干雲第一百四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二十章 認領第九章 孤獨王子第五十七章 延期第三百四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一百四十一章 期待無聲第三百六十六章 豁然開朗第三百四十六章 執念第四十一章 又遇韃賊第一百二十章 認領第二百二十九章 血戰倖存者第四百一十六章 高處不勝寒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事多磨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照離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連環套第二十三章 餘波激盪(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營瑣事第八十五章 吉人天相第一百零七章 逆襲第三百二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六十二章 對峙第三百三十九章 縹緲孤鴻影第四十六章 農家第六十二章 對峙第二百五十五章 捉賊捉贓第三百零七章 各方登場第一百六十六章 幾處淒涼第七十一章 隱者龐哲第三百一十九章 杭葦居第一百五十三章 雲淡風輕第三百章 言盡於此第五十三章 較量(一)第三十五章 北漂第三百三十二章 小題大做第二十七章 深宮閨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攤牌第三百二十一章 鐘聲示警第二百九十四章 邊關宿將第一百五十章 誓言如刀第一百五十九章 舞坊插曲第十六章 燈市奇遇第三百四十四章 躁動的遼東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賜良機公告第一百一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三章 觸景生情第二百零八章 驚變第九十三章 重返清寧宮第三百六十三章 或爲永訣第二百七十三章 夜探密室第二百八十九章 貽害無窮第三百五十三章 鼎定大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葉知秋第二百零四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六十六章 幾處淒涼第三百四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一百三十四章 制衡第三百章 言盡於此第一百零五章 篤意應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離愁別苦第一百二十二章 命中定數第六十八章 人之將死第二章 深宮餘恨第二百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二十章 禍不遠矣第六十二章 對峙第九十七章 聖意第六十章 謎中謎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縷陽光第六十五章 生機第八十三章 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