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鼎定大局

在衆多內官、女官的簇擁下,皇太后來到雍肅殿前。

她已是快奔五十的人了,儘管如此,依照規制,仍不便在外男面前拋頭露面。可是,眼下她顧不上這些。

蟄伏多年的吳氏趕在這個時候蠢蠢欲動,想想吳氏心中積攢成岩漿一般的怨恨,還有她急於出頭的作派,皇太后頓感脊背發涼。

換個人登極也未尚不可!這正是皇太后此刻的心態。深居後宮二十餘年,她對朝政奧妙之處的洞察力不在九卿之下,但她終歸是個深宮婦人,根本就看不清大明與瓦剌緊張對峙的這盤大棋,她以爲在擁立新君一事上,可以兼顧社稷與私利,殊不知,由不同的人做皇帝,朝政走向會迥然不同,這關係到大明將何去何從!

胡濙、王直二人相繼出了雍肅殿,姿容嚴整地施禮,眉眼低垂,不敢直視眼前的皇太后。

“恭請皇太后移駕雍肅殿!”

皇太后緩緩掃視宮道那邊,極目搜尋襄王的身影。可是,映入她眼簾的卻是一張年青、俊逸的面孔。

越王?皇太后目光一滯,不知爲何,她方纔還是心意決然,可一見朱祁銘,轉眼就變得有些不知所措了。

朱祁銘在離皇太后丈遠的地方駐足,內官、女官趕緊躬身退去,他們可不敢沾皇太后的光,站在皇太后身邊承受堂堂親王的大禮。

“臣越王祁銘叩見皇太后!”

“越王,你······快快起身。”皇太后有些詫異,自己的口齒爲何變得不太利索了?“越王,你來做什麼?你如今好好的,過去的事不提也罷,哀家自會爲你做主,給你一個交代。日後若有人爲難你,哀家絕不會坐視!”

朱祁銘正身,淡淡瞥了那邊的胡濙、王直一眼。

“臣不爲自身想,只爲社稷計。臣斗膽問皇太后,讓襄王登極,皇室的倫理綱常何在?屆時的天子該如何稱呼皇太后您,還有當今皇上?”

皇太后猛然一怔。

若讓襄王做了皇帝,襄王與皇太后是叔嫂關係,與當今皇上是叔侄關係,身爲天子的襄王卻要稱嫂爲皇太后,稱侄兒爲太上皇,這番情景模式想想都讓人覺得無比滑稽!

皇太后咬咬牙,“適逢亂世,須懂得變通,哀家斷然不會囿於小節而枉顧大義!”

“大義?”朱祁銘從容道:“郕王是您的庶子,郕王登極,您仍是當之無愧的皇太后。若換成別人登極,名不正言不順,想必

無數士子會在午門外伏闕!”

“那又如何!”皇太后眼中透着分怒意,厲聲道:“讓誰即皇帝位都會招致非議,哀家總得做個決斷!”

現場的氣氛驟然變得緊張起來,內官、女官悄悄退到了更遠的地方。

胡濙緩步走來。王直猶豫片刻,仍定在原處。

“皇太后,越王年輕氣盛,也是情有可原。越王殿下,大軍新敗,社稷危在旦夕,這個時候須由老成者出面方能收拾殘局,郕王只想着求戰,可兵者凶事,此時貿然交惡於瓦剌,京城人心不穩,情勢將會變得萬分危急!還有殿下您,帶出了一幫殺氣重的勳戚家丁,慫恿勳戚子弟找瓦剌人復仇,殿下應約束那些人,否則,若有人不經朝中公卿商議,執意前往北境闖禍,後果不堪設想啊!”

朱祁銘冷視胡濙,神色中不再有半分的溫文爾雅之態,“胡尚書,漢代的陳湯曾說:國家大事都須經公卿議定方能成行,可非凡的謀略並不是那些平庸者所能想象得到的,故而不世奇謀一旦經公卿商議,便極難得到認同。陳湯假傳聖旨,率兵遠征異域,斬殺匈奴郅支單于,一雪國家累年之恥,讓大漢重新贏得了西域諸國的尊重。陳湯上書漢元帝,稱‘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成湯矯詔而擅自出兵,事後漢元帝並未追究陳湯的罪責,而是封他爲關內侯。請問胡尚書,陳湯是罪臣、漢元帝是昏君麼?而今我大明何必擔心勳戚子弟闖禍?若有陳湯再世,此乃社稷之福!”

胡濙頓足,“此一時彼一時也!大軍新敗,我大明須隱忍圖變!”

“人家都打上門來了,還想着隱忍圖變,荒唐!”朱祁銘怒斥一聲,也顧不上對累朝老臣保持最起碼的尊敬了。

“胡尚書寧願大明像宋代一樣,接連向胡虜輸財賂幣,一路丟疆棄土,任人屠城,拋下無數百姓遭受胡虜鐵騎的蹂躪,也不願像漢武帝時那樣,舉國上下過苦日子,支撐大軍打殘匈奴,讓大漢與匈奴的國勢發生逆轉,是麼?”

“可悲!”朱祁銘一聲大喝,驚得遠處的內官、女官齊齊一凜,連皇太后的眼皮也應聲跳動了一下。

“宋從黃河邊隱忍到西湖邊,從西湖邊隱忍到海邊,以至於‘崖山之後無中國’,說到底,宋代君臣不過是想着好死不如賴活,只顧自己苟安而已!”

“請殿下慎言!”胡濙高聲道。

朱祁銘斂住怒意,閉目凝思。他必須拆解開一幫老臣的如意算盤,讓

心存幻想的皇太后趕緊醒過神來。

“本王猜得不錯的話,胡尚書等人擁立襄王即位,想必早與襄王達成了協議,先與瓦剌人媾和,萬一媾和不成,便遷都南京,是麼?可是,朝廷一旦南渡,當今皇上也就成了徽欽二宗,還能迴歸麼!”

胡濙怔在了那裡。一年前與朱祁銘的那場激辯,讓這個累朝老臣的信譽大打折扣,故而此時此刻,他不敢出言否認,因爲任何的否認都經不起時間的檢驗,而檢驗累朝老臣話語成色的時間已近在眼前,屆時一旦朱祁銘的預言成真,則此刻的否認只會讓他這個累朝老臣身敗名裂,士子羞於與他爲伍!

在這個儒士治國的時代,公然撒謊無異於自掘墳墓!

見胡濙愣在那裡,皇太后終於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不錯,能否讓皇帝歸來,這纔是她不得不引以爲重的頭等大事!

皇太后盯視胡濙良久,眼中的失望之意隨着淚光浮現了出來。

莫非執意讓襄王即位,真的源於自己的一時衝動?此念久久佔據了她的腦海。

突然,宮道那邊人影一晃,就見襄王現出身來。他時年四十四歲,姿容顯得甚是儒雅,一舉手一投足,都隱含君子之風,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極佳。

皇太后匆匆瞥一眼姍姍來遲的襄王,目中的意味已無太多的期待感。她飛快地回過頭來,靜靜望着朱祁銘出神。

朱祁銘冷冷盯着愈走愈近的五叔王,嘴角掛着分決然,“叔奪侄位,也無不可,那便像皇曾祖永樂皇帝那樣,舉兵來取,先過了祁銘這一關再說!”

這番言語如驚雷一般滾過衆人的頭頂。襄王一震,連忙駐足,悄悄後退。

皇太后掩面飲泣片刻,移步靠近朱祁銘,“你該擇個日子謁見皇太子。哀家可以教導皇太子,但皇太子的未來如何,或將取決於你!”言畢舉步離去,轉眼間,烏泱泱的人羣跟了過去,遮住了她無比落寞的身影。

郕王大步走來,而襄王早已不見了蹤影。

恰在這時,金英從另一條宮道疾走而來,“郕王殿下,十三道御史、六科給事中交章參劾胡尚書,說有耿峰、吳玉一男一女二人訴胡尚書的侄子胡慶強佔民田,且犯下命案。”

郕王漫不經心地掃視現場,目光卻始終都未落在胡濙身上。

胡濙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臉色好一陣變換不定,忽然斂衽拜伏在地,“恭請郕王殿下移步雍肅殿。”

(本章完)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縷陽光第七十二章 往古殷鑑第一百三十六章 過門不入第一百六十三章 卿本無辜第二十六章 餘波激盪(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雲淡風輕第二百三十二章 如影隨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疑竇叢生第三百二十一章 鐘聲示警第一百三十三章 交易第三百六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三百八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六十章 謎中謎第三百八十一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三百零二章 深宮遠謀第一百一十九章 各有解讀第五十一章 福兮禍兮第二百四十八章 借重外勢第二百二十四章 陳怨泛起第二百一十九章 外患內憂第一百九十四章 功莫大焉第四十三章 離散第四百二十章 青松道長第三百四十三章 人棄我予第二百五十一章 中宮心機第三百三十四章 漫卷風雲第二百九十五章 魂系南國第一百五十章 誓言如刀第二百五十五章 捉賊捉贓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勝嬌羞第三百五十章 絲絲入扣第四十六章 農家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營瑣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底線第三十四章 分化第二百四十五章 爭意第二百零一章 急轉直下第七十六章 太妃心計第五十八章 疑惑難消第三百二十一章 鐘聲示警第四百零七章 錐心之痛第一百二十七章 遴選駙馬第七十章 約定第二百一十七章 寒夜疑雲第二百六十九章 舊怨難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連環套第三十九章 閒暇時光第三百零三章 兩處閒愁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步踏錯第三百零一章 喜訊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賜良機第一百七十四章 平地驚雷第三百一十二章 隱忍第二百四十五章 爭意第九十章 遠慮第二百零一章 急轉直下第十三章 驚人信息第一百六十章 鳥盡弓藏第三十六章 刁蠻公主第三百六十八章 真相呼之欲出第四百零六章 沉渣泛起第一百八十三章 馬失前蹄第二百四十五章 爭意第四十一章 又遇韃賊第一百八十九章 敵乎友乎第六十章 謎中謎第二百四十五章 爭意第三百九十五章 豪氣干雲第二百八十五章 人生如棋第四十六章 農家第三百六十五章 或信或疑第十二章 朝三暮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九十一章 長進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城周家第二百九十五章 魂系南國第三百五十五章 國難當頭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罷不能第三百四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三百一十章 淚落如雨第四百一十八章 柳園淑樓第三百零六章 意外相逢第二百零二章 夫復何求第二百七十二章 所謂伊人第一百零一章 高看第四百二十二章 付之一炬第一百九十章 兩不相欠第二百四十七章 裂隙暗生第二百七十七章 生死時速第三百七十三章 仁至義盡第五十四章 較量(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休得無禮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三十一章 京城惡少第三百九十六章 如數奉還第三百七十二章 激將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無所依第二百六十九章 舊怨難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秉性純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