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滅口

越王隨王振進了雍肅殿,伏地向太皇太后行大禮,“兒臣越王瞻墉拜見太皇太后!”

“平身。”

越王平身後,又準備向朱祁鎮行大禮,朱祁鎮連忙勸止:“叔王免禮!”

論公,朱祁鎮與越王是君臣關係;論親,二人又是侄叔關係,所以,朱祁鎮是不便承受朱瞻墉的大禮的。

越王拱手道:“謝陛下!臣奉旨與瓦剌使臣會於燈市,瓦剌人允諾,只要大明對瓦剌與韃靼之間的戰事袖手旁觀,則瓦剌必謹守藩國之職,勤修朝貢,永不犯明。”

“一道協議,紙不盈尺,哪管得了萬里北疆?聊勝於無罷了!”

雙方達成協議是意料中的事,太皇太后沒有感受到絲毫的欣喜,相反,她心中藏着深深的憂慮,有采取後續手段牽制瓦剌的強烈願望,不過,這還要看皇帝的反應。

朱祁鎮臉上掠過一絲疑雲,“叔王爲何在燈市會瓦剌使臣?”

太皇太后臉色一沉,心裡有些不悅。

看來,皇帝還是無所領悟。

一年前,封祁鈺爲親王時,皇帝的一番見解令她興奮不已,可自此以後,皇帝每每在國有大事時,臨事茫然,不知當初封王時他是靈光一現,還是他本來就精於瑣務而拙於大政。

若是後者,則大事不妙。無大局觀,無宏觀意識,根本做不了明君英主,弄不好會成爲受人操縱的傀儡。

“陛下,朝臣有異議,此事畢竟不便明着辦。再說,韃靼覆亡在即,韃靼使臣居京數月,多方遊說,正眼巴巴地盼着大明出面干預呢。在會同館、各部衙署、臣的府邸會瓦剌使臣,皆易泄密,不如‘大隱隱於市’。”越王道。

就是嘛,若非爲了將此事加密,他這個逍遙王又怎肯出面參政呢?

朱祁鎮道:“不必顧及韃靼使臣的感受,韃靼被瓦剌攻得緊,卻還有閒心騷擾我大明邊境,真是咎由自取!”

越王擡眼看向太皇太后,太皇太后道:“騷擾北境的韃靼人極有可能是瓦剌人假扮的,意在移禍江東。”

朱祁鎮茫然,在他的印象中,韃靼就是一根可惡的攪屎棍,而瓦剌對大明的態度則要恭順得多,這一印象經朝臣典雅文章與優美言辭的渲染,而變得愈

加深刻。

太皇太后深深看了皇帝一眼,覺得接下來的討論可能要跑題,但她沒有更好的選擇。有些事是得說道說道了!

英國公張輔主張出兵韃靼,剿滅其殘部。于謙則正好相反,他主張暗助韃靼,抑制瓦剌。”

朱祁鎮道:“朝中文臣力主休兵息武,作壁上觀,朕......孫兒覺得此議甚合皇祖、皇考修養生息的初衷,可謂不廢先政。”

太皇太后愣住了。她多麼希望皇帝能慷慨激昂一番啊,但皇帝竟無一絲半點雄心,看來,皇帝真不知瓦剌、韃靼之間這場戰事的利害關係。

這也難怪,要十歲的天子能隨時洞悉社稷大患,這是苛求。

但是,那幫文臣的見識與苟安心態驚人地一致,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瓦剌與韃靼都是北元舊部,明成祖朱棣在二者之間行以夷制夷策略,扶弱抑強,誰強便攻誰,以維持雙方的平衡,因而保障了北境數十年的安寧。如今瓦剌即將控制韃靼全境,一統北方大草原,這對大明構成了巨大威脅。

以往韃靼常騷擾大明北境,是個惡鄰,不過,有瓦剌制衡,終究是成不了大氣候。

可是,眼下瓦剌勢盛,若瓦剌控制了韃靼,大明只怕要送走小鬼,迎來閻王!

對瓦剌的擴張之勢,大明絕無坐視不理的理由,但此時不能用兵,並非不該,而是不宜!只因天子年幼,駕馭不了那幫驕兵悍將。

古往今來,幼帝用兵多致羣雄並起,天下大亂。天知道那些大將會不會擁兵自重!

既然大明不宜用兵,便只能聽任瓦剌坐大,且須穩住瓦剌,等到天子成年親政後再作它圖。

想到這裡,太皇太后神色黯然。

見太皇太后、皇帝默然不語,越王欲稟告兒子遇刺一事。

“祁銘呢?”太皇太后突然問道。

“方纔......在燈市,有刺客行刺祁銘,幸未得手。也怪兒臣大意,在樓上與瓦剌使臣正談到緊要處,不曾留意樓下動靜......”

“什麼!”太皇太后站起身來,一向雍容的她此刻卻是滿臉驚懼之色,“祁銘何在?”

“侯在東華門外,請太皇太后放心,有武師樑崗近身相護,

不會有事的。”

太皇太后扭頭看向皇帝,朱祁鎮會意,眼光跳過王振,對一旁的金英道:“速傳祁銘入宮。”

“是!”

金英領命而去。

“刺客是誰?”太皇太后問道。

“兒臣不知,刺客受傷脫逃。”

“告知五城兵馬司了嗎?”

“當時燈市出了意外,行人推擠踩踏,據說傷了數十人,兒臣擔心殃及無辜,便按下此事,只待明日再告知五城兵馬司。”

“怎麼會這樣?”太皇太后悻然入座。

朱祁鎮回過神來,問道:“莫非有人尋仇?”

“陛下,一切有待刺客歸案後方可詳查,不過,當時臣來到樓下,刺客卻舍臣而刺祁銘,令人萬分詫異。”

聽了越王的一番話,太皇太后首先想到的是,此事與十六字讖語有關。但讖語尚未傳開,即便喜寧見過帛書,也至多是傳訊討好一下太后而已,在旁人面前他是萬萬不敢多嘴的。況且讖語於人無害。

莫非是韃靼人攪局?不,不可能!自己今日單獨召見越王,命他赴燈市會瓦剌使臣,當時已屏退左右,而越王又是個嘴緊的人,韃靼人怎知祁銘去了燈市?

太皇太后越想越困惑,腦中驀然閃過那道過去久久迴避的念頭:此事恐怕源於當初帝位之爭留下的餘患!

一念驚心,憤怒、憂慮、忌憚等情緒頓時在她胸中翻江倒海,交替主宰她的意志。

就在這時,金英慌慌張張地小跑進來,稟道:“太皇太后,皇上,方纔東城兵馬司吳指揮使率人將那刺客由玄武門逼到東華門外,衛王率人擊傷刺客,正當刺客便要束手就擒時,突然一支暗箭飛來,那刺客便......一命嗚呼了。”

太皇太后再次站起身來,喝道:“混賬東西!爲何不將祁銘傳進宮來?”

金英連忙跪伏於地,“太皇太后息怒!那支暗箭似從紫禁城內部射出。”

太皇太后大驚失色,沉吟良久,怒道:“竟然在衆目睽睽之下殺人滅口,這還了得!徹查!掘地三尺也要查出元兇!”

“快傳令錦衣衛,快傳召輔佐大臣!”朱祁鎮有些惶恐地接口道。

(本章完)

第三百二十一章 鐘聲示警第一百章 萬重心機第一百五十八章 裂變無痕第三百六十章 浴火重生第二百五十五章 捉賊捉贓第三百六十七章 佳期如夢第二百零七章 萬千繁華第三百零四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一百零五章 篤意應戰第二百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城周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制衡第一百五十二章 醞釀反制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意如此第四十章 雅俗之別第九十六章 異端邪說第三百一十九章 杭葦居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舉兩得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然行兇第一百四十七章 怦然心跳第三百八十五章 近侍丫鬟第一百一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三百二十二章 失之交臂第十六章 燈市奇遇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然行兇第二百章 時隔六年第三百三十四章 漫卷風雲第三百一十一章 宮廷內幕第二百八十五章 人生如棋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縷陽光第三百五十九章 叔侄奪嫡第一百一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九十二章 噩耗第三百四十四章 躁動的遼東第二百八十四章 毒藥無形第十三章 驚人信息第一百零六章 翹首以待第一百四十五章 壯舉第二十三章 餘波激盪(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失之交臂第四百一十七章 另有其主第三百二十八章 一刀兩斷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三百六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一百八十七章 雪花撲面第二百九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所謂伊人第三百零二章 深宮遠謀第三百七十五章 恍然一夢第二十八章 談婚論嫁第二百二十三章 草原梟雄第九章 孤獨王子第二百八十章 齊大非偶第二百七十二章 所謂伊人第四十一章 又遇韃賊第十三章 驚人信息第三百三十六章 眼觀六路第一百九十六章 抽絲剝繭第三百七十三章 仁至義盡第三百八十六章 聚散匆匆第三百六十三章 或爲永訣第三百八十六章 聚散匆匆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生依附第二百零五章 院裡春秋第二百六十一章 政治交易第二百九十七章 深陷重圍第二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三十章 謎一般的真相第四百一十四章 安身立命第三十二章 命懸一線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守同盟第三百六十章 浴火重生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擊證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舉兩得第二百零二章 夫復何求第三百四十四章 躁動的遼東第三百五十章 絲絲入扣第三百零三章 兩處閒愁第一百七十二章 安享清閒第一百二十七章 遴選駙馬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縷陽光第四百一十四章 安身立命第一百零一章 高看第三百三十三章 投石激浪第三百一十四章 裂隙第二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三章 越王府第二百四十三章 動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馬失前蹄第一百七十三章 諉過於人第二百四十章 世態炎涼第二百零四章 峰迴路轉第四十四章 雲娘第二百九十章 玄機密佈第四百二十章 青松道長第二百零九章 恍如隔世第二百七十五章 底線第一百三十二章 暗藏玄機第三十一章 身陷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