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車輪

馬超搖了搖頭道“張遼張文遠大名,我在西涼也略有耳聞。只怕我那兄弟不是對手,這場你便讓那呂布上來。我與他一戰定輸贏。”

張遼微微一笑道“我大漢向來說一是一,從不出爾反爾,若是馬超將軍有力,勝了小將,第四場接着打也是可以的。”

馬超微一閉眼,沉思片刻道“此話當真?”

張遼微微一笑道“不假。”

馬超輕輕點頭,一揮手中寶劍,朗聲道“既然如此,馬超卻陪你走一場便是,出招吧!”

“承讓了。”張遼催馬上前,手中斧頭戟斜刺向馬超,卻是走了偏門。

馬超見戟刺來,手中寶劍輕輕一擺,使了個巧勁,將刺向自己的斧頭戟卸力彈開了去。

張遼見一招無功,收回斧頭戟,轉朝馬超上方砸落。馬超擡劍便擋,噹的一聲,兩人各自在馬上晃了一晃。

雙方各自催馬橫走兩步,馬超擡劍刺向張遼腰腹,張遼舉戟揮擋。馬超突然改變劍刺方向,轉而朝上。正是那三十三虛招,四下實刺的劍招。

張遼先前已然在城樓上見過,心中做過比較,若是不曾見過,也許此時抵擋不住。可是張遼見過此劍招的詭異,曾在心中反覆揣摩。雖未曾想到破解之法,卻也有了熟悉,險險躲了開去。

二人相互鬥得十幾回合,均是勢均力敵,難分高下。再過得時機回合,張遼突然一改打發,轉戟而守。原來是馬超加大了攻擊力度,張遼眼看落入下風。

再鬥得十幾回合,張遼再無一次進攻,只是揮戟抵擋。敗像尤爲明顯起來。。

只見馬超再次提起寶劍,斜削張遼右肩,張遼揮戟抵擋,卻猛然發現劍突然改變方向,朝着左肩刺去。無奈此時用力已老,無法揮擋,撲的一聲。。劍入左肩,頓時血流如注。。

馬超一擊得手,正要抽出寶劍。卻見張遼揮手將手中斧頭戟朝自己猛然扔了過來,距離如此之近。馬超已然無法安然躲過,眼見此斧頭戟飛向自己頭顱,只能略一低頭,砰然之聲響起,馬超擡起散發披肩的頭顱,卻是頭盔被那斧頭戟擊落。。

張遼眼見馬超躲過,心中不由失望一嘆,不在耽擱,一手輕捂左肩傷口,轉過馬頭朝城門飛奔而去。

馬超卻未追趕,只是這被擊落頭盔乃是一個武將的恥辱。馬超手持寶劍恨恨盯着張遼遠去的背影,心中一時怒火滔天。

劉辯初始見張遼落入下風,心中唯恐張遼有失,擔心不已。待見張遼受傷,心中更是有些心疼。待到最後見那張遼將戟甩向馬超,心中又懸,怕那馬超就此被斬落頭顱。如今見馬超無事,張遼脫困,方纔輕輕吐出一口氣,緩緩放下了心。

第三場已完結。這場卻是馬超險勝。

劉辯嘆了口氣,望向身後聳立的呂布,低聲道“奉先。如今這最後一場,你去打吧!記住朕的話,儘量生擒馬超,若是無法生擒,那也休要傷了他的性命。”

呂布輕輕點頭,應聲道“陛下放心。末將省的。”

張遼一手捂着傷口,緩緩步上城樓,行至劉辯身後,單膝跪地,羞愧道“陛下。文遠無能,讓陛下蒙羞了。請陛下嚴懲。”

劉辯聞言轉過頭來,望向身後的張遼,輕輕轉身將他扶起,安慰道“文遠不必如此。此戰你打的非常之好,不僅沒有給我蒙羞,反而爲我大漢裡了功。這馬超何等武藝?如今卻被文遠一戟打落頭盔,實在是妙啊!快去包紮傷口,今日放你半日假,好好養傷。朕的大將可不能就這樣殘了。”

張遼聽皇上如此一說,頓時感激涕零道“謝陛下恩典,張遼無以爲報,唯有誓死以報皇恩。”

劉辯輕輕扶起張遼,喚過一名軍卒,吩咐其帶張遼先下去處理傷口。

呂布此時已然換好全身裝備,跨上戰馬,打開城門,緩緩朝戰場中肅立的馬超行去。

馬超聽的馬步聲,擡起頭來。見是呂布,手中微微緊抓寶劍,眉頭微微輕皺。

呂布行至馬超跟前,伸手取下腰間寶劍,輕笑道“今日不用戟,見你用劍,心中也癢,比劍法如何?”

馬超眯起雙眼,靜靜瞧向呂布,見其一臉正經,不似玩笑。微微一頓,道“馬超恭候將軍賜招。”

“好。”呂布抽出寶劍,輕輕舞了個劍花,伸手將劍尖指向馬超。“在下不才,這劍法一道也不弱,馬超你可不要大意了。”

呂布話音剛落,手中寶劍猛然急刺馬超咽喉。馬超微微一側頭,手中寶劍反擊呂布胸前。呂布回劍擋開,輕轉手腕,手中寶劍划向馬超腰間。。馬超單手舞劍卸開。劍尖朝上急刺呂布雙目。

“來的好。”呂布一眯雙眼,右手反轉,磕開馬超刺來的劍身,微微側身,急刺馬超左臂,噹的一聲,二人雙劍相撞,馬超身形微微一晃,卻是吃了力量的虧。

呂布佔得先手,不在停留,手中寶劍橫削馬超頭顱,當,響聲再起。馬超身形再晃。。呂布繼續回劍,再刺。噹噹噹當。。馬超身形連擺,眼見不敵呂布力量,落入下風。

又過若干回合,馬超俯身閃過呂布刺來的一劍,輕撥馬頭,回身就走。

呂布見其馬匹走的慢,恐其有詐,卻又想起劉辯命令。不得不追,待到趕至馬超身後,卻見眼前劍光一閃,原是馬超回身反掃一劍,呂布趕忙舉劍揮擋,卻無奈劍身比之方天畫戟要短,劍尖輕碰馬超揮來劍身,只將其掃來的寶劍略略向上偏離了方向。

呂布只覺額頭一涼,額前一絲黑髮緩緩飄落。

馬超端坐馬上,回頭一望,心中暗自嘆息一聲,趁着呂布略頓之際,快馬加鞭朝西涼大軍方向逃去。

呂布輕手一摸額頭,心中微定。待要去追馬超,卻無奈發現馬超去的遠了,再追已然不及,只得悻悻然拍馬回城而去。

城上劉辯見呂布無恙,也自放下心來。這呂布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大漢可就少了一員虎將,這讓劉辯如何能不擔心?

待到此時,四戰皆過,劉辯一方四戰三勝一負。西涼馬家一方四戰三負一勝,這一輪比較卻是劉辯贏了。

然而那西涼大軍卻只是退回原地,再無聲響。也無人出來說話。

劉辯心中略略搖頭,這西涼馬家怕是不認賬了。如今理虧,卻也知道。故而不肯退去,也無臉上前說話。

“陛下,這馬家?”身邊顏良低聲問道。

劉辯微微一笑,雙眼凝望西涼大軍方向,嘴中輕輕道“西涼馬家必然反悔,這也是朕所預料到的。朕原也並未想那馬家真能憑着朕的這一賭局就讓其乖乖退軍。只要今晚一過,馬家便是朕的囊中之物。”

“陛下心中已然有了計策,這馬家今次必然逃不脫陛下手心。”顏良在一旁低聲讚道。

逃不脫麼?未必吧!劉辯搖了搖頭,希望趙雲已然準備完畢,若是趙雲準備妥當,朕便能破了西涼馬家這三萬鐵騎。鐵騎一破,那馬家自然無所依仗,這纔是真正的拿下了馬家。

帶着一干大臣武將,劉辯緩緩登下城樓。待到太守府議事廳外,軍師荀攸早已在廳外等候,見到劉辯,趕忙上前來拜。

“微臣荀攸拜見陛下。”荀攸緩緩跪地,恭聲道。

劉辯上前一步,擡手虛扶,微笑道“軍師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荀攸再一跪拜,方纔緩緩起身。待到站起身來,上前低聲問道“陛下,今日戰況如何?可有擒獲那馬超?”

劉辯微微一笑,開口道“軍師雖坐內城,想必卻是知道的比朕還要清楚。卻來問朕作甚?呵呵,今日戰果不錯,雖未擒住那馬超,卻也拖延了一日。”

劉辯說完,微微思慮片刻,接着道“軍師今日可曾想到計策?若是有好的計謀,說與朕聽聽。”

荀攸苦苦一笑,有些慚愧道“微臣不才,雖苦想一日計謀,卻無奈肚中才能有限。如今只有中策一道,下策一道。上策卻是沒有。”

劉辯呵呵一笑,朗聲道“軍師想到何計策?但說無妨。”

荀攸微微躬身,應道“中策一道,乃誘敵之計,只需派一輕騎引那馬騰父子來追,在其後方埋伏十萬軍隊,突襲其大營。可是卻需有人拖住那西涼鐵騎,不然以鐵騎速度,回援的話,只怕難以奏效。下策一道,明日我軍全線與那西涼大軍決戰,待到中途,埋伏十萬大軍突襲大營。只需派兩員猛將坐鎮,合力擒拿回援馬家父子,若是成功,此戰便勝,西涼馬家必然受降。只是仍需有人牽制住那西涼鐵騎,不然依舊難以奏效。”

劉辯輕輕聽着軍師荀攸的計策,聽完後微微皺眉道“軍師所說埋伏?我軍何時有了埋伏的軍隊?難不成軍師安排了麼?”

荀攸聽罷劉辯的話,有些驚訝的擡頭道“陛下不是早已準備妥當了麼?那趙雲十萬大軍中途離去,難道不是陛下的埋伏?”

“呵。”劉辯心中微微一笑,這軍師到把注意打到朕的頭上了,不過軍師猜的到也不錯,不過趙雲這隻伏兵,不僅僅是埋伏突襲這般簡單,朕還要靠他破那西涼鐵騎。“軍師倒也猜到了朕的意思,不錯,趙雲確實是朕安排下的伏兵,而且不僅僅是伏兵,朕還要讓趙雲這隻伏兵破了那西涼鐵騎。”劉辯望着軍師荀攸微微笑道。

荀攸聽劉辯如此一說,心中驚歎一聲,原來陛下不僅僅早早安排好了伏兵,而且還想到了破解鐵騎的方法。“陛下才智,微臣不及,大漢有陛下統治,必定四方皆俱,天下太平。”

劉賀微微擺了擺手,搖頭道“此乃小計,治國安天下乃大計。朕還年輕,需要學的還很多,軍師不必太過誇讚。”

“陛下謙虛好學,實乃一代明君。”荀攸再次跪拜道。

輕輕扶起軍師荀攸,劉辯微笑道“軍師,今晚你派一隊士兵,朝天空射出八百隻火箭。這便是我與趙雲的暗號。明日晌午之前,趙雲必定能到,那時軍師且看我如何破他那西涼三萬鐵騎。”

“微臣謹遵陛下號令。”荀攸微微一躬身,緩緩退下,安排晚上事宜去了。

劉辯靜靜望着夜色中天空閃現的一點點火光,心中沉思道;若是趙雲準備妥當了,明日應當是最後一戰了,現在只是希望趙雲不要讓朕失望。

八百點火光漸漸消失在天空之中,劉辯待立片刻,方纔起身回房。房中依然是打掃乾淨,牀頭架子上銅盆中熱水已然打好,劉賀嘴角乏起一絲微笑,伸手取過盆邊的綢布,輕輕沾了些水,仔細擦拭完臉部。緩身坐在鋪好被褥的牀上,又自低頭沉思片刻。輕輕搖了搖頭,吹滅牀前燈火,靜靜沉睡過去。

江夏城,清早,太守府議事廳,早早趕來的各班大臣武將已然肅立在議事廳內。劉辯緩步走進大廳,輕輕坐在中央木椅之上,左右望了望兩排的武將大臣。緩緩點頭柔聲道“今日議事,大夥都坐罷!我軍現已被西涼大軍圍困江夏三日之久,遲則生變,洛陽那邊也不太平。各位愛卿可有良策?”

劉辯說完這番話,眼睛緩緩掃過整個議事大廳。卻是一片寂靜,過的片刻,只見呂布站了起來,上前一步,單膝跪地,恭聲道“陛下。末將願領本部兵馬前去擒拿西涼馬家父子,望陛下恩准。”

有了呂布開頭,餘下大將均紛紛起身出列應戰。

劉辯輕笑着點了點頭道“諸位將軍不必心急,朕現在問的是良策,難道朕的大臣們都毫無辦法麼?”這句話卻是將矛頭直指文臣一方,頓時間下方一片騷動。

“陛下。微臣認爲此戰只需交出陳宮大人便可以和平解決,無須動用一分兵力。但是陳宮大人乃是我大漢忠臣,卻是萬萬不可交出。如今之計唯有好言相勸與那西涼馬家,若是那馬家一意孤行,我等在出兵討伐不遲。”之見一大臣出列緩緩說出一番話。下方衆人起先聽他的意思是想把陳宮交出去,頓時爲他捏了把冷汗。陳宮更是怒目相視,恨不得立刻上前掐死這廝。待聽到後面方纔靜了下來,俱皆竊竊私語起來。

劉辯聞得這個大臣一番話,無奈的搖了搖頭,軍國大事還是不能讓這些個大臣插手,這番話說了就等於沒說,實在是敷衍之極。一臉不耐的揮退那位大臣,低頭思慮片刻,緩緩開口道“那邊西涼馬家今日有何動態?”

只見一名小將上前一步說道“稟陛下,西涼大軍今日無任何動態,依然在大營之中。”

沒有動態麼?劉辯微微皺起眉頭,輕輕揮手讓那小將退下。這應該是那馬家因爲昨日之事,心生愧疚,故而按兵不動。

“張遼,顏良,文丑。”劉辯心中微微一思考,打定主意,緩緩開口道。

“末將在。”三人齊聲應道。

劉辯望着下面三員大將,緩緩開口道:“你三人各率三萬士卒,前往城門處,等待命令。”

張遼,顏良,文丑三人接到劉辯命令,齊聲應道“是。陛下。”轉身齊齊朝門外走去。

略略一停頓,劉辯接着喊道“呂布。”

“末將在。”呂布當下走出身來,單膝跪到,恭聲應道。

“朕命你率五萬騎兵,整頓妥當,等候命令。”劉辯下令道。

呂布沉聲應道“末將領命。”起身大步走出門外。

“軍師。”劉辯望着荀攸喊道。

“微臣在。”軍師荀攸起身上前,跪倒。

“朕命你坐鎮太守府,調度後方補給,掌控城中守衛。”劉辯輕輕思索道。

荀攸擡起頭,低聲應道“微臣領旨。”

劉辯看了看天色,太陽剛剛出頭。低聲說道“陳宮。你負責傳令,待到日上三竿時,傳令張遼,顏良,文丑出城誘敵。呂布負責接應,若是那西涼鐵騎前來,便由他拖出。不過切記,不可硬拼,只需誘敵,拖住便可。你告訴他們,若是有誰不聽號令,爲立功而折損了人馬,無論是勝是敗,朕都不輕饒。”

陳宮跪在地上,聽完劉辯的旨意,低頭應道“微臣領旨。”說完轉身就朝外走去。

劉賀一連串發完命令,見基本安排完畢,輕輕閉上眼睛,靜等時辰到來。

西涼大軍內,馬騰父子四人也在大帳中議事。馬騰端坐主位,面前一張大桌。臺下便是馬家三子,馬休,馬超,馬岱。

馬騰看着臺下的三個兒子,皺着眉頭,一臉憂愁道“昨日戰敗,我西涼已然失了信用。我等離開西涼也有些日子,怕是時間一長,又要起禍亂。如今之計唯有速戰速決。”

“父親大人。我願帶領十萬大軍,踏破那江夏城樓。活擒了那陳宮,爲徐州千萬百姓討個公道。”馬休豁然起身,一臉傲氣道。

馬騰搖了搖手,輕柔額頭,“不可。這江夏城內猛將衆多,你不是對手。此事休得再提。”

“父親大人,如今這大漢天子閉城不戰,我西涼鐵騎也無法發揮實力。如若不然,多少個江夏城也拿下了。”馬岱在一旁怒聲道。

馬騰依然搖頭,一臉苦澀。“陛下不願出戰,是念我西涼大軍也是大漢軍隊,不忍手足相殘。而我卻陳兵於此,相逼與陛下,雖有理由,卻是不該,只怕難以面對列祖列宗。”

馬超聽自己父親如此說,站起身來,朗聲道“父親何必如此?既然此事已經做了,那便做到底。此事說來我等並無過錯,而且父親也說了,只要陛下交出納陳宮,我等父子四人連帶三十萬大軍請罪與陛下面前也無不可,只是那陛下恩寵與陳宮,不肯交出。我父子也是無可奈何,這才起兵相見。父親大人不必爲此事煩惱,大不了待此事完結,我父子四人自刎在陛下跟前便是。”

“不可。我馬家豈能無後?此話休得再提起。真要到那時我便反了又如何?”馬騰聽到最後,斷然搖頭道。

馬超正待說話,卻聞帳外一陣騷動,一個腳步身匆匆響起。

“不好了。那江夏城下出來了十萬大軍,此時正在城下集結,怕是不一會就要攻來了。”一名軍士匆匆趕進,一臉焦急道。

“哦?孩兒們,雖爲父出去看看,備馬。”馬騰眉頭一皺,伸手一揮,轉身朝帳外走去,自然有小卒備好了戰馬。

“馬超。你統領鐵騎,準備接應我等。馬休,馬岱你們各率八萬軍士,與我一同前去看看。”馬騰翻身上馬,口連連下令道。

馬超三人皆領命而去,不出片刻,馬休馬岱二人已然趕回。

“父親大人,人馬已備齊。”馬岱和馬休齊聲說道。

“好,你二人帶好軍馬。隨爲父前去看看那江夏城有何動作。”馬騰聽完馬岱和馬休的回覆,一點頭,雙腿一夾馬腹朝營外奔去。

馬岱和馬休二人各自帶着兵馬隨後跟着而去。

第五十一章 初見豪雄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的來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投降吧第六十七章 血本第二百零八章第四十一章 朽木第三百零七章 死人了第四十三章 潁川第九十二章 堅持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八十八章 交易第三百章 善解人意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三十二章 再次逼退第六十四章 張讓第一百一十七章 入宮第三十二章 再次逼退第一百四十章第十六章 嘆息第三百二十四章 好多大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戰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屠夫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三十八章第二百八十章 華佗的自信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七十章第三十二章 再次逼退第三百零三章 羣毆啊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氏第一百二十三章 哭喪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尚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水鏡第一百一十六章 傳喚第八章 千金之子,真不金貴。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二百九十章 一劍之威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五十六章 論黃巾第二百七十一章 女將也第三百一十七章 雲哥第三十四章 初見盧植第二百三十七章第二百七十章 宵城第一百零八章 十常侍聚會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十七章 剷除第一百一十六章 傳喚第二百一十九章第一百零八章 十常侍聚會第二百五十四章 災民第一百一十五章 地震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何進謀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二百七十章 宵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持續交戰第一百九十四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啊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二十章 安慰何後第九十章 面見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五十五章 達人第九十四章 聖旨第二百六十一章 強盜第八十二章 微微苦惱第二百八十七章 羣盜第二百七十章 宵城第一百六十四章第六十七章 血本第三百一十三章 出戰啊第四十九章 荀彧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二百零九章第二十五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更安康第二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戰中第四十八章 兵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出戰啊第二百二十二章第九章 驟然轉變第二百零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