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啊切!啊切!”劉辯正在坐在御書房裡看着大臣們的奏摺,突然練練打了兩個哈欠。

劉辯輕嘆一聲,定然是誰又在詛咒我呢。

就在他繼續看着奏摺的同時,一個身穿輕衫,手拿羽扇的中年人徐徐走了進來。

劉辯聽帶有腳步聲接近,他擡頭一看,連忙笑道:“文和怎麼直接來了?快來,坐在朕的旁邊。”

聽到劉辯的邀請,賈詡臉上一喜,連忙走到劉辯對面的臥榻上坐了上去。

“陛下!剛剛宛城張繡來信箋說,此時他已經附送女兒向洛陽趕來,此時應該已經開撥了。”賈詡連忙笑道。見到宛城的張繡來投少帝,他自然是很高興。此番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宛城,他定然欣喜。

賈詡身爲太尉,位居三公之中,掌管劉辯名義上的天下軍事。此番,能夠節省下的糧草輜重以及兵卒足夠攻打徐州陶謙了,怎麼能不令他欣喜。

劉辯一聽,心中頓時也是一喜。他輕笑道:“朕的妃子已經來了,看來朕也要開始佈置婚事了。一會朕便去跟母后說說。”

“呵呵......恭喜陛下!恭喜陛下納妃子!”賈詡連忙雙手一合,恭賀道。

劉辯苦笑道:“這個妃子朕可打不過她,以後有朕的苦吃。”

“這個微臣可管不了。對了,陛下,等到陛下納過妃子之後,一定要將張繡的班底從宛城漸漸移出。將張繡的家人族人全部接到洛陽來住。”賈詡隨即說道。

劉辯笑道:“自然,朕怎麼能讓朕的岳父大人久居那個地方呢?”

賈詡知道這些事情陛下定然已經考慮過了,他也就不在說什麼。

“文和啊,此番拿下宛城,以愛卿的認爲,下一步朕該如何做?”劉辯隨即問道。

賈詡閃動着手中的羽扇,沉思片刻,臉上的表情也隨即肅然。他沉聲道:“陛下!微臣以爲,此時袁紹已經聽了陛下的號召去攻打幽州公孫瓚。而在我等勢力的周圍,除了袁紹,只剩下陶謙的徐州以及關內。”

“陶謙此人,自幼是孤兒,好學,性格剛直,有高尚的節操。後舉孝廉,拜尚書郎,授予舒令。後遷幽州刺史,徵拜議郎,參車騎將軍張溫軍事,西討韓遂。後來黃巾起兵徐州,先皇就讓陶謙做徐州刺史,大敗黃巾軍。董卓之亂後,各州各郡紛紛起兵,當時陛下在長安城中,與各處都中斷聯繫。陶謙就派使者到長安去進貢。又遷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

賈詡將陶謙的生平一一列舉而出,他隨即說道:“徐州此時雖然民殷國富,但是他卻於大義背道而馳;廣陵太守趙昱忠直,陶謙卻疏遠他;曹宏這些小人反倒親近他們,陶謙卻任用他們。這樣使各方不能和睦,漸漸亂起來。後來下邳的闕宣自稱天子的時候,陶謙派兵殺死了他,合併他的隊伍。”

“雖然此時陶謙的軍隊很多,而且控制着幾十個城池。但是以他的這種行事方法,定然會讓徐州內亂。此時看似忠義,實則狡詐。微臣以爲,陛下先招降一番。若陶謙來投,便赦免他死罪,封一個沒有實權的官職給他養老。若是陶謙不來投,便派大軍攻打他。”

賈詡見劉辯不斷的點頭,頓時信心倍增,他激揚的說道:“只要到時陛下的大軍的一到,被他疏遠的那些城池的太守必然會向陛下倒戈。微臣以爲,去徐州用不上了三個月。”

劉辯聽到賈詡的分析,笑道:“朕也如此認爲!”

————————————————

傍晚,劉辯帶着張幺兒徐徐走到何氏何太后所居住的養心殿。

他進入內殿,見到母親正在泡茶。劉辯便親自上去,輕輕的喊了一聲:“母后,兒臣來了。”

何氏聽到兒子的聲音,她擡頭一看,頓時臉上浮現出笑容。

“玉兒,月兒先下去吧,本宮和陛下說說話。”何氏將手中的香茶放下,對着殿中的何氏最爲喜愛的兩個貼身侍女說道。

“諾!”隨即,這兩個宮女便離開了養心殿。

“辯兒,母后見你面帶喜色,有什麼好事情要跟孃親說?”何氏親手將劉辯帶大,自然清楚劉辯的性子。此時見到劉辯笑的嘴都合不上了,自然知道辯兒定要跟她說什麼好事。

劉辯輕笑道:“母后,兒臣要納妃子了。”

何氏聽後,頓時一驚,隨後便笑道:“是哪家的閨女讓辯兒看上了?”

“宛城張繡之女張泉,此時都已經在路上了。”劉辯隨即回答道。

何氏秀美微蹙,她埋怨道:“辯兒也不提前跟孃親商量一下,這是表明的先斬後奏啊。”

“母后莫怪,兒臣最近太忙,卻是忘了此事。”劉辯連忙賠罪道。

何氏突然警覺道:“那宛城張繡不是叛賊嗎?辯兒不是於那張繡行同水火嗎?怎麼此次竟然娶那叛賊的女兒?”

劉辯輕聲笑道:“嫁妝便是那宛城,母后以爲分量夠不夠?而且兒臣在鄴城便見過那張繡的女兒張泉,真實美若天仙,而且秀外慧中。一看就是個賢淑的女子。”

何氏端起茶杯,做到臥榻上,笑道:“既然辯兒都如此心切了,母后若是不答應,不是讓辯兒不喜嗎?”

“母后同意啦!兒臣真是太高興了。”劉辯頓時大喜,連忙呼喊道。

何氏見到劉辯如此反映,她輕輕的說道:“這一晃,辯兒便已經到了弱冠之年。也是該娶妻生子的年紀了。當年你父皇這般大的時候,妃子都不知納了幾個了。不過母親知道,這場婚姻的重點是宛城吧。雖然孃親從不關心政事,但是孃親心中對這點事還是清楚的。”

“是啊!此時兒臣勢單力薄,還不能夠在這亂世生存,勢力能大一份便大一分。”劉辯輕嘆一聲說道。其實他對於張泉也是蠻期待的。畢竟這是一個古代版的野蠻女友啊。

何氏聽到劉辯如此說,她便也不在說了什麼。只是告訴劉辯要儘快生出個龐大小子出來,她老人家太寂寞了,以後要陪着皇孫。

劉辯的厚臉皮破天荒的紅了。隨後便糖篩一番,他可是清楚,張泉的武力值。別說生孩子了,到時候說不定自己砰砰她的手,估計就會被過肩摔,然後再......

想到此處,劉辯的額頭都浮現出細密的汗珠。雖然此時劉辯的武力值升的也快,但是劉辯練武的時間不長,此時也就是跟三位將軍處於同一水平線上。而那張泉武力值實在是太高,估計跟他記憶中的三國時期的猛然趙雲都有的一拼。

“哼!等到朕的武藝超過你,還不是手到擒來!”劉辯在回去的路上冷哼一聲。

傍晚吃過飯,劉辯正在散步的時候,荀彧這位名義上的三公之首的宰相便來找他商量國事。

此時劉辯沿用西漢的官職體系。三公分別爲丞相,太尉以及御史大夫。而不是他的父親所用的太尉、司空、司徒。

劉辯將荀彧放在丞相的位置自然是有所考慮的。

丞相是全部外朝官的首長。凡國事,均先上丞相府,由丞相於府中召集六百石以上的官員會議,議定之後再以丞相的名義上奏皇帝裁可;凡大的人事變動、政策調整,也都是由丞相主持廷議,然後領銜上奏;皇帝的詔命,都必須下達給丞相,由丞相負責實施。

在西漢,皇帝對丞相禮遇隆重。按照漢朝任免丞相的儀式規定,皇帝本人親自出席朝會,在京六百石以上的官員必須到會。

丞相晉見,皇帝必須在正殿具正式朝服接見。丞相奏事畢,辭出,皇帝要起立、送至殿門。丞相病重,皇帝要親臨問疾,並遣使送藥。

щшш¸ tt kan¸ CO

同時,丞相對百官有選舉、任官、黜陟、刑賞的權力。

劉辯有前世的經驗,自然知道丞相一職的重要性。要知道,在漢文帝的時候,申屠嘉擔任丞相,在一次晉見文帝的時候,文帝的寵臣鄧通舉止傲慢。申屠嘉回到丞相府之後,立即發出命令,召鄧通詣丞相府。鄧通免冠赤足,頓首謝罪。

申屠嘉本打算殺掉鄧通,但是就在嚴辭訓斥鄧通的時候,文帝派使節召鄧通入宮,鄧通才免於一死。由此可見漢朝丞相的權力是非常大的。

劉辯深知荀彧此人在治國安邦上,在舉薦人才上,確實是很有眼光很有能力。在劉辯的記憶力中,荀彧對曹操是忠心耿耿。自然,此番荀彧作爲自己的丞相,他也認爲荀彧也會對自己這般。

他之所以採取西漢的官職制度,他是有所考慮的。賈詡雖然有謀略,對軍事上很瞭解。但是他有些傲慢,而荀攸又太過年輕。所以,他安排荀彧擔任丞相自然是起着震懾這二人以及提點的作用。同時,也可任命一些有才才能的人在適合的官位上發揮他們的才能。

劉辯可是知道在輔佐曹操的時候,荀彧都舉薦過:荀攸,鍾繇、戲志才、郭嘉、司馬懿,陳羣、杜襲、郗慮、華歆、王朗、荀悅、辛毗等大批精英。

所以劉辯相信他的眼光,他認爲荀彧出任丞相一職實在是最適合的。

“陛下,微臣明日便開始張羅陛下的婚事。陛下以爲如何?”荀攸揹着雙手,對着劉辯說道。

劉辯笑道:“一切都麻煩文若了。宛城,成敗就在此一舉了。”

“是啊!微臣定然竭盡全力辦好陛下的婚事。”荀彧呵呵笑道。

劉辯說道:“張繡之女張泉實在是太厲害了,朕怕以後降服不了啊。”

荀攸卻笑道:“那便是陛下的事情了。宮內之事,微臣管不了。但是,微臣認爲,再厲害也是個女子罷了。陛下跟她的戰場不是在牀下而是在牀上。”

“老色鬼1”劉辯心中暗罵一聲,但是同時也覺得荀彧說的有道理啊。再厲害,到時候也要......

“文和說的有道理啊,果然不愧是老謀深算,很有經驗啊。”劉辯調笑道。

荀彧卻是一點也不臉紅,他侃侃而言:“這御妻之道跟攻打敵人是一個道理。只要找到弱點,便能一擊即中,從而能降服敵人。”

劉辯搖搖頭,他的臉皮自然沒有荀彧厚,聽到荀彧侃侃而言,他暗自搖頭。

“看來朕以後要向文和學習御妻之道啊。”劉辯輕嘆一聲。

“微臣不敢!微臣只能提供一些建議罷了。”荀彧笑道。

“......”

二人談到御妻之道的時候似乎是找到了共同語言,二人一直說道很晚才各自回到各自的地方。

第二天,荀彧便開始吩咐百官張羅起來劉辯的婚事。

皇帝納妃子,尤其是剛剛弱冠不久的皇帝,這條消息自然夠重量。

以至於這個消息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便在洛陽城內傳開,洛陽的商賈以及平民都談論着此時。並且這個消息以很快的速度向周圍的地區輻射,一直蔓延到個個區域。

洛陽城內外的平民更是一個個自發的掛起了彩燈,放起了鞭炮,翹起了鑼鼓。

皇城內位也頓時被喜慶的氛圍籠罩,尤其是皇城之中,到處張燈結綵,宮女、太監以及文武百官頻繁的走動。各種皇帝納妃子需要準備的禮儀道具等等,事情差不多是一團亂麻。忙的各位大臣宛若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而劉辯也被幾個禮儀大臣圍住,不斷的給劉辯教授着各種要注意點禮儀以及需要祭祀的祖先等等。

此時劉辯就感覺自己向一隻木偶,不斷的被提來提去,實在是繁瑣無聊之極。

最後,他實在受不了了,有些賭氣的不去做。但是那些禮儀大臣宛若唐僧一般的說話,再次讓他啞火。

最後只好無奈地被扯來扯去,穿戴上各種複雜的衣物以及佩戴上繁雜的飾品。

“唉......不就是結婚嗎?怎麼當個皇帝就這樣難受啊。”劉辯心中輕嘆一聲,他足足被折騰了一個上午,總計超過了五個時辰。

如果再讓他納妃子,他就要考慮考慮要不要再去娶了。因爲這結婚的過程實在是太折磨他的神經了。

張繡騎着高頭大馬走在送親隊伍的最前面,女兒張泉坐在馬車上,在兩人的周圍是兩千宛城將士。

秋風烈烈,一路上,道路兩旁的樹木都開始枯萎了。

胡車兒穿着他最喜愛的豹頭盔甲,騎着他鐘愛的西涼駿馬,手中拎着一個舉槌,靜靜的跟在張繡的後面。

雖然他不明白張繡大哥爲什麼會投到劉辯的麾下,但是他不管,只要張繡走哪,他便跟到哪。他欠張繡大哥一條命,所以除非他死,否則他便跟着張繡大哥。

張繡勒緊繮繩,很快就進入了豫州的洛陽境界了。一路上走過的州縣全部都安全的通過了。

“看來少帝已經將此事在整個豫州通告了。”張繡目光復雜的看着前方,他只是一個地方的土皇帝,但是他卻要爲他的兄弟,他的將士找一條光明的路途。

爲次,他不惜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堵在少帝劉辯的身上。

女兒張泉是他唯一的之女,雖然從小他見到女兒的次數不多,也不經常在家。但是,他最爲疼愛,最割捨不了的便是這個女兒。

“呼!”張繡緩緩的將心中淤積的濁氣緩緩吐出,他舒緩一下進來緊繃的神經。

就在他有些發愣的瞬間,前方傳來了奔騰的馬蹄聲。他心中一緊,當下揣測道:“難道少帝劉辯想要派軍殺了我?”

“隊伍停下,快速戒嚴!”張繡劍眉緊皺,當即大聲一喝,他狠狠地拉了一下繮繩,將正在徐徐前進的馬兒挺住。

聽到他的命令,整個二千多人的隊伍瞬間停了一下。隨後只聽,唰唰唰的抽出武器的聲音,所有的宛城將士一個個抽出自己的武器,警惕的看着前方。

轟轟——轟轟——

張繡嚴陣以待的時候,前方的視線盡頭,出現了一批批身穿紅色鎧甲的騎兵。轉眼間,這隻隊伍便出現在了張繡的面前。

在這支隊伍的最前方,一個彪形大漢騎着一匹全身血紅的駿馬奔馳而來。這大漢的身後,所有的騎兵都整齊劃一瞬間停止,等在後面看着前方的將軍。

“前方可是宛城張繡張將軍?”那彪形大漢在距離張繡的隊伍十幾米的距離便勒緊繮繩,停了下來。

張繡驅趕着胯下駿馬走到前方,沉聲道:“在下便是宛城張繡!”

“呵呵,末將乃是少帝軍的折衝將軍劉凱,奉少帝之命來此恭迎張將軍的送親隊伍。”劉將軍大聲一吼,面帶着喜色說道。

張繡一聽,心中頓時一喜,原來是少帝軍的迎親隊伍啊。

“劉將軍,既然如此,我等就開撥吧。”張繡急切的說道。

劉將軍笑道:“張將軍莫急,此番距離洛陽只有一個時辰的路程,我等只需慢慢前行便可。不必着急。陛下已經在洛陽城內佈置好了大批的迎親隊伍。”

“既然如此,劉將軍先請!”張繡對着劉將軍說道。

劉將軍隨即笑道:“我等是恭迎陛下的未來的妃子和國杖,不敢有所怠慢。到時候若是陛下怪罪下來,我等可擔當不起。還是張將軍請吧。”

張繡目光宛若火炬,他見這位將軍臉上的表情不像是作假。隨即便說道:“既然如此,我等便先行走在前面了。”

在馬車裡的張泉,則是一身的新娘打扮,她倚着馬車的窗口,目光呆呆的看着外面的蔚藍色的天空,心思已經不知道飄到了什麼地方。

隨後張繡便帶着送親的隊伍走過了劉將軍的隊伍的前面,他經過劉將軍帶領的騎兵的時候,見到劉將軍帶領的騎兵,心中暗歎:“好一支騎兵。”

剛剛他可是見了這支騎兵的可怕之處,說走便走,說停便停。宛如一個武藝高手一般,對武功招式已經收放自如了。那是何等可怕的一直騎兵啊。

如果說,向前他還有些心不甘情不願的將女兒嫁給劉辯,但是此時見到劉辯的騎兵他心中再也沒有一絲這樣的想法了。

快到晌午的時候,這支送親的隊伍便到達了洛陽城外。

在洛陽城外,幾對穿着整齊的士兵遠遠的變來迎接這支送親的軍隊。隨後進入洛陽城中。便有荀攸親自來迎接這支隊伍。

第八章 千金之子,真不金貴。第二百六十七章 感懷第二百四十八章 徐州第三十六章 縱論劉備(下)第一百九十四章第二十七章 剷除第三百二十三章 超哥第三百一十九章 妙計?第五十六章 論黃巾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二百二十四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選擇第八十六章 許諾第二百九十五章 投降吧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氏第一百八十九章第二十二章 第一個手下第三百零二章 公子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三十四章 初見盧植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一百零四章 風雨飄搖多叛亂第四十章 豬一樣的戰友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作亂第三百一十四章 恭送第三百零四章 淡定第七十六章 遼初戰第九十九章 父父子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恭送第一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算計第七十九章 潰敗第二百八十九章 彪悍第一百零六章 病重第四十二章 自謀出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剛烈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三十九章 拜師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算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二十三章 鞭笞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二十四章 針對第一百九十四章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形勢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五十二章 折節第三十七章 初見何進第二百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見血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束手就擒?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二百八十八章 信仰第二百五十章 文丑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五十五章 達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先生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五十四章 縱論第二百零六章第一百零一章 召集心腹第三十六章 縱論劉備(下)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九章 驟然轉變第三十三章 城門小衛第二十章 安慰何後第二百七十七章 諸葛啊 諸葛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啊第二百六十七章 感懷第一百零三章 順利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三百二十九章 拼殺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傳喚第二百八十四章 束手就擒?第九十七章 君臣第二百四十二章君臣第六十九章 遼歸第五十三章 一爲帝師,二爲帝友,三爲第二十四章 針對第二十七章 剷除第二十二章 第一個手下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二百八十四章 束手就擒?第三百二十三章 超哥第二十二章 第一個手下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百九十五章 投降吧第二章 樂極生悲。皇子辯?劉姓。第一百一十九章 盧將軍來第二百一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