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確實如此,不過此事卻已經不能夠在阻止了。大將軍與袁司空爲了他們的自身利益,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將董卓引進京都洛陽!現在……,或許該是考慮應對董卓進京的事情了!”劉辯贊同的點了點頭,很是有些擔憂的說道。

劉辯的話音剛剛落罷,荀彧就疾步上前,雙眼緊緊的盯視着劉辯,緩聲說到:“不知道陛下心中可有決斷??”

“朕剛剛前去大將軍府邸之時,曾經試圖阻止大將軍與袁司空的倒行逆施之舉,最後雖然冒着和大將軍翻臉的危險,卻還是沒有取得任何的效果!”劉辯並沒有直接回應荀彧的問題,而是緩步走到殿門處,好似自語一般的說出瞭如此一番話來。

聽着劉辯的話,荀彧幾人不覺的對視了幾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抹濃重的擔憂之色。不過幾人卻也並沒有上前詢問與劉辯前往大將軍府邸的具體情形,因爲他們知道,既然劉辯能夠說出如此話來,那麼隨後,也就將會講出他心中的決斷。

“現在的洛陽三輔之地,在不久之後,恐怕就將要倫爲險惡之地。古之聖賢有云,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所以。朕想要攜帶文若、公達幾位潛出洛陽,前往河內張遼處,以求暫時避過眼前危機。待得時機成熟,在謀劃大事!”劉辯稍顯失落的嘆息了一聲,隨即轉身向荀彧、荀攸幾人看去,緩聲說道:“不知文若、公達你們看如此可行?”

“陛下不可……!”劉辯的話音剛剛落地,荀彧就霍然起身,疾步走到劉辯身前,滿是焦急的說道。

“恩?”低聲的驚疑一聲,劉辯很是不解荀彧爲什麼會如此的激動,但還是壓下心中的疑惑,向荀彧說道:“文若認爲不可行嘛?那可否說出你是如何想的!”

“陛下,雖然大將軍與袁司空肆意妄爲,企圖染指朝廷皇權,但皇上你也不可以輕易出宮啊。皇者……,國之命脈,猶如遠古部落之圖騰也。只要皇上你身在洛陽重地,有着朝中忠義之士的支持,更有陛下很早以前就已經佈置的安排,形勢並不一定會險惡到那裡去的!”荀彧神情焦急,連聲述說,以圖勸解與劉辯能夠回心轉意。

“文若此言雖然有理,但董卓其人太過殘暴,如果一旦進京禍亂,恐怕……!”說道這裡,劉辯卻又不由的想到了歷史之上的漢少帝。自董卓進京之後,漢少帝整日以淚洗面,行事也異常的謹慎小心,唯恐惹來董卓的不滿,就是如此,但最後漢少帝的結局也悽慘至極,落得個被董卓廢棄,隨後遭人暗殺的悽慘命運。

“陛下,不管如何,陛下身爲當朝九五至尊,卻也不能隻身潛出京畿三輔之地啊。這有關國之大義,不可不思量。而且……,此事雖說危機,卻也並不是沒有挽回的餘地,陛下早就已經定下了引外賊而滅內禍之計,如若董卓進京,只要略施小計,卻也未嘗不會有所轉機,達到逢凶化吉之處!”荀彧拜倒在地,連聲苦勸與劉辯。

眼見到荀彧拜倒與劉辯身下,荀攸以及盧植兩人在低頭思量片刻之後,也相繼拜倒在劉辯身前,連聲苦勸起劉辯來。

“陛下請三思啊。皇者,國之威嚴所在,如果陛下真的在此危難之時棄滿朝文武,全天下百姓而去,必然會有損我大漢皇朝威儀。恐怕那時,陛下要重振我大漢,再現中興之勢卻也就千難萬難了!”

“陛下。董卓進京雖然危機,但陛下早有定計,爲了此時此刻,陛下與臣等謀劃多年,千萬不可在這至關重要之時毅然遠去啊。那麼先不說陛下這幾年所謀劃準備之事一朝而成畫餅,就連自身的安危,大漢皇朝的基業,卻也難以保全了!”

看着跪倒在自己身前的盧植與荀彧幾人,劉辯不僅有些傷神,自從荀彧幾人跟隨他一來,一直盡心盡力,而劉辯也報知以誠相待,幾人之間數年猶如至親之人。像今日這般。荀彧幾人一起拜倒在他身下,連聲苦勸。這卻也是第一次。

“太傅大人,文若、公達請起吧!是朕糊塗了!”神情稍微有些傷感的嘆息了一聲,劉辯拋棄了心中的猶豫,走到荀彧幾人身前,挨個將幾人扶起,緩聲的說道。

“陛下,你決定了?真的不走了嗎?”盧植剛剛被劉辯扶起,就迫不及待的向劉辯詢問了起來。

“不走了。列祖列宗打下來的基業,先皇傳下來的大好河山,我劉辯雖然無能,卻也不能如此輕易放棄啊!”劉辯輕笑一聲,轉身向嘉德殿外看去,投過層疊的時空,劉辯眼中好似浮現出了大漢王朝內那疾苦無着的百姓,那痛苦的呻吟,讓劉辯心中一陣陣的陣痛。

“或許……,卻是是我有些猶豫了。驟然之間知曉母舅如此狼子野心,確實是使得我心中稍微有些猶豫。也罷,反正此時已經沒有後路了。冒險拼搏一次也未嘗不可!更何況,我既然此時身爲大漢王朝的帝王皇者,卻也也不忍就此拋棄全天下的百姓,爲了自身一家之安危。情何以堪?罷……罷罷!”

稍微有些傷神的嘆息了一聲,劉辯卻也不去再去向潛出洛陽之事。轉而堅定下心中的信念,緩步走到龍牀之上,待得端坐好後,神情已經變得堅定無比。

“文若、既然你力勸朕不要潛離洛陽,那現在是否可以說下你心中的想法了。看你的神情如此的堅定,想來是有一定的計劃了!”劉辯面色沉重的遲疑了片刻之後,雙目緊緊的盯視着荀彧,緩聲的說道。

“陛下,其實此時非常的簡單,如果董卓進京肆意妄爲,那麼必然會引來大將軍與袁司空的不滿,而那時,兩虎相爭,卻也是陛下從中斡旋之時,或許……,陛下還能夠藉助此次機會,悄然的發展自身勢力也說不定呢!”荀彧展顏一笑,很是有些平淡的說道。

聽及到荀彧之言,劉辯卻不僅的苦笑了起來。雖然荀彧這一番定計和他以前所爲劉辯謀劃的構想相符合,但荀彧有那裡會清楚何進不可能會活到那時候呢。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劉辯非常的堅信,用不了多久,他那個肆意妄爲的母舅,也就將喪生在十常侍張讓、趙忠幾人之手。

而伴隨這何進的逝世,董卓恰巧趕到京都洛陽之地,這才揭起了爲禍大漢數十年的羣雄爭霸。

“那文若可曾經如此設想過,如果到董卓進京之時,大將軍卻已經先逝去,而袁逢一屆文弱書生,滿朝文武,又有誰可以讓朕依靠,又有誰可以制約與董卓呢?”稍微的沉默了片刻之後,劉辯神情略顯擔憂的向荀彧問道。

“大將軍先逝去?”聽及劉辯之言,荀彧不覺的一驚,很是有些難以置信的看向劉辯。面上雖然還是一副平淡的神情,但心中卻已經掀起了滔天大浪。

“文若不必疑惑。無論怎麼說,大將軍也是朕的至親母舅,朕還是不會親手加害與他的。朕的意思是,如果在董卓還未進京,或者說董卓進京前夕,十常侍趙忠、張讓等人如果謀害了大將軍,那麼朝廷之中必然會沒有人來制衡與董卓,朕又當如何?”眼中綻放過一道冷芒,劉辯話語已經略帶一絲的冷意。緩聲的向荀彧說道。

對於荀彧,劉辯還是一直比較讚賞的。不過……,荀彧畢竟只是一個謀主,不能通曉世間之險惡,更不會如劉辯一般知曉歷史大勢。他又如何會曉得即將發生的事情呢?

何進雖然機關算盡,甘當袁逢等士族門閥的馬前卒,一心想要藉助外鎮諸侯剷除朝中作亂的十常侍,但何進又那裡會想到,還沒等他先實現自己剷除十常侍的大計,就先被張讓、趙忠幾人謀算致死。

“啊……!這……!”

聽及劉辯之言,荀彧悚然一驚,直到此時,他卻纔發現自己的謀算有着一個難以彌補的漏洞,而如果劉辯不向他提及此事的話,恐怕一旦到董卓入京之時,那麼必然就會將劉辯置身在極其危險的境遇之中。

而這,卻正是身爲謀主所最不該犯下的失誤。劉辯如此的禮遇與他,如果因爲他一時的失算,而使得劉辯身遭險境,恐怕就是窮盡一生,荀彧也難以彌補自己的失誤。

要是劉辯在這種險境之中喪生的話,恐怕荀彧即使不追隨劉辯而去,也會愧疚致死吧。

想及至此,荀彧那經久不變的沉穩之色瞬間變得蒼白了起來。一層細密的冷汗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浮上了荀彧的額頭。

“陛下,是微臣算計失誤了。如果不是陛下提醒,恐怕荀彧必然會讓陛下深陷險境之中,微臣該死,請陛下治罪!”荀彧也來不及擦拭去額頭的冷汗,就連忙跪倒在劉辯身前,神情羞愧至極的向劉辯請罪道。

“文若請起吧!此事關係很多朝廷機密之事,你不清楚其中之事,謀算失誤卻也怪不得你!”淡然的點了點頭,劉辯緩聲的向荀彧說道:“不過此事卻也有一定的可信性,文若還應早做準備!”

“謝陛下寬恕之恩!”

荀彧苦笑起身,揮手將額頭之上的冷汗擦拭而去。隨即就走到席位之上,陷入了苦思之中,在這一刻,荀彧已經暗下決心,無論如何,卻也要想出解決眼前困局的辦法。

看到荀彧退去,劉辯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隨即向荀攸與盧植兩人看去,希望可以從兩人處得到一個可以解決此時困局的辦法。

可是,在劉辯的目光停留在荀攸與盧植身上之時,兩人卻都很是有些慚愧的地下的頭顱。

眼見此種情況,劉辯卻也很是有些無奈,在做的幾人,都已經算是大漢王朝的一時賢才,可是就是這樣的英雄人物,絕世謀主,卻也對眼前的困境束手無策。

不過,雖然劉辯心中有着一些的失望,卻也並沒有怪罪與幾人的打算。在思量了片刻之後,劉辯也就閉目沉思了起來。

在這一刻,本就寬曠的嘉德殿瞬間變得寂靜無比。而一直侍立在劉辯一側的容姐雖然也心情焦急無比,但卻也知道此時的劉辯與荀彧、荀攸幾人正在苦思解決眼前困境的良策。卻也只得強自壓下心中的煩躁,皺着眉頭沉思了起來。

如此,令人壓抑的寂靜持續了許久之後,就聽見在空曠的嘉德殿內突然傳出一聲驚喜至極的低呼之聲。

“有了!終於想到辦法了!”

伴隨這聲音剛剛響起,一直在閉目沉思的劉辯不由的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見此時的荀彧神情激動無比的正在撫掌大笑,看那神情,如果不是此地是劉辯的寢宮之地的話,恐怕這個當時難以尋及的賢良君子都會如孩童一般大跳大笑起來。

看着荀彧這般神情,劉辯不由的笑了。剛纔劉辯他刻意的裝出一副陰冷的神情訓斥荀彧一番,就是爲了要將荀彧逼迫到絕境之處,只有如此,卻纔可以讓荀彧想出解決眼前困局的良策來。

而荀彧,看眼前的神情,卻也並沒有讓劉辯失望。

“果然是歷史之上曾經留下傳奇的賢能,能夠與諸葛武侯、鬼才賈詡比肩的人物,確實不能小看啊!”

心中暗歎了一聲,劉辯不僅又想到了賈詡此人,按照歷史所說,此時的賈詡應該還是一個落魄而不得志的小小郎中,可是劉辯曾經數次查詢朝中官員名錄,卻也沒有發現此人。最後無奈之下。劉辯只有暫時的放棄了對賈詡的追尋。

如果說劉辯的心中的話,相較與諸葛武侯與荀彧、郭嘉這般的三國著名謀主,劉辯卻還是比較欣賞與賈詡,究其原因,卻還是賈詡那毒士之名。能夠在三國這般羣雄爭霸之中,留下如此顯赫威名的,除了賈詡之外,就是諸葛武侯卻也沒有此等能耐。

而最讓劉辯對賈詡欣賞的卻還並不只是如此一點,更爲重要的是,劉辯很是清楚賈詡更是大漢少有的忠臣。或許如此說法放到現代之時並不會有人贊同,甚至或許還會遭到鄙夷。但劉辯卻很是清楚,賈詡其人這一生之中雖然智計通天,但所謀劃之事卻少之又少。

而如果細算起來。在三國之時首先提出要轄天子以令諸侯的,卻也是賈詡。但卻少有人記得,在董卓火燒洛陽,獻帝逃離之時,就是這賈詡,在郭淮幾人之間爲漢獻帝謀算,卻纔讓獻帝這大漢王朝最後的帝王免得身死的悽慘下場。

“看來,如果以後有機會,卻還是要尋找一下賈詡、郭嘉等人。荀彧、荀攸兩人雖然也是智謀通天之輩,但兩人畢竟是受儒家那仁厚思想侵蝕太重,無法做到爲謀取最後的勝利而謀算一切的狠辣。這確實一種缺陷啊!”

心中暗自嘆息了一聲,劉辯暫時放下心中的謀算,饒有興趣的向荀彧看去,嘴角勾起一絲笑容,含笑說道:“文若,看你如此興奮的神情,可是想到了破解此時困局的良策?”

“陛下,臣下確實想到了破解此時困境的良策,只是如此一來,卻也會給陛下造成一些麻煩。卻還需要陛下忍耐一些!”荀彧神情先是一喜,隨後略帶愧疚之色的向劉辯說道。

“無妨……!爲了我大漢基業,爲了天下衆多疾苦的百姓,我劉辯受一些委屈卻又何妨?”劉辯渾然不在意的的擺了擺手,隨即緩聲對荀彧說道:“文若,你就請直言吧。如果在這麼抽搐的話,恐怕就是朕,卻也沒有那份耐性去等待了!”

聽及到劉辯之言,荀彧明顯的長長出了一口氣,而眼見到劉辯此時那欣喜的神情,荀彧也就不再多做猶豫。

“陛下!其實此事卻也並不算爲難,只要陛下也悄然下到聖諭,召集一些同樣具有野心之人前來京都洛陽勤王,而在朝中,陛下大肆封賞一些略有才能之人,卻也就算解了眼前這個困局了!”

低聲的輕嘆了一口氣,荀彧緩聲說出如此一番話來,而在荀彧的話音剛剛落罷之時,荀彧的臉上卻也悄然的浮現上了一絲疲倦之色,看這神情,荀彧剛纔必然是經過非常繁重的思量。纔想出如此一個不是計策的計策來。不過,卻也算是可以暫緩董卓進京之後的困境。

“召集外臣勤王?”

低聲的自語了一聲,劉辯的雙眉不自覺的緊緊皺了起來。低頭思量片刻之後,也就明白了荀彧所言的深意,歷數先古諸朝,召集外臣勤王,無不是發生在國家危難之時,而這,卻也隱晦的表達了那時帝王的無能,而劉辯如果真的將外臣召集來洛陽勤王,首先不說會表現出他的無能,更爲重要的是,那大漢皇朝最後所生存下來的威嚴,卻也要在此時有所損失。恐怕從此以後,大漢皇朝的旨意,卻也無法在傳達與天下數百州郡。

不過,荀彧卻還是低估了劉辯那寬曠的胸懷,暫且不說董卓亂京之後,大漢皇朝最後的威嚴必然會蕩然無存,就是劉辯自己的皇者名聲,劉辯卻也並不是太過看重,在劉辯看來,歷史都是最後勝利之人的家書罷了。如果劉辯最終能夠取得這場驚天豪賭的勝利,並重振大漢中興,這點微小的缺陷,卻也可以讓人刻意的忽略過去。

或者……,甚至會有人將此事說成是劉辯的計策也不可而知。而在那時候,如果劉辯實在不喜此事的話,卻也可以名史官將此事件刪除而去。如果史官太過固執的話,爲了他劉辯後世的英名,劉辯卻也不會在意再如秦皇一般,在整個天下再來一次焚書坑儒之舉。

“文若,召集外臣進京勤王卻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如何來保證這些外臣卻不會如董卓一般任意妄爲呢?而且……。如果這些外臣不能夠制衡的住董卓的話,恐怕卻也會給朕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危機!”低頭思量片刻之後,劉辯一咬鋼牙,心中下定了決斷,但卻還是有些疑惑的向荀彧問道。

“陛下這點可以放心,能夠在這險惡官場之上站住腳的,又有那個是簡單之輩,更何況有陛下在呢,只要陛下在其中稍加調控,卻也就能夠藉助這些野心之人,來制衡與董卓了!”淡然的輕笑一聲,荀彧很是輕鬆的說道。

“那以文若只見,朕該當召集那些州牧郡守領兵前來洛陽勤王呢。如果來人兵力薄弱,卻也難以有膽量對抗與董卓,而如果來人兵力太過多的話,卻也是又引來一隻惡狼,這卻讓朕很是爲難!”緊促着眉頭思量片刻,劉辯還是向荀彧問道。

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尚第七十六章 遼初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災民第九十四章 聖旨第八章 千金之子,真不金貴。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二百三十六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持續交戰第一百七十二章第兩百一十一章第二百七十章 宵城第二百五十八章 橫刀道歉,第六十二章 籌謀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衝殺第三百零六章 搜捕的來了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一百零一章 召集心腹第二百九十二章 殺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嗯啊,稍微有些猥瑣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七十五章 設計第七十四章 操第二百八十九章 彪悍第二十四章 針對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袁紹的算計第二十八章 賞罰之權第二百八十四章 束手就擒?第九十一章 商議第二百一十二章第二十八章 賞罰之權第二百三十六章第二百零九章第一百六十章第八十六章 許諾第九十七章 君臣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七十一章 遼去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五十三章 一爲帝師,二爲帝友,三爲第二百九十九章 居然有這玩意第二百零八章第五十四章 縱論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見血了第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第三百二十三章 超哥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一十二章 厲聲爆喝第二百六十九章 老臣子第三百二十章 段子啊第三百一十章 護駕的來了第四十七章 武藝第九十五章 慚愧第十四章 權勢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九十六章 寬慰第二百六十六章 先生第二百四十三章 虛實第八十章 宮內第二百三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怒火第二十四章 針對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恭送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的來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晃動第七十四章 操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三十九章 拜師第二百零五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戰中第一百零三章 順利第六十九章 遼歸第七十五章 設計第四十三章 潁川第三十八章 西園新軍第二百五十章 文丑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啊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哭喪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嗯啊,稍微有些猥瑣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殺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尚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九十九章第二百章第三百零一章 見喬第二百五十二章 呂布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算第二百三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