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登極

“既然殿下已經答應,而現在朝廷情況緊急,就請殿下在這嘉德殿即刻登基爲帝。只有如此,殿下才能夠名正言順的主持朝政,處理十常侍謀亂朝政和爲先皇發喪等大事!”何進生性愚笨,那裡會清楚劉辯舉動之中的深刻含義,在稍微的停頓了片刻之後,就迫不及待的向劉辯進言道。

“那麼就有勞大將軍主持了。”劉辯後退一步,沉聲的說道。

淡然的點了點頭,隨即何進神色冷冽的一指何苗,沉聲的說道:“何苗,你前去熙寧宮有請皇后娘娘至此。”

稍微的沉吟了片刻之後,何進又補充道:“也去長樂宮將太后娘娘和二殿下請來吧,大殿下登基爲帝這般的大事情,卻也不能不讓他們參加。”

“臣下領命!”何苗疾步上前,領了鈞旨之後就點起一隊的兵士離開了嘉德殿。

而在何苗離開之後,何進又霍然一指那讓劉辯很是不滿的青年,冷笑着說道:“袁本初,你速速帶領一隊兵士,搜便禁宮,也要將十常侍等人抓來此地,我要在殿下登基之時,將十常侍的人頭砍下已經效尤!”

“臣下領命!”袁紹恭敬的對何進施了一禮,也並不去看劉辯一眼,就神色凜然的跟隨着何苗離開了。

看了眼趾高氣揚在發佈命令的何進,又看了眼對他很是不敬的袁紹,劉辯的神色雖然平淡,心中卻已經泛起了陣陣的冷笑:“還真是精神呢,現在我還沒有登基,你等就能如此的無視與我?那麼等的我登基爲帝,豈不是要成爲你等的手中傀儡?”

也就在劉辯心中泛起殺意的時候,何進已經派遣出了衆多的朝臣、不一刻之後,很多朝臣也各自很到了嘉德殿內,看着跟隨朝臣而回的諸多宮女、太監所攜帶來的禮儀之物,劉辯也知道,此時卻也到了他登基爲帝的時候了。

一切準備完畢,劉辯換上宮女所帶來的皇帝衣飾。看看了身上所穿着那明顯加長版的黃袍,劉辯苦笑不已,雖然明知道時間緊迫,何進幾人準備不出合適的一應物品,但劉辯卻也並沒有想到,何進居然會派人將靈帝平日所穿的皇袍拿來給劉辯使用。

“看來,歷史之上的劉辯不僅命短,就是這登基爲帝,卻也是最爲可憐之人。想悠悠五千年中華歷史,又有那位皇帝要穿着先皇的衣飾登基的呢?”劉辯苦笑着正了正衣冠,就神色凜然的向着嘉德殿的龍椅而走去。

劉辯剛剛落座,就見到何進在身側的太監之手接過玉璽,緩步的向着他走了過來。而在走到劉辯身前之時,劉辯卻明顯的看出了何進眼中的一抹掙扎之色。但何進在稍微的猶豫片刻之後,還是恭敬的將手中玉璽遞給到了劉辯的手上。

接過何進手中的玉璽,劉辯心中卻對何進的殺意更加的濃重起來,雖然何進身爲劉辯的母舅,但劉辯卻很明顯的看出,此時的何進已經不再滿足與他的大將軍高位。而何進眼中閃現而過的那抹掙扎之色,卻也很清楚的證明了何進心中那蠢蠢欲動的野心。

“先皇給你的已經夠多了,可是你卻並不知足,還想再進一步,掌控皇權。如此看來,卻是留你不得!”心中暗自的冷哼了一聲,劉辯手持玉璽,高高的舉過頭頂。

伴隨着劉辯將玉璽高舉過頭頂,整個嘉德殿內除了何進與袁逢等渺渺幾人都各自恭敬的跪倒在劉辯的身下,恭敬的對劉辯施禮道:“臣等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

而何進與袁逢等人因爲身處三公高位,雖然並不用對劉辯行跪拜之禮,纔此刻卻也相繼的對劉辯深深的俯下了他們那高傲的身體。恭敬不已的對劉辯施起了禮來。

看着跪倒在身下的諸多大臣,劉辯神色冷冽的沉默了許久之後,才沉聲的說道:“諸位愛卿請起。現在是危機之時,卻也不用如此的繁瑣。至於登基之事,還是一切從簡吧,如果諸位愛卿在朝政之上有什麼疑點,可以詢問與大將軍與袁司空等人。待得爲先皇送葬完畢,在對諸位愛卿另行封賞!”

“謝皇上恩典!”

衆多的大臣在這一刻,卻也知曉了劉辯的意思,相繼拜倒在地,沉聲的叩謝起劉辯來。

看着衆多大臣居然沒有一人出言反對讓何進執掌朝政,劉辯心中也更加的陰沉了起來,直到這一刻,劉辯才清楚的感受到了何進在整個大漢朝廷之中所掌控的權勢,不過雖然如此,劉辯卻並沒有任何的後悔,雖然他現在將朝中的大權完全交給到了何進的手上,那也不過是暫時的而已,正如劉辯在話語之中所言,待得爲靈帝送葬完畢,在對朝中諸多大臣進行封賞,而在這份封賞之中,卻也絕對不會少得了何進,而到那時,劉辯只要給何進一些沒有權勢的虛名,在找些理由就可以將給予何進的權勢收歸自己手中。

不過,這卻也並不着急,畢竟劉辯很是清楚何進的命運,爲了一個不久將死之人,就是讓何進暫時的掌控朝廷之中的權勢又當如何,更何況,劉辯還很是清楚,他現在還年幼,何皇后出面執掌朝廷事務卻是難免之事,而何皇后執掌朝政,卻又少不得要依靠與何進,那麼現在封賞與何進和以後何皇后封賞與何進又有什麼差別?

待得所有大臣都起身之後,劉辯嘴角卻悄然的勾起了一絲的微笑,沉吟片刻之後,劉辯向盧植看去,沉聲的說道:“大漢衛將軍盧植接旨!”

聽見劉辯的話,衆多朝中大臣各自有些驚異,但很多人還是轉瞬之間就明白了劉辯的舉動之意,在整個朝廷之中,雖說知曉劉辯拜的盧植爲師的人並不多,但卻也並不少。而根據大漢的傳統,新皇登基之後,都要立刻封賞與帝師爲當朝太傅。這是一個傳承數百年的傳統,那麼劉辯此時將盧植叫出來,卻也是必然之事了。

“臣下在!”盧植神情莊重的上前一步,沉聲的說道。

“盧愛卿身爲朕的帝師,數年之間盡心教導與朕,勞苦功高!而且盧愛卿在剿滅黃巾叛逆之時更是立下了顯赫的功勞,根據我大漢傳統,現在朕特拜盧愛卿爲當朝太傅,位列三公之上。食邑萬戶!”劉辯嘴角含笑,聲音雖輕,但卻堅定無比的說道。

而在劉辯說完這番話之後,就見到身在衆多大臣前列的何進身子一震,但隨即就恢復了平淡之色。而身處在何進身側的袁逢卻在此時陷入了沉思之中,很顯然,劉辯這是在安插自己的親信,而這樣的舉動,也表明了劉辯並不是那麼幹預平淡的人,或者應該說,劉辯是一個強勢的君主,這代表了什麼,這又將給整個袁式一族來帶什麼樣的影響,這都不能不讓袁逢深思。

“多謝皇上厚愛,微臣一定不負皇上厚望!”盧植神色恭敬的跪倒在地,對着劉辯拜謝道。

劉辯淡然的搖了搖頭,起身親自將盧植扶起,稍微的有些傷感的說道;“太傅不用多禮,按照我大漢傳統,本來拜三公之時,朕要親自相拜與太傅的,只是現在情況特殊,還請太傅能夠理解一二!”

“微臣不敢當!”盧植神情恍惚的看着劉辯,心中卻很是有些疑惑,不知道到底那個纔是真正的劉辯,如果說,劉辯對敵人之時狠辣陰險、虛僞無比的話,那麼劉辯在對待他的心腹之人時,確實永遠用真摯的感情去感動對方。而這份寬曠的胸懷,卻讓盧植在疑惑的同時,也暗自感動不已。

沉重的點了點頭,劉辯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其實劉辯剛纔的那一番言語,卻還是有所保留的,按照故漢的傳統,皇上拜朝臣爲三公之時,不僅要親自向朝臣下拜,就是朝中的文武百官,也要依照品階各自向三公之人下拜俯首,也正是因爲如此,三公之位才能夠在整個大漢朝廷的官員之中超然物外。

而劉辯卻也很是清楚,現在的情況並不是他過多計較的時候,能夠拜的盧植爲太傅高位,就已經是他此時能夠作出的最大的動作了,如果還要求太多的話,恐怕就會引來何進等人的不滿了。所以在經過思量之後,劉辯還是有所保留的說出那一番話來。

眼見劉辯封賞完盧植之後,何進才霍然的走到劉辯身前,沉聲的說道:“皇上,十常侍禍亂朝綱,更陰謀某超篡位,其罪當誅,請皇上降下聖旨,徹底的剿滅十常侍,還我大漢江山永固!”

“來了!這何進還真是迫不及待的想除掉張讓等人呢。我剛剛登基,他就要我下旨剷除張讓等人,看來他等的就是這大義的名分啊!”劉辯看着神色凜然的何進,心中苦笑無比,說實話,劉辯並不想如此快的就剷除掉十常侍,畢竟如果十常侍滅亡了,那麼何進將在朝廷之中獨自做大,而如此一來,卻也更加難以收回何進手中的權勢,最大的可能,他劉辯還會被何進用權勢壓迫,這對於一個皇者來說,卻是最爲致命的。

“大將軍,此事暫且不提,畢竟現在爲父皇辦理後事要緊!”

劉辯擡手打斷了何進的話,雖然他現在並不想觸怒與何進,但劉辯卻也很是清楚,如此輕易草率的剷除十常侍卻是萬萬不可能的,首先不說剷除十常侍對劉辯會造成的不利影響,就是十常侍在朝廷數十年所盤踞下的勢力,就不是劉辯可以輕易去碰觸的,數十年的發展,此時張讓等人的勢力早就已經蔓延全國,可以說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十常侍真的倒臺了,那麼整個朝廷也必將陷入混亂之中,這確實劉辯所不想看到的。

“皇上,萬萬不可猶豫,此時如果不剷除十常侍,那麼必然會養虎爲患、後禍無窮啊!”何進一愣,顯然也沒有想到劉辯剛剛登基,居然就會當着滿朝文武的面反駁他的提議,所以就見何進在一愣之後,神色陰冷的上前一步,在一次的進諫起來。

面對何進這咄咄逼人的氣勢,劉辯的神色少有的產生了些許的變化,不過此時卻也並不是他劉辯可以退讓的時候,在經過些許思量之後,劉辯剛要嚴詞拒絕何進的提議,就聽見嘉德殿外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之聲。而伴隨這腳步之聲的接近,袁紹也滿臉掛着濃重的殺氣走進了嘉德殿內。

“大將軍。”

袁紹走進嘉德殿,並沒有首先去拜見高高在上的劉辯,而是徑直對何進走了過去。

眼見袁紹的囂張放肆之氣,劉辯心中的怒火在這一瞬間就涌上了面龐,就在他剛要發火之時,卻突然見到何進身側的袁逢冷哼了一聲,疾步走到了袁紹的身前,滿臉怒色的說道:“逆子!你難道沒有看到皇上在這裡嗎?”

袁逢的話音剛落,滿嘉德殿內的衆臣就都傻了眼,此時衆人都很是明白,現在的劉辯雖然已經登基,但卻並沒有任何的實權,而何進掌控這朝廷的權勢,在這種情況下,雖然袁紹進入嘉德殿內不首先拜見劉辯有所失禮,但袁逢當着衆人的面訓斥袁紹,卻也太過匪夷所思了起來,這不是明顯這打何進的臉呢嘛?

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三百章 善解人意第一百零一章 召集心腹第六十三章 文遠第二百九十七章 嗯啊,稍微有些猥瑣第四十二章 自謀出路第九十六章 寬慰第一百四十五章第六十章 染指軍權第八十七章 再佈置第二百二十八章第八章 千金之子,真不金貴。第二百一十七章第二百八十八章 信仰第二十八章 賞罰之權第四十七章 武藝第七十五章 設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袁紹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馬將軍第八十章 宮內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宮之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入宮第三百零八章 保護啊第二百六十九章 老臣子第十四章 權勢第三百二十四章 好多大軍第六十八章 皇子的威勢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二百二十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戶道歉,第三百一十四章 恭送第三百一十三章 出戰啊第兩百一十一章第二百三十四章第五十章 尚書檯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九十八章 皇位第四十九章 荀彧第二十六章 救駕來遲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何進謀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四十四章 宮中依靠第二百七十六章 見血了第一百六十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大比武啊第六十一章 訓斥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三百零四章 淡定第二百四十六章 尊敬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城頭第七十七章 驍將紀靈第一章 皇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老大,老二,老第三十章 仗責第七十九章 潰敗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三百零二章 公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行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先生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二百零一章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的來了第七十七章 驍將紀靈第二十九章 密謀第三百零三章 羣毆啊第五十一章 初見豪雄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七十章 計劃第一百一十章 吩咐第三十一章 交鋒第二百八十三章 差點暈倒第三十章 仗責第六章 遭遇十常侍第二百四十四章 交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議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哭喪第八十八章 交易第二十五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四十八章 徐州第六十一章 訓斥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差點暈倒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大比武啊第七十三章 尋找精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戰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地震第二十四章 太后駕到第二百五十四章 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