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想的可真多

“沒什麼事。”羅帥司示意姚參議坐,“明紹平往杭州彎這一趟,就是爲了要見一見太后,或是見王爺一面,聽說有機會,自然要趕緊過去,這沒什麼。”

“王爺怎麼突然想起來要去這一趟橫山縣?”見羅帥司這麼說,姚參議不再多提這接風宴沒接着人的尷尬事兒,直入正題。

“我就是一直在想這件事,太后不說了,幾乎沒出過明濤山莊,王爺,”羅帥司頓了頓,緊擰起了眉頭,“以往,有這樣的事,王爺都是避在山莊內,連書院都不去,這一趟……實在是……”

羅帥司一臉苦笑,這放出話要去雞籠寺吃素齋,到雞籠寺過門不入,又故意露出行蹤,去了橫山縣。他和明紹平,從橫山縣先後回到杭州城,前後也就差了不到一刻鐘,這簡直就是故意戲弄明紹平……

“就怕是故意爲之。”羅帥司嘆了口氣。

“我也這麼覺得,實在是……要是這樣,東翁這一場可是真有點難堪了。”姚參議眉頭擰成一團,“聽說了這事,我就把咱們這一陣子的事,前前後後細想了一遍,還沒能想出什麼來。”

“就怕是咱們不知道的事,明天你去找一趟朱參議,讓他找郭勝探個話。”羅帥司沉思了一會兒,低低吩咐姚參議。

姚參議答應一聲,“帥司放心,太后那裡,帥司要不要走一趟?”

“得走一趟,前兒陸儀跟我說,王爺想練練拳腳,託我尋幾個會做練武場的匠人,要在明濤山莊後園子裡,鋪一塊練武場出來,正好當面跟太后稟報一聲。”

姚參議點頭,兩人又低低說了一會兒話,姚參議起身告退。

………………

秦王一行人,趕回杭州城時,已經是人定過後了,李文山跟着古六到古家暫住一晚,陸儀和金拙言,一起進了明濤山莊。

金太后還沒歇下,聽秦王說去雞籠寺上了香,又去橫山縣吃了龍井蝦仁,這纔回來的晚了,並不多問多說,更沒有責備,只讓他趕緊回去歇下。

秦王和金拙言回去歇息,陸儀跟着小內侍,進了金太后正屋,垂手侍立,等着回話。

“出什麼事了?”金太后皺着眉頭問道。

陸儀先將李文山找他問李文林要是問起王爺,他怎麼答話的事兒說了,“……哥兒說李學璋一向謹慎有餘,立太子這事,果然是極能壯聲勢膽量的。之後就說要去雞籠寺吃素齋,到了雞籠寺,又說要去橫山縣吃蝦仁。”

“明家那個小子,一路跟過去了?”金太后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聲調裡更聽不出。

“是,一路緊跟,晚一刻鐘進的杭州城。”

沉默了片刻,金太后語氣有些沉緩,“我看哥兒氣色倒還好。”

陸儀擡頭看了眼正看着他的金太后,“哥兒從明濤山莊直奔雞籠寺,一路上沒停,直到雞籠寺大門不遠的茶坊門口,停了半刻鐘,說不想吃素齋了,要去臨安,或者是到橫山縣吃龍井蝦仁也行。

之後一氣兒進了橫山縣,王爺讓李文山去把他弟弟妹妹接到憑欄院,說是,讓他弟弟妹妹吃頓好吃的。”

正抿着茶的金太后一口茶噴回了杯子裡,黃太監急忙上前接下杯子,“哥兒這話說的……”

“李文山心粗胸寬,六哥兒,還有金世子,常和他開玩笑。”陸儀趕緊解釋一句。

金太后哼了一聲,示意陸儀接着往下說。

“李文山接了弟弟李文嵐,妹妹李夏過去,王爺和李夏說了一會兒話,吃完了一碟子窩絲糖,就回來了。”

“那丫頭今年五歲?”金太后脫口問了句,“哥兒跟她說話?”

“是,王爺問李夏知不知道他姓什麼,又問她怕不怕金世子,怕不怕王爺,又問李夏知不知道六哥兒和金世子,以及下臣姓什麼,李夏說怕金世子,不怕王爺,王爺和下臣等人姓什麼,李夏都答了,之後就吃糖,沒再說話。”

金太后看起來有幾分哭笑不得,好一會兒,嘆了口氣,“這孩子……”片刻,又嘆了口氣,“明紹平這事,哥兒怎麼說?”

“哥兒說,太子既然立了太子,就該更加謹慎穩重纔是,畢竟,皇上正當盛年,三十纔出頭。”陸儀的聲音比剛纔低而輕。

金太后凝神聽着,彷彿舒了口氣,嘴角笑意隱隱,“以後,軍務政務上,多跟哥兒說一說無妨。去歇着吧。”

陸儀答應一聲,垂手退出。

金太后站起來,在屋裡慢慢走了兩趟,看着黃太監,臉上笑意隱隱,“哥兒能看到這個,倒比我想的強了些。”

“哥兒是娘娘親生的,哪兒會差了?”黃太監不知道想到什麼,想笑,沒笑出來,只嘆了口氣。

金太后臉上的笑容也不見了,呆了一會兒,低低吩咐道:“往後,這兩浙路的事,交到哥兒手裡處置,咱們回京城前,他得長大,得是個大人。”

黃太監低低應了聲。

………………

橫山縣後衙,已經人睡燈熄。

李夏側身睡在牀上,聽着外面風吹樹葉的颯颯聲,和冬初蟲子低弱的嗚鳴聲,心裡被一團又一團亂麻般的焦慮煩躁堵成一團。

大伯不能站進太子黨,更不能和明振邦走的太近,可她該怎麼辦?阿爹和她們家的事,還有下嘴的地方,大伯和遠在京城的伯府,她怎麼夠得着?

她夠不着,五哥也夠不着。

還有秦王和太后,怎麼會到杭州城住上了,爲什麼會有這個變化?是不是京城不是從前的京城了?

今天秦王很不對勁,一幅經歷了大變的滄桑樣子,他這個真真正正的天之驕子,哪有什麼滄桑能讓他體味?

這幾天杭州城風平浪靜……誰知道是不是風平浪靜,就是有事,她也不知道。

藉着月光,李夏看着自己胖胖的小手,只想大哭一場,作爲一個習慣了手握權柄,有無數人手可以差遣的攝政太后,如今回到這個五歲娃娃的身體裡,這種無力的感覺,難受的她時不時想大哭一場。

第208章 牛將軍其人第637章 番外四 那位陸將軍之四第496章 想法第153章 好事者第255章 首戰告敗第271章 閒聊第468章 嫁三第227章 與平常不同的年夜飯第277章 光腳第86章 神通第444章 日常懟第279章 挑了個人第235章 甥舅和先生第91章 堵漏第45章 說叛變就叛變了第99章 後知後覺了第320章 惹事和生非第556章 翻雲覆手第214章 雪與火第299章 靠譜推測第429章 空落第28章 挖坑第78章 雨過天青灰第660章 一線之間第207章 一腳踩進來的牛將軍第241章 永寧伯府的年酒第718章 追夫記 之二第356章 透口氣第572章 利爲骨第303章 各有看法第600章 空院小聚第592章 太太夫人第19章 人家是池魚第67章 追而求之難第439章 名符其實的探花第670章 番外十四 那位陸將軍之十四第530章 不變與變第158章 出手第333章 先介紹一下第148章 這心大的第660章 一線之間第69章 小性兒第647章 兩場會面第14章 一個祖宗第327章 中秋的酒第30章 童言最真第320章 惹事和生非第634章 一口入骨第526章 王富年第252章 熱鬧裡第635章 番外三 那位陸將軍之三第476章 附驥第194章 回家第438章 觀和做第358章 不慈和不仁第662章 對話第215章 回到京城第460章 縫隙總是有的第160章 聽自己的第276章 擔責第371章 教壞小孩子第615章 新案和舊案第506章 同歸第107章 杜鵑和蘭草第498章 修羅第96章 好姐姐第454章 哪兒去了和哪兒來的第49章 拉李冬出來用用第304章 這事不能知道第401章 亂起第561章 往前推第474章 守靈第522章 別惹媳婦兒第496章 想法第143章 一羣旁觀者第294章 老太老頭纔是一對兒第71章 再明理也是酸的第373章 他是真擔憂啊第539章 姑奶奶們第112章 有心結好第264章 兄弟第662章 對話第420章 紫氣東來第148章 這心大的第675章 姐妹第161章 教子有方第228章 做和想第160章 聽自己的第231章 豪氣的見面禮第262章 最好的煙火第438章 觀和做第389章 此皇不比彼皇第669章 打一頓第721章 追夫記 之五第121章 馬騾和驢第674章 福寧宮第687章 番外二十五 那位陸將軍之二十五第76章 生辰第426章 醉話第16章 憑欄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