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關切和照顧

片刻,李夏又折回來了,“對了,老太太出去了一下午,說是碰到了個同鄉,你讓趙大查查是誰,還有,五哥知道吧?老太太是揚州人。”

“噢?啊?好!”李文山忙放下剛剛捧起的書,一腳邁出門,才反應過來,“揚州人?知道啊,揚州人怎麼了?哎!”

李冬當然也很想到天下聞名的杭州城看看,李縣令和徐太太都是極疼孩子的,沒用李夏多糾纏,就把李冬明天也去杭州的事定下來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縣令、李文山,梧桐,以及洪嬤嬤的丈夫趙勝騎馬,李冬帶着李文嵐和李夏坐一輛車,洪嬤嬤帶着蘇葉和小九兒坐另一輛車,啓程趕往杭州城。

橫山縣到杭城不過小半天,也就隅中時分,一行人就進了杭州城。

李冬摟着李夏,隔着紗窗,眼睛亮亮的看着熱鬧非凡的杭城街道,李文嵐一個人趴在另一面車窗前,不時驚叫讚歎幾聲,李夏卻心不在焉、目無焦距的看着窗外想心事。

昨天那個主意有點倉促,她到現在也沒想周全,她有點大意了。

太皇太后說過:不要輕視任何人,搏兔亦須搏虎力。

要讓鍾老太太踩套,光憑一句兩句閒話估計不行,李夏的目光聚焦,看向頭轉來轉去看個不停的梧桐,最好能讓梧桐做個旁證,可怎麼樣才能讓梧桐做這個旁證呢?那個王同知,她摸不到夠不着,這會兒他怎麼樣,她一無所知!

唉,這事太倉促了,先放一放吧,等阿爹見了羅帥司出來再說,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

這會兒雖說不晚,可也不算早,李縣令帶着梧桐直接趕往安撫使衙門,趙勝和洪嬤嬤則侍候李文山兄妹在城裡逛一逛。

果然不算早,李縣令到安撫使衙門時,門房裡已經坐滿了等候主人的長隨小廝。

梧桐留下等候,李縣令腳步匆匆往正堂進去。

正堂裡已經坐了不少官員,侍立在門口的長隨在江寧府見過李縣令,忙上前見禮:“有一陣子沒見李縣令了,象是清減了,李縣令這邊請。”

長隨一邊客套,一邊將李縣令引進正堂,把他往裡面靠近上首的位置讓,李縣令度着座次笑道:“這裡……”

“帥司吩咐了,橫山縣紫溪鹽場的事要問一問,請李縣令和緊領杭城的幾位縣令一起。都坐的近些,方便問話。”長隨靈動之極,不等李縣令說完,就忙笑着解釋,李縣令鬆了口氣,謝了長隨,又衝衆人團團拱了拱手,這才坐到長隨指給他的座位上。

從他被長隨引進來,原本嗡嗡響個不停的大堂內就安靜了,一直到李縣令落了座,嗡嗡聲才又重新響起,各式各樣的目光從四面八方掃向李縣令。

都說這位新來的橫山縣令是伯府棄子,看來這傳言不怎麼對嘛,如果傳言不實的話,那,如何對待這位新來的橫山縣令,就得重新掂量,好好的想一想了……

大堂裡的人越坐越多,除了緊挨着上首的幾個位置還空着,其餘都已經坐滿了。

大堂通往後院的側門簾子掀起,羅帥司揹着手走在最前,緊跟在他後面的是一位四十多歲、骨骼粗大,看起來象個農夫的武官,武官後面,是一位三十來歲、衣飾考究、笑容可掬、風儀極佳的四品文官。

武官應該就是安撫副使關銓關副使,四品文官肯定就是王同知了。

李縣令一邊跟着衆人起立迎接,一邊判斷着來人的身份。

羅帥司等人落了座,介紹了李縣令和另外兩位新到任的縣令,說了幾件事,就示意衆人可以告退了。

“橫山縣李縣令,還有附郭杭城的四縣請留一留。”

李縣令正猶豫着,是這會兒上前和羅帥司說話呢,還是先隨衆人出去,轉個圈再來求見,卻聽見羅帥司又吩咐了一句。

李縣令忙停步,等衆人退出,和另外四縣的縣令重又落了座。

“諸位也知道,如今太后駐蹕杭城,咱們整個兩浙路都得太太平平,諸位所知各縣緊鄰杭城,政務治安上更要加倍小心,境內若有什麼事,不拘大事小事,只要你們覺得不怎麼妥貼,就立刻稟告給我,萬萬不能大意,要知道,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小處最容易出大事……”

羅帥司細細叮囑了半天,末了,示意衆人道:“幾位先回吧,李縣令且慢一慢,你剛剛到任,還有紫溪鹽場的事,還須再交待交待。”

大堂裡只餘了李縣令和羅帥司、關副使和王同知四人,羅帥司指着李縣令,先和關副使笑道:“這就是李漕司的幼弟,永寧伯府三郎李學明。關副使是山東關家嫡支,聽說你補了橫山縣令,問了我好幾回了。”

李縣令聽的糊塗,關副使爲什麼要問他?這份關切由何而來?山東關家倒是聽說過,可跟他有什麼關係?

“橫山縣雖小,卻是藏龍臥虎之地,你須多用心在政務上。”關副使聲音低沉,和人一樣,淳樸厚道,短短的幾句話裡透着濃濃的關切,李縣令聽他話裡有話,更是糊塗,這會兒卻又不好細問,忙欠身連聲答應。

“關副使什麼都好,就是凡事太認真!咱們杭城有太后坐鎮,就算有幾條小泥鰍,也早嚇的跑遠了!”羅帥司抖開摺扇,開起了玩笑。

“橫山縣雖不足千戶,可離杭城近,景色又極佳,杭城大家富戶都愛到橫山建別院別莊,雖是小縣,治理起來卻比中等縣還要煩難,李縣令以後要辛苦些,多多用心才行。”王同知幾句話指出了橫山小縣治理難點所在,順手激勵了李縣令一把,又及時解了李縣令不知道說什麼纔好的尷尬局面。

他眼看着羅帥司和關副使待李縣令的態度,那些什麼庶出棄子的傳言就是個笑話兒,這又是位要照應一二的主兒。王同知迅速給李縣令定了位。

商家出身,能在三十來歲就擠身四品之列,王同知之精明之敏感之八面玲瓏,都是一般人望塵莫及的。

第390章 急蠢壞禍第330章 多想第495章 沒有無緣無故的好第551章 一條死路第90章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第469章 嫁四第99章 後知後覺了第35章 懟那個爹第372章 臺上臺下都是戲第638章 閒說第31章 底線還是有的第580章 風和日麗第39章 閃了腰第431章 寧信其有第534章 說死就死了第389章 此皇不比彼皇第32章 姐姐的性子第341章 召見第618章 一場小戲第530章 不變與變第276章 擔責第603章 兩個閨蜜第95章 胡家這一環第296章 唐家那位姐姐第369章 議親第397章 舊事的縫隙第8章 漂亮少年們第291章 她很忙的第158章 出手第6章 羅帥司的到來第354章 宮宴一第310章 大婚三第56章 晚了的後手第655章 番外十一 那位陸將軍之十一第159章 可憐的徐煥第66章 從狼嘴到虎口第101章 全扯進來第700章 此一世的你 之六第548章 聰明人啊第649章 師徒閒話第245章 挑出事兒了第513章 濟難第369章 議親第727章 插播 茶餘飯後第39章 閃了腰第505章 旨意第64章 清是很清的第325章 找個機會第570章 寺裡寺外第290章 要惹你去第648章 番外七 那位陸將軍之七第152章 兩個聰明人第36章 他爹的死穴第361章 福兮禍兮第219章 這邊和那邊第728章 追夫記 之十一第252章 熱鬧裡第110章 一羣少年第460章 縫隙總是有的第656章 盛況第180章 各憑本心第616章 外和內第332章 起了心思第131章 主帥不知道的演武第121章 馬騾和驢第170章 福禍總相依第51章 捧嚇誘全活兒第491章 溫馨第537章 得到機會第1章 一個算計第296章 唐家那位姐姐第473章 驚動第485章 反了反了第460章 縫隙總是有的第11章 下手要早第259章 人情第8章 漂亮少年們第597章 你我之間第258章 很高興你記得我第314章 看望第423章 喜慶第547章 喜憂第727章 插播 茶餘飯後第506章 同歸第583章 就位第155章 掉坑裡了第172章 嚇人的教導第344章 倒黴的舅舅第119章 同樣是半夜第403章 擔當第288章 郭扯第612章 顯個靈第478章 盛德第400章 漁和魚第189章 迎接第559章 轉圈探話第309章 大婚二第643章 番外五 那位陸將軍之五第35章 懟那個爹第509章 直接了當打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