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有心結好

李漕司呆了片刻,突然打了個寒噤,一臉懼意,“老秦,五哥兒他……才十五……”

“漕司別忘了,五哥兒現在跟誰在一起。這正是我走這一趟,要跟漕司當面說說話的原因,這纔是,最要緊的事。”秦先生站起來,找到暖窠,倒了兩杯茶,遞了一杯給李漕司。

“漕司,你想想,王爺身邊,有金世子,金世子背後,站的是金家,和金相。”秦先生坐下,抿了口茶,“有古家六少爺,金山銀海,還有位陸將軍,刀口鋒利。要人有人,要錢有錢。”秦先生這幾句話,聽起來還算尋常,可那份沉緩的語調中,充滿了意味深長。

“明濤山莊,到底是什麼意思?”李漕司呆了好半天,突然煩惱無比。

“什麼意思,你我怎麼想得出?不過,我要杭州城呆的越久,越覺得明濤山莊令人敬畏,漕司,五哥兒有句話,在下覺得對極了,時機,要的是一個準字,而不是早。”

秦先生直視着李漕司,“漕司,皇上今年才三十來歲,正當盛年,宮裡年年進新人,未來還長得很,變數實在太大了。

橫山縣這事,要把三老爺構陷進去,這明擺着是衝着漕司來的,何苦現在就樹起來,去做別人的靶子?這防人,防上十年二十三十年,怎麼防得住?一個不小心,不等到最後,就先做了肉餡兒了。”

李漕司臉色發青,好一會兒,才低聲道:“這些天,我一直在想這件事,我知道了,先生放心。”

………………

橫山縣衙,李文山走後隔天,李縣令的病就好了,吳縣尉撤了差這件事,李縣令對着文書看了半天,怔了半天,悵然了半天,心情一片沉重,並沒有歡喜之意。

再看簽押房,看縣衙,看公堂,東西還是一樣的東西,卻象蒙了一層灰,失去了原來的光澤。

李縣令的消沉,卻沒怎麼影響徐太太的心情。

這個春節,是徐太太嫁給李老爺以來,過的最順心最高興的一個春節,隱約中,她甚至覺得,這是她頭一回,真正的在自己家裡,張羅自己家的春節。

心情好銀子上又寬裕,頭一回,徐太太給家裡所有下人都做了新衣服,給四個孩子一人做了兩身新衣服,她和李縣令,掂量來掂量去,到底沒捨得,只給李縣令添了套新官服,給自己添了條新裙子。

進了臘月,橫山小縣也忙起來,杭州城今年要大辦燈展,放河燈,放煙火,杭州下轄的幾個縣,當然也要跟着熱鬧,一是要送幾支舞龍舞獅子旱船什麼的,到杭州城給太后娘娘賀新,二來,小縣城也要有花燈,也要好好熱鬧上大半個月……

瑣事一件件堆上來,吳縣尉撤了差,一時半會的,這縣尉的職責,李縣令就得自己擔下來,沒兩天,李縣令就忙的腳不連地,顧不上那點子頹唐和傷感了。

臘月二十三祭了竈,李文山放假回到家裡,李文嵐和李夏的課也停了。

徐太太帶着李冬,忙着將家裡張羅的花團錦簇,一片熱鬧喜氣,年三十晚上,雖然家裡只有六口人,還是張羅了一大桌子十幾二十道菜,加上下人一桌,這個年過的從未有過的熱鬧喜慶。

初二這天半夜,江寧府派來接徐太太和李文山等人的車子,就到了橫山縣衙。

徐太太帶着李文山兄妹四人,和早就準備好的禮物,更帶着滿懷忐忑,上了車,天還沒亮,就啓程往江寧府去。

她和那位大嫂,已經十四五年沒見過面了,從前,她以爲以後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了,現在……

徐太太想起鍾婆子,呆了片刻,自從知道鍾婆子葬身江中,她對她那滿腔的忿恨,就一點點的少了下去,象洪嬤嬤說的,這也是她和老爺的命,她和老爺都是沒福的人,她和老爺的福氣,都在幾個孩子身上……

徐太太低頭看着已經趴在自己懷裡睡着了的小兒子,憐惜的撫着他,輕輕將他放下睡好,挪了挪,歪在兒子旁邊,也睡着了。

年三十守了一夜的歲,初一忙了一整天,今天又是半夜起,她也累壞了。

車子走的不算快,直到人定時分,趙大在車外稟報,前面,象是四爺李文鬆帶着人接過來了,徐太太急忙掀起簾子,“到江寧城了?怎麼這麼黑?”

“還有十來裡呢。”趙大笑道。

徐太太一個怔神,隨即感動的鼻子都有些酸了,竟然接出了十來裡……

“山哥兒呢?快……”

“在這兒呢,是四哥,我看到了,我去迎迎。”李文山已經從車上跳下來,從小廝手裡接過繮繩,跳上馬,縱馬迎上去。

片刻,迎面而來的一隊燈籠會合進車隊,李文山帶着李文鬆過來,李文鬆在馬上欠身行了禮,笑道:“從天一落黑,阿孃就開始唸叨,擔心的不行,讓我帶了些湯水點心,過來迎迎,三嬸這一路上可還好?咦,六哥兒,我帶了你最喜歡吃的蓮蓉酥。”

李文鬆說到一半,看着探頭出來的李文嵐,忙笑着和他打招呼,李文嵐喜笑顏開的看着李文鬆,親熱的叫着四哥,連連點着頭,“多謝四哥,阿夏也最愛吃,還有桂花糕。”

“知道,都帶了。”李文鬆忍不住笑,“先挑着阿夏最喜歡吃的帶上,忘了誰也不敢忘了阿夏。”

“辛苦你了。”徐太太也笑起來,“你們都慣着阿夏,她現在可是越來越淘了。”

李文鬆已經來來往往橫山縣好幾趟,他性子本來就極其隨和親近,和小三房一家,都已經很熟悉了。

李文鬆和李文山騎着馬,跟在徐太太車旁,說着閒話,這十來里路很快就到了。

江寧府的繁華,比太后駐驊前的杭州城不差什麼,太原府沒法比,橫山小縣更沒法比。

後一輛車上,頭一次到江寧府,更是頭一次看到象江寧府這樣繁華大城過年夜景的李冬,掀起簾子,看的目不瑕接,眼花繚亂。

李夏緊挨姐姐坐着,從她胳膊下面往外看着。

她也是頭一回見到夜晚的江寧府,她記得欽天監說過一回,江寧府幾朝古都,王者氣象,雖已敗落,卻更有一份古遠之意,若論景色,他以爲最佳。

這會兒,燈火通明的江寧府,在蒼茫的夜色裡,彷彿銀河流淌,她看不到敗落,只看到了繁華和生機。

做了半夜噩夢,半夜醒了,一點兒一點兒的反思,能悟到一點:本性純潔純良的人,都是真正的得天之厚,深受佛菩薩愛重。閒這樣的,是來經受修正努力向好……

第269章 來自杭州的氣息第362章 難得和一堆第732章 一場考試3第83章 五哥得有個數第494章 刺心第357章 一個凱旋就夠了第628章 圍觀者第552章 關鍵的人第101章 全扯進來第427章 交接第525章 貌似不相干第190章 熱鬧的郭勝第682章 番外二十 那位陸將軍之二十第499章 瘋第177章 認認兄弟第2章 一個盟友第384章 一個開始第608章 層層疊疊第397章 舊事的縫隙第708章 此一世的你 之十四第618章 一場小戲第134章 話不好亂說的第667章 邀請第589章 棋手和棋子第270章 關切之意第571章 有去有來第225章 大處着想第662章 對話第490章 本質是捆綁第675章 姐妹第406章 抄沒就是一句話第624章 惱怒的皇上第411章 餘波第692章 那位陸將軍之三十第314章 看望第696章 此一世的你 之二第154章 李文山相親第403章 擔當第451章 突兀而來第243章 挑事兒的來了第143章 一羣旁觀者第548章 聰明人啊第67章 追而求之難第98章 縣尊縣尉和師爺第148章 這心大的第653章 番外十 那位陸將軍之十第500章 兇手第480章 順心和糟心第338章 捷報頻傳第43章 怪人郭勝第176章 不一般的兄弟情第5章 李老爺的小傲骨第363章 先要自助第93章 一個小乞丐第377章 人情不經是不知道滴第152章 兩個聰明人第527章 閒一會兒話第193章 知而不說第425章 退第452章 推手們第513章 濟難第241章 永寧伯府的年酒第699章 此一世的你 之五第261章 閒聊第300章 請你拿個主意第621章 不過爾爾第227章 與平常不同的年夜飯第202章 兩張面第87章 隱情第186章 教子第405章 朱喜入案第216章 到家第673章 遠行第85章 溪口鎮上第26章 烏和屋第27章 哪兒來的閒氣第175章 郭勝背後第333章 先介紹一下第447章 以交情論第641章 金池夜雨第504章 脈絡在哪裡第522章 別惹媳婦兒第610章 齊頭並進第645章 番外六 那位陸將軍之六第702章 此一世的你 之八第238章 觀看的人第294章 老太老頭纔是一對兒第426章 醉話第384章 一個開始第293章 祖孫第381章 圍觀者第253章 加料第661章 當年的雄心第565章 人各不同第178章 禮不下庶人第246章 紅臉白臉一肩擔第237章 交鋒要文雅第442章 女德第462章 外人第34章 一門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