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導讀:這是修德羅斯有寫完稿以後重新修改的最後一章,在這一章的開頭修德羅斯別出心裁的將和談從戰爭中摘出來,特意描寫了波旁的海諸國3年的和談經歷,展現出諸國的爾虞我詐,然後一直寫到戰爭再次爆發。】
【這一次“波旁的海戰爭”,儘管此時戰爭期限尚未超過過去已有的戰爭,但是在戰爭烈度上卻遠遠超過了過去的戰爭,這期間死傷的軍隊、損耗的財力,也皆是過去戰爭所不能比的。】
【並且隨着戰爭到了後期,整個波旁的海的貿易體系全部被打亂,過去還從未有一次戰爭能對商貿網產生如此大的破壞,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最恐怖的是此時雙方都沒能壓倒對方,所以從正常途徑來說,結束戰爭的日期還遙遙無期。】
【也正是因此,從80年代開始,各國之中都出現了所謂“溫和派”、“妥協派”,他們要求結束這場戰爭,歸還波旁的海和平。而隨着戰爭的進行,這批人在各國的實力越來越強大,進入90年代以後,商討和平已經不再是賣國而是愛國的行爲。】
【正是在這種風潮的影響下,波里斯在2093年第一次對波特盧派出了和平使節,去歐利(波特盧首都)商討和平。當然這批使節迎來了可悲的失敗,但是無疑給溫和派打了一劑強心丸,他們繼續推行自己的主張。】
【溫和派的主張受到了幾乎所有下層民衆的支持,不單是市民、平民,甚至連在貧民窟中的貧民都走出來要求和平——不少城市在急瘋了以後,派惡棍們去貧民窟強徵兵役,把貧民拉去填炮灰。】
【這些“和談”一直沒能取得突破,直到那波利卡七世上臺以後,纔有了實質性的進展,那波利卡七世是這麼闡述他的看法的:】
【“有些人說要讓波旁的海重歸和平,這個觀點我是贊同的,因爲和平是可貴的,如今許多人都支持和平,但是因爲一些分歧與衝突,和平條約遙遙無期。本着真正解決和平的想法,我有一個新的主意,以休戰代替和平。”】
【“什麼意思呢?意思是我們即將簽署的條約,不是帶給波旁的海諸神見證的和平條約,而只是一個暫時性的休戰條約,戰爭暫時停止而已。先停戰十來年,讓波旁的海重歸和平,等停戰期限滿了以後,視停戰的效果來決定究竟要不要和平。”】
【“我聽說有些人曾經在這裡演講,說人們一但享受和平以後,就不會再拋棄和平,那麼就用這次機會來檢測一下吧,到底是不是他們所說的那樣。而我的演講也只是想告訴大家,我並不是一個鐵血的戰爭狂,我也想追尋和平。”】
【那波利卡七世的提議得到了許多“溫和派”的支持,在溫和派看來,既然沒法讓國家完全停戰,那麼較爲寬鬆的休戰條約也未嘗不可,並且用後退一步的休戰條約來代替和平條約,可以爭取到更多的中間派。】
【事實上整個波旁的海的“溫和派”確實爲那波利卡七世的提議而激動,在他們看來那波利卡七世提出了一條通往和平的新道路,所以他們激動的將那波利卡七世稱爲當代和平使者,並以此在自己的國家推動以休戰代替和平。】
【在這股狂潮之中,有些有遠見的人明顯的看出了不妥,他們是這麼說的:“休戰,意味着矛盾只是被掩蓋而不是被解決,所以在休戰結束之後戰爭是必然再次爆發的事情,不存在什麼享受了和平就不願意離開。”】
【然而飽受戰爭之苦的狂熱民衆是不願意聽從這些富有遠見的話語,他們以拒服兵役、拒繳賦稅作爲自己的對抗,還得到了許多試圖用這種不用流血就可以出名的貴族的支持,一時間這一運動風起雲涌,尤其是秋收後幾次拒服兵役的激烈對抗,最終讓各國紛紛同意了參與休戰會議。】
【休戰會議最先爭論的話題並不是如何休戰,而是休戰會議的地點應該在哪裡召開,而備選地點其實也就兩處,波里斯的首都皮斯和波特盧的首都歐利,最後因爲雙方互不相讓,只能在波旁的第一個首都,老航道的波里斯城召開,作爲這個爭論的結束。】
【對於這一次和談會議的始末,我覺得我必其他人都要有資格來描述,因爲我就是波里斯派遣去波里斯城代表波里斯和談的使節之一,儘管我並非全權使節,但是由於處於會場之中,可以較清楚的瞭解到當時的會議。】
【我記得當時還沒進入波里斯的會場時,第二個爭論就爭吵了起來,即波埃米人、波旁與波莫西問題,他們是否應該被承認是一個可以參與會議的角色。】
【在波里斯看來,波旁已經被自己吞併,波利首都洛恩的那個流亡政府是僞政權,無權參與會議;在波利與波特盧看來,波莫西和波埃米人都只是自己的叛軍,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而印安地也對波埃米人要求作爲國家參加會議非常惱火。】
【要知道在2078年印安地決定反對波特盧的時候,其中一個可以說服國內貴族的理由,那就是波埃米人將攜帶波埃米衛所重新迴歸印安地,結果如今波埃米人居然要獨立,這讓印安地感覺到自己又遭到背叛。】
【波旁與波莫西的問題,最終以波里斯與波利的互相妥協爲告終,即波里斯同意波旁以流亡政府的身份參與會議,而波利同意波莫西以叛亂的莫西征服衛所的身份參與會議,而兩國之後的身份將在會議中進行討論。】
【波旁與波莫西的問題解決以後,最棘手的就是波埃米人的問題,波特盧拒絕承認波埃米人是一個國家,而印安地也以2078年的《波埃米衛所自願迴歸印安地協定》宣稱波埃米衛所是印安地的領土。】
【在這種情況下,波埃米衛所大執政官萊索諾敏銳的抓住問題的關鍵,波里斯,於是他親自去見了那波利卡七世,向那波利卡七世陳述他自己的理由。】
【“尊敬的那波利卡七世啊,我知道你對我們波埃米人突然要以獨立國家身份參加會議而產生波折帶給你苦惱感到非常不快,但是就我來說,我有不得不這樣做的理由。”】
【“那麼是什麼理由呢?因爲如果不在這時候以獨立政權的身份參加會議,之後再想獨立,就需要先和印安地進行戰爭。你可能會想,波埃米人的事與波里斯有什麼關係,我因爲波埃米人的私利而打擾了你真是過分,可是要我來說,這對你並沒有什麼損傷。”】
【“那波利卡七世,在這場戰爭中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印安地與波特盧的仇恨無法化解,他們必將作爲死敵繼續打下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作爲盟主的波里斯你,只要繼續站住對抗波特盧這一大義,不管在其他地方做什麼,印安地都只能忍耐。”】
【“這個意思就是說,即使你支持我們波埃米人獨立,哪怕是像以波莫西那樣的方式進入會場,印安地也只能忍下來,還不敢報復,畢竟他們與波特盧是無法解開的死仇,只能配合你們來行動。”】
【“在前面,我向大人你說了支持我們對印安地的影響,對波旁的海戰爭的影響,那就是沒有影響,接下來我將說明支持我們的好處,那就是騰龍均勢。”】
【“波特盧爲何能如此強大?不就是因爲昔日波旁的騰龍均勢體系崩壞了嗎?被波特盧變成他的騰龍均勢?我聽說賢明的人在做出事情之前必須要考慮做成事情以後的原因,這就是我來勸說你的理由啊,你應該考慮戰爭之後的騰龍均勢!”】
【“波里斯是正義的國家,是高尚的國家,所以這一場戰爭必然是以波里斯的勝利爲告終,但是考慮到波旁的海如此廣大,波里斯即使在強大也不可能完全統治,所以必須要構建新的均勢。”】
【“所以如果沒有我們波埃米人的話,一但戰爭以後波特盧衰敗,北邁拉米地域將再也沒有國家能制衡印安地——除非你能拉來哥尼格塔地域那邊的國家,可是這次戰爭不就證明了他們是不可靠的嗎?那時候,即使波特盧倒下,印安地也將接踵而至。”】
【“這就是我勸說你扶立波埃米人的原因啊,扶立波埃米人而非印瓦特人,一是波埃米人是你們的同族,一千年前是居住在一座城市的同胞,二是扶持了波埃米人,就可以防止印安地吞下波特盧在北方所有的領土一家獨大,成爲你們新的挑戰者。”】
【萊索諾的勸說奏效了,於是那波利卡七世傳令給波里斯的使節,命令他支持波埃米人進入會議議場。】
【隨着波里斯轉變態度,就如同萊索諾所說的一樣,印安地雖然憤怒但是不敢與波里斯決裂,波里斯和印安地都支持以後,波特盧只能暫時退讓,先讓這個會議進行,讓波埃米人也可以像波莫西一樣,以叛變的衛所身份加入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