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襄州雛鳳

只是趙靈吉說的有些遲了,待夏正平反應過來時,郡守府衙之中,早已沒了那個叫做‘雛鳳’狂徒的身影。

等追出府衙大門之時,見到的卻是來來往往的行人,夏正平只瞧見那披頭散髮的狂徒的背影,踉踉蹌蹌的隱沒於人海中。

永昌郡諸官,此時也是追到府衙大門外,自然醒悟過來,‘雛鳳’究竟是誰。那是天下奇人,才學卓著,有帝王之志的人物,一旦得到這種人的輔佐,必然成事。

只是不知爲何,他會出現在這裡,爲什麼要出手搭救八殿下?

“可惜了,天下奇人,在永昌只是曇花一現,便不見了蹤影。若是能夠輔佐殿下您,說不定能夠奪下郡尉的兵權。”

“昔日,司馬德有言,雛鳳展翼,萬人莫及,大國上下,盡皆富饒,背水之戰,尚有勝算。”

“襄州的士子們,也都說過,襄州雛鳳,荊州醉龍,燕州麒麟,三公得一,天下可定。”

“雛鳳者,何士元也;醉龍者,孔明亮也;麒麟者,李元直也!這三人,聲名遠播,今日也是怔了一下,方纔記了起來。也不怨我等,狂徒那般言語狂妄,怎會和這樣的人物聯繫在一起?”

"今日雛鳳來救殿下於水火之中,足見其見識廣博,才略不淺.若是殿下能親往襄州,拜會此人,得到此人的相助,永昌之地,便是殿下您稱王稱帝之都!"

這一句話不知被誰說出了口,包括趙靈吉在內的永昌諸官,皆是色變。方今天下,儘管靈帝昏聵,然而依舊是天下共主,你見着有哪一個諸侯,敢稱帝的?若是第一個敢稱帝的,那豈不是要遭受天下諸侯的羣起而攻嗎?

儘管,眼前的八殿下,是個廢太子,但也不要忘了,包括永昌在內的所有巴州之地,皆是朝廷管轄,而非諸侯封地。鎮南將軍統御巴州軍兵,巴州州牧管理巴州政事,一切直接對大夏朝堂負責。若是廢太子殿下,在這裡稱王稱帝,豈不是譖越?

趙靈吉將厭惡的眼光,投向了說話的方向,道:“不知是誰,說出這般不忠不義的言語?難道你要將殿下,限於譖越之地嗎?教導殿下,以此目的拜會雛鳳,不知你居心何在?”

諸官沉默,趙靈吉說的在理。如此辦法,實屬陷夏正平於不忠不義的境地,這種人該殺!

夏正平聽着諸官這麼說,早已將剛剛薛離之事拋卻腦後,道:“帝王之志,非我所向,我只求大夏中興即可。天下諸侯藩鎮,有哪幾個不是想着要稱帝的?若不是我父皇健在,恐怕……”

夏正平並沒有繼續說下去,他這番話,反倒是引起了諸官的深思。

大夏神朝,天下局勢,就如同一堆乾柴一般,一旦有一個引火之物,就會瞬間爆燃。而這個引火之物,恐怕就是大夏靈帝駕崩。

大夏靈帝,廢黜太子夏正平的昭告榜文,早已傳到了各個諸侯藩鎮之主的耳中。這是一個藉口,一旦立新的太子,就會有諸侯跳出來,說不符合祖制,從而割據而治,不服大夏管轄。但是,大夏靈帝似乎意識到了這些,因此廢黜太子的同時,並沒有新立。

這就有了天下諸侯藩鎮緩和的餘地,他們不會因此而立刻動手,而是選擇觀望,但同時也造就了一些隱藏的危機。一旦大夏靈帝,因爲意外而駕崩,那麼皇位繼承的問題,就是個懸而未決的事情。到了那時候,各方勢力將會不得不表態,因爲利益的問題,恐怕真正的就是天下大亂了。

就像當初,夏正平的許多幕僚,主張逼宮一樣,必然會觸動一些勢力的利益,那時更加會天下大亂。

“殿下說的在理,然而永昌形勢,卻如此的不妙。殿下要不要打聽下雛鳳所在的位置,到時候也可以請教於他。”一位掾史拱手,“何士元乃是天下大才,殿下若是能夠得到他的輔佐,控制永昌局勢,易如反掌。”

永昌局勢,不容樂觀。當然,這說的自然是永昌的政治形勢。薛離,是第一反對力量,畢竟他手握永昌兵權,一旦有什麼意外,那麼永昌就是他的了。或許,薛離奪取郡守之位,能夠被中央的大夏靈帝重視,然而那又能怎樣?

要知道,巴州之地,被天斷山脈包圍住,交通閉塞,等告知中央之後,那得何年何月啊?屆時,恐怕薛離早就坐實了永昌郡守的位置,大夏靈帝也不會拿他怎麼樣。只要他沒有把夏正平殺了,就不會有任何的危機。

當然,這個要看鎮南關的那位國舅,答不答應。

“罷了,雛鳳展翼,萬人難及。天下的梧桐枝那麼多,隨他去往何處吧!”夏正平搖了搖頭,轉身踏入府衙大門,回到了政事堂。

此時,儼然天色近晚,夏正平看了看郡守府衙院中的鐘晷,知道薛離那一鬧,耽擱了許多時間,便是緩聲道:“諸位大人,本殿下初來乍到,尚且不熟悉永昌諸多事情,還請幾位大人,將永昌郡一應錢糧簿子,人口冊籍交予我查驗,以熟悉永昌事宜。”

“這等事情,我已經辦好了。晚間便會送到殿下房間裡,交予您查驗。”

說這話的是趙靈吉,現在的趙靈吉,在永昌是夏正平唯一的實際依靠,趙靈吉自然也意識到了這點,因此處處幫襯。

郡守掌政治,郡丞協助郡守,趙靈吉現在便是郡丞的角色。

“都散了吧,待我詳細研讀冊表之後,再作定奪。另外,決曹、賊曹掾史四位大人,今後三天的司法治安等案件,可以暫停暫停了!”好在掌司法治安的掾史,不是薛離的人,夏正平方纔能夠命令。

他已經看得出來,這些官員之中,或多或少,都有對薛離有所不滿的一方面,只是沒有說出來罷了。要不然,剛剛下午薛離前來,想要強行奪取郡守之位時,他們也不會站在自己這邊。

“卑職遵命!”四人拱手,隨同一衆官員離去。

政事堂中,便只剩下了夏正平和趙靈吉。

趙靈吉眉頭緊皺,似是在思索什麼一樣,道:“秋初之時,殿下讓我轉告州牧的事情,已經辦好了。”

“二十萬擔糧草,現在屯於何處?”夏正平自然知曉趙靈吉所說的是什麼事情,這件事情還是他親自交代的,需要秘密進行。

“分散屯於各郡的糧倉,這是冊表!”趙靈吉拿出一份帛書,遞給夏正平,“是否要一同運抵永昌郡?”

“不了,留在原地。”夏正平搖了搖頭,“二十萬糧草,也許不夠用吧?”

“不夠?是不是還要去操辦些?”趙靈吉有些懵了,他大概能猜出夏正平想要用這些糧草做什麼,只是這個方法真的可行嗎?

“那樣子,巴州的州牧,該說我了!”夏正平還是搖了搖頭,若是他現在還是太子,倒是可以做到。只是,現在他不是太子了,只是一個普通的皇子殿下,手中只有一郡的管轄之權,又怎能夠要求州牧做些什麼呢?

若是自己強行要求州牧,或許他會答應自己,然而徵收糧草,畢竟要加重巴州之地百姓的負擔,身爲一地長官的州牧,又該會怎樣看待自己?

“那殿下還是多想想薛離的事情吧,這件事情,一日不解決,終究是您掌控永昌的心腹大患啊!”趙靈吉便是明白了夏正平的意思,換了個話題,“大夏的希望,就在您的身上了!”

趙靈吉說罷,拱手後緩步走出政事堂,只留下了一個人。

“掌控永昌,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夏正平自語,也出了政事堂,隨着下人,尋到了自己的住處。他是永昌郡守,自然住在永昌郡守府衙,府衙前面是政事堂,那裡是夏正平身爲郡守,要和永昌諸官商議政事的地方;府衙後面,纔是夏正平的住處。

天色漸晚,用過餐後,趙靈吉也派人將永昌人口錢糧的冊表簿籍送了過來,當然一併送過來的,還有郡守印綬和趙靈吉的政治舉措詳文。這其實就是一個權力的交接,從這一刻開始,夏正平將是大夏神朝巴州永昌郡的郡守,而趙靈吉,將會是自己的副手郡丞。

“陳乾,你派人把守府衙內外,將這一處院落關閉,三天之內,本殿下概不見客!”夏正平將陳乾叫道自己房間裡,攤開冊籍吩咐道,“諸官有事,郡丞趙大人會代爲處理的。”

“那萬一薛離薛大人硬闖怎麼辦?”陳乾今日下午,已經見識到了永昌的局勢,自然能夠明白些什麼。

“就說我去鎮南關了。”雖然這是託詞,但也足以鎮住薛離了。只要那位國舅還在,夏正平就有理由相信,不管薛離背後有誰在撐腰,都不敢再次強行奪取郡守之位了。

這自然是因爲永昌諸官,記起了鎮南關鎮南將軍陳慶之,就是當朝的實際國舅,廢太子殿下的撐腰之人!薛離若是再敢下手,必然會有消息傳入陳慶之的耳中,那時候,薛離將會面臨一個極其複雜的境地!

這一點,自然是夏正平考慮到的,否則也不會那麼說。

“等一下,我們帶來的金銀用器,你拿出去變賣了,招募數十名乞丐少年,用作郡守府衙的‘傭人’!”

這話一出,陳乾卻是一愣,難道郡守府衙的下人不夠用?

夏正平自然不會真的要招募乞丐少年,當成郡守府衙的下人,他見陳乾疑惑,便耐心道:“你儘管去做就是了,其他的你就不用考慮了!”

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九章 尉遲破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八章 巡查街道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五十三章 您請便!(四千字大章送上!)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十二章 修法第十六章 六籍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一章 大旱第三十三章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九章 生死人,肉白骨(下)第三十九章 黃瀚生據守隆江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十五章 第一位謀士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二章 朝陽宮第二十章 漢王第三十四章 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