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好大的船啊!

“這鹽場好大啊,那白花花的鹽看起來跟雪堆一樣!”來到這邊的鹽場後,除了李好,其他人都是一臉的震驚。

整個鹽場有幾百畝地鹽田,到處都能看到鏟成一堆的白色山丘,那些都是鹽堆。這地方後世也是南方最大鹽場,這個時候自然也是,不過現在開發到後世的一半都沒。

鶯歌海這裡降雨少而風力強,屬於本島全年蒸量最大地地區。經李好的學生們計算統計過,鹽田日極限蒸量達到10毫米。也即是說,所有地鹽田一天能蒸上千噸海水。

這裡的海水含鹽量大約百分之三點五,一千噸海水即能製鹽三十五噸。逢陰天產量降低,逢雨天不能生產。但平均每月應該能達到極限產量地一半,即十幾噸海鹽。

而且,鹽田的規模還可以繼續擴大,從理論上講,李好他們完全可以利用成本優勢,壟斷整個太平洋西岸的海鹽生產,一統大唐所有的用鹽需求……

除了產鹽,這裡的漁業也非常的興旺。因爲鹽場和漁場的原因,讓這裡短時間就聚集出來一個小規模的城鎮出來,不少其他地方的商人跑到這邊來採購食鹽到內地售賣。因爲這邊的鹽質量好,價錢還便宜。

這算是李好利用自己知道的東西帶來的又一個變化,事實上如果不是李好提前把這個大鹽場弄了出來,鶯歌海鹽場真要被發現,一直要等到後世去。現在這地方被提前了上千年出來了,雖然不能像後世一樣利用機械化大規模產鹽,但是也能成爲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最大鹽場。

李好在鹽場這邊呆了一天,看了這邊的各種條件,然後再看了一番那些鹽工的生活。見這些東西並沒出現什麼他看不過眼的東西,也就沒有繼續呆在這邊了,而是啓程往船廠那邊趕去。

“姐夫,那船好大啊!”看了鹽場後,下一站是造船廠。一行人還沒到達地方,遠遠的就看到好幾艘正在建造的大船,更遠的港口中還停了一艘,如同宮殿一般壯闊。

如果不是李好說那些都是船,他們這一行人就要以爲那裡是新建的建築羣了。跟宮殿一般大小的船,除了李好,其他人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

“嗯,這船應該是當今天下最大的船了,無一可比!”李好遠遠的看着那艘大船後得意的說道,就算再過幾百年後,這船依然是天下最大的船,一直要到千年後,這可是鄭和寶船呢。

爲了把這套技術換下來,李好把自己儲存的一半積分全部換了出去,得到製造工藝。然後經過自己手下的那些學生和技師多次試驗後出來的東西,這可是真正的高新技術。要知道這種技術在後世都不完全掌握,只能依靠歷史資料慢慢還原,更不要說現在了。

史書記載的鄭和寶船最大的長四十四丈,闊十八丈,九桅十二帆。這樣算起來,這船跟後世的航母一般大小了,只是這種大型寶船很有可能不是鄭和的旗艦,而是大明皇帝的座艦!

這種船平時並不出海,只是在海港作爲皇帝檢閱海軍的座艦。畢竟長四十四丈,闊十八丈的尺寸並不符合海艦的標準,經不起風浪。二是長寬比過大將近1:2,不像海船,倒像是宮殿。

另外這船的尺寸明顯超過了故宮太極殿的尺寸,在明朝時屬於僭越,鄭和不可能居住,只有可能是爲皇帝準備的。而且九桅十二帆這兩個數字有很大的像徵意義,九像徵九州,也象徵皇帝一言九鼎,九是龍的象徵;十二帆象徵宇宙時空,如十二個時辰爲一日,十二月爲一年,十二年爲一輪。

所以這艘最大的寶船實際上並不是用來出海下西洋的,象徵意義多餘實際應用。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尺寸應長約70米,寬近20米,張五桅至六桅,排水量2500-5000噸。儘管如此,這些船依然是最大的船。

這麼大的木船在海上行駛,自然有它配套的一流技術對應。東方文明在千多年的航海經驗中的積累,在這種船上面應用到了極點。這也是李好把這船拉了出來的原因,這種船太適合遠洋了。

“這船的整個製造工藝要好保存下去,希望後輩們把這個發揚光大。”李好看着那些大船跟身邊的學生說道,另一個時空這種造船工藝卻被完全淹沒在歷史之中,以至於後世的人只能從歷史資料和考古中去還原這些技術。

這是李好不想看到的結果,要不然他也不需要花費那麼多的積分去換取這項技術過來。木帆船在海上的行動,主要依靠風帆藉助風力以及水手划水。在動力推進系統的這兩個重要的環節上,鄭和寶船都採用了獨特的設計。

與其他帆船採用的分段軟帆不同,鄭和寶船使用了硬帆結構,帆篷面帶有撐條。這種帆雖然較重,升起費力,但卻擁有極高的受風效率,使船速提高不少。並且桅杆不設固定橫桁,能適應海上風雲突變,調戧轉腳靈活,能有效利用多面來風。

這船的船槳也與其它船不同,鄭和寶船在兩舷和艉部,設有長櫓。這種長櫓入水深,多人搖擺,櫓在水下半旋轉的動作類似今天的螺旋槳,推進效率較高。在無風的時候也可以保持相當航速,而且櫓在船外的涉水面積小,適應在狹窄港灣擁擠水域航行。

還有特殊的船形結構,一般的船底尖上闊、首昂艉高+橫艙壁,船形影響船速和船體的平穩。鄭和寶船採用的是底尖上闊,首昂艉高的船形。

這種船形在惡劣海面控制平穩的性能較高,而且當時在船的底艙壓載了土石,穩定性可以說在當時首屈一指。爲了進一步提高穩定性,鄭和寶船還使用了梗水木和兩舷披水板。這種面向船舷方向的木板可以進一步減小船體向兩側晃動的幅度。

另外鄭和寶船還根據不同船型和航區在船的主尺度比例設計上也有所不同,以兼顧快速性和穩定性。大抵運輸船更強調平穩,而兵船更強調速度。

鄭和寶船的船體結構還有一個當時獨一無二的設計就是設有多道橫艙壁。用木板將船內隔成不同船艙,並且彼此密封。這樣不僅加強了船的結構,而且具有分艙水密抗沉作用。這種設計還有利於分類載貨。例如茶葉、絲綢、各國進貢寶物都可以分開存放。

船在海面航行主要靠船舵控制方向,鄭和寶船的船舵也有了明顯的不同。鄭和寶船的船舵採用可以升降式,可以根據需要調整舵葉入水深度。

船在深水區航行,遇到大風浪或者亂流的時候,將舵葉下緣降到船底以下,可以使舵不受影響;而在淺水區航行或者錨泊時候則可將舵提升到高位,不致擱淺損傷舵葉。

而且鄭和寶船的船舵是平衡舵,這是繼承宋代的發明,操控比較輕便,而明代又進一步發明了開孔舵,既能夠保持舵效,又使得操舵更加輕便。

另外在鄭和寶船上,帶爪木杆石錠(錨)與帶橫棒多爪鐵錨等,普遍用在海船上,還製作了特大型鐵錨,這在世界造船歷史上都是領先的技術。

可惜的是,原本應該更輝煌的寶船技術卻在那些腦殘手中徹底摧毀,這算是東方科技發展中的最大的一次損失,要不然往後的年代中,東方也不會在海戰中各種被虐。

近百米長的大木船,近萬噸的排水量,這種船幾乎可以跟後世的航母相比了。用木頭造出如此之大的船,這已經把技藝這東西發揮到了極致,可見東方文明的科技當時有多先進。

早在漢代,中華木帆船建造工藝就使用榫接鐵釘綜合技術。到了明代後,船舶工藝發展有鍬釘、鐵鋦、鏟釘、螞蟥釘等使較複雜的木結構可以通過各種船釘拼合、掛鋦上卡加固,從而使中華古木帆船的尺度、噸位、性能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千年的技術沉澱,到了明朝後終於爆發出耀眼的光芒出來,只是可惜的是,這種光芒只是曇花一現,然後就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姐夫,我們可以上去這大船上看看麼?這麼大的船,站在上面一定跟站在岸上一樣了。”隨着一行人越來越靠近船廠,門口已經有人出來攔住他們,然後打斷了武月的話。

“這裡是重要地方,未經許可不準入內!”看守這邊的人是那些被李好置換出來的士兵,這地方的技術屬於嚴格保密的地方,任何人不經許可硬闖入內,守衛的人可以直接射殺。

這是李好授予這邊船廠的權力,除了真正的自己人,其他人都在防範之中。他可不想這裡的技術被那些番邦的人偷學了回去,自然要把這裡好好看守住。

李好沒有耍自己的威風,也沒用自己的特權訓導那幾個不開眼的侍衛。他有通行這邊的令牌,然後讓守衛通知這邊的負責人過來引進一下,其他人也可以跟着進去。

第一百六十一章 舌尖上的天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越菜第三十五章 程處默很忙!第兩百四十七章 還不夠快!第二百六十七章 安南都護府第三百五十章 撒尿牛肉丸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方報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美食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輕也是資本第四十六章 製作蜂窩煤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下第二章 新人禮包第二百七十八章 婚事第二百六十四章 戰後第一百七十九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一百九十六章 酥油茶第二百八十八章 陳三娘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食材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驢宴第一百一十八章 踊躍第兩百一十四章 混混第兩百二十一章 圍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體驗第九十五章 希望的田野第三百四十六章 夫子的夢想第七十四章 某,洛陽王玄策也!第九十一章 送別第一百零一章 十大碗第三百六十二章 瘟疫第二百六十六章 宣威火腿和汽鍋雞第兩百四十五章 好大一條魚!第一百九十九章 高原上的美味第二百八十七章 避暑莊園第一百三十章 迷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 糖(心情不好加更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亞第兩百一十五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六十九章 武家的女人們第二百六十八章 歸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東北菜第兩百一十七章 洪門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竺咖喱第三百六十三章 地獄第三百二十一章 東北菜第二百七十三章 東山羊第二百八十七章 避暑莊園第二百六十二章 桂林米粉第二百七十七章 被吃厭的美味第一百八十章 國雖大,忘戰必危第二百六十二章 桂林米粉第二百九十一章 出征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竺咖喱第三百三十六章 陳碩貞第兩百二十六章 判斷有誤!第兩百二十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六十六章 綢繆第一百零六章 傳統和美食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下第五十二章 升級後的抽獎第五十九章 合夥第二百七十五章 四大名菜第兩百四十七章 還不夠快!第一百二十八章 洛陽水席第一百五十八章 多修馬路多養豬第十章 套路真多!第八十九章 警告第兩百一十七章 洪門第三百二十二章 戰爭的結束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安的形勢第三百二十二章 戰爭的結束第一百七十七章 冰淇淋第兩百三十七章 佈置第三十二章 天價的剁辣椒第一百二十章 天下一絕第三百三十一章 體驗第三百零六章 新生入學第三百六十章 侵略者第九十八章 米粉第三百零八章 春天的故事第五十九章 合夥第一百九十九章 高原上的美味第一百零一章 十大碗第一百一十三章 從吃牛引發的思考第三百二十九章 有歷史底蘊的美食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茶!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手術!第二百六十一章 唯美食不可辜負第三百一十四章 北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燎原第二百六十三章 有後第一百二十八章 洛陽水席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安的形勢第兩百三十章 夜宴第六十五章 房二有約第一百五十二章 關於夜總會的構想第三百二十二章 戰爭的結束第一百五十八章 多修馬路多養豬第一百五十三章 贖身第一百二十一章 商場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