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諸葛家的“點金仙術”

諸葛瑾是把龐統當自己人的,所以這樣的計劃他也沒有遮遮掩掩。並沒有因爲對方纔來三天,就要先“考察考察”才委以重任。

這讓龐統充分感受到了信任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頓生知遇之感。

“諸葛兄是個幹大事的,就因爲我和阿亮短暫同窗,以學問見識相交,便能如此用人不疑,值此亂世,實在是罕見。咱也要努力做事,證明自己對得起這份重視。”

龐統內心不由如此暗下決心,起了爭強好勝之念。

不過,諸葛瑾的計劃看起來很完美,但真要着手實施,還是有一個巨大的障礙——你想拿“新發現的巨大銅礦”來勾引山越部族的貪婪妄動,你好歹得真能發現銅礦啊!

只要發現了銅礦,哪怕暫時沒能大量開採,那也是能引發別人爭奪的。

但如果銅礦的影子都沒有,指望完全造假引人上鉤,就太扯淡了。山越酋長們並不是弱智,他們也會派人來服徭役當礦工、臥底探查,看看銅是不是真的開採出來的。

如果指望直接拿出一大堆熔鍊好的銅騙人,不給人親眼看到開採礦石、從礦石鍊銅的全生產過程,鬼才會上當呢。

龐統也是智商頗高之人,他很快就想明白了這個道理,也不由向諸葛瑾指出了這些問題。

諸葛瑾聞言,卻只是微微一笑:“士元不會以爲我是想假裝發現銅礦來勾引人吧?我說了要開採銅礦,那當然是真開採了。你這邊只要負責好在農閒時徵發鄱陽縣民夫服徭役,先整備一下進山道路。

或者如果百姓暫時不好徵發,我可以給你些錢財,你設法聯絡僱傭周邊隱戶、或是山越部族,讓他們派人來、沿着鄱水往上游山區修路,再把鄱水中的險灘礁石整治一下,便於將來運礦船直接駛往上游。

其他找礦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你只要組織好人手錢糧,給役夫、礦工管飯,提供工具,勿使有缺。”

龐統聽說只是需要他提供人力組織和後勤保障工作,這才微微鬆了口氣,暗忖這活兒要是還幹不好,就太丟人了,一定要努力。

……

此後十餘日,龐統也沒有接到新的指示,他就組織了兩千徭役。

外加拿着諸葛瑾給的預算,換購了一些山民比較短缺緊俏的物資,然後用數百郡兵護衛,跑了鄱陽縣境內、鄱水上游的兩三家山越部落,直接跟這些部落做交易,以物資換勞役,請山越人給他們當嚮導、治山區河道險灘礁石。

至於所需要用到的生產工具,肯定是漢人提供,事成之後,還可以給這些山越部落一些鐵器作爲報酬。

山越人算是漢朝時四夷中比較歸王化的了,喜歡拿錢被漢人僱傭。丹陽兵就是典型的山越人拿高薪當僱傭兵的產物。

諸葛瑾剛剛乾掉笮融,錢是不缺的——如前所述,他破柴桑城後,搜繳的銅像熔鑄了就能值一千多萬錢。而柴桑還算是笮融的三座主要據點中、搞佛事規模比較小的了。

笮融的老巢南昌縣,城裡繳獲的佛像規模、數量何止柴桑數倍。最後諸葛瑾統計了一下,三縣銅佛全部熔鑄,累計能超過一億錢!有這麼大筆財富,眼下僱傭山越人當然可以闊綽一點。

(注:笮融歷史上洗劫三郡搞佛像,確實很有錢。有記載說他在廣陵搞齋佛節,施粥請十幾萬人吃飯,只要你表示信佛就可以去白吃白喝一陣,這就花錢“以億計”。

即使有誇張,但說笮融鑄銅像花上億錢,那是絕對有的。)

龐統有足夠的預算在手,再靠着他還算過硬的口才,立刻就把好幾個山越部落的酋長忽悠得找不着北,願意拿錢辦事。

短短十幾天,先把鄱水乾流、一直到鄱水和樂安河分叉口的航道,重新整治了一遍,河邊兩岸的道路也簡單平整了一下。

這段河道長度大約七八十里,兩岸本來就有百姓村鎮,基礎條件好,也還不算深入山區,整治起來很容易。

而過了鄱水和樂安河的分岔口後,情況就複雜一些了,龐統一時不知道下一步具體該以哪一條河沿線爲重點整治。

他覺得鄱水乾流流域顯然經濟價值大一點,河谷平原也相對肥沃,把交通搞好後,便於官府將來控制更多偏遠村鎮,也能惠及山民。

而樂安水水量比鄱水乾流小得多,沿途也更崎嶇,農耕區也小得多。不過一般採礦貌似都是在深山裡找的,似乎這邊有銅礦的機會也不小。

龐統不敢自專,就讓僱來的人平均沿着兩條河各自逆流而上整治,同時本人回了一趟縣城,彙報第一階段的工作,並且請示了諸葛瑾,想看看他具體怎麼找礦。

……

“這麼快就已經逆流而上、整治了近百里的河道和沿河道路了?不錯,士元辦事果然便捷。”

身在鄱陽城內的諸葛瑾,得到彙報後,先表揚了一句,然後就吩咐,“走,後續這些日子,要做好在山裡紮營考察的準備,我也會親臨找礦。”

龐統略顯急切地問:“那鄱水乾流和樂安河,我們究竟該以哪條河爲主、整治進山道路?諸葛兄如此成竹在胸,想必能猜出哪邊山裡有銅礦的機會大?”

諸葛瑾不想當神棍,所以堅持不報答案:“我不是靠猜的,我也要實地看了,才能知道。”

龐統愕然:“這怎麼看?”

諸葛瑾:“到了就知道了。”

一行人說着,就收拾行李啓程,走了兩天,來到鄱水和樂安河中游。

龐統一個單身狗,到山裡風餐露宿也沒人關心。

諸葛瑾到好歹家裡還有個步練師很懂事,幫他仔細收拾了行裝,還有各種生活日用補給,步練師原本還纏着說想要隨行照顧諸葛瑾飲食起居,但諸葛瑾以山中崎嶇不便、步練師年紀還太小爲由拒絕了。

鄱水和樂安河分岔的位置,大約在後世景德鎮的樂平縣附近。由此沿鄱水乾流繼續逆流而上的話,會到後世的景德鎮主城區,而沿着樂安河往上游,則會到着名銅都德興縣。

諸葛瑾心裡當然是知道德興纔有大銅礦,景德鎮主城區那一片則什麼都沒有。

但他也不好直接報答案,所以到了地方後,他先帶着龐統,裝模作樣往兩條河上游各自走了一天勘察,然後還拿出一個他提前準備的透明水晶杯,舀起河水澄淨後仔細端詳。

水晶在漢朝就已經很普及了,只是貴一點,製作小件器皿的時候,完全是可以取代後世的透明玻璃的。後世杭州博物館就有一件“戰國水晶杯”的展出文物,看起來跟現代玻璃杯很像。

諸葛瑾這個水晶杯,也是打贏了笮融後、關羽在清點南昌城內的逆產時繳獲的,就隨手拿來用了。佛家本來就很喜歡各種七寶琉璃器裝點門面,笮融收藏有這種華貴之物很正常。

龐統看到諸葛瑾居然拿出水晶杯舀河水,也是微微一驚,但內心反而愈發覺得諸葛瑾靠譜起來——這麼大的陣仗,應該不至於是故弄玄虛吧?

諸葛瑾看了很久後,才拍板道:“走,後續幾日,沿着這樂安河上游,一路尋找支流分岔,每到一處分岔後,就學我這樣舀一杯河水,務必徹底澄淨後、撇去綠藻浮沫,然後觀察河水顏色,決定究竟沿着哪條河找礦。”

龐統再次愕然:這是什麼原理?再說看這河水顏色,也看不出分別啊?

他不由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而諸葛瑾也只是隨口搪塞:“伱看不出這杯從樂安河裡舀出來的河水,要比鄱水乾流的水略微碧藍一些麼?”

龐統左看右看:“看不出來!”

諸葛瑾:“那是你眼神不好!信我沒錯的,越到上游越容易看清,等河水分岔,最後就能找出這種略微偏藍的水,是具體從哪一條小溪流出來、匯入幹流的!”

諸葛瑾其實也沒看出來這杯樂安河裡舀出來的河水有更偏藍,但他知道答案,就強行說能看出細微差異,對方眼神對比度不夠。而真到了上游,水流越來越小,分岔越來越多,這個區別會更明顯的。

龐統心中揣着狐疑,嚴格遵照諸葛瑾交代的辦法,一路往上游勘探。

此後十日,他們把樂安河更上游的全部支流,都儘量跑了一遍,越往上游水越少,最後幾乎是各種山間小溪了。

而諸葛瑾交代的法門也很直接:一旦看到兩條小河匯流的分叉口,就看哪邊的來水更藍一些,就重點往偏藍的那條溯源。

爲了避免誤差,他的實驗手法也越來越嚴謹。

比如,爲了防止兩岸青山的映射、導致河水反光看起來發綠,他特地弄了個刷上白灰的純白木盒子,每次打完河水把水晶杯放盒裡再觀察,隔絕環境反光。

另外,河水裡不光有肉眼可見的藻類,還有些比較難去掉的懸浮微生物,諸葛瑾就拿明礬粉末當混凝劑,把水中的固體微粒初步淨化一下再觀察。

而這些手段,顯然都是漢朝人不具備的,漢朝人根本沒法排除這些誤差。

靠着這些辦法,幾天之後,諸葛瑾和龐統終於溯源到了樂安河上游某一條涓涓小溪。

越往上游分岔,溪水發藍就越明顯,最終幾乎可以和後世抖音上那些驢友博主曬的“碧藍水潭礦洞”差不多藍了。

諸葛瑾便知道自己終於成功了。

這種碧藍碧藍的野水潭,在文科生眼中,或許能詩興大發讚美一下自然奇景。

但在諸葛瑾這種理科生眼裡,卻只會落下一句評價:臥槽!這特麼就是一潭硫酸銅溶液!有毒!

任何一個初中化學及格的同學,如果在卷子上看到“藍色透明溶液”,那幾乎是條件反射就會往硫酸銅上想,要是再看到“藍色絮狀沉澱”,就更是咬死了“氫氧化銅沉澱”。

可以說硫酸銅和氫氧化銅這對活寶,是多少初中化學題“分析一堆不明成分物質”的破題點了。

只是很多人讀了書卻不結合實際,到了現實生活中,看到自然界廢棄礦洞水潭這麼藍,卻不會往這個方向想——所以穿越回古代要找銅礦,其實真不難,一兩條初中化學的最普遍常識,就夠用了,只是很多人想不到。

……

“士元,取鐵棒來。”

諸葛瑾最終在這條樂安河上游不知名小溪源頭的水潭中,看到一潭碧水後,做完前兩步預處理,然後就吩咐龐統。

龐統小心翼翼從一堆預先準備好的細鐵棒裡抽出一根、遞給諸葛瑾。

諸葛瑾往這藍水裡插入,懸空放置了幾分鐘,再取出來,就看到鐵棒表面附着了一層紅黃色的金屬。

初中就學過的金屬置換反應:硫酸銅加鐵,變成硫酸亞鐵,置換出單質銅。

龐統看到這神奇的一幕,頓時驚爲天人:“這……這是什麼?難道是銅嗎?”

諸葛瑾微微一笑:“士元有沒有讀過古代方士煉丹心得之作?知道膽礬能煉出銅麼?”

龐統瞳孔巨震,看了看諸葛瑾,又看了看那一潭藍水,不可置信地指着說:

“諸葛兄是說,這一潭都是曾青?所以才如此之藍?我確曾讀過《神農本草經》,書中有言:曾青塗鐵得赤銅……偶爾亦可得金銅。”

膽礬,就是古人說的硫酸銅晶體。

曾青,就是古人說的硫酸銅溶液。

“曾青塗鐵得赤銅”,應該是整本《神農本草經》裡,知名度最高的一句話——

因爲這句話出現在後世人教版的初中化學課本上,接受過義務教育的,人人都要背。

而諸葛瑾就是這麼大道至簡,只靠一條初中生的t0級別知名度常識,就把問題解決了,一點都不帶花裡胡哨的。

他淡定地指着這一潭藍水:“此處溶洞,能把山水都浸得如此碧藍,可見周邊山石中,銅礦必然不少。讓銅匠、礦工們對着這座水潭周邊的山石,仔細深挖勘探,必有所得!”

最後的臨門一腳、具體挖銅礦分揀礦石,這諸葛瑾還是不會的,他只是懂點高屋建瓴的常識。

但他的見識能讓工匠們把搜索範圍縮小至少數百倍,那也是功德無量了,至少工匠們不用幾百座山頭一座座去試錯,直接把山頭給你定位出來,已經是極大的效率提升。

諸葛瑾也親自在附近紮營住了下來,準備稍微督導那麼十天八天的,爭取儘快見效果。

有了諸葛瑾親自坐鎮,早已把他奉爲神明一般的徭役民夫、礦工、山越僱傭苦工,也是完全不敢偷懶,把工作效率拉到了最大,極爲狂熱地奮發找銅。

諸葛瑾沒有過多幹涉日常勘探,他只是額外吩咐了一句:

紮營期間,不得喝這條藍水小溪的水,日常用水都要從最臨近的其他水不藍的小溪裡汲取,然後燒開放涼再喝。

對於這個要求,很多不懂銅礦的徭役苦力一開始還不理解,後來聽說‘曾青水有毒’,才趕忙收起了輕忽之心,嚴格遵照。

……

十天之後,銅礦雖然還沒大規模開採出來,但第一口礦坑總算是進入了運作。

銅匠們就在這山谷裡架設起了一座實驗性的鍊銅爐,把最初一爐銅料煉了出來,得到了數百斤比較純的銅錠。

與此同時,也有人試了用鐵換銅等貴金屬的“置換反應”生產法,這顯然是諸葛瑾根據初中化學課本上的常識教給手下工匠的。

這個方法的壞處是要浪費一些鐵,但好處是反應非常迅速,對於硫酸銅狀態的銅效果非常好,但對於黃銅礦裡的硫化銅就沒用了,適用範圍比較侷限。

不過,隨着人們越來越精確嘗試這種新方法,操作越來越純熟,工匠們很快發現了一個新的驚喜。

“這些曾青如果剛把鐵棒放進去數息便拿出來,居然能從表面刮下很薄很薄的金子!真的是金子!然後再放進去很快拿出來,還能附着上銀子!最後慢慢反應,得到的纔是銅!”

這個發現,幾乎直接讓所有人都血衝腦殼,狂熱得不行。

本來是來開銅礦的,居然還有伴生金銀!

所有人中,唯有諸葛瑾對此毫不意外。

德興銅礦,本來就擁有後世全國15%的銅產儲量,還有全國8%的銀和12%的黃金儲量。作爲一座高品位的硫化銅黃銅礦,伴生金銀是很正常的。

而且如果用傳統冶煉法,伴生金銀比較難分離,如果是用置換法,因爲金最惰性,銀也比銅惰性,所以很容易分時間置換。

(注:其實還可以先把銀棒插進溶液裡,這樣只會置換出比銀更惰性的,也就只有金。然後再把銅棒插進溶液,只會置換出銀。最後把鐵棒插進去,置換出銅。)

諸葛瑾眼下倒也不指望置換法這點產量,但置換法的視覺衝擊力卻是最強的。

那幾乎瞬間變色的鐵棒,表面金光燦燦,全部看在了那些山越部族的僱傭苦工眼裡。

幾天之後,諸葛瑾表示不需要再僱傭嚮導了,銅礦已經找到了,給足了這些山越嚮導工錢,然後把他們遣散回各自的部落。

只留下了一部分苦工,繼續負責把這條樂安河上游小溪一路上的險灘礁石處理掉,再把兩旁山谷的崎嶇道路平整一下,便於將來直接水運開船到礦山腳下,把巨量的銅礦石運走。

水運的成本終究還是比陸運便宜幾十倍,何況要運的還是銅礦這種巨大笨重的物資。

官府如此大興土木整治進山的道路交通條件,還有實打實的直接鐵棒從潭水中置換出金銀銅,這些消息幾乎瞬間旋風般傳遍了周邊各縣的山越部族。

而且因爲山越人文化水平低,無法理解,謠言越傳越邪乎,越傳越離奇。

“什麼?諸葛家有點金仙術?找到了能直接把鐵棒變成金銀銅的碧藍神水?在哪裡?快說!到底在哪裡!立刻帶我們去看!”

第157章 攻克僞都,大功告成第13章 憋了那麼久,就等這一夜第49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130章 給劉備討個官職:左將軍領揚州牧第136章 趙雲:憑什麼又是我誘敵(135章…第1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0章 斬雷薄,滅先鋒第69章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第26章 八月一十八廣陵潮第122章 輕取滁縣第84章 縮水版船中對第172章 高端的技術改良往往只需要樸素的方式第132章 順水人情,諸葛迴歸(六千字大章)第47章 名動許都的神秘大賢第113章 非子敬,我何以看透曹賊?第131章 呂布再再再再次倒戈(比115章再…第92章 山越上鉤第56章 世界上有太多孤獨的人都害怕走出第一步——…第151章 合肥之戰-中第12章 絕地求生第131章 呂布再再再再次倒戈(比115章再…第43章 諸葛亮的“強化套裝”第76章 堅壁清野還是速戰速決,這是一個問題第28章 爲了二弟我就收下了第55章 高祖不疑留侯,吾何疑於子瑜(五千字大…第49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114章 袁曹開戰的導火索第166章 劉備接旨第20章 全取廣陵第63章 諸葛兄弟會師第43章 諸葛亮的“強化套裝”第154章 合肥落城,袁術喪鐘第36章 叛徒!留你何用!第107章 侵略如火,不動如山第126章 天高地厚對別人是一個形容詞,對諸葛亮…第27章 玄德公,你不能逮着一個謀士薅啊第122章 輕取滁縣第32章 出使呂布第123章 劉玄德真信義之士也第162章 不攻者示人以攻,攻者示人以不攻第41章 阿亮何德何能,豈敢小覷天下智者第18章 裡奔襲第102章 攻陷盱眙第184章 武戲之前,當然還需要做表面功夫第178章 發兵東冶第124章 伏波將軍諸葛瑾第66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34章 陳登:玄德公如此厚恩,登無以爲報第172章 高端的技術改良往往只需要樸素的方式第188章 破江夏三板斧第122章 輕取滁縣第3章 帝王如姦夫,天下似婦孺第1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3章 諸葛兄弟會師第171章 年僅弱冠的蒲元第77章 笮融:我笑那關羽無謀,諸葛亮少智第166章 劉備接旨第155章 既然兄弟重逢,有些事情當然要丟給阿亮…第110章 自投羅網魯子敬第175章 沒有陸遜,只有陸議第145章 狂自然有狂的資本第22章 諸葛家的人什麼都略懂第31章 玄德公,走出這一步之前,可得想清楚第156章 不管禰衡怎麼諷刺,我自啊對對對第62章 諸葛亮:姐姐不能賣,我犧牲一下就夠了(明…第44章 空談之才孔文舉第183章 諸葛瑾:幫人平叛當然是要收勞務費的了第95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拳來第21章 日子還是朝不保夕第49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4章 從十死無生到九死一生第78章 嘲笑完諸葛之後的下一個環節,就是死第154章 合肥落城,袁術喪鐘第134章 袁曹呂三方會戰第1章 來都來了,那就幹一票大的吧第58章 搞不定的事情就交給阿亮好了第80章 全取豫章第51章 做義帝還是做獻帝,這是一個問題第134章 袁曹呂三方會戰第93章 賀齊需要幾個月完成的任務,關羽幾天就可以第174章 公孫瓚已死,呂布還能活多久?第54章 你永遠可以相信呂布的反覆橫跳潛力(突獲通…第190章 歷史上對孫策都無效的招數,現在還想用來…第120章 大家都有官升,大家都有仗打第178章 發兵東冶第10章 斬雷薄,滅先鋒第2章 這才叫地獄開局第82章 你敢使喚我二弟,我就使喚你二弟第141章 這不是冒險,這只是相信玄德公的籠絡能…第28章 爲了二弟我就收下了第52章 劉備接旨,分兵豫章第47章 名動許都的神秘大賢第71章 說陳到,陳到到第22章 諸葛家的人什麼都略懂第138章 來騙,來偷襲第159章 荊豫揚三州都亂成了一鍋粥第126章 天高地厚對別人是一個形容詞,對諸葛亮…第190章 歷史上對孫策都無效的招數,現在還想用來…第45章 先噴禰正平,後教孔文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