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絕地求生

張飛和糜竺,被糜芳告知的這條壞消息,鬧得焦頭爛額、不知所措。

軍糧若是斷了,就算淮陰前線打贏了,最終還是要完。

這如履薄冰、地獄難度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情急之下,張飛再次非常謙卑地抱起諸葛瑾這條大腿:“先生可有良策、幫幫子仲另想它法籌糧?”

“不要慌張!計策哪有那麼容易想到的?且容我細細思之!”

諸葛瑾也是被纏得心煩,他本就有點疲累腦子不夠用了,哪還經得起張飛聒噪。

好在張飛這幾天已經習慣了,連忙噤聲讓諸葛瑾靜靜思考,還打眼色示意其他人也安靜。

諸葛瑾一個人搖着蒲扇,閉目捋着思路:

“想起來了!孔融被袁譚攻滅,好像確實也是發生在建安元年,只是沒想到跟劉備被袁術圍攻,剛好是前後腳的事兒,還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這還真是究極亂世了,天下各種郡級小諸侯,都會被快速兼併,兩年後就只剩下那些州級大諸侯。

按照原本的歷史,得到糜竺的二次贊助之後,劉備能很快恢復元氣、‘複合兵萬人’。這一切其實是建立在他跟呂布取得和解的大前提下。

那樣才能直接在徐州各郡就近買糧,糜竺的錢才能快速變現爲戰力。

但現在歷史已經改變了,劉備還沒覆滅,他也不可能回去跟呂布認慫,這就導致劉備的軍糧進貨地變遠了很多。

現在連孔融都被滅了,山東半島的北海、東萊一帶也指望不上,剩下的備選進貨地就更遠了,說不定到劉備的軍隊餓死時,糧食都還沒買回來。

袁譚雖然跟劉備關係不錯,似乎當初劉備稱徐州牧的時候,就是把當年那個每州一個的舉茂才名額給袁譚用了。但袁譚跟孔融剛打完仗,北海本地無糧,他關係好也沒用。袁譚想賣糧,也得從冀州調過來。而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遠方的糧食就等於沒有糧食。

而我一開始甚至連這一點都沒想到,比糜竺都燈下黑了,真是慚愧……”

諸葛瑾腦內覆盤了許久,把這些彎彎繞都想明白,才徹底認識到,自己因爲對歷史的先知過於自信,留下了多少紕漏。

以後還得進一步強化腦子!要跟二弟好好切磋,互相查漏補缺!那樣纔能有朝一日達到“真.算無遺策”的境界。

或許這也是一種歷史的慣性和阻力吧,

當你扭轉了劉備的一次失敗時,往往就意味“隨着他比歷史同期更強了,忌憚他的敵人也會變多,朋友卻會減少”,

這股力量,就有可能把劉備陣營重新推回下行通道。

呂布對劉備的態度,就是這種現象的最好例證:

當呂布爲劉備轅門射戟的時候,是因爲劉備弱,可以利用。當呂布又翻臉來襲擊小沛的時候,是因爲劉備又變強了。

這個深刻的思想實驗教訓,讓諸葛瑾的思維模式,又成熟了一些,也更契合這個爾虞我詐的時代了。

……

也不知過了多久,諸葛瑾總算理順了方向後,才長吁了一口氣。

他一睜眼,纔看到張飛、糜竺、糜芳還依然熱切地盯着他,大氣都不敢出。

諸葛瑾見大家對他期待那麼高,也有些尷尬,連忙虛心跟糜竺探討:“子仲,不知北海郡這個選擇被排除後,你還能找到最近的買糧地,又是哪裡?”

這個問題糜竺還是很專業的,他想都不用想:“北海郡不可能的話,

再想繼續往北,就得海路繞過整個山東,去冀州買糧,那就太遙遙無期了。

所以唯有往南找,我剛纔也說了,孫策和許貢之戰,導致丹陽、吳郡不可能有餘糧,這麼算來,最近只有會稽郡的王朗了。”

如今是建安元年,孫策還沒跟王朗幹上,會稽郡處於和平狀態,寧紹平原的產糧區估計還是有餘糧的。

糜竺並不知道,如果再拖一年,到明年這時候,許貢被孫策幹掉,就輪到孫策對付王朗了,到時候他都自身難保了。

諸葛瑾在心中腦補了一下地圖,從淮河河口沿海航行到錢塘江江口,這距離是不短的。

比蘇北到山東半島南岸,起碼遠了一倍。

諸葛瑾便繼續追問:“就按會稽來算,大概要多久往返?”

糜竺飛速心算了一下:“往返加採買裝卸,至少一個多月,海路風浪無常,如果天候不順,兩個月都有可能。”

漢朝的航海技術還是比較落後的,只能沿着海岸線航行,不敢進入深海直航的。

糜竺估算單程航行二十天,已經是不錯的技術了,這也就糜家做得到。

換一個排不上富豪榜的家族,根本連航海的造船技術和經驗水手都湊不齊。

諸葛瑾知道糜竺已經盡力,嘆了口氣,拋出了自己的方案:

“既如此,我略有些淺見,供諸位參詳。

首先,海路買糧的事,還是要子仲按計劃操持,也算爲大軍的中遠期保障託個底。

但眼下這一個半月的缺口,我們不能指望子仲,要雙管齊下另想辦法。比如琢磨一下有沒有什麼其他立竿見影的軍食來源……”

諸葛瑾剛說到這兒,張飛突然火急火燎插話:

“要俺說,可以把殺馬得到那幾萬斤肉送去軍前,也夠吃一陣子了,再不夠的話,也只能把其他繳獲的好馬忍痛殺了吃。”

諸葛瑾白了他一眼:“能不能別打斷?這些肉或許夠海西駐軍吃個把月,但送去淮陰軍前,一萬多人,最多也就撐五天!

另找軍糧來源的事兒,我自會想辦法。你若是急着立功、爲鎮東將軍解圍,我另指一條路子,不過能不能成就看你自己了。”

“剛纔是俺急了,先生請講。”張飛趕忙正襟危坐,爲剛纔的冒失致歉,恭恭敬敬地聆聽。

諸葛瑾整理了一下語言,指着縣衙外的武庫方向,徐徐說道:

“要解決軍糧危機,無非就是開源和節流。開源我已經說過了,交給我想辦法。而節流就是設法讓後續的廣陵之戰、能在軍糧吃完前速戰速決。

不過這個任務需要冒一定的險。若是能成,當然可以解決鎮東將軍的危局。但若是失敗了,你帶去的兵馬也會損失慘重,可要想好了。”

張飛:“俺什麼生死沒經過見過,但說無妨!”

諸葛瑾便不再藏私:“今日我們也殲滅了千餘劉勳部的騎兵,繳獲衣甲馬匹不少,尤其衣甲都是袁軍服色。

而劉勳麾下有兩路騎兵將領,雷薄雖死,陳蘭尚在。如若幾日之後,鎮東將軍與關都尉能在淮陰戰場擊潰紀靈、劉勳聯軍,

到時候劉勳必然潰退,而鎮東將軍也必然趁此良機死死咬住追擊。我這條行險之計,便是讓人先行打探敵情狀況,然後瞅準時機,搶在真的劉勳敗退之前,詐稱其麾下陳蘭部的敗兵退回廣陵,然後裡應外合,從中取事——

當然,這說得輕鬆,其實非常難,因爲如今連先決條件都還不滿足。得確保淮陰戰場的主力決戰、我軍能贏,纔有這些後招。否則就只是空想,一切人手都得撤回來。

而就算淮陰那邊贏了,這事兒最多也就只能算是妥了三成。還有很多麻煩事要我們自己解決,一步不慎就是白白送死。”

諸葛瑾非常注意把醜話說在前頭,畢竟張飛還是比較莽的,一定要充分提醒其風險。

張飛被諸葛瑾反覆警告,終於激發了他秉性中的粗中有細,神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他倒不是怕戰死,而是怕誤了大哥二哥的大事,讓部隊白白送死,還讓敵軍士氣回升。

張飛很清楚,自己要是戰死了,大哥二哥估計也會熱血上頭,跟劉勳死磕到底,到時候全軍就失去冷靜了。

一旁的糜竺、糜芳看張飛都猶豫了,也是神色愁苦,一籌莫展。

“要不……還是算了,就想辦法籌軍糧吧?子瑜說他能試試開源,以他的才智,說不定能想到辦法的。”糜竺試探着安慰張飛。

不過這話卻反而激起了張飛的鬥志,他慎重地對諸葛瑾頓首:“先生!俺還是打算搏一把,只是如今這個方略還太籠統,俺完全不知如何着手,還請先生多幫俺謀劃一些細節。

畢竟就算劉勳主力出動了,我想他城中應該也會留數千兵馬。我們這兒一共一千多人,算上俘虜也才兩千,而戰馬只有一千匹、袁軍衣甲更是不到一千套。

我們能派去僞裝成袁軍偷襲的人馬,肯定會少於一千之數。我軍還沒法提前通知大哥二哥到時候加急接應,光靠這一千人,就算騙得城門,巷戰也打不過守城的數千敵人吧?

這些問題,先生可有解法?若是能解,俺自然不惜殊死一搏。”

張飛只是迅猛,並不是白給送死,想了許久之後,還是把這些基本難題羅列了出來。

他要的不僅僅是騙開城門,還要確保能殺破城內的敵人,或者至少能穩住——就像他丟下邳時、丹陽兵做到的那樣。

張飛記得很清楚,自己丟下邳之夜,反叛的丹陽兵,在主將曹豹被他殺了之後,依然死守了白門樓整整一夜,張飛沒能攻回來,最後拖到天亮呂布的軍隊趕到了。

那一夜的遭遇,是張飛一輩子刻骨銘心的噩夢。何況如今距離那事兒纔過去五六天,簡直是歷歷在目。

所以當他現在想到可能要“騙門待援”,他立刻就代入到了當晚丹陽兵的角色中,設想如何騙門後守住,至少等到劉備主力回援。

諸葛瑾聽了張飛的問題,並不覺得刁難,反而滿意地點了點頭。

能問出好問題,說明他已經在慎重思考了,也充分吸取了前一次被偷的教訓,想覆盤後拿來偷別人,這是好兆頭。

戰前能想到的問題越多,成功的概率才越大。

諸葛瑾也就本着探討的態度,跟糜竺等人繼續交換情報,頭腦風暴。

諸葛瑾拿過一張紙,用簪筆隨手畫了一個表格,然後想到一項就排查一項:

“子仲,廣陵縣城,可有甕城?”

“沒有,不過……有閘門。運河重鎮,爲了進出轉運方便,一般都不設甕城,而靠千斤閘緊急落鎖。”糜竺精神抖擻,應聲回答。

他行商多年,徐州與周邊數州的通衢要道城池,他幾乎都遊歷過。

廣陵縣也是邗溝運河的咽喉河口位置,跟淮陰一樣重要,糜竺對那裡的地理,自然是如數家珍。

諸葛瑾微微點頭:“沒有甕城,假扮敵軍詐城被反伏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這計策應該有搞頭。不過有千斤閘,還是要另想辦法解決……

畢竟要是遇襲時需要緊急放閘門,守軍多半會直接砍斷絞索。就算益德衝進城內後、奪取了城樓的控制權,倉促間也不可能修好絞索再把閘門絞起來。

如此一來,我軍偷襲時,最好還能隨軍攜帶一些簡易的攻城武器,如此才能多點保障。哪怕升不起閘門,只要能控制住一段城牆,依然能讓外面的士兵源源不斷爬牆而入。”

諸葛瑾自言自語地推演着,但很快又發現了新的問題:他屆時需要張飛僞裝成敗退的袁軍騎兵,而騎兵是不方便攜帶輜重的,奇襲的速度要求也不支持帶着攻城武器一起跑。

而且如果隨軍帶了攻城武器,被守軍看到這不倫不類的樣子,還有可能導致奇襲被直接識破, 太危險了——

用膝蓋想想也知道,如果是真的陳蘭部騎兵,從淮陰戰場敗退潰逃回廣陵縣,他們可能隨軍帶着攻城梯麼?

但凡軍中被看到有一架梯子,都足夠識破這支部隊是西貝貨了。

諸葛瑾幾乎要把頭髮都撓掉,還是一籌莫展。

終於,他在又仔細審視了一下廣陵縣周邊的地圖地形、河流走勢後,忽然靈光一閃。

諸葛瑾心中閃過一絲希望,連忙問糜竺:“子仲,你有沒有辦法弄一些船,僞裝成從孫策地界來的白衣商人,沿長江入邗溝、從南側靠近廣陵東城水門?

孫策是袁術部曲,而且如今跟許貢激戰正酣,肯定需要不時從江北袁術的控制區、採買軍資以圖進取,袁軍定然不會提防南邊來的商船……”

糜竺先是一愣,隨後很快釋然,還用帶着自豪的語氣打包票:“這還用僞裝?我家本來就有的是白衣商旅。”

諸葛瑾一拍腦門:“瞧我……怎麼給忘了!那就沒事了,你家部署在離廣陵最近的商船隊,現在何處?我教你,只需如此如此……剩下的就交給我了。”

呂蒙想白衣渡江還得僞裝僞裝,糜竺要白衣渡江還用裝?他本來就是!

這演技肯定比呂蒙逼真。

——

PS:大家不要急,明天就要決戰的劇情了。開局12章寫到第一場大決戰,主要是我的大決戰需要雙線操作,是二連戰,不能切割開來。所以佈局時也是雙線,大家別不耐煩。

後續兩三天都是連續雙線決戰,就這樣。

第57章 諸葛傢什麼都略懂,當然也包括興修水利第125章 未見鄭玄,先聲奪人第53章 我加了三個月班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第112章 三顧廣陵第51章 做義帝還是做獻帝,這是一個問題第91章 諸葛家的“點金仙術”第100章 被迫二線作戰的劉備第133章 諸葛瑾:二弟別的事情輪不到你管,你先…第44章 空談之才孔文舉第85章 先把擁護揚州牧的大旗扯起來第4章 從十死無生到九死一生第32章 出使呂布第69章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第5章 唱籌量沙第37章 子仲兄,對不住了第144章 這也算曆史線收束……吧?第11章 慘勝:士仁範疆張達殉職第144章 這也算曆史線收束……吧?第151章 合肥之戰-中第116章 三方混戰第90章 開戰理由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第162章 不攻者示人以攻,攻者示人以不攻第52章 劉備接旨,分兵豫章第56章 世界上有太多孤獨的人都害怕走出第一步——…第187章 劉備:我澄清一下,這不是流言第7章 舍弟諸葛亮之才,十倍於吾第145章 狂自然有狂的資本第123章 劉玄德真信義之士也第33章 人人皆有難言之隱第80章 全取豫章第62章 諸葛亮:姐姐不能賣,我犧牲一下就夠了(明…第86章 諸葛舌勸初顯芒第83章 郊迎三百里第183章 諸葛瑾:幫人平叛當然是要收勞務費的了第95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拳來第179章 收服王朗第99章 孫策的五層應對博弈第57章 諸葛傢什麼都略懂,當然也包括興修水利第7章 舍弟諸葛亮之才,十倍於吾第87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用處,哪怕是一條旁次一張…第65章 初出茅廬第一功第108章 威震淮南第41章 阿亮何德何能,豈敢小覷天下智者第9章 雷薄:張飛匹夫休走!第91章 諸葛家的“點金仙術”第13章 憋了那麼久,就等這一夜第80章 全取豫章第6章 初戰試手第175章 沒有陸遜,只有陸議第62章 諸葛亮:姐姐不能賣,我犧牲一下就夠了(明…第28章 爲了二弟我就收下了第108章 威震淮南第116章 三方混戰第100章 被迫二線作戰的劉備第148章 袁術死在壽春可不是好事第76章 堅壁清野還是速戰速決,這是一個問題第42章 淡泊以明志就是延遲滿足,寧靜以致遠就是長…第12章 絕地求生第36章 叛徒!留你何用!第117章 騎虎難下,需要勸架第188章 破江夏三板斧第5章 唱籌量沙第90章 開戰理由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第98章 搶了孫策的蕪湖,還要讓孫策主動認錯第51章 做義帝還是做獻帝,這是一個問題第134章 袁曹呂三方會戰第16章 被豬隊友帶崩的紀靈第100章 被迫二線作戰的劉備第100章 被迫二線作戰的劉備第86章 諸葛舌勸初顯芒第2章 這才叫地獄開局第59章 臨走撿了個步練師第181章 騎虎難下孫伯符第46章 舌戰狂儒第34章 陳登:玄德公如此厚恩,登無以爲報第171章 年僅弱冠的蒲元第137章 諸葛亮來沒來淮陵?如來第11章 慘勝:士仁範疆張達殉職第59章 臨走撿了個步練師第161章 禰衡之死第39章 得到諸葛密卷的諸葛亮第40章 被羣狼環伺的諸葛家第138章 來騙,來偷襲第78章 嘲笑完諸葛之後的下一個環節,就是死第33章 人人皆有難言之隱第77章 笮融:我笑那關羽無謀,諸葛亮少智第72章 會師關羽,叔侄重逢第2章 這才叫地獄開局第98章 搶了孫策的蕪湖,還要讓孫策主動認錯第45章 先噴禰正平,後教孔文舉第109章 人心向背,昭然若揭第51章 做義帝還是做獻帝,這是一個問題第112章 三顧廣陵第94章 祖郎:我怎麼就成反賊了第53章 我加了三個月班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第1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74章 吳起李廣霍去病之法,各有所用第76章 堅壁清野還是速戰速決,這是一個問題第76章 堅壁清野還是速戰速決,這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