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顧家舊案

開春,顧家舊案終於有了眉目。

刑部尚書胡東來同大理寺丞何簡聯手查了近一個月,多方取證四處奔走,用何簡對小童說的話就是:“累折了老子的腿兒,有這時間,不如去暖醉閣喝喝花酒。”不過,他也就是私下裡抱怨抱怨,一到查案時,竟是同平時嬉笑怒罵吊兒郎當大爲不同。

胡東來看着他的那雙眼睛充滿了不解,何簡是個好脾氣的,也不惱,直言:“尚書大人再這樣看我,暖醉閣的飛花姑娘可該傷心憔悴了呢。”

飛花正是胡東來近日勾搭上的妓‘女,色藝雙絕,目前二人很是恩愛,你儂我儂,被何簡這麼一說,胡東來那張老臉都有點兒掛不住,小童兒適時的說:

“飛花姑娘的恩客除了胡大尚書,還有朱百萬之子朱富貴、刑部侍郎劉令,據說,連安王爺都是她的座上賓!所以公子不必擔心飛花姑娘憔悴,我想她該是非常非常的滋潤。”

何簡和小童兒一唱一和簡直能把活人氣死死人氣活,胡東來只盼着能快點兒查完,給皇上、俞相一個交代。然後好去暖醉閣快活個三天三夜!刑部侍郎劉令竟不知什麼時候和飛花勾搭到一起,這個劉令,竟然敢和頂頭上司搶人,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每當何簡與小童兒損人的時候,被刑部尚書帶來學習的刑部主事陸春秋就一臉愁怨,眉頭緊鎖。何簡沒皮沒臉,和誰都能開起玩笑,獨獨見了陸春秋便冷着一張俊臉,不說話。

小童知道這是主子討厭極了這個人,於是也安靜溫順的依偎在何簡身旁,只拿眼睛瞪陸春秋。唯有何、陸在一起時,纔能有一絲清淨。對此,胡東來的解釋是:惡人自有惡人磨。

顧家舊案已經陳封十年,顧家大宅如今也一片荒蕪,人證物證皆難查證。但明眼人都知道,俞丞相遲早會給他們一個應付皇上的答案,是以每天奔波勞碌,給皇上做足了樣子。果然,在查了將近一個月的時候,終於有人自己往槍口上撞了。

這人姓張名三,自稱當年給顧家打過短工,無意中聽到過顧子儒和一位武林人士起爭執,後來顧家被滅門,想來和這位武林人士有關。

本來嘛,這只是證人的一面之詞。可這案子本來就是個燙手的山芋,抱着不是扔了也不是,都得罪人。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個證人,證人的言辭又處處指向江湖恩怨的仇殺。這可美壞了胡東來,拿到證詞時愣是多吃了兩碗飯,差點兒沒把自己撐死。

何簡只是笑,還嬌羞的拿着扇子掩面;陸春秋則一直冷着張臉,看不出變化。

私下裡,人們給他倆起了外號:何簡總是笑,卻笑裡藏刀很是不好惹,於是叫做彌勒佛;陸春秋總是黑這張臉,可惜了好相貌,於是叫做閻羅王。

不管他是彌勒佛還是閻羅王,案子總是要了結。第二天早朝,胡東來戰戰兢兢把案件進展上報,稱懷疑是得罪了江湖人士,那些草莽個個手段高強,被滅門了也屬正常。

跪在大殿之上,胡東來很是惆悵。昨個他把摺子先給了最近甚受俞伯嵐青眼的陸春秋,結果人家不置一詞,屁都沒放一個。自己畢竟是一品大員,在沒有上承天聽之前不好身現相府。

輾轉反側頭髮都愁白了好幾根,突然眼珠子一瞪,想起來了。於是立馬去了暖醉閣,找到飛花,託飛花找她的好姐妹,就是現如今已嫁入相府的桃夭。

卻差點被飛花啐在面門上:“你這個負心的王八羔子,一失蹤就是一個多月,現在想起老孃來了,不去!”

暖醉閣能排得上的姑娘,能耐大,脾氣也大。被罵王八也只能笑着賠罪,當然,飛花姑娘肯罵你王八羔子說明心裡有你,肯記得你,不然誰知道你胡東來是誰?

胡東來不傻,趕緊賠笑陪樂賠小心陪‘睡覺,最最重要的是賠錢,在得到東郊的一間房產之後,飛花姑娘終於開心了,答應胡東來勉爲其難的去趟相府。

於是胡東來點頭哈腰的送飛花出了暖醉閣,好像眼前並不是個妓'女,而是觀音娘娘。

觀音娘娘去了兩個多時辰,帶回來的佛語箴言卻只有幾個字:但憑聖心。

沈靖卻別有一番思量。他知道顧家已是十年前的舊案,當年那道定了他全家謀反的聖旨也是自己親自寫的。現如今既不給顧家平反,卻又查顧家在斬首之前被滅門,實數避重就輕。一看胡東來的奏摺,便知俞伯嵐跟自己打了個太極,把難題推回來了。

江湖仇殺,那便是定了徐三娘父親的罪。而本朝自太‘祖起朝堂與江湖便兩不相涉,再說餘成風已死,可不就是死無對證嗎!

沈靖擡頭,正對上俞伯嵐貌似古井無波的眼神,微一沉吟,道:“顧家舊案已過十年,物是人非,胡尚書能查案至此,已屬不易。至於是否是江湖仇殺,朕不想深究。太‘祖遺訓在耳,實不敢忘。”

說着,話鋒一轉,語調也變得嚴肅犀利:“顧家謀反一案——”,看着胡東來惶恐的擡起頭,沈靖微笑,柔聲道:“放心,朕不會再讓愛卿查了。”

胡東來的心剛剛放回肚子裡,結果聽到沈靖的下一句話,心臟又差點兒跳出腔子。

沈靖說:“顧家謀反一案不用再查,朕心裡清楚,你們也清楚,是冤案。——朕要爲顧丞相平冤昭雪,衆卿以爲如何?”

衆卿沒有回答,因爲他們都在看俞伯嵐。

俞伯嵐一雙眼睛終於有了變化,有一瞬的驚疑,隨即是釋然:沈靖知道殺顧家的人是他俞伯嵐,卻苦於沒有證據——即便是有證據,也動不得。動不了俞伯嵐,不如退而求其次,爲顧家平反,也算是間接打了他個耳光,且告訴了羣臣,朕動丞相了!

這一局,算是平手,沈靖,我等你下一局。

在沈靖近乎熱烈的注視下,俞伯嵐緩緩跪下:“聖上英明。”

隨即衆位大臣紛紛跪下喊聖上英明。只有一個人,站在跪倒的衆人中間,竟有些鶴立雞羣煢煢孑立的意思,寂寥,落寞。

那個人是商景行,永熙元年進士,正六品司諫。

“商愛卿覺得不妥嗎?”

商景行自然是覺得不妥,十年前顧家謀反,人證物證確鑿,當年天子一道聖旨,定了顧家謀反之罪;如今又僅憑一句“朕心裡清楚”便昭雪平怨,是否太過草率些?

當年謀反一案並非不能查,那時沈靖登基根基未穩,淮王謀反剛剛平定,顧子儒趁機勾結手握重兵聲名日隆的杜敬威將軍,意圖謀反。誰知杜敬威表面敷衍,實則報予了皇上,免去一場禍端。

起碼商景行知道的事件過程是這樣的。

商景行看着沈靖,這句“臣覺得不妥”卻終究沒有說出口。

他爲官十載,從不趨炎附勢,忠於君主,誠於天理民心。皇帝肯大婚,也有幾分他直言能諫的功勞。這次面對昭雪顧家一案,以他原本的性子,是必定要冒死勸諫一番的。

但他性子雖直,卻也敏感的察覺到皇上此舉的真正目的是誰,他有些猶豫。

終於,商景行跪下,湮沒於衆大臣之中:“臣沒有覺得不妥,陛下聖明。”

沈靖垂下的眼眸竟有一絲失望。

回宮的路上,沈靖問溪流:“小流兒,你覺得朕今日做的如何?”

溪流不緊不慢的跟在沈靖後方,既不太近,又讓沈靖和他說話時不至於相隔太遠,他垂首道:“陛下做的,自然是對的。”

“朕等這一天,等了十年。雖說還了顧相一個清白,終究是太晚了。——但這只是個開始。”

溪流知他“開始”是指對付俞家:“清者自清,陛下不必掛懷往事。”

沈靖停下腳步,回頭看着溪流。只見一雙清淺的眼睛看不出喜怒,沉吟道:“小流兒,今年六月,你可以正大光明的祭奠顧相了。”

“是”

“去棲梧宮吧,朕好像從未去過皇后的寢宮。朕有些想見她了。”

溪流也很清楚,沈靖口中的她指的是誰。

俞伯嵐回府便被通知老爺叫他,急急的走去俞世歸的院落。桃夭一聲不吭的跟在後面,俞伯嵐邊走邊把朝服換了,由桃夭伺候着換上常服。堪堪換完,已走到門口,俞伯嵐揮手讓桃夭下去,跟她說:“不管有什麼事,都不要過來。”

他神情嚴肅,桃夭只管點頭,待他進去後,桃夭抱着俞伯嵐換下的朝服回去,身影孤單。在幽深的俞府後院,沒人注意到這個美麗又寂寥的女子。

常紅看着她的背影,無奈的嘆了口氣。

俞世歸還是老樣子,半躺在牀上,看到俞伯嵐進來,一點兒閒話也無,直接問道:“他平反顧家了?”

俞伯嵐不能經常見到俞世歸,每次兩人對話都是又短又簡潔,卻足夠他出一頭的冷汗。當下道:“是。”

俞世歸笑道:“不要緊,你做的很好。以靜制動,看看他這十年攢了什麼本事,都使出來吧。”他聲音沙啞且細,說這麼長的話聽起來十分不舒服。

俞伯嵐低頭道:“是。”

俞世歸眸光一閃,眼睛鷹隼一般盯着俞伯嵐:“擡起頭來。你妹妹最近很不聽話,你這個當哥哥的也不知道管教管教。難道還等着我親自動手?——我的女兒,我可是有些下不去手啊。”

俞伯嵐正對上俞世歸的眼睛,言語簡潔,聲音卻隱藏不住的顫抖:“伯嵐知道了。伯嵐會親自教導妹妹,不讓父親操心。”

“嗯”俞世歸閉上了雙眼:“去吧 。”

俞伯嵐躬身退出,走到門外,單手支在遊廊的主子上,閉目,後背已是一片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