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刺殺

狄青發現有人藏身花叢,心中驚疑不定,又走回了殿前。

張玉見狀,奇怪道:“你回來做什麼?這麼好心,要替我當值麼?”

狄青壓低聲音,將方纔的發現說了一遍,張玉也緊張起來,低聲問,“會是誰呢?難道是刺客?”狄青輕聲道:“不清楚,但現在不宜驚動皇上,你小心些……”

狄青才待去找王珪商議,房門開啓,趙禎道:“狄青,你進來,朕有話和你說。”趙禎站在門前,雙眉緊鎖。

狄青微有詫異,還是入了房門。見房內擺設樸素,以白色爲主調,有種慘淡之意。趙禎落座,指指身旁的座位道:“不必多禮,坐吧。”

狄青雖跟了趙禎有段日子,但還沒有養成每次施禮的習慣,這次聽趙禎提及,纔有些醒悟——他面前的是皇帝。但狄青怎麼來看,都覺得這皇帝很不像樣。

趙禎見狄青坐下後,嘆口氣道:“朕真不像個皇帝。朕有時甚至覺得,自己不過是個廢物。”

狄青忙道:“聖上過謙了。你……你……”本想說兩句歌功頌德的話來,可那功勞都是太后的,狄青不忍欺騙趙禎,竟無言以對。

趙禎沒有留意狄青的尷尬,望着高燃的紅燭,喃喃道:“狄青,朕很寂寞。朕從小就沒有玩伴,娶了不愛的女人,整日聽着‘太后不許’四個字,受着那些朽臣的約束。狄青,你是朕的第一個朋友。”

狄青有些受寵若驚,汗顏道:“臣愧不敢當。”他的確有些羞愧,因爲一直以來,他都在敲詐着趙禎。

趙禎扭過頭來,盯着狄青道:“狄青,朕若親政,定會重用你。朕絕不食言。”

狄青喏喏道:“聖上擡愛了。”心中想,趙禎這皇帝不知道還能當多久?萬一太后親政的話,只怕我不等被重用,就要人頭落地了。我和你加起來,只怕還抵不住太后的一根手指頭。

趙禎吁了口氣,站起來在房間內踱來踱去,伸手一劃道:“朕若親政,要做個千古明君,改大宋弊習,振大宋之國威。平西北之亂,收復幽雲十六州,一統天下,學秦皇漢武,如太祖般,馬踏天下。狄青,若朕掌權,定會重用你,朕若是漢武帝,你就是擊匈奴的霍去病。朕若是唐太宗,你就是滅突厥的李靖!”

狄青見趙禎慷慨激昂,滿面的興奮之色,暗想到,天還早,還沒到做夢的時間呢。可這時候,狄青如何會說出掃興的話來?

趙禎突然止住了腳步,幽幽一嘆道:“但朕可能親政嗎?”

狄青半晌才道:“想聖上乃太后親子……”

趙禎喃喃道:“朕真的是太后的親生兒子嗎?爲何太后對趙允升,都比對朕好一些?很多事情,太后寧可對趙允升講,也不和朕說。”

狄青啞然失笑,“聖上和太后的關係,天下皆知,怎會有錯呢?”

燭光下,趙禎臉色陰晴不定,突然道:“狄青,你可記得,在集英門內,朕曾說過,有事要求你?”

狄青點頭道:“聖上但請吩咐。”

趙禎走過來,握住了狄青的手。狄青有些發窘,但沒有掙脫,只感覺趙禎手心滿是冷汗。再看趙禎的雙眸,似乎也有驚怖之意。

“狄青,這次朕來永定陵,求先帝保佑我能親政是一件事,請先帝保佑太后平安是第二件事。不過,朕還要做第三件事,這件事必須由你來幫朕。”

狄青見趙禎臉色鐵青,只感覺背脊發涼,強笑道:“什麼事呢?”

雖四下無人,趙禎還是扭頭看了下,壓低了聲音道:“朕要去先帝棺槨旁的密室,取一件東西。”

狄青駭道:“要取什麼?這……不妥吧?”原來拜祭真宗,只需在陵園內的獻殿來舉行儀式就好,可要見真宗的棺槨,就要去地下玄宮。

狄青就算從未來過永定陵,也知道存放皇帝遺體的玄宮內機關重重,那是防備旁人驚擾真宗的遺體。趙禎竟要去玄宮?那可說是聳人聽聞的事情。

趙禎焦灼道:“無論如何,朕一定要去,先帝定會保佑朕。不然的話……”他沒有說下去,但臉色蒼白,握緊狄青的手道:“狄青,你一定要幫朕,我求求你。若這件事成,朕就和你就是生死弟兄,永不相棄。”

狄青心思千轉,見趙禎驚懼中帶着哀求之意,想起以前的交情,義氣陡升,咬牙道:“好!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趙禎聽狄青允諾,雖眼中還有憂愁,但已長舒了口氣,低聲道:“好,有你這句話,朕就有些把握了。狄青,你出去吧,到時候朕自然找你。這件事你萬勿對別人提及。”

狄青退出趙禎的房間後,滿腹疑惑,暗想趙禎到底要取什麼重要的東西?擅入真宗玄宮不是小事,那裡定有機關,趙禎又有什麼把握能進去呢?

張玉見狄青滿懷心事,低聲道:“狄青,沒事吧?”

狄青欲言又止,想起趙禎的囑託,搖頭道:“沒什麼,聖上就是心煩而已。”又想起方纔花叢中有人潛伏的事情,皺眉道:“張玉,我先去找王珪問問,你在這兒小心把守。”

張玉點頭道:“那你一切小心。”

狄青重返花叢旁,四下望去,見有一條路蔓延出去,循徑而走,走了不遠,就聽暗處有人低喝道:“崇德。”

狄青回道:“天和。”

原來過了交班之際,禁衛們又換了一遍口令。王珪此舉,可謂煞費苦心,只防旁人渾水摸魚。樹後走出一人,黝黑的臉龐,不苟言笑,正是趙禎的貼身侍衛李用和。李用和問道:“狄青,你到這裡做什麼?”

狄青反問道:“你可見到有人從這裡經過?”

李用和的表情有些不自然,移開目光道:“沒有!”

狄青見李用和目光閃爍,言不由衷的樣子,心頭一沉,感覺李用和有古怪,岔開話題道:“在你的外圍,是誰當值呢?”

李用和簡單道:“王珪。”

狄青道:“我正好有事去找王珪,這裡還要仰仗李兄了。”

李用和點點頭,閃身到了樹後,狄青大踏步離去,待走到李用和望不到的地方,閃身隱在一塊大石後,悄然向李用和的方向望過去。過了良久,不見李用和的動靜,狄青疑惑中,正要起身,突然感覺有人掩了過來,狄青心中驚凜,一閃身已轉到大石的另外一側,手按刀柄。

掩來那人止住了腳步,低喝道:“狄青,你到這裡做什麼?”

狄青聽是王珪的聲音,舒了口氣道:“王珪,我正要找你。有古怪!”

王珪緩步走出,直視狄青的雙眸,目光犀利。

狄青問心無愧,坦然望道:“剛纔我見到這個方向似乎有動靜,這才趁張玉當值換班的時候,過來查看。你可見到有外人出沒嗎?”

王珪道:“沒有外人,只有個行宮之中的人來過。”

狄青問道:“是誰?”

王珪道:“是先帝的一個順容,姓李,也是聖上殿前散直李用和的姐姐。李用和一直在京中護駕,這次來到鞏縣,李順容想念弟弟,過來看望一眼,我就準了。”

狄青知道順容是皇帝后宮中第三等第四品的女人,一般都算是不受寵的妃嬪。聽說劉太后善妒,真宗過世後,妃嬪中除了楊太后還留在京城,其餘的妃子都被遣散到各處道觀出家,這個順容守着真宗的墳墓,很是淒涼。一想到這裡,狄青倒有些同情起那個女子,但疑心不去,暗想就算李順容看望弟弟,也不必藏身在花叢中吧?

不過一個弱女子,應該對皇上造成不了威脅,狄青想到這,說道:“那沒事了,我四處走走。”

王珪笑道:“狄青,你小心些總是好的。不要走太遠,聖上要在五漏三刻祭拜先帝,我們要到齊護駕。”

狄青點點頭,向外走去。一條青石大路鋪出去,在月光照耀下,如綢緞般光滑。山氣清新,擘面而來,讓人胸襟爲之開闊。

狄青知道順着這條路過去,就是真宗的寢陵,不便再行,撿了條小路閒走。他踏着月色,漸走漸偏,這裡已不在王珪的戒備範圍內,也無人手看管。狄青隨手摘了朵野花,心道,這裡景色其實極好,若是能和羽裳一起漫步此間,那真的是神仙也比不上。給她摘些花兒帶回去,她必定喜歡,可是這花兒摘了,只怕很快就要枯萎了。

他撿了處乾淨的地方坐下來,望着天上的月亮,心中滿滿的都是那靈秀的女子。正神馳間,突然聽到左手處坡旁有人聲傳來,狄青心中一凜,放輕腳步走過去。路過片林子,只見到幽徑旁立着一女子,緇衣青帽,尼姑打扮,正向着明月拜下,口中喃喃自語。狄青隱約聽到那尼姑道:“求你……墜入地獄……情願……”

微風吹拂,狄青聽得斷斷續續,又悄然上前兩步。見那尼姑站起身來,祈禱兩句,又跪了下去,說道:“菩薩在上,民女謝你這些年照顧他,知他無恙,民女足感恩德。可是,民女這些年日日夜夜都在想着他的樣子,只求菩薩垂憐,讓我見他一面,雖死無憾!”

這時狄青已繞到那尼姑身側,只見到兩行清淚順着那女子的臉頰流淌下來,滴滴地落入塵埃。那女子人在中年,容顏清減,眉目間依稀可看出昔日的美貌。

正在此時,遠處腳步聲響起,狄青藏了身形,見到李用和急急地奔過來。

狄青心中一動,暗想難道真的那麼巧,這女人就是真宗的妃子?也就是李用和的姐姐?

李用和到了尼姑身前,說道:“你今日怎麼這麼莽撞?差點讓人發現,壞了大事。”

那女子不解道:“誰發現了我?”

李用和道:“是個殿前侍衛,叫做狄青。那人極其警覺,我看他好像發現有人靠近孝義宮,我已經和你說過多少次了,聖上要在五漏三刻……到時候纔是我們的機會……”他壓低了聲音,聲音時斷時續。

狄青心中一凜,心道,他們要在五漏三刻做什麼?難道要對皇上不利?這個李用和可深得皇上的信任,若是對趙禎不利,那真是防不勝防。

那女子道:“我不能……”她說到這裡,臉上滿是幽怨,扯住李用和的手臂道:“你一定要小心,不然太后她不會放過我們。”

狄青一顆心沉了下去,暗想原來李用和已被太后收買或威脅,因此對趙禎不利。

李用和低聲道:“我自然會小心,你放心吧,這次錢惟濟已經和我說好,有他在,我們應該沒有問題。”

狄青只覺得背脊發涼,他實在不想相信,這幽怨的女子與李用和會聯合錢惟濟對皇上不利,但事實就在眼前,由不得狄青不信。狄青心中焦急,只怕打草驚蛇,悄然向一旁退去,想找到王珪等人,再商量應對之策。等到了山崗轉角,突然聽到孝義宮的方向傳來聲淒厲的哨聲。那哨音打破了夜的沉凝,在這寢陵周圍顯得異常的驚心動魄!

狄青大吃一驚,見孝義宮的方向竟然有火光閃動,心中一緊,飛奔而回。狄青到了孝義宮前,四面八方的殿前侍衛已紛紛向孝義宮靠攏,急問道:“怎麼回事?聖上呢?”

狄青突然想到了什麼,喝道:“李簡,李禹亨,你們帶着十人暫時扼住要道,提防有人進來,其餘的人,隨我護駕!”

衆侍衛紛紛點頭,狄青帶着衆侍衛到了殿前,發現王珪、張玉等守在殿前的人都已不見,微有心慌,高叫道:“王珪,張玉!”衝到了皇上的房前,顧不得稟告,一腳踢開了房門。

房間內寒光一道,直指狄青的咽喉。狄青後退一步,見是王珪拔劍而向,急問,“聖上……”瞥見趙禎還在房間安坐,舒口氣道:“殿外的侍衛呢?”

王珪緩緩收劍,見狄青帶來了十數侍衛,說道:“孝義宮後殿突然起火,我已令兩人前去打探情形,爲防敵人聲東擊西,我讓殿前左近的人手悉數先留在聖上身邊。方纔你破門而入,我還以爲是敵人……”

狄青擺手道:“不用解釋了,我明白。王珪,我帶了十四人過來,還有十人由李簡率領,暫時扼住殿前的要道。”見到趙禎的房中除了王珪、張玉外,還有五人,狄青道:“眼下首先要保護聖上的安全,然後吩咐人去救火……”

王珪皺眉道:“我已讓杜放和溫涼玉二人去查看火勢,怎麼還未迴轉?”

狄青道:“我去看看?”

趙禎突然道:“狄青,你留在朕的身邊。”

王珪立即道:“車夜永、申報喜,你們去後殿看看,同時負責安排宮人救火,若是見到杜放和溫涼玉二人,讓他們回來護駕。”

兩侍衛領命出了房間,這時候後殿處早就鑼聲陣陣,閻文應衝了進來,見到趙禎還在,忙道:“聖上,還不快走,這火燒到正殿來了。”

趙禎一拍桌案道:“錢惟濟呢,怎麼還不過來?李用和呢,現在在哪裡?”話音未落,門外有人叫道:“聖上!”那人快步衝進來,正是李用和。

狄青心中一凜,已擋在了趙禎的身側。這火來得突然,說不定是敵人魚目混珠,他不得不防。

趙禎見李用和前來,問道:“李散直,錢惟濟呢?”

李用和道:“聖上,臣纔要休息,知道火起,匆匆趕來,也沒有見到錢惟濟在哪裡。”

趙禎冷哼道:“眼下宮中失火,錢惟濟身爲宮使,不可推責。”

李用和忙道:“聖上,眼下不是追責的時候,宮中火起,我看難以控制,聖上當要先出了這裡再做打算,不然火燒過來了,只怕會有危險。”他上前兩步說道:“臣護送聖上先走。”

王珪下意識地攔在李用和身邊,說道:“李散直,這護送聖上的職責,交給我們就好。”狄青微愕,見王珪對李用和好像也有懷疑之意。

李用和一怔,說道:“那還不走?”

王珪問道:“往哪裡走?”

李用和道:“先到帝陵再說,那裡有數十禁軍護衛。加上我們這裡的人手,可保聖上週全。”

王珪轉身對趙禎施禮道:“聖上,請先移駕。”

趙禎點點頭,在王珪、狄青的護送下出了房間。這時候衆侍衛已聚集二十來人,趙禎見狀,心下稍安,說道:“我們去先帝的陵寢吧。”趙禎一直嚮往着太祖的兵戈險行,但這次以身犯險,已有後悔之意。

王珪道:“先帝的陵寢不能去!”

李用和一怔,急問,“爲什麼?”

王珪冷冷道:“因爲我懷疑,有人要對聖上不利!”

李用和皺了下眉頭,“你說哪個?”

王珪沉聲道:“今日午後,我曾看到有一人和錢惟濟竊竊私語,似乎商量着什麼。如今孝義宮起火,錢惟濟卻遲遲未到。錢惟濟之子得罪聖上,雖聖上既往不咎,但不見得錢惟濟不會暗懷鬼胎,勾結外人。這火勢如此兇猛,杜放等人還沒有迴轉,想必已遭遇不測!我想定是有人放火混淆視線,伺機要對聖上不利。而這孝義宮中,一定已混入了刺客!”

狄青這才知道王珪亦是謹慎,稍舒了口氣。王珪一揮手,衆侍衛明白他的意思,將李用和團團圍住。趙禎瞠目結舌,一時無語。李用和見衆人圍過來,卻不慌張,冷問道:“那個和錢惟濟竊竊私語的人當然就是我了?”

王珪道:“不錯!不知你可敢將與錢惟濟談話的內容,當着大夥的面說說?”

這時候大火更熊,孝義宮的所有宮人、宮女都跑了出來救火,有一人急匆匆趕到,見到衆侍衛和趙禎,喜道:“聖上……”

王珪喝道:“站在外圍,不得近前,否則格殺勿論!”

那人一怔,忙道:“卑職乃孝義宮副使莊別,宮中起火,卑職四處找不到錢大人,特地趕來護駕。”

王珪吩咐道:“莊副使,你帶宮中衆人儘量控制火勢,若有陌生人出沒,要及時稟告。至於衛護聖上的職責,自然有我等擔當。”

莊別見王珪殺氣騰騰,不敢有違,忙去率人救火。趙禎一旁見到,心中惴惴,閻文應已喝道:“王珪,你好大的膽子,聖上在此,你竟敢擅做主張?”

王珪一怔,轉身單膝跪倒道:“聖上,臣得聖上賞識,到殿前之位,只想護衛聖上的安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請聖上信我。”他目光灼灼,滿是懇切,趙禎見了,望向狄青道:“狄青,你覺得呢?”

狄青出列道:“臣和王珪一樣的念頭。眼下宮中失火是小,衛護聖上的安全是大。王珪所言極有道理,臣也覺得李用和大有可疑。”見趙禎滿是詫異,狄青又說了有人私過李用和關卡、接近孝義宮一事,本待將山崗見到李順容的事情也抖落出來,可轉念一想,還是壓制住這個念頭。

狄青說完後,又道:“聖上若是不信,大可詢問張玉。”

張玉出列道:“啓稟聖上,狄青所言屬實。”

烈火映天,衆人的目光都落在李用和身上,滿是懷疑戒備。趙禎面沉似水道:“李用和,你能否給朕一個解釋?”

李用和屈膝跪倒,焦急道:“聖上,臣對你一片忠心,你難道竟不信我?”

王珪冷冷道:“知人知面難知心,你莫要混淆視聽。錢惟濟現在何處,你今日又與錢惟濟說了什麼?”

李用和扭頭望向王珪,喝道:“王珪!聖上待你不薄,如今危機關頭,你不思保全聖上的安危,卻只想內訌,實在讓我失望!”

王珪道:“欲攘外者,必先安內。要衛護聖上,當求上下一心,若中間有了叛徒,何來保全之說?聖上,此人若是不說出真相,臣請聖上下旨,將他拿下!”

趙禎皺眉道:“用和,事到如今,你還有什麼不能說的?你若真的問心無愧,何不對朕說明一切?”

李用和望着趙禎,慘然道:“聖上,臣不能說,更不想騙你,但臣絕不會對你不利。聖上,臣這些年待你如何?”

趙禎猶豫起來,他眼下最信任的幾人就是閻文應、李用和、狄青等人。王珪雖得他提拔重用,但這種關頭,要信王珪擒住李用和,在他心中和自毀長城無異。沉吟良久才道:“用和,我信你!”

王珪一驚,急道:“聖上……”

趙禎搖搖頭道:“王珪,你與李用和、閻文應、狄青還有在場的所有禁軍,都是朕最信任之人。這種時候,朕只希望你們能同舟共濟,應付局面。”走過去拉起李用和,趙禎又拉住王珪的手,讓彼此互握,緩緩道:“以往的一切,讓它過去吧。王珪,你說如何?”

王珪不能有違,只好道:“臣遵旨。”

陡然間一聲慘叫傳來,衆人驚悚,扭頭望過去,只見到遠處奔來一人,鮮血從額頭流淌而出,看服飾竟是方纔王珪派去的侍衛。那人踉踉蹌蹌到了衆人前面,堅持不住,摔倒在地上,伸手扭頭向後指去,嗄聲道:“他們三個都死了……我……有敵人。”

王珪躍過去,急問,“敵人是誰?”話音未落,狄青突然叫道:“小心!”王珪心中一凜,倏然而退。只見一道刀光有如匹練,堪堪從王珪身前劃過,割破他胸前的衣襟。若非他及時退卻,只怕就要被這刀開膛剖心!

出刀之人卻是那滿面鮮血的侍衛!衆人錯愕,一時間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王珪卻已明白,這人不是侍衛,而是刺客。刺客渾水摸魚,穿了侍衛的衣飾,用鮮血模糊了臉,故做聲音嘶啞,就是要混淆視線,趁機偷襲。

這麼說……方纔派出的侍衛已死?王珪想到這裡,雖驚不懼,後撤之時已拔出長劍,一劍反斬了過去。噹的一聲大響,火花四濺,偷襲那人及時回刀,擋了王珪一劍。

二人刀劍相交,都是暗自凜然。王珪驚駭這人刀蘊巨力,收發自如。偷襲那人卻是暗自叫苦,心道趙禎的貼身侍衛,果然武功高強。閃念中,偷襲之人借勢一滾,已繞過王珪,直撲趙禎。狄青、李用和二人毫不猶豫,已一左一右的攔在了趙禎身前。

王珪大喝聲中,長劍脫手,已向那人背心擲去。長劍如虹,眼看就要化做一道電閃擊入那人的背心,不想那人一撲卻是虛招,腳尖一點,斜穿了出去。王珪的長劍算錯了去勢,擦着那人的衣襟釘在地上,嗡的一聲,劍身顫顫巍巍,動人心魄。那刺客衝出了衆侍衛的包圍,沒入黑暗之中,傳來了一陣長笑,“狗皇帝,這次殺不了你,只怕你過不了今晚!”

趙禎面色如土,張玉才待追趕,王珪道:“窮寇莫追!”他臉色陰晴不定,望着刺客逃走的方向,心中暗想,刺客多半知道聖上身邊護衛重重,這次只想先殺了自己,剪除聖上的膀臂,然後再對聖上下手,可他沒想到精心的算計竟被狄青看穿,自己又能夠抵擋住他的殺招。刺客一擊不中,當下離去,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眼下當以保護皇帝爲主,不能讓他們調虎離山。

張玉止步,恨恨道:“難道就讓他這麼輕易逃脫了?”

狄青道:“何必追呢?他肯定還會再來。”

衆人一凜,心道狄青說的不錯,刺客精心佈局,火燒孝義宮,喬裝行刺,絕不會甘心就此罷手。

王珪緩緩道:“那人穿着侍衛的衣服,只怕杜放四人,已着了他們的毒手。”話音未落,只聽到後殿的方向一聲巨響,孝義宮後殿不堪大火,已整個坍塌下來。火舌伸展,已到了主殿,就算是在殿外所站之人,都能感覺到火勢的炎熱。

可衆人心中均有冷意。

王珪突然望向狄青道:“狄青,方纔多謝你提醒。只是……刺客僞裝的極好,你如何知曉那人是敵人呢?”

狄青道:“我看那人舉止踉蹌,但一雙眸子很有神,不像激戰脫力之人。再說他雖是滿面血跡,但佩刀完好,衣不帶塵,不管怎麼看,也不像是經過浴血廝殺的樣子。”

王珪仔細一想,不由暗贊狄青的觀察力極爲敏銳。瞥見狄青還在沉思,忍不住道:“狄青,你有什麼問題嗎?”

狄青皺眉道:“我總覺得……那刺客很有些眼熟。”說着向張玉望過去,張玉不解道:“你看我幹什麼?總不成是我們的朋友。”

狄青提醒道:“不見得是我們的朋友,說不定還和我們生死搏殺過,我覺得你不應該忘記。”

張玉鎖住眉頭,回憶當初的情形,突然叫道:“是持國天王,那人就是持國天王!”

衆人皆驚,王珪問道:“那人就是當初在曹府逃走的持國天王嗎?”

張玉道:“是呀,狄青一說,我就想起來了。這人的確是曹府出現的那個持國天王,可是……他怎麼會到了這裡?”

王珪臉色陰晴不定,趙禎怒道:“這個彌勒教陰魂不散,竟然如此大逆不道,朕迴轉京城後,定要召集禁軍,將彌勒教徒一網打盡。”

狄青心中凜然,暗想刺客如果真的是曹府出現的持國天王,那可就大大不妙。那人和夏隨可能有干係,夏隨又是太后的人,難道說……這次刺殺,太后是主謀?李用和到底有何陰謀詭計,爲何聖上這般信他?

火燃的益發猛烈,趙禎見孝義宮大火一發不可收拾,不由長嘆一聲,問道:“眼下應如何來做呢?”

王珪安慰道:“聖上不用擔心,孝義宮失火,錢惟濟雖不見下落,但眼下還有鞏縣的數十衙役在山外,若知道這裡失火,定然通知鞏縣張縣令。所以按我推測,最遲凌晨,張縣令就會帶人趕來護駕,我們不如坐等待援。”

趙禎略微心安。狄青卻是憂心忡忡,暗想一直是錢惟濟在聯繫鞏縣人手,可錢惟濟不見,這鞏縣的衙役能否前來,也是未知之數。

李用和一旁道:“我不贊成王珪的建議,這裡離先帝陵寢不遠,若去那裡,總比在這裡強上很多。”

王珪反駁道:“依我所見,這孝義宮旁已是危機重重,誰又能說陵寢不會混入敵人?再說敵暗我明,誰能保證前往陵寢的路途中不發生意外?”

趙禎聽得頭痛,向狄青問道:“你說該如何?”

狄青猶豫道:“我倒同意王珪的建議。”

趙禎無奈道:“好了,朕就留在這裡。”

王珪見趙禎同意自己的建議,心中稍安,請趙禎依靠院牆而坐,數十侍衛成環形圍在趙禎之外。這樣就算有數百兵馬前來,急切之間,只怕也衝不破衆人的護衛。

王珪見衆人神色或惶惶、或茫然,知道大夥突然遇到這種情形,一時間無從應變。他從孝義宮失火、錢惟濟不見、四侍衛被殺、持國天王來行刺等種種跡象判斷,敵人的這一切都已經過了精心籌備,持國天王雖走,今晚卻難免一場惡鬥,更何況己方陣營中還有個鬼鬼祟祟的李用和!如此局面,只怕很多人會見不到明日的太陽。王珪想到這裡,向狄青望去。

狄青也是滿懷心事,正向王珪望來。二人四目交投,緩緩點頭。雖未說一句話,但已明瞭彼此的決絕心意。眼下只有齊心協力,纔可能保護趙禎的安危。

這時月過中天,樹影扶疏,清冷的月光投在火海中,絢爛中帶着落寞。過了個把時辰,只聽到遠處轟隆一聲大響,原來孝義宮不堪大火,主殿也塌了下來。一股濃煙沖天而起,經久不熄,火勢燒紅了半邊天,如落日前慘烈的雲霞。

又過了盞茶的功夫,只聽到遠處有馬蹄聲急驟,沉雷一般。緊接着馬兒長嘶,腳步聲響起,黑暗中有人迅疾地靠近衆侍衛,守在外圍的李簡喝道:“什麼人?”衆人聽那腳步聲繁沓,來人竟然極多,不由一驚。

有人回道:“這位大哥可是殿前侍衛?卑職鞏縣縣尉呂當陽,奉張縣令之手諭,前來護駕。張縣令知道孝義宮有變,讓我等快馬先來,他隨後就帶更多的人手趕到,孝義宮失火,我等救援不利,還請聖上恕罪!”

李簡接過手諭,見來人足有數十人之多,心中暗喜,說道:“你等先在此等候。”轉身來到王珪面前,遞過手諭,將事情說了一遍。王珪其實早就聽到,仔細地檢查手諭,確定無誤,又對趙禎道:“聖上,這鞏縣的救援,比起我的預測,早來了數個時辰。”

趙禎見來了援助,大喜道:“快讓他們過來,朕要獎賞他們。”

李簡領令去見呂當陽,王珪對狄青道:“狄青,你去看看那些縣中的人手,看能否從中找幾個護駕之人。”在王珪心目中,一個小小的鞏縣,沒什麼人才,不過眼下只能矬子裡面拔大個了。狄青點點頭,舉步向外走去,李簡卻已將呂當陽帶來。

呂當陽看起來精明能幹,臉上一顆大大的黑痣,他旁邊兩個副手,均是官差的打扮。

狄青和呂當陽擦肩而過的時候,突然心中一動,但瞥了呂當陽和他的兩個手下一眼,感覺那三人神色鎮定,並沒什麼問題。

狄青心中總有些異樣,可腳步不停,已到了那些官差的身前,陡然心頭狂跳……

呂當陽到了侍衛圈中,上前一步,和兩個副手齊齊雙膝跪倒道:“臣叩見聖上。”

王珪見呂當陽上前一步,下意識地擋在趙禎身前。趙禎暗自皺眉,心道這個王珪護駕之心是好的,可很多時候,好像小心得過了頭,溫言道:“免禮平身。”

呂當陽見王珪攔在身前,擡頭笑道:“大人這般謹慎,難道是怕我襲駕嗎?”

王珪見他笑得真誠,額頭又滿是汗水,多半是星夜趕來護駕,不由爲自己的多疑暗叫慚愧,退開兩步,岔開話題道:“張縣令何時會到?”

呂當陽道:“這孝義宮着火,張縣令知曉後極爲焦急,因此讓卑職先來護駕。張縣令最近偶感風寒,勉強起身,還要招調人手,不過我想天亮之前,他就能來了。”

王珪總覺得哪裡不對,但一時間又想不清楚,隨口道:“那你帶了大約多少人手……”話音未落,只聽到遠處狄青急叫道:“小心有詐!”王珪心中一凜,見到呂當陽眼中閃過一絲陰狠,想也不想,拔劍直刺呂當陽的咽喉。

王珪一劍刺出,已明白哪裡不對,這個呂當陽實在太鎮靜!按理說區區一個縣尉,平生未見皇帝,在天子積威之下,絕不會如此冷靜。更何況呂當陽的兩個手下,也鎮靜得過了頭!

王珪出劍意存試探,只要對方有鬼,不會不防!果然,呂當陽拔劍,一劍已經擋開了王珪的長劍!噹的一響,火花四濺,亮如銀星,呂當陽眼中閃過一絲訝然,顯然也詫異王珪的反應之速。

王珪立即道:“護駕!”他虎軀一挺,已擋在趙禎之前。可呂當陽長劍如蛇,已蜿蜒刺來。逼得王珪不能不退。

但王珪不退!他身後就是趙禎,趙禎手無縛雞之力,他若一退,無疑就把趙禎置於險地。王珪不再猶豫,竟長身迎着劍尖衝了過去。

呂當陽又驚又喜,長劍疾刺,已沒入了王珪的身體之中,長劍入肉那一刻,王珪出肘,一肘重重擊在了呂當陽的臉上!王珪在關鍵時刻,閃開要害,以輕傷搏得機會,一招得手。

呂當陽只感覺到一股大力慣來,整個人倒飛出去,滿天星斗。王珪並不追趕,振臂一揮,長劍雷轟而出,空中洞穿了呂當陽的胸口!

鮮血爆射,在夜空中極爲妖豔。王珪擊斃呂當陽,心中卻是更急,因爲在呂當陽纏住他那一刻,他帶來的兩個副手已經左右竄出,掠過王珪,向趙禎撲去。王珪殺得了呂當陽,卻來不及攔住另外兩個刺客。

幸好還有旁人!張玉也可算是身經百戰,在這生死關頭,最先反應過來,一個魚躍,竟然抓住了一名刺客的腳踝,那人才在空中,只覺得腳下傳來大力,猝不及防,悶哼一聲,已重重地摔在地上。

可就算有張玉也只能撲殺一人,但刺客還有一人!

另外一名刺客一振臂,已打出了三點寒光,徑直射向已驚得目瞪口呆的趙禎。

王珪大急,想叫聖上快躲,但嗓子已啞,雙目盡赤,半分聲音也是不能發出。眼看那寒光就要射入趙禎的體內,一人斜撲了過來,擋在了趙禎的身前,那三點寒光盡數沒入那人的體內。

撲上來那人竟是李用和!李用和已不用解釋什麼,只憑這一撲,王珪就知道錯怪了李用和。

李用和擋住刺客的暗器,人在空中,手臂一曲,兩點寒光已反打了回去,他是散直,隨身帶了弩直的機弩!

那刺客本以爲得手,不等驚喜,就見寒光打到眼前,用盡全身的氣力向旁閃去,兩點寒光堪堪擦身而過,刺客已經決定要逃!

呂當陽已死,另外的同伴被纏,他一擊不中,已沒有再次出手的機會。刺客腳尖落地,再一縱身,就向外殺去。可不等竄出,一弩打來,正中他的胸口。那人搖晃兩下,低頭望過去,只見到胸口插了一弩,晃了晃,仰天倒了下去。

侍衛武英及時出手,射殺了刺客。武英平時沉默寡言,但在關鍵時刻,並不手軟。

王珪心中一鬆,見張玉正和最後一名刺客纏鬥,身形一縱,已到了那刺客身邊。那刺客被張玉纏住身子,感覺腦後疾風如箭,才待閃躲,就聽砰的一聲大響,雙目凸出,已然斃命。

王珪一腳踢去,竟將刺客的頸骨活生生地踹斷!

這時遠方慘叫連連,竟然都是侍衛的聲音,王珪憂心狄青的情況,喝道:“你們保護聖上!若再有人靠近,格殺勿論!”他腰間還有血跡,卻看也不看,身形一縱,向狄青、李簡的方向衝去。

等到了近前,饒是王珪膽壯,見到眼前的慘狀,也是不由得打個寒戰。那一刻,他只感覺不在人間,而像是墜入了十八層地獄。呂當陽帶來的那些衙役,已變得和瘋狗一樣,見人就撲,有幾個侍衛不及防備,竟被那些人一把抱住,咬住了咽喉。

王珪只感覺手心發冷,見狄青霍然衝入人羣中,長刀揮起,斬殺了一衙役,搶出一侍衛,不由暗自叫好,心道狄青這人平日油滑,可真正的關頭,能堪大用!

狄青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對於這種場景,他似曾相識。這場景和當年的飛龍坳何其的相似?!

狄青聽從王珪的吩咐,過來查看衙役的人手,可纔到了諸人面前,就感覺到有些不對,因爲黑暗中,那些人直如木偶一樣的站着,眼神茫然。狄青立刻覺得這種情形依稀見過,他轉瞬就已想到,飛龍坳那些被迷失心神的百姓,就是這般模樣。

狄青當即示警,可他喊聲纔出,就聽到人羣中有人說道:“彌勒下生,新佛渡劫。殺人善業,立地成佛!”

狄青心頭一顫,扭頭望去。當年飛龍坳就是因爲這十六個字,這才引發了一場無邊的浩劫,狄青萬萬沒有想到,今日此刻,竟然重聞此言!

漆黑的夜,有雙明亮的眼,明亮的眼中,帶着無盡的邪惡。狄青心底一聲哀鳴,已認出那人是誰。

那人赫然就是讓他痛苦多年的多聞天王!

第三十一章 願望第三章 苦戰第三章 公道第十三章 風骨第二十章 刺殺第三十章 真幻第一章 拼命第十一章 暗流第二十六章 造反第三十二章 無間第二十章 刺殺第三章 相依第十五章 出刀第二十六章 逼宮第三十章 敦煌第二十六章 大順第三十二章 危機第十一章 帝淚第十八章 柔情第十四章 連環第二十章 博弈第一章 拼命第一章 關山第一章 承天第十三章 迭瑪第三十六章 兵兇第十八章 常寧第七章 變革第十四章 連環第九章 交鋒第十一章 帝淚第三十七章 破盟第三十三章 魔境第十二章 搏殺第二十六章 大順第三十章 詭地第三十一章 願望第十章 驚逝第三十一章 願望第九章 交鋒第九章 交鋒第二十九章 奇峰第三十一章 燕燕第七章 變革第十九章 元昊第十六章 行刺第十九章 元昊第二十三章 代價第二十二章 單單第十二章 誓言第六章 多磨第六章 多磨第三章 苦戰第二十四章 螢火第七章 妙歌第三十章 詭地第五章 驚豔第三章 苦戰第三十四章 長歌第二十五章 藤鞋第十章 隱患第二十三章 伏藏第二十三章 代價第十四章 羽裳第十五章 出刀第十一章 暗流第十五章 出刀第二十八章 餘波第三十四章 長歌第十四章 斷案第二十七章 紅顏第二十二章 單單第十三章 圈套第三十三章 魔境第三章 苦戰第四章 絕路第二十七章 對決第十六章 行刺第十三章 圈套第二章 天王第十章 寧鳴第三章 相依第十四章 連環第三章 相依第二十九章 奇峰第十四章 連環第九章 雙星第二十三章 代價第九章 雙星第六章 對攻第十五章 鏖兵第二十五章 宮變第十五章 出刀第十三章 迭瑪第八章 修羅第三十章 真幻第九章 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