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王

狄青搏命擒住了趙武德,受傷卻也着實不輕。他自知絕不是索明和棍子的對手,這才拼着命硬挨那一槍一棍,制住了趙武德。

衆人再望狄青,都是帶了三分敬畏。他們早聽說狄青好打架,但當初只感覺此人不過是街頭混混,哪裡想到過就是這個混混,竟然殺了索明,擊退了棍子,還當着他們的面擒住了趙武德!

趙武德早就嚇得兩腿戰慄,聽狄青威脅,顫聲道:“狄青……狄爺……我的祖宗呀,你別殺我。”

狄青冷笑道:“不殺你?給我個理由!”

趙武德想了半天,才道:“我有錢,我可以給你很多很多錢。你不是要小青嗎?你們這些蠢材,還愣着做什麼?快去把小青帶過來!”他爲了保命,突然聰明瞭起來,車管家慌忙前往柴房,狄青見狀喝道:“給我準備兩匹快馬!”

趙武德連連點頭答應,又罵道:“你們這幫奴才,快去給狄爺備馬。”他雖然想把狄青千刀萬剮,可這時候保命要緊,對狄青自是言聽計從。

內院嘈雜一片,趙縣令知道這裡有事,匆匆趕到,見狄青挾持着寶貝兒子,喝道:“狄青!你要造反嗎?還不快把人放了!”緊接着腳步聲急促,十數個禁軍也相繼趕了過來,爲首一人,正是郭大人。

郭大人見到院中的一切,一揚眉,顯然是詫異在這裡見到狄青。有禁軍就要上前,郭大人一擺手,那些人霍然止步。狄青見狀,心中叫苦,暗想這個郭大人的本領極高,再加上這些禁軍,自己想要逃脫真的是千難萬難。

這時,車管家已帶着小青過來,“公子爺,小青帶來了。”

小青容顏清秀,見到院中的情形,已明白了一切,哭泣道:“狄青,你怎麼這麼傻?”她一直當狄青是親弟弟一樣,見狄青如此,只恨自己連累了狄氏兄弟。

趙縣令當然知道自己兒子的品行,一見小青發髻凌亂,衣衫不整,早明瞭事情原委,暗罵這個車管家和豬頭一樣,竟授人以柄。上前就給車管家一記耳光,罵道:“怎麼回事?”說罷連連暗向車管家擠着眼睛。車管家捂住臉道:“大人……這個……那個……”

趙縣令不再理會車管家,對狄青道:“狄青,這裡是縣衙,你莫要自誤。快放了趙武德,我會秉公處理。你若是一錯再錯,只怕家人也難免受到牽連。”他將小青的事情撇開不說,勸導中帶着威脅,暗想只要狄青一放人,就把他押到縣牢,打斷他的腿,挑了他的筋,然後說他暴斃身亡,一切也就過去了。

狄青冷笑道:“你若真的公正,我何必來此?你兒子強搶民女,打斷我大哥的腿,你不如現在就告訴我,如何秉公處理呢?”

趙縣令臉色一沉道:“狄青,這麼說你打算頑抗到底了?”他見有兩人已掩到狄青背後,突然一揮手道:“拿下!”

那兩人才要上前,不想狄青早就留意到身後,飛出一腳,正中一人的胸口。那人大叫一聲,飛出丈許。另外一人嚇得連連後退,不敢再動手。狄青手腕一動,長劍已在趙武德脖子上劃出道血跡,喝道:“趙縣令!既然你不要兒子的性命,那我們索性來個魚死網破!”

趙武德見到流血,差點暈過去,大聲呼喊,“爹爹救我!”

趙縣令急喊,“狄青!切莫動手,有話好商量。”

郭大人一旁如看戲般,“趙縣令,到底怎麼回事,我倒是有興趣聽聽。”

趙縣令心中一凜,賠笑道:“郭大人,這不過是小事,不勞你大駕。請你先去前廳喝酒,下官處理了這裡的事情就來。”

趙縣令雖是個土霸王,可對這個郭大人卻絲毫不敢得罪。

原來這個郭大人叫做郭遵,本是京城的殿前指揮使,位列三班,統領京中八大禁軍中的驍武軍。這次郭遵前來汾州,說是要挑選人手補充禁軍。知州不敢怠慢,讓州下各縣全力配合,郭遵各縣遊走,這段日子跑到了西河。

趙縣令當然也不敢得罪此人,刻意奉承,又是陪酒,又是打點禁軍衆人,只求平安無事就好。哪裡想到不成器的兒子竟然鬧出這麼大的禍事,自己想要遮掩,也無從下手。趙縣令暗中打定主意,這件事了結後,定然準備一份厚禮送與郭遵,只求破財免災。

郭遵見趙縣令推搪,淡淡道:“這不是小事,好像是大事。其實,我也可以幫點忙……”他不經意地望了狄青一眼,嘴角帶着絲笑意。這時候有禁衛急匆匆趕來,低聲在郭遵耳邊說了幾句話,郭遵臉色微變,皺了下眉頭。

趙縣令聞言喜道:“怎敢有勞郭大人?”覺得郭遵是站在自己這面,來了底氣,喝道:“狄青!京中郭大人在此,你還不趕快束手就擒,若是再行頑抗,就算你逃出西河縣,也要和你大哥一輩子做個逃犯!”

狄青心中微動,暗想趙縣令說的也不錯,自己雖準備亡命天涯,但大哥和小青呢,難道也要一輩子戰戰兢兢地過日子?他一時衝動,只想到這個解決的方法,但見到郭遵笑望自己,突然想到個念頭,說道:“郭大人,我要從軍!”他想自己亡命天涯不要緊,可不能連累了大哥,這個郭大人看似個好官,自己當求他庇護,才能洗刷大哥的冤情。可要求人幫助,首先的條件當然是加入禁軍。

衆人一怔,沒想到狄青這時候竟然說出這句話來。趙縣令冷笑道:“狄青,你可是瘋了?你以爲你是什麼東西,竟然要入禁軍?”

郭遵哈哈一笑:“大丈夫一言九鼎,狄青,你可要記得自己說過的話。”

狄青點頭道:“在下絕無虛言。”

趙縣令見郭遵竟然真有答應狄青的意思,不由大急道:“郭大人,這如何使得?狄青窮兇極惡,要挾犬子,本是惡人,絕不能放過!”

郭遵道:“不錯,若是惡人,自然不能放過。”他話音才落,突然上前一步,大喝一聲,出手向一人抓去。

衆人又是一驚,原來郭遵對付的不是狄青,而是一旁的那個棍子。

棍子遽然大驚,沒有想到郭遵竟然會向他出手,可此人畢竟有幾分本事,長棍一顫,連擊郭遵的手臂、胸口和肋下。這一招棍影重重,變化萬方。

趙縣令駭道:“棍子,你瘋了嗎?還不住手!”他話音未落,郭遵竟已奪下長棍,再喝一聲,單手前送,棍尾戳中了棍子的胸口。喀嚓一聲,棍子胸口的骨頭已被戳斷,一口鮮血噴出,倒飛而出。才落在地上,棍子竟翻身躍起,就想要翻牆而走。不想郭遵縱步上前,長棍掃出,正中棍子小腿。棍子慘叫一聲,摔倒在地,再也無法起身。郭遵收了長棍,森然喝道:“拿下!”

早有禁軍上前,長刀出鞘,架在棍子的脖頸之上。趙縣令嚇得冷汗直冒,連聲叫道:“郭大人,你……你拿錯人了。”

郭遵仰天笑道:“絕對不會錯,我聽說還有一人混在這裡。”目光一掃,從衆護院的臉上掃過,衆護院皆是面無人色,不知道郭遵到底是什麼打算。

陡然間,一人從人羣中竄起,倏然已到了牆下,再一翻身,竟然躍出了牆頭。幾個禁軍見狀,馬上跟着追過去,躍出了牆頭。郭遵不動,嘴角帶着絲冷笑。衆人驚呼,只因發現翻牆而走的那人竟是車管家,一時都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個車管家一直以來都是個文弱書生,怎麼會有這般身手?

趙縣令已覺得不對,額頭上汗水滾滾而下,吃吃道:“郭大人……這……這到底怎麼回事?”

郭遵轉向狄青道:“狄青,放開趙武德。”

狄青猶豫一下,終於棄劍在地。郭遵見狀道:“綁起來。”有禁軍上前,將一人五花大綁,衆人幾乎要暈倒在地,原來禁軍綁的不是狄青,竟然是趙武德。趙縣令急了,上前道:“郭大人,錯了!錯了!”

郭遵冷然道:“趙縣令,你可知道棍子、索明和車管家都是何人?”

趙縣令茫然道:“他們……他們是誰?”

郭遵冷哼一聲,伸手一抓棍子胸口衣襟,一把將他衣襟抓裂,露出胸膛,只見那胸膛上刺着一個大大的“福”字。衆人茫然不解其意,趙縣令卻失聲叫道:“是彌勒教的人!”

郭遵冷笑道:“不錯。這三人都是拜彌勒教,妄想造反的人。我這次到了汾州,借招募之名,其實就是要查彌勒教一事。趙文廣,你私藏這種人在府中,還敢說我錯了?”他直呼趙縣令的名字,是已不把他當做縣令來看。

趙縣令大汗淋漓,慌忙跪倒道:“郭大人,下官真的不知情呀,求你……求你……秉公處理。”

風水輪流轉,方纔趙縣令還趾高氣揚,可這會兒已抖得如秋風落葉般。狄青暗自奇怪,不知道彌勒教是什麼來頭,竟然讓趙縣令驚怖如斯。

郭遵道:“如何處置,自有審刑院處理。來人!將趙文廣押下去。”有禁衛上前,將趙家父子押了下去,衆差人見狀,不敢阻攔。郭遵又道:“李簡,可通知此地知州了嗎?”

一禁軍站出來道:“報告指揮使,已有人前去通稟,想必知州很快就會趕到。”郭遵點點頭,走到狄青的面前道:“帶人回去吧。記得你說的話,三天後來這裡找我。”

狄青死裡逃生,一頭霧水,問道:“郭大人,我大哥他……”

“你大哥怎麼了?”郭遵不解道。

狄青忙把狄雲的事情說了一遍,忐忑道:“只怕我連累了大哥。”郭遵哈哈一笑,“你放心,方纔你殺的那人,正是彌勒教的教徒,你非但沒錯,反倒有功。至於你挾持趙武德一事……他本來就該死,私藏造反之人,豈是小事?他父子不砍頭也要刺配,你大哥不用逃難了。”說罷,有一禁軍急急過來低語幾聲,郭遵臉色微變,說道:“好,我馬上過去。”他望向狄青,說道:“我三天後在此等你。”

狄青點點頭,見郭遵離去,這才一屁股坐在地上,細想方纔的事情恍如一夢。

小青上前爲狄青包紮傷口,哽咽道:“狄青,苦了你了。”

狄青想起一事,忙道:“小青,你千萬莫要對我大哥說我從軍的事情。”

小青微愕道:“那怎麼能瞞得住他呢?”她已知道狄青以從軍爲代價,換取狄雲和她的幸福,感激莫名。

狄青擡頭望天,見風輕雲淡,無奈道:“瞞一天算一天吧。”

三日轉瞬即過,狄青愁眉不展,始終想不出離家的藉口。狄青知道大哥只盼望他能老老實實地做人,若是知道他當兵,多半又會傷心。

趙縣令父子伏法之後,狄青帶領小青去了放羊坡。狄雲那時候已經醒來,知道狄青爲了自己去了縣衙,又是吃驚又是擔憂,逼牛壯一定要帶他前往縣衙。牛壯正無可奈何之際,狄青和小青終於趕到,狄雲又驚又喜,狄青只說碰到了個好官,自己不但沒有過失,反倒有些功勞。

狄雲聽後,本想呵斥狄青,但見弟弟渾身是血,肩頭帶傷,正是爲他這個大哥如此受苦,哪裡忍心再說什麼?狄雲慶幸終於無事,只覺得是祖上積德,又帶狄青到爹孃的墳前上香禱告。張鐵匠經過這件事後,只怕女兒嫁不出去,一改吝嗇的本性,竟然催促狄雲儘快迎娶小青,只商量了盞茶的功夫,就決定第二天操辦喜事。

狄雲雖跛了腿,但因禍得福,當然是喜悅無限。狄青和牛壯二人立即着手準備,狄家貧窮,準備雖是草草,但到處披紅掛綵,也頗有幾分喜氣。

狄青忙碌了一晚,終於將家中佈置妥帖,天光未亮,早劈好了可用數月的柴禾,這才坐在庭院中,呆呆地望着天際。

他要走了,他不能失信於人。更何況,他驀地發現,原來外邊還有更廣闊的天空,那對他來說,顯然是個極大的誘惑。可是他大哥腿跛了,他又如何能安心地離開大哥?

腳步聲響起,狄青沒有回頭,知道是大哥走了過來。狄雲走到狄青身旁,和他一塊兒坐在臺階上,沉默了半晌,說道:“弟弟,你還記得爹爹教過我們的一句話嗎?”

“什麼?”狄青隨口問道。

“他說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一個‘信’字。”狄雲緩緩道,“做人不能無信,不然無以立足天地之間。”

狄青滿懷心事,說道:“不錯,不但父親這麼教我們,大哥也是一直這麼教導我,我從來不敢忘記。”

“所以……你該走了。”狄雲拉過狄青的手來,放在他手上一物。狄青見是錠銀子,一怔道:“走?去哪裡?”

狄雲微笑道:“去你答應去的地方。”狄青幡然醒悟道:“大哥,你都知道了?”狄雲道:“小青把一切都告訴我了,你莫要怪她。我看得出,你不想失信於人。大哥當初不想你從軍,是因爲看多了軍士的爲非作歹,不想你沾染了那些匪氣。可是我現在知道了,雄鷹自有雄鷹的去處,不能像家禽一樣豢養在庭院中。狄青,你長大了,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大哥也就放心了。大哥沒什麼積蓄,只有這點銀子,你帶着路上傍身,不要推辭,聽大哥的話。”

狄青緊緊地握住那錠銀子,鼻樑酸楚,“大哥,可是……”

“可是什麼?我腳雖跛了,但養活一家人還不是問題。”狄雲微笑道,“你放心走吧,不要擔心我。我聽說趙氏父子都被下獄,解往汾州大牢,再也不能爲難我們了。弟弟,出門在外,你要好好照顧自己。你記得,若有什麼難處,這裡永遠還有你的家。”

狄青遲遲才道:“那總要等到接了新娘子纔好。”狄雲笑道:“好。”可迴轉頭的時候,忍不住用衣袖揩拭下眼角。

他們兄弟相依爲命多年,狄青離去,狄雲有着深切的不捨,可他看出了狄青的爲難,他知道弟弟有更遠大的志向,所以他能做的不多,只求自己不拖累弟弟。

新娘子進門時,狄青已踏上了未知的征途。他只背了個簡單的包袱,帶了幾件換洗的衣物和一點乾糧。那錠銀子,他還是放在了大哥的房間之中。他並不知道,他決然離去的時候,狄雲已發現了那錠銀子,眼中忍不住落下淚來。

狄青大踏步離去,到了大哥再也望不到的地方,這才轉身向家的方向拜了三拜,說道:“大哥,我不會讓你失望,你自己保重。”

狄青到了縣衙後,見有禁軍守在門前,抱拳道:“這位官大哥,在下狄青。”

禁軍道:“你就是狄青?快進來,郭指揮正在等你。”他帶領狄青入了衙內,郭遵正坐在前廳,旁邊坐着個年輕人。

狄青望見,只感覺那年輕人就像一把出鞘的劍!那年輕人臉色蒼白,目光有如劍鋒般敏銳,上下打量了狄青一眼,微有詫異,站起來對郭遵道:“郭指揮,這次還需你幫忙。”

郭遵緩緩點頭道:“國家大事,郭某當盡力而爲。”

那年輕人再施一禮,轉身離去。狄青這才舒了口氣,被那年輕人盯着,感覺渾身上下都不舒服,不由琢磨起這年輕人的來頭。

郭遵目送年輕人離去,轉頭對狄青道:“你果然來了。”

狄青施禮道:“在下既然答應了,怎能不來呢?”

郭遵讚許道:“說的好,丈夫說到就要做到,若是連個信字都無能做到,何談保家衛國?我郭某這輩子不服旁人,只服那一諾千金的義士。其實我看到你的第一眼,就知道你是可造之材。那對子眼的法子,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出來的。”

狄青見他看穿自己的小聰明,尷尬一笑。郭遵還待再說什麼,一禁軍走進來,低聲道:“郭大人,兄弟們都準備妥了。”

郭遵點頭道:“好,馬上出發。狄青,你可都準備好了?”

狄青點頭,不發一言。郭遵看出他的心事,說道:“大丈夫志在四方,若不趁年輕闖一闖,到老了終究會有遺憾。狄青,我想,你以後不會後悔自己今日的選擇的。”說罷他大步走出了縣衙,門外早已有數十禁軍在等候,每人身邊都跟着一匹馬。

郭遵命人又牽一匹馬兒過來,對狄青說道:“會騎馬嗎?”

狄青道:“騎過牛。”

郭遵笑道:“那也差不多了。到了驍武軍,不但要會騎馬,還要騎得最好。上馬!”衆人翻身上馬,動作矯健。狄青雖從未騎過馬,但身手亦是矯捷,翻身上馬,絲毫不甘示弱。郭遵見狀微微點頭,撥轉馬頭,一馬當先向東馳去。

這一路竟跑出了百來裡,一直到汾水岸邊方纔稍歇。狄青少出西河,頭次跑了這麼遠的距離,忍不住回頭望了眼,知道每跑一步,就離家鄉遠了一步,離大哥遠了一分,心中難免傷感。轉瞬昂起頭來,心道郭遵說的不錯,男兒志在四方,自己不能讓旁人瞧輕了。

衆人到了汾河岸邊,乘船過河,然後一路南下又跑了數十里,這才停了下來。

狄青只以爲郭遵會轉向東南前往京城開封,不想郭遵竟命衆人尋找汾河稍淺的地方再次渡河,竟又向來時的方向奔回,走的盡是偏僻的山路。狄青大惑不解,不明白郭遵到底要去哪裡。因爲從路途來看,郭遵完全是在繞圈子,如果這樣趕路,豈不從西河徑直南下更是痛快?可他見衆人都是肅然無語,也就不再發問,暗想反正你們管吃管住,我跟着就是。

沒想到當晚衆人都在山野留宿,從包袱中自取乾糧,就着山泉食用。狄青那匹馬上也有個包袱,裡面放着乾糧、臘肉和果脯。狄青悶葫蘆一樣,吃了乾糧後,找了乾草鋪在山中背風乾燥的地方休息。他自幼貧寒,並不以風餐露宿爲苦。

半夜時分,狄青靠在山壁上,望着星空璀璨,銀河劃空有如天塹,暗想和大哥這麼一別,不知何時再能相見。正思念間,聽到左側有極輕的腳步聲傳來,狄青心中一凜,扭頭望過去,見到郭遵正站在不遠處望着自己。

狄青緩緩起身道:“郭大人,找我嗎?”

郭遵微笑道:“你耳力不錯,是個習武的胚子。可惜的是缺乏名師指點,武技還有待提高。”

狄青點點頭:“在下家貧,請不起師父。”

郭遵坐了下來,招呼狄青也坐下,不談武功一事,問道:“你聽過彌勒教嗎?”

狄青道:“聽過。可若非大人當時指出,我還不知道那些人是彌勒教的人。可是彌勒教又怎麼了?好像大人對這個教極爲痛恨?”

郭遵嘆道:“‘釋迦佛衰謝,彌勒佛主事’這句話你聽過沒有?”見狄青搖頭,郭遵笑道:“其實我在你走後,就派人調查了你的身世,知道你家境貧寒,爲人仗義,不過很少出西河,當然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我多此一問了。”

狄青慚愧道:“在下本就是個蠻力小子,知道的不多,讓大人見笑了。”

郭遵道:“誰又生下來就懂這些呢?狄青,寧笑白頭翁,不笑少年貧,我看得出,你有志向,有氣節,若能發憤圖強,以後前途無限。”

狄青心下感激,道:“多謝大人謬獎。其實……”他想要說些什麼,終於還是忍住。

郭遵盯着他道:“其實什麼?”

“其實也沒什麼。”狄青嘿然一笑,“不過是鄉下人的妄想罷了。”

郭遵反倒來了興趣,“說來聽聽。”

狄青不知道郭大人怎麼會如此熱情,尷尬道:“其實我孃親對我期許很高,總說我以後會有宰相之才……她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有個很靈的術士給她相面,說她和宰相有緣。”不知爲何,狄青總感覺郭遵和他大哥一樣,都已算是他的親人,是以出言沒有顧忌。

郭遵睜大眼睛道:“難道說……你娘嫁給了個宰相?”

狄青搖頭道:“那倒不是,術士說我娘會生出個宰相。”見郭遵眼珠子瞪得和牛眼一樣,狄青也覺得好笑,說道:“因此我娘生前總是對我說,‘兒子,你要努力,莫整日只知道玩耍,你以後是宰相的命。’嘿嘿,我倒是想當宰相,可天生不喜讀書,倒辜負了我孃的一番好意。不讀書,不考狀元,怎麼能當上宰相呢?”

郭遵扭過頭去,望向遠方道:“那你爹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狄青道:“我爹?他……一直有病,總是不能好,我記事沒有多久,他就去世了。我娘辛辛苦苦把我哥養大,不等我成人,也去了。唉,我大哥一輩子辛苦,當爹又當娘,把我養大,所以我不能容忍他受委屈。”

“所以你對大哥極爲敬重,拼死也要找趙武德算賬?”郭遵嗓子有些沙啞。

狄青認真地點點頭,“不錯,我只有這一個大哥!我受些屈辱無所謂,但不能容忍別人欺負我大哥!大哥怕我學壞,說娘說過,當兵的好人少,讓我莫要當兵……因此前幾天郭大人招我入伍,我才百般推辭。”

郭遵喃喃道:“原來是這樣。當兵的好人少?”腦海中突然閃現那如梅般的女子,衝他尖聲叫道,“郭遵,你本領高,那又能如何?我這輩子也不會喜歡你,當兵的……沒有一個好人!”郭遵想到這裡,嘴角露出苦澀的笑。

狄青自覺失言,忙道:“當兵的當然也有好人,比如說郭大人。”岔開話題道:“郭大人,彌勒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這次是要去抓彌勒教的人嗎?”他隱約看出什麼,是以一猜。

郭遵沉默良久,終於道:“彌勒教其實源遠流長,在梁武帝的時候就已創立,隋唐時亦有發展。現在京城的大相國寺就有尊彌勒佛,慈眉善目,坐在蓮花臺上。彌勒佛身邊有四大天王守衛,說是要滅盡天下一切邪惡,握蛇的叫廣目天王,手持大刀的叫持國天王,揹負寶劍的叫增長天王,扛着一把傘的叫多聞天王。”

狄青聽得納悶,不知道郭遵爲何要對他說起這些。

WWW★t tkan★C〇

郭遵擡頭望向明月,這時清冷的光輝籠在他的臉上,讓他看起來滿是剛毅。狄青初識他的時候,只覺得這個大人有些粗莽無稽,後來得他贈銀相助,感覺此人豪爽正直,這刻談起彌勒教,又覺得郭遵見識非凡。

狄青並不知道郭遵出身軍功世家,文武雙全,卻是不自覺地對郭遵產生了敬仰之意。

郭遵又道:“都說這四大天王護衛彌勒佛,剷除天下邪惡,這教的本意是好的。但教本無罪,罪在人心呀!”郭遵長嘆一聲,“彌勒教很多時候都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在北魏、隋末都掀起了滔天大浪。到本朝的時候,彌勒教本已勢衰,可近些日子,朝廷卻查到有人利用彌勒教蠱惑人心,行造反之事。‘釋迦佛衰謝,彌勒佛主事’,這句話說的是佛主釋迦牟尼衰落,彌勒佛要領衆人開闢另外的世界,造反之意不言而喻。太后聞言大怒,這才命開封府派人調查此事,我亦要協助調查。因此我明裡是來汾州招募禁軍,可真正的目的卻是調查彌勒教徒的分佈。我發現西河有彌勒教徒出沒的痕跡,這才和趙縣令交往,卻無意間發現他是個大貪官,我原本想上奏朝廷,不過又怕打草驚蛇,這才忍耐一時。然後……你來了,剩下的事情你也都知道了。”

狄青不安道:“若非我不知輕重地殺出,說不定郭大人已將他們一網打盡了。”

郭遵安慰狄青道:“其實我只是查出索明和棍子與彌勒教徒有關係,卻不知車管家也是。不過我總懷疑還有人夾雜在其中,這才虛言欺之,車管家做賊心虛,竟翻牆跑了。”

狄青靈光一動,說道:“其實郭大人是特意放他走的,對不對?”

郭遵眼中露出狡黠的笑,“狄青,你很聰明。不錯,是我特意放車管家離去,再命人暗中跟蹤他,現已知道他們的老巢就在西河南方百餘里的白壁嶺。我雖捉住了棍子,但棍子極爲狡猾,採用棄卒保帥的法子,說出幾處無關痛癢的巢穴。我索性將計就計,這幾日用霹靂手段剷除了這幾處地方,然後大張旗鼓地宣佈迴轉京城……”

狄青醒悟過來,“郭大人特意兜個圈子,然後悄悄迴轉,就是要潛入白壁嶺,趁他們懈怠的時候,殺他們個措手不及?”

郭遵微笑道:“正是如此。好了,該說的我已經說了,你好好休息,明天說不定就會有場惡戰呢。”他起身離去,高大的身軀在月光下拖出個落寞的影子。

狄青感覺有些奇怪,不解郭遵爲何對他這個新兵說及這些事情。可無論如何,郭遵對他很是器重則一點不假。狄青初離家鄉,一時間心緒如潮,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

第二日清晨,郭遵按兵不動,命衆人繼續休息。衆禁軍凜然遵從,狄青卻是拿出新發下的刀,比比劃劃。白日轉瞬即過,臨近黃昏的時候,有個百姓裝束的人摸到這裡,狄青認出那人就是招兵的那個瘦子,叫做趙律。趙律低聲對郭遵說了幾句,郭遵點點頭,喝道:“準備出發。”

衆禁軍早就憋着一股勁兒,聞言紛紛躍起。郭遵命令衆人五人一隊,換上百姓穿的衣服,然後將早就準備好的地圖展開,對衆人吩咐這次要做的事情。

原來每到月圓之夜,彌勒教徒按照慣例,都要舉行祭月儀式。眼下彌勒教因被朝廷注意,紛紛銷聲匿跡,可得知郭遵已離去,立即決定在白壁嶺的飛龍坳進行祭月。

郭遵早就將白壁嶺的地形熟悉得七七八八,吩咐起來井井有條,這次衆禁軍的主要任務是扼住要道,伺機混入信徒之中,製造混亂,捕殺逆黨,而郭遵的任務最爲簡單明瞭:刺殺彌勒佛主!

郭遵爲人端的是膽大心細,知道“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道理,明白彌勒佛不死,彌勒教隨時都會死灰復燃,是以定下了這條策略。

狄青見郭遵指揮若定,頗有大將之風,不由欽佩非常。他知道郭遵武功極高,當初若是平手而戰,狄青絕對不會是棍子的對手,可郭遵只是兩招就擒住了棍子,身手高強可見一斑。

郭遵吩咐完畢,衆禁軍一撥撥地出發,前往指定的地點,狄青發現唯獨自己沒有任務,不由問道:“郭大人,我做什麼?”

郭遵盯着他道:“你跟着我去殺彌勒佛,不知道你敢不敢?”見狄青良久不答,郭遵嘆口氣道:“原來你是沒膽。”

狄青猶豫道:“郭大人,若彌勒佛真的該死,在下第一個要殺他。可是……他不見得該死……他雖造反,可我也知道,很多百姓作亂也是因爲活不下去了,而非執意想要推翻大宋江山。”

郭遵淡淡道:“若不親自前去,怎麼知道他是否該死呢?”

狄青道:“好,我就跟郭大人一起。只怕……我會拖累你。”

郭遵不答,換了百姓衣服,棄馬向西走去。狄青效仿跟隨,見郭遵這次慎重其事,也難免心中惴惴。

明月升起之時,郭遵和狄青已到了白壁嶺邊緣。白壁嶺溝壑萬千,氣象森森,山嶺蜿蜒起伏,有勝水貫穿其中,本是風景秀麗。可不知爲何,羣山之間總是霧氣朦朧,帶來些許悽迷之意。

郭遵看了下地形,循一條小路而入。才入嶺中沒有多久,就聽到前方大石後有人喝道:“月上孤主墳!”

狄青一怔,不解其意,郭遵從容道:“佛照天地門。”

石後轉出兩人道:“你們是哪個天王的手下,怎麼從這裡出沒?”那兩人都是一身黑衣,臉上帶個猙獰的面具,森森夜幕下,讓人心生寒意。一人突然伸手指道:“你是誰?”他話音未落,郭遵已如豹子般竄過去,一掌切在那人的喉間,那人喝聲陡止。另外一人大驚,纔要吹哨子報警,不想郭遵手掌一拍,那人咕咚一聲,竟然把哨子吃了進去,郭遵再一翻腕,蒲扇般的大手已抓住那人的腦袋,用力一擰,就將那人的頸骨扭斷。

兩個戴面具之人軟軟倒下,郭遵立在那裡,道:“狄青,脫下他們的衣服換上,再戴上他們的面具。”

狄青見郭遵殺人如殺雞一般,不由暗自慶幸,心道好在自己不是郭遵的敵人。

二人換了那兩人的衣服,又取了面具戴在臉上。郭遵在那兩人身上搜了下,取出兩塊令牌來,拋給狄青一塊,低聲道:“一會兒我來應對,你莫要說話。”

狄青接過令牌掛在腰上,問道:“郭大人怎麼對這裡這般熟悉?”他開始還以爲拜彌勒教的不過是一些百姓流民,可見對方組織森然,絕非尋常的百姓,不免駭然。

郭遵哂然道:“自然有人幫我們打探一切。”他不再多說,緩步繼續沿着山路走去,行了數裡,前方樹後有人低喝道:“你們兩個不守在前面,到這裡做什麼?”

郭遵啞着嗓子道:“有人稟告,說在嶺北見到京城捕頭葉知秋帶人出沒。我只怕他們對佛主不利,特來稟告。”

一人從樹後轉出,亦是戴着猙獰的鬼面具,驚呼道:“葉知秋來了?他怎麼會來這裡?”

狄青很是好奇,不知道葉知秋是什麼來頭,竟然讓遠在汾州的彌勒教徒也頗有懼意。郭遵道:“我也不清楚,但只怕他們要破壞佛主祭月一事,你快帶我前去稟告天王,讓佛主小心。”

那人並不疑心,擡頭對樹上道:“你在這裡看着,我帶他們去稟告佛主。”

狄青暗自好笑,心道這些人故意裝作鬼氣森森,卻也有個最大的弱點,那就是彼此之間只看面具和令牌,倒讓郭遵有隙可乘。郭遵抓住了這點漏洞,輕易混了進來,真可謂藝高人膽大。

有鬼麪人帶路,郭遵和狄青又過了兩道暗卡,進入了飛龍坳。飛龍坳是白壁嶺羣山中環出的一處谷地,頗爲寬敞。因從谷中望上去,只見到羣山連綿,有如蒼龍飛天,是以得名。

這時候月色清冷,清風拂人,狄青到了飛龍坳之前,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原本以爲這裡極爲偏僻,能到這裡的均是彌勒教的首腦人物,不想谷中竟然密密麻麻地跪滿了百姓,足有近千人。所有人都寂靜無聲,神色虔誠,百姓前方高臺上,有一蓮花臺座,臺座上端坐着一尊金佛,笑口常開。

谷中四周燃着熊熊篝火,彌勒佛前燃起的一堆大火更是煙塵滾滾,直衝雲霄。金佛旁邊端坐着四個人物,均戴着天神一樣的面具。一人身着紅衣,頭戴龍盔,通體如火焰燃燒般,身上竟然盤着一條蟒蛇,手持鐵鐗。另外一人身着青衣,赤發怒目,臉上的面具極爲憤怒威嚴,斜負長劍,竟有四尺之長。第三人身着白衣,紫發慈眉,臉上的面具倒是頗有慈悲的表情,他前面木板上插着一把大刀,刃鋒背厚,頗爲奪目。最後一人肩上斜倚着一把長柄大傘,看傘尖鋒銳,竟是精鐵打造。他身着綠衣,面具帶着分微笑。

狄青見了這四人的兵刃形狀,突然想到了昨夜郭遵所說的四大天王。這四人持蛇、背劍、操刀、負傘,不正是彌勒佛座下的四大護法?也就是廣目、增長、持國和多聞四大天王!

可是四大天王皆在,郭遵要刺殺的彌勒佛又在何處?

第十八章 霹靂第十章 寧鳴第六章 對攻第二十章 刺殺第二十七章 殺青第十四章 連環第二十三章 伏藏第十章 寧鳴第三章 公道第二十九章 金湯第三十二章 無間第二十九章 金湯第三十六章 痛擊第三十二章 無間第九章 雙星第二十七章 殺青第九章 太后第十七章 暗渡第八章 抉擇第三十六章 痛擊第十八章 霹靂第二十八章 高手第三十章 真幻第一章 拼命第二十一章 英雄第二十章 博弈第二十四章 目的第三十三章 佈局第十七章 噩耗第三十二章 離別第十二章 誓言第十一章 帝淚第十三章 迭瑪第十二章 搏殺第二章 大禍第三十六章 痛擊第十三章 圈套第五章 驚豔第二十章 攻守第五章 贊普第六章 多磨第五章 贊普第二章 大禍第三十六章 痛擊第三十四章 長歌第三十五章 拜相第三章 相依第二十一章 兩箭第三十章 真幻第二十章 博弈第一章 拼命第九章 雙星第二十五章 宮變第三十四章 長歌第一章 拼命第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七章 殺青第十章 驚逝第五章 刑天第三十三章 佈局第二十四章 螢火第七章 變革第二十章 博弈第七章 後橋第十三章 圈套第六章 五龍第四章 戰起第三十五章 拜相第一章 關山第三十七章 破盟第十章 驚逝第二十八章 高手第十二章 告老第五章 刑天第十三章 風骨第三十二章 無間第七章 妙歌第十九章 狼煙第十七章 暗渡第十三章 圈套第十三章 迭瑪第三十三章 佈局第二章 大禍第六章 五龍第二十三章 代價第五章 刑天第八章 修羅第三十二章 危機第三十章 敦煌第十五章 鏖兵第二十一章 英雄第二十章 刺殺第十六章 行刺第十一章 殺機第二十三章 入彀第十五章 巧遇第十八章 柔情第三十四章 出圍第一章 關山第二十五章 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