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暗戰長安

當初李瀍逃離長安時,郭韌也隨之東去,臨行前她勸郭良也走,郭良不肯,笑道:“吐蕃究竟是外來蠻夷,這九龍盤繞之地豈是他們能享用的,我看裴家兄弟有天子之相,將來必是天子之尊,這麼多年來爲了培植他們,錢像水一樣的花出去,豈可不收回本錢。”

郭韌冷笑道:“只怕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郭良道:“要我說,妹子,你也別走了,跟去洛陽,未必有你的好果子吃。”

郭韌冷笑道:“死到臨頭還自以爲得計,真是可笑之極。”

兄妹倆不歡而散,郭韌遷去洛陽後,因局勢混亂,暫時和李瀍保持距離,她在耐心等待。沒有了郭韌的牽制,郭良撒起歡來。先幫吐蕃維持治安,又擁戴裴仁勇登基稱帝。四海會藉着吐蕃人和裴家兄弟的勢力把觸角伸向長安的角角落落,插手一切能生財的門路,又選幫中弟子打入官府衙門、滲透進軍隊,一時風光無倆。

裴仁勇做了大秦天子後,郭良以從龍功勳自居,揚言要做大秦的宰相。宰相最後沒做成,但裴仁勇爲了安撫他,拜他做吏部尚書,他嫌官小,於是又拜他做左僕射,封安國公。

品階雖高,卻無實權,郭良還想兼京兆尹,裴仁勇沒有答應,郭良因此懷恨在心。

關中形勢一夕數變,裴家兄弟的大靠山吐蕃人說走就走,撂下三兄弟不管,竟自己跑了。李茂說來就來,大軍壓境,來勢洶洶。本來還指望跟朱克融眉來眼去一番,沒想到那個不中用沒兩下就敗陣而去,這一來長安就掉進李茂設下的鐵桶陣裡。

大秦皇帝手裡雖然有兵馬,有人質,但絕不可能是李茂的對手,這一點郭良堅信自己的判斷。想到妹子臨走前說的那段話,郭良臉皮**辣的,是臊熱。

但事已至此,後悔藥也沒處買去,只能亡羊補牢了。郭良主動造訪幽州駐上都進奏院,希望能搭上李茂這條線。這麼些年來他跟李茂亦敵亦友,打打和和,雖然有過不愉快,但從未結下深仇大恨。現在他是四海會的大當家,麾下十數萬弟兄,地道的長安地下之王,手裡有籌碼,有底氣跟李茂說道說道。

長安失陷前,田萁拒絕出城,選擇了在城中潛伏下來。她看的很準:不管是吐蕃,還是裴家兄弟都沒有膽量和胃口一口吞下長安,長安還是長安,深如大海,包羅萬象,有它自己的獨特法則。不過長安畢竟已經不是李唐的京都了,大秦皇帝雖說只是浮在海平面上的那層油皮,但若這油皮過大過厚,依舊能夠遮蔽陽光。

她已熟悉的生態系統正在慢慢發生改變,在此情況下,要完成李茂交給進奏院的任務,單憑她個人的力量顯然是做不到的。

陳數還在深度潛伏中,不會因爲裴家兄弟這點小風小浪就甦醒過來。

現在能依靠的只有四海會這條地頭蛇。雖然急於求助於四海會,但田萁也知道這種事必須得講策略,自己主動求上門去和讓郭良求上門來,效果是大不同的。

這需要精準而大膽的判斷和極度的耐心和小心。

所幸,一切都在按照她的設想在走,郭良急於找到出路,主動求上門來了。把滯留在長安的高官大吏安全送出去,不僅是釜底抽薪,加重李茂談判的籌碼,更重要的是充實洛陽的力量,增加皇帝的話語權。皇帝太過弱勢,現階段而言,對李茂是很不利的。

不得不說四海會多年的經營沒有白費,在長安,他們撐着半邊天,當李家的那半邊天崩塌之後,他們幾乎撐起了整個天空。

轉移高官大吏出城的工作很順利,裴家兄弟到底出身低,眼界不夠,還不懂得怎麼利用這些滯留在長安城裡的寶貴資源。資源們也因爲看不到希望,而紛紛厭棄了大秦皇帝,轉而去洛陽尋找舊主。

他們或獨自上路,或三五成羣,七八個一夥,但都是孤身前往,絕少有帶家眷的。

因爲大秦皇帝還算是一個仁慈的皇帝,從不爲難他們的家眷,大秦帝國也沒有設專管治安的京兆少尹、龍驤營等特殊機構。京兆尹鄭訓是個小人,有害人的膽子,但沒有害人的實權,他的京兆邏卒只能維持街面治安,尚無膽量衝進深宅大院抓人。

田萁承諾幫助他們安置好家眷,這些高官裡少有人認識田萁,但只要跟她當面談過,沒有人不相信她的,她的言談舉止足以證明她的身份,氣場這種東西是由內而外,從骨子裡透出來的,任你再高的演技也模仿不來。

他們相信了田萁,留下家眷,孤身出城,人數越來越多,漸成一股暗流。但這樣一來,讓她更加依賴四海會的地下勢力,郭良出力越多越感到心安,他相信即便明天大秦帝國滅亡了,他也可以安然無恙。而取代大秦帝國執掌關中非李茂莫屬。

一切準備就緒,李茂給裴仁勇寫了一封勸降信,要求裴仁勇順應大勢立即去帝號,重做唐臣。其若能保全四宮太后、嬪妃、宗室、百官和闔城百姓平安無事,由他李茂擔保大唐皇帝赦免其罪。

裴仁勇拿着書信問裴仁靜和裴仁渠:“事已至此,咱們怎麼辦?”

裴仁靜道:“跟他耗,我就不信洛陽能穩如泰山。李全忠、韓弘這兩個老滑頭會甘心情願陪着老李家一起完蛋。”

裴仁渠道:“不錯,關東諸侯都有異心,只是實力不及李茂,不敢公然叛唐而已。而今洛陽城內風雲際會,我不信就一點事都不出。再說,咱們手裡捏着長安,他李茂敢斷我的糧嗎,敢斷我的水嗎,敢強攻嗎?咱們日子難過,他李茂的日子也不好過,誰能撐得過誰還不一定呢。”

裴仁靜道:“這話有意思,咱們就跟他耗下去,看誰能耗過誰。”

事已至此,裴仁勇也不好再說什麼,暫且將此事擱置。裴仁靜、裴仁渠各回王府。裴仁靜的王府就在大明宮正對面的光宅坊,是用一座皇家寺廟改造的。佔地廣闊,建築宏麗,府裡使用的婢奴都來自大明宮,裴仁靜還想弄幾個嬪妃過來侍寢,因裴仁勇反對而作罷。

回來剛剛坐定,管家報說京兆尹鄭訓求見。裴仁靜對大哥任用鄭訓做京兆尹一直有些看法,雖然他也知道此人能幹、肯幹,可以好好利用。

鄭訓此來是要稟報兩件事:其一是唐國左威衛大將軍尹牧昨夜和兒子一起消失了,家眷一個沒動,都還老老實實呆在宅裡。

第二件事是唐國西京留守李絳家裡斷了炊,夫人拿着一隻傳家玉杯去典當,得錢十二貫,買了米、面、油,還割了兩斤羊肉。

裴仁靜很不耐煩鄭訓囉嗦這些事,大唐皇帝走的匆急,絕大多數大臣都被留在了長安,吐蕃人進城,他兄弟建國稱帝,這些人都關門閉戶,不理不睬,一副事不關己的架勢。

這樣其實也好,指望他們站出來擁戴,那是不可能的。這幫老油條,賊着呢,不到最後時刻,絕不會下注的。只要他們不鬧騰,宅着就宅着吧。總比沒事出來嚷嚷好。

尹牧平定劉闢有功,卻因朝中沒有根基,自回長安後一直在坐冷板凳,十六衛早已名存實亡,左威衛大將軍不過是個吃閒飯的傢伙,跑了便跑了,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這夥人是通過秘密通道逃出長安城的,幕後的操盤手正是四海會,郭良這傢伙什麼錢都敢掙,膽子比天還大,可人家現在貴爲左僕射,又是安國公,不是輕易能觸動的,只好睜隻眼閉隻眼啦。鄭訓這條看門狗,自個不敢招惹他,卻來拉老子下水,門都沒有!

至於說李絳家貧揭不開鍋,那純是他咎由自取,三顧茅廬不肯出山,那就乖乖去天牢呆着吧,爲人不識時務,活該受窮,累及妻兒,看他的老臉往哪擱。

第41章 誰敢!第655章 未雨綢繆和突發事件第226章 義子第7章 大戶人家第463章 不要喪失信心第739章 囚鳳第691章 要保存火種第223章 皇帝也愛財第448章 棘手的髒活第636章 東征提上日程第623章 不能猶豫第694章 夜刺第349章 此罵深得我心第271章 別光站着看第711章 老僧耳背第208章 打死我也不說第724章 水寒鴨先知第729章 挖牆的鋤頭推牆的手第554章 自己跳出來作死第90章 你認不出我第208章 打死我也不說第473章 分贓人人有份第631章 紙上談兵第556章 兩份見面禮第427章 莫逼人第110章 找不到就是找不到第429章 請君入甕第615章 馭內要嚴第409章 捉姦第406章 屁股不疼了第690章 右廂在行動第498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第249章 說吧,說吧第346章 布子(續)第353章 逛夜市第399章 不慎窺見巨第402章 種一顆仇恨的種子第264章 躁動和不安第165章 抄家第644章 穩固大後方第265章 闖宮第180章 請你吃罰酒第99章 謀退路第651章 “換頭術”第588章 天馬騰空終有日第642章 化國爲郡第569章 我跟你拼了第125章 分化、擊破第728章 共享天下第111章 是鴻門宴也是慶功宴第442章 詐降第583章 皇帝之死第425章 比賽有風險第524章 秦墨送子第247章 綁票第468章 又見屍山第288章 突然發難第590章 火燒天使第340章 你要以大局爲重第117章 追將第586章 黑夜救人第151章 忐忑第392章 破第137章 斷指求援第96章 帶着你的嫁妝嫁過來第292章 追索真相(續)第50章 大變局第596章 峰迴路轉第75章 你不要走了第479章 預做準備第97章 賺他最後一文錢第35章 高,實在是高!第447章 風聲不對第199章 這是怎麼回事第46章 乞丐好瘋狂第66章 功德圓滿第687章 非太師不可!第658章 錯棋、臭棋、爛棋第618章 每臨末世必有妖異第418章 負心漢還是有情人第501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4第16章 我又立功了第718章 自投羅網第376章 這事你不能心急第682章 別怨我胡言亂語第515章 不祥之兆嗎第26章 你當我是好欺負的嗎...第607章 我治下的幽州第103章 虎離山第195章 把你充軍是爲了保護你第107章 唾面自乾是種修養第148章 花開四方第560章 血戰將軍渡第577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600章 疑心生暗鬼第624章 魏州江山第369章 這有趣的一幕第4章 寶鼎薛家第67章 他想明白了第312章 媚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