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奪軍

右神策軍護軍中尉第五守亮連續三日坐鎮軍中,一步不曾離開,他日盼夜盼,只等俱文珍派人宣旨,他便帶兵入宮擁立舒王李誼爲皇帝。

憑着這份擁立奇功,他便可以將老對手楊志廉徹底踩在腳下,到時候兩軍盡在掌握,他俱文珍又算什麼,端坐大內的天子又算什麼。

他望眼欲穿,引頸眺望,望的脖子都酸了,也沒見到俱文珍派來的信使。

“老貨是敗了,還是獨吞大功。奶奶的,好歹給個爽快話嘛。”

第五守亮焦灼地踱着步,忽然有心腹義子進來稟道:“三更末,左軍向左銀臺門增兵三百。”

“增兵,****他祖母的,楊志廉這是要幹什麼?”

左右神策軍分屯於大明宮左右銀臺門外,左軍距離左銀臺門近,右軍距離右銀臺門近,但宿屯在兩門外的卻非本部人馬,距離右軍較近的右銀臺門由左神策軍士兵宿屯,反之,左銀臺門則由右神策軍士卒駐守。

“俱文珍現在在幹什麼,奶奶的,老東西,我說要派人去幫他一把,推三阻四,就怕老子搶了他的功,這下可好。左軍大營可有異動?”

“目下所有別將都在營中候命。”

第五守亮怒道:“楊志廉這是要造反嗎?”

正要傳令備戰,忽傳天子賓天,遺詔由皇太子李誦繼位。

第五守亮大驚失色,許久才問:“太子今在何處?”

答:“已在太極宮。”

第五守亮的義子第五策驚喜地叫道:“若去南內,我還奈何不了他,那太極宮距離我大營不過一步之遙,請義父立即下令……”

一句話還沒說完便吃了第五守亮一巴掌。

“蠢貨,誰不知道太極宮離我右軍最近,太子若有閃失,便是老子的過。”

抽了義子一巴掌,第五守亮心裡又笑:“都說太子身邊無人,還真是,不去南內,不待在大明宮,跑到太極宮去作甚?這不明擺着把脖子伸到老子的刀下嗎?哈哈,這麼淺顯的道理都看不透,真是蠢的可以。”

第五策揉了揉臉,委屈地嘟噥道:“天子遺留詔由太子繼位,怕是俱文珍已經敗了,那廝是個軟骨頭,只怕早晚要把父親賣出來,此刻不動手,只怕後患……無窮。”

雖然臉上又捱了一耳光,第五策還是堅持把話說完整了。

第五守亮陰狠地笑了起來:“賣你媽的x,話出他口,入我耳,天知地知,還有誰知?”揮手招來一名心腹別將,吩咐道:“去,把那幾個人剁吧剁吧,拿去喂狗。”

俱文珍在右軍大營裡留有幾名心腹,用於和第五守亮傳遞機密消息,而今事情敗露,這幾個人自然是不能留了。別將領命而去。

第五守亮輕鬆地往座椅上一靠,翹了個二郎腿,慢悠悠地發號施令道:“爾等謹守營寨,無我軍令不可輕舉妄動,違令者,斬。”

太極宮在極度恐慌中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見右軍大營始終沒有動作,李茂暗暗擦了把汗,跌坐在地,他已經精疲力竭。

但事情還沒有完,現在還不是躺下睡大覺的時候。喝了碗內廷秘製的蔘湯,李茂精神稍振,便又去見李淳。

當初他勸李淳把太子接入太極宮,倒不是因爲太極宮牆高城厚,或有重兵駐防,而是因爲太極宮距離右神策軍大營最近,綜合各種情報,李茂推斷第五守亮是個剛愎自用,狂妄自大,又虛僞愚蠢的傢伙,讓太子把脖子伸到他的刀下,他反而不敢動手。

這個計較,李淳能夠理解,洋川王李緯卻不能,爲恐計劃生變,李茂不得不授意青墨將他領入歧途,此刻他二人還在西內苑的松果園裡瞎轉悠呢。

“國不可一日無君,大王當勸太子儘快繼位。”

李茂認定解決目前危局的唯一有效路徑就是讓太子李誦儘快登基,大統之位懸而未決,自難免有人覬覦。

李淳爲難道:“父親乃純孝之人,聞聽皇帝崩殂,已是五內俱焚,如何繼位?”

“若不繼位,只恐爲奸佞所趁。”李忠言亦勸。

李淳低眉思忖片刻:“召太常卿杜黃裳覲見。”

李忠言勸道:“國家有事當召宰相問計,或召翰林學士,大局未定,哪有召見外臣的?以小臣愚見,不如召見王叔文,此人足智多謀,可備諮詢。”

突吐承璀插話道:“索性兩個都叫過來,誰說的有理,聽誰的。”

李淳怒斥道:“爾輩何人,軍國大事有你插嘴的份嗎?”

突吐承璀羞慚而退,李忠言翻了翻眼,也有些尷尬。

李淳問李茂如何看待,李茂道:“王叔文有謀略不假,奈何沒有實務經驗,杜太常曾在汾陽王幕府中爲從事,熟悉實務,可爲謀劃。”

李淳大喜,急派人召太常卿杜黃裳入宮。

杜黃裳,字遵素,京兆萬年人,他出身於京兆杜氏,進士及第,早年曾入郭子儀幕府,後如今出任侍御史,因得罪權臣裴延齡,十年未獲升遷。

京裡風聲日緊,杜黃裳預感到會有大事發生,一連幾晚,晚飯後就衣着齊整地坐於書房中,撫琴彈劍,專等中使登門。

見中使帶他去的是太極宮,杜黃裳便猜到宮內發生了什麼,一見面他就勸李淳:“北軍宿衛禁中不可輕動,當即刻派人安撫。”望了眼李茂,又道:“南衙諸軍須立即握在手中,以免爲有心人所趁。”

撫慰北軍其實就是拿出名爵金錢賄賂將士,這是件美差,卻建不得奇功。而接管南衙諸軍則困難重重,但也因困難重重,也更容易建立功勳。杜黃裳認識李茂,知道他如今處境艱難,想送一件大功勞給他。

李淳道:“公所言極是。”又問派誰去營中宣撫。

杜黃裳道:“派一忠貞體國的老臣與中使協同前往即可,這個倒不難,難的是接管南衙諸軍,尤其威遠軍中有幾個人很難說話,須得選派一位智勇雙全者,才能壓服。”

李淳略作思忖,急解佩劍賦予李茂,言道:“今代太子令汝爲威遠軍宣撫使,帶天子劍去與賈耽回合,籠絡將士,勿使作亂。”

李茂道:“某爲外臣,恐賈鴻臚不肯信任,請大王遣一親信隨同一起。”

李淳點頭,喚來突吐承璀,吩咐道:“你隨李茂華去威遠軍,聽他命令。”

突吐承璀細聲細語應了聲是。

第102章 藏寶第511章 目標在遠方第481章 披鐵甲的船第692章 關內五軍第564章 有親朋自遠方來第582章 激辯是非第532章 勝利突兀而來第249章 說吧,說吧第452章 半道殺出個李全忠第390章 誤入野人谷第482章 打還是不打第666章 弦上箭(續)第17章 賞功第463章 不要喪失信心第702章 信任危機第659章 心的桎梏第668章 甘露之變(續)第657章 鋌而走險第319章 勾搭不清第272章 我不想殺人第420章 兩顆糖,一巴掌第658章 錯棋、臭棋、爛棋第192章 這劇情有點狗血第509章 幽州之變2第276章 明朗的天第268章 雖勝猶辱第376章 這事你不能心急第205章 也太腐敗了第675章 終於輪到我上場了第552章 弄個郡王乾乾第660章 興廢之源第719章 鐵壁合圍第342章 太上皇說第476章 解放奴隸第639章 心有不甘第553章 長安的浪裡浪外第94章 月光下的罪惡(續)第602章 涸澤而漁不是個好辦法第160章 綁個肉票第642章 化國爲郡第284章 物是人非第394章 我要伸冤第91章 恩將仇報第370章 你要幡然悔悟第183章 詐第178章 搶人(續)第395章 不聽勸第601章 戰後的分贓協議第376章 這事你不能心急第75章 你不要走了第56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31章 皇帝該做什麼(續)第136章 搶妻第367章 行雲龍第458章 遼東第685章 驚破美夢第207章 僱兇殺人第378章 第一座兵工廠第391章 說好的同生共死呢第594章 宴無好宴第384章 宜春院裡無大事第450章 都說了我不是第322章 人質第232章 難忘的傷疤第65章 沒有真相第449章 失手第391章 說好的同生共死呢第243章 跑官記第474章 勝利後不能驕傲第649章 亦幻亦真第159章 不要太尷尬第30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04章 夜難眠第453章 審不下去第436章 脫身有道第533章 後院起火第626章 和爲貴第468章 又見屍山第218章 惹不起第552章 弄個郡王乾乾第273章 褐金吾第587章 重逢後的諸多不和諧第28章 一報還一報第463章 不要喪失信心第596章 峰迴路轉第424章 歷史的天平第688章 天下兵馬副大元帥第731章 皇帝該做什麼(續)第178章 搶人(續)第592章 內政一團麻第135章 木驢借箭第457章 兩個故人第264章 躁動和不安第434 種植猜疑和仇恨第346章 布子(續)第112章 又見兵變第714章 打打殺殺第20章 她老爹原來是兵馬使第430章 你打牌去吧第409章 捉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