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驚恐不安

瓊花公主嘆了口氣,出了會兒神,悠悠地道:“既然大理已經沒有選擇了,不如就回歸中原王朝吧!”

範勇看着這位美麗而又睿智的公主,心裡升起欽佩之情。自來人們總愛批評別人應該以大局爲重,然而人非草木從來都是自私的,真正能夠做到以大局爲重的又有幾人?可是眼前的這位公主殿下她卻做到了以大局爲重,單就這一點便讓人由衷地欽佩。

範勇道:“公主殿下絕不會爲了今天的選擇而後悔。公主殿下是見過大明的繁榮的,大明今天的繁榮,必然是大理明天的景象。”

瓊花公主看着範勇,輕輕地點了點頭。

大理皇帝在書房中來回踱着步,一臉焦躁的模樣,一會兒擔心聯軍打進來,一會兒又在懷疑大明方面是不是在玩弄什麼詭計,情緒起伏,患得患失。一名宮女端着茶水進來了,將茶水放在書案上,推到了一邊。皇帝走到書案前,拿起茶水喝了一口,眼睛一瞪,猛地將茶杯擲到地上,嗆啷一聲,茶杯摔成了碎片,茶水四下飛濺!宮女嚇了一跳,皇帝衝宮女叫罵道:“這麼燙,你想要害死朕嗎?”宮女慌忙跪下求饒。

皇帝怒火兀自不退,揚聲喊道:“來人!”幾個太監立刻進入了書房。皇帝指着戰戰兢兢跪在地上的宮女喝道:“把這個賤婢拖下去,狠狠地抽五十鞭子!”幾個太監面面相覷,那宮女早已嚇得面無人色,使勁叩頭求饒。皇帝不爲所動,衝幾個正在躊躇的太監喝道:“你們難道要抗旨嗎?”幾個太監心頭一凜,秉着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念頭,趕緊上前,將宮女拖了下去。宮女哀哀求饒,可是哪有半點用處。片刻之後,宮女的慘叫聲和着皮鞭的噼啪聲便傳來了,皇帝的怒火這才稍稍消退了一些。

宮女捱了一頓皮鞭,被架回住處,放到她自己的牀榻上。宮女由於背部遭受鞭刑,血肉模糊,因此趴在牀榻上,已然是奄奄一息的模樣了。其她的宮女見此情景,雖然都感到心驚肉跳,卻更加幸災樂禍,平時那個宮女得陛下喜歡,能夠隨侍在陛下左右,早就讓大家嫉恨莫名了,如今被打得半死不活,真可說得上是大快人心了!衆宮女眼見她傷勢嚴重,都冷眼旁觀,口出譏諷之言,誰都沒有上來關懷一下!那宮女無辜受刑,本就心中哀苦,此時又見衆人幸災樂禍毫無同情之意,哀苦之情不由得變成了怨憤!

就在這時,一個人進來了。衆宮女見狀,連忙拜道:“娘娘!”原來進來的是刀貴妃,她姓刀,是擺夷族一位族長的女兒,當初之所以嫁給皇帝,自然是因爲政治原因;不過當年的刀白鳳也是千里挑一的美人,因此入宮之初十分得皇帝的寵愛,雖說不上萬千寵愛於一身,那也是風光無限。然而容顏易老,隨着時光的流逝,刀貴妃雖然依舊徐娘半老風韻猶存,然而與青春年少新晉入宮的妃子相比,就遜色許多了,漸漸地,皇帝不再到她這裡來了,她又沒有孩子,宮中歲月寂寞,怨憤之情慢慢地在她原本純潔的心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如今,她對於那個皇帝早已經沒有了感情,剩下的只有無窮的怨恨,午夜夢迴,不知多少次夢見自己親手殺掉那個男人,真是好不快活!然而一覺醒來,卻發現不過是迷夢一場,不由得悵然若失。

刀貴妃對衆宮女道:“你們都出去!”刀貴妃雖然已經是過氣的貴人了,但畢竟害死主子,衆宮女不敢違拗,應諾一聲,退了出去。房間裡就只剩下了刀貴妃和那個受了刑的宮女。

那宮女掙扎着想要坐起來,刀貴妃疾步上前,按住她肩頭,和聲道:“你有傷在身,不要亂動!”看着那宮女背上血肉模糊的模樣,不由得皺起眉頭,“那個男人怎的如此兇狠,對一個年輕的女孩子竟然可以下這樣的毒手!”那宮女剛剛受了酷刑,又見到了人心的冷漠,心情正值哀苦之時,如今卻看見貴妃娘娘如此關懷自己,登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淚水奪眶而出。

刀貴妃小心翼翼地解開宮女的衣衫,取出手帕小心翼翼地擦拭了一下,隨即便取出金瘡藥爲宮女塗抹起來。宮女受寵若驚,連忙道:“娘娘,奴婢,奴婢怎能,怎能……”說着,宮女的聲音哽咽了,心中對這位貴妃娘娘充滿了感激之情。

刀貴妃微笑道:“沒有什麼的,好好趴着。”

宮女按照刀貴妃的話好好地趴着,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種衝動來,覺得貴妃如此對待自己,自己便是爲了貴妃娘娘去死那也是好的!……

皇帝半夜三更大叫一聲驚醒過來。門外的衛士們聽到叫喊聲,慌忙奔了進來,看見皇帝無恙,坐在牀頭,都不禁鬆了口氣。他們剛纔聽見皇帝的叫喊聲驚恐無比,還以爲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皇帝回想起剛纔夢中景象,恐懼不已,呼呼地喘着氣。隨即看見衆衛士提着燈籠站在大門口,無名之火登時涌了上來,吼叫道:“你們進來做什麼?誰叫你們進來的?滾出去!滾出去!”衆衛士知道皇帝最近情緒很不好喜怒無常,眼見皇帝發怒,誰還敢停留,當即忙不迭地奔了出去,關上了宮門。,皇帝依舊呼呼地喘着氣,只感到一口怨憤之氣無處發泄。

咚咚咚……,宮門響了幾聲。皇帝眉頭一皺,惱火地問道:“什麼事?”

敲門聲立刻停止,隨即傳來一個太監小心翼翼的聲音:“啓稟陛下,樞密院有緊急軍情送來!”

皇帝不由得緊張起來,覺得肯定又不是好事情,心情不由得更加惡劣了。從牀榻上下來,披上了一件長袍,走到門口,打開了宮門,宮門外的那個太監連忙彎下腰。皇帝沒好氣地問道:“人在哪裡?”太監連忙道:“正在御書房等候!”皇帝便徑直朝御書房走去。

來到御書房,見到了樞密院臣,樞密院臣趕緊行禮道:“微臣拜見陛下!”

皇帝深吸一口氣,沒好氣地問道:“又有什麼不好的消息了?”

那樞密院臣卻滿臉興奮地道:“啓稟陛下,好消息啊!一萬大明戰騎突然出現在龍尾關下,擊退了天竺大軍!”

皇帝愣了愣,隨即無比興奮的神情涌上面龐,急聲問道:“真的嗎?”

樞密院臣點了點頭,道:“是剛剛收到的急報,請陛下過目!”說着雙手呈上一份公文。皇帝連忙接下公文,打開來,看了一遍。眉頭微微皺起,喃喃道:“僅僅只是瓦解了天竺軍的一輪攻勢啊!我還以爲天竺軍被打退了!”

樞密院臣道:“有了這一萬大明軍進入龍尾關,短期內龍尾關想必不會出現什麼危急情況了。等到大明大軍趕赴前線,想必能夠遏制住敵軍的攻勢。”皇帝點了點頭,心裡不由得升起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那種感覺有點像隔靴搔癢。千盼萬盼,大明軍的支援終於到了,然而卻如同隔靴搔癢一般,一點都不痛快!

龍尾關外天竺軍的大帳之中,天竺軍統帥剎帝利在大帳中來回踱着步,一張臉色十分懊惱的模樣;衆將站在兩邊,人人面露鬱悶之色。不久之前,天竺大軍如同潮水一般猛攻龍尾關,眼看大理軍就要崩潰,龍尾關即將拿下。卻在這關鍵時候,大明軍突然出現了。這還不是令他們鬱悶的事情,他們早就得到情報,知道大明軍正在趕來的路上,因此大軍進攻龍尾關之時,也做好了應對敵軍突襲的準備,兩翼位置各佈置了五千騎兵和三萬步軍。

在天竺人看來,這樣的佈置可以說是萬無一失了。然而令天竺人不能相信的是,一萬大明戰騎出現在東北方向上,己方的五千騎兵竟然在對方戰騎的衝殺下,轉瞬之間便四分五裂了,隨即己方三萬步軍組成的大陣,也在對方山崩海嘯一般的衝殺面前土崩瓦解!自剎帝利以下的天竺將士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無論如何也不相信,一萬大明戰騎竟然可以在轉瞬之間打垮己方三萬五千步騎!

虧得剎帝利終究是天竺名將,短暫的驚駭過後便回過神來,當即下令各軍停止進攻,同時下令所有戰騎迎戰。一萬大明戰騎與數萬天竺戰騎攪在一起,殺得天昏地暗。大明軍眼見難以擊潰敵軍戰騎,而敵軍步軍又在迅速收縮,戰機已逝,於是放棄了進攻,與天竺戰騎脫離戰鬥,直奔進了龍尾關。龍尾關中歡聲雷動,原本已經絕望的大理將士如今又恢復了信心。城外的天竺大軍經過大明軍這麼一輪衝擊,士氣低落,於是便收兵回營了。

剎帝利停下腳步,看向之前被他重責的那位前鋒將軍辛格爾,道:“我錯怪你了!大明軍果然就如同惡魔一樣!他們僅僅一萬戰騎竟然就打得我們幾十萬大軍手忙腳亂了!”

辛格爾嘆了口氣,道:“雖然我不願意承認,可是這些大明軍確實是太兇悍了!”看了一眼剎帝利,道:“大元帥,對於大明軍,我們要提高警惕纔是!”剎帝利一臉凝重地點了點頭。眼見衆人眉頭緊皺憂心忡忡的模樣,知道衆將被大明軍的強大戰力所攝,心中惶恐,如此情況對於接下來的戰鬥可是十分不利的。於是剎帝利道:“大明軍絕不可能都有如此厲害!我們遇到的大明軍應當是他們之中最精銳的勇士!這些勇士數量有限,倒也不足爲懼!”衆天竺將領覺得大元帥說得很有道理,這樣的大明軍一定數量很少,絕大部分的大明軍最多也就同己方的戰鬥力相當而已。一念至此,衆人不由得胸懷大暢,只覺得壓在心頭的陰霾頃刻之間煙消雲散了。

剎帝利又道:“我們還有‘天神的利刃’!不管敵人有多強大,也抵擋不住‘天神利刃’的衝擊!”衆將都是眼睛一亮,只覺得有‘天神利刃’在,一切敵人根本就都不是問題!

剎帝利道:“今天的戰況其實根本就不說明什麼。敵人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下一次再遇到,他們就不會有這麼好的運氣了!”衆將紛紛附和,羣情洶洶,被今天大明軍的攻擊打下去的鬥志,似乎已經完全恢復了過來。一個大將叫囂道:“希望大明大部隊早些到來,咱們一鼓作氣殲滅了他們,也好安安心心吞下大理這頭肥羔羊!”衆將跟着叫囂起來。一時之間給人的感覺好像是這些天竺人又不把大明軍放在眼裡了?哦,他們是仗着他們的‘天神利刃’呢!他們以爲他們手中有‘天神利刃’,不管敵人有多強大,不管敵人有多少,都將在‘天神利刃’面前灰飛煙滅!

第二天一早,天竺大軍再一次集結重兵猛攻龍尾關,戰況十分激烈,大理軍受到了大明軍的激勵,全力抵擋,然而敵軍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一波接着一波,如同不斷涌上來的海潮,龍尾關就好似堵着驚濤駭浪的堤壩,在洶涌的波濤面前,讓人膽戰心驚。

城門突然打開,悍將黃信率領近萬戰騎衝出城門,兇猛地撞入正在攻城的敵軍叢中,鐵蹄踐踏,刀槍砍殺,只見血肉橫飛,天竺將士惶恐不已,如同潮水一般倒捲了回去。

就在大明戰騎放手大殺之時,前方突然出現一堵高牆。大明戰騎勒馬一看,發現是數以千計巨大的戰象排列而成的巨大軍陣,如同羣峰聳立,氣勢巍峨攝人。這支大明戰騎是見過越李朝的戰象部隊的,然而越李朝的戰象部隊與天竺的戰象部隊相比,可就小巫見大巫了,如果說越李朝的戰象是貓的話,那麼天竺的戰象便是巨大的豹子了,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正殺的興起的大明戰騎也不管那許多,吶喊一聲,竟然對着那巍峨聳立的戰象軍陣衝了上去。

天竺軍中響起轟隆隆的鼓聲,數千頭戰象嘶鳴怒吼邁開巨腿,迎着大明戰騎衝來。那景象真如同山嶽涌動,大地震顫,煙塵滾滾,遠處城牆上的大理軍全都面色蒼白恐懼到了極點,也只有燕雲軍面對這樣的敵人敢於發起衝鋒。

雙方接近了,大明戰騎紛紛舉起騎兵弩射擊,箭雨迎着滾滾塵浪飛去,眼見大象背上許多天竺士兵慘叫着翻落下去,被滾滾塵浪淹沒,瞬間就不見了蹤跡。一頭戰象的馭手被射落下去,馭手的手中依舊拽着繮繩,結果牽扯着戰象向一側撞去,重重地撞在另一頭戰象的腹部之上,兩頭戰象悲鳴一聲一同栽倒在地,好似兩座山巒坍塌了一般,轟隆隆的!不過大明軍的攻擊基本上沒能打亂戰象部隊的衝鋒氣勢,而且許多戰象被射中皮肉之後,更加發狂似的往前衝!

兩座浪潮瞬間裝在一起,大明戰騎面對巨大的戰象,瘋狂地揮舞長槍戰刀,長槍刺入戰象的腹部,戰刀砍擊戰象地巨腿,一頭頭戰象悲鳴着栽倒在地,將背上的天竺將士整個兒甩了下來;發狂的戰象朝大明戰騎衝來,獠牙一挑,大明戰騎便連人帶馬被挑飛了出去,巨腿一踢,戰馬便經受不住,悲鳴着摔出去,馬背上的騎士更是遠遠飛了出去!現場煙塵滾滾殺聲震天,戰況十分激烈!

黃信眼見抵敵不住戰象兇猛的攻擊,只是片刻功夫,己方戰騎便已經損失慘重了,當即傳下號令,率領戰騎與天竺戰象部隊脫離了接觸,朝城關奔去。天竺戰象部隊殺得性起,不依不饒追趕,戰象嗷嗷的大叫聲響徹雲霄,震人心魄!

燕雲戰騎奔到城門之下,勒轉馬頭,眼見敵軍戰象部隊如同潮水一般洶涌而來。黃信揚聲喊道:“準備轟天雷火油罐!”衆將士當即取出引火之物,點燃了一支火把,插在馬鞍一側,隨即各自從馬鞍袋中取出轟天雷或者火油罐。黃信在率領戰騎出擊之前已經料到可能會面對敵軍的戰象部隊,因此每一個戰騎的身上都配備了轟天雷火油罐等武器。

黃信眼見部下準備就緒,當即舉起長刀向前一揮,吼道:“殺!”大明戰騎猛發出一聲吶喊,催動戰馬奔涌而出。城牆上的大理軍將士和遠處的天竺將士眼見大明戰騎竟然再一次對可怕的戰象軍陣發起衝鋒,都不由得心頭一震,一種敬畏的感覺不由得涌上心頭!不管大明戰騎最終打不打得贏戰象部隊,單就他們這份無所畏懼捨生忘死的氣概就讓人敬畏不已!

大明戰騎組成的洪流迎着如同山嶽滾滾的敵軍戰象部隊衝去,戰象似乎也興奮起來了,不斷地發出大叫聲,響徹天地之間,戰象背上的馭手拼命驅趕戰象,負責攻擊的士兵舉着兵器怪叫不已。

雙方靠近了,大明戰騎紛紛點燃了手中的火油罐或者轟天雷,朝迎面涌來的敵軍戰象部隊投去。剎那間,劇烈的爆炸聲蓋過了戰象的嘶鳴聲,煙塵滾滾,烈焰翻卷,敵人的戰象部隊似乎完全淹沒在了烈焰煙塵中一般。然而頃刻之間,無數頭渾身傷痕累累,完全發狂的戰象竟然衝出了漫天翻滾的烈焰煙塵,徑朝大明戰騎洶涌衝來!黃信等人看見這樣的景象,大吃了一驚,顧不上去想這是怎麼回事,趕緊揮舞兵刃迎了上去。發狂的戰象在大明戰騎中間嚎叫着一個勁向前猛衝,大明戰騎人仰馬翻,根本無法抵禦!黃信見情況不妙,當即下令,率領大明戰騎脫離戰鬥退入了龍尾關中。

天竺將士眼見己方戰象部隊打敗了大明戰騎,興奮莫名,紛紛叫喊起來,士氣大爲振奮。

剎帝利當即下令戰象部隊後撤,隨即又下令突擊部隊繼續進攻。

天竺大軍如同浪潮一般朝龍尾關洶涌而去,攻城大戰又開始了。

黃信率領戰騎退入龍尾關中,當即清點部下人數,發現只剩下了不到六千人了,心裡有事鬱悶又是懊惱,同時也有不解,不明白越李朝的戰象連火都害怕,怎麼天竺人的戰象不僅不怕烈火,竟然連轟天雷的巨響也不害怕!原來天竺人向來依靠戰象做戰,在千百年的歲月中,他們的敵人自然會想到使用烈火或者巨響來對付戰象的辦法,天竺人在吃過大虧之後,並沒有放棄戰象,而是對戰象進一步進行訓練,使用巨響、烈火訓練戰象,久而久之,天竺人的戰象雖然會因爲烈火巨響而發狂,卻還是可控的,反而烈火巨響會讓它們變得更加瘋狂!因此剛纔燕雲戰騎投擲的轟天雷和火油罐不僅沒能嚇跑天竺戰象,反而激起了它們的兇性,再也不可抵擋了。

士氣大振的天竺將士不斷猛攻,大理將士漸漸地感到抵禦不住,士氣漸漸地消散。時間到了午後,天竺軍已經在城牆上撕開了幾處缺口,大理將士開始潰敗。此時此刻,黃信只好率領麾下戰騎捨棄戰馬,徒步上城牆做戰,天竺將士可遠遠沒有他們戰象那種威力,在大明將士的兇猛反撲之下,漸漸地失去了對城頭的控制,兇悍的大明軍令他們感到十分恐懼;大理將士受到大明將士的激勵,鼓起勇氣猛烈反擊,最終配合大明軍將攻上城頭的天竺軍都給殲滅了。

天竺軍的攻勢暫停下來,隨即再一次發起攻擊。不過由於大明軍幫助大理軍守衛城頭,天竺軍始終不能攻破城防。眼看太陽就要落山了,剎帝利見己方將士已經耗盡了銳氣,只好下令暫時退軍。鼓聲中,天竺大軍如同退潮的潮水退了下去。城頭上的守軍將士見天竺軍退去了,都不由得鬆了口氣。原本喧囂激烈的戰場,頃刻之間安靜了下來,城牆下屍積如山,城頭上也是橫屍枕積。天竺軍固然損失慘重,而守軍方面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城頭上,一些大理將士正在打掃戰場,更多的守軍將士則默不作聲地坐在那裡。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一百零七章 算計伏擊第三百七十六章 激戰琉球第二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第四百四十三章 山東士紳第五百八十五章 寇準下獄第五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女刺客第三百二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二百零七章 五鳳朝陽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騎無敵第五章 緊急訓練第四百八十九章 視察災情第七百二十二章 可可西里第九百一十二章 華胥據點第六百九十五章 危如累卵第五百五十章 涪州失守第五百零六章 出人意料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方武士第五百九十三章 噩耗降臨第二百五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六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八百八十五章 子女反抗第四十九章 完善建制第五百六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八百一十一章 耶律妙計第七百四十五章 亡命狂奔第二百三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五十三章 屠殺契丹狗第六百零二章 天不遂人願第三百四十一章 輕敵表現第九百三十章 大戰之前第三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六百九十七章 狼狽而逃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教教主第六百六十二章 如此刺客第二百七十一章 清官,狗官第六百六十二章 如此刺客第九百二十二章 自相殘殺第四十章 望遠鏡第二百五十八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八十六章 秀才造反第八十九章 羽翼已成第四百三十二章 戰場柔情第九百四十八章 內外政策第四百八十章 人心險惡第二百九十章 燕京戰略第七百二十七章 崩潰如此第九百五十五章 疲敵之策第五百九十六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二十四章 遼國新君第六百零四章 街上巧遇第六百八十一章 蒲甘的怒火第九百二十五章 休戰兩年第三百二十四章 遼國新君第四百五十五章 傾國傾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各方調動第二百六十章 峰迴路轉第九百九十九章 鬥將第三百三十七章 全軍覆沒第五百三十三章 發生衝突第七十九章 國有虎臣第二百六十一章 情感攻略第八百六十九章 計劃不變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片囂囂第六百零五章 如此使者第五百六十九章 儀政會議第八百零八章 不好的預感第九百九十二章 大軍追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廷冊封第一百四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六十章 皇宮舞姬第七十九章 國有虎臣第九百四十八章 內外政策第二百八十五章 勝利者聲音第二十六章 建設新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情爲何物第八百六十二章 待更新第九十五章 羊入虎口第一百七十四章 勝利果實第三百零七章 易釵而弁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片囂囂第五百二十五章 進入四川第三百零六章 路見不平第四百六十六章 忠勇好漢第一百五十八章 心中理想第五百六十三章 烈焰焚館第四百七十三章 席捲千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力挽狂瀾第七百五十章 佐賀希幽第三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四百六十九章 正面進攻第九百五十九章 致命誘餌第一百六十四章 少婦之心第四百章 一心爲民第一百九十八章第四百二十一章 全殲倭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恩威並施第八百三十章 陣前奪帥第四百八十三章 劃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