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美夢成真

暖兒捧着安茜的手臂,笑道:“小姐沒有做夢,這都是真的!小姐的情郎啊,就是燕王!”安茜情不自禁地道:“我早就看出大哥一定是一個大有來頭的人物!原本以爲是某一位燕雲悍將,卻沒想到竟然是燕王本人!老天對我真是太好了!”頓了頓,笑道:“現在想來,大哥那樣的氣質又豈能僅僅只是一名將領而已,也只有威震天下的燕王纔能有那樣的王者之氣!”說着,安茜的眼中不由的流露出癡迷之色。

暖兒欣喜地道:“大家都說燕王將來是要君臨天下的!那個時候,小姐就是尊貴的妃子了!”安茜也不禁十分高興,不由的憧憬起將來的事情來,想到自己在宮女們的簇擁之下穿着華麗的宮裝,高高在上地接受安丙等人的朝覲,就不由得興奮得難以自持!

想起安丙的事情,問道:“燕,大哥對於安丙打算投誠的事情,怎麼說?大哥他答應了嗎?”暖兒道:“燕王本來是不打算答應的,不過他聽奴婢說了小姐的處境,便改變了態度,答應了安丙的要求。燕王完全是爲了小姐,對於小姐真是好得沒的說呢!”

安茜心裡甜滋滋的,隨即一種自豪的感覺涌上心頭。暖兒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道:“小姐,燕王大哥他有一件事情要婢子去做。”

“哦?什麼事情?”暖兒道:“燕王大哥叫我去‘雲來客棧’找一個人,”隨即從懷中取出一張寫滿了數字的紙來,遞給安茜,道:“燕王大哥要我將這張紙交給那個人!”安茜接過紙張,見紙上寫滿了‘1234567’這些數字,完全不明白究竟是什麼意思,皺眉道:“這是什麼意思?”說着看向暖兒。暖兒搖頭道:“我當時問過了,可是燕王大哥叫我不必多問,叫我只管按照他的吩咐去做就行了,不要管其它的事情。”

安茜思忖道:“那客棧中的人想必是他的人。”將紙張還給了暖兒,道:“既然是大哥吩咐的,你照辦就是了!安丙的人看守得已經不像之前那麼嚴密了,只在前門後門有人把守,等天黑了,你翻牆出去。”暖兒點了點頭。

另一邊,江通回到宣撫使府邸,將楊鵬的恢復源源本本地告訴了安丙。安丙十分高興,感嘆道:“我原本對於安茜勾搭上燕王這件事並不怎麼相信,沒想到竟然是真的!”江通連忙道:“聽燕王的口氣,顯然是因爲安小姐的緣故才答應了大人的條件!燕王對於安小姐似乎格外看重呢,他說到安小姐的時候,都是稱呼小茜,兩人之間的關係顯然非同小可!”

安丙點了點頭,欣喜地喃喃道:“如今燕王答應了我的條件,卻沒有答應周榮的條件,我可算是立於不敗之地了!”隨即皺起眉頭,道:“只是還要半個月纔有定論,這可又讓人有些擔心夜長夢多啊!”看了一眼江通,問道:“你覺得燕王說的是真的嗎?在燕雲,難道燕王還不能一言九鼎嗎?”江通道:“早就聽說過燕雲的軍事委員會、政府委員會和政治委員會,聽說這三會權力很大,想必燕王並非虛言!不過末將並不認爲這三會可以制約燕王,末將想,燕王多半是要對三會表現尊敬,因此要通過三會來決定!”

安丙覺得江通所言有理,走到上首坐下,沒好氣地道:“早就聽說燕王是個厲害得不得了的人物,卻沒想到居然如此婆婆媽媽!哎,我擔心燕王的敕書沒有下來,而吐蕃大軍和朝廷大軍卻已經來到了!那個時候,我又將左右爲難了!”

江通道:“大人何必憂慮!吐蕃大軍和朝廷大軍來便來了,大人只管坐山觀虎鬥!若燕雲軍兵敗,大人就還是二帝的鎮西大將軍兼四川大都督;反之若燕雲軍佔據優勢,大人便立刻反戈,在燕王看來,大人那也是履行了約定,大人依舊是大將軍兼任四川大都督!大人如今可以說是立於不敗之地了啊!”

安丙原本憂慮重重,然而聽了江通的話,滿腔疑慮登時煙消雲散,不由的哈哈大笑起來。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燕雲大軍雖然屯兵城下,卻只是每天派悍將挑戰並不強攻城池。周榮雖然巴不得燕雲軍永遠別來攻城,卻也是狐疑重重,擔心燕雲軍在玩什麼陰謀,下令麾下軍隊嚴防死守,每天他還要親自巡視十幾遍城防,以求防微杜漸不給燕雲軍可乘之機;而安丙,認爲燕雲軍之所以暫不進攻,是爲了從天京新城取得軍事委員會和政府委員會的敕書,心裡有恃無恐,一點都不擔心。城裡的百姓們,原本十分害怕,然而城外的燕雲軍多日不來攻城,害怕的心便漸漸地淡去了,酒館茶樓漸漸地熱鬧起來。

這天中午,一名親兵軍官奔進了書房,跪稟道:“啓稟大人,剛剛鎮撫使那邊接到報告,說吐蕃起兵二十萬,由大將軍贊卜太率領已經到了茂州。”茂州,現在的茂汶羌族自治縣,當時是宋朝控制的四川與吐蕃的交界處,在成都北面,距離成都僅有二百來裡。吐蕃大軍到了茂州,全速南下的話,四五天就能進抵成都了。

安丙點了點頭,道:“知道了。”扭頭問江通:“怎麼燕雲方面還沒有消息?”江通道:“算算時間,應該就是這幾天了!”話音剛落,一個親兵軍官匆匆奔了進來。安丙心頭一動,急忙問道:“是不是有燕雲方面的消息了?”

那軍官抱拳道;“回稟大人,是朝廷派人來了。”安丙微微感到有些失望,道:“快叫!”親兵軍官應了一聲,奔了下去,片刻之後引領着一個風塵僕僕的漢子進來了。那漢子見到安丙,抱拳道:“小人奉將軍之命,特來告知大人,我軍十萬大軍已經出動,如今應該已經過了巴東了!”巴東,在巫山以東八十里,可以說是四川的最東面,過了巴東,便是以巫山爲代表的長江最爲險要的地段,巫山之後便是白帝城,白帝城之後便是夔門。從夔門到成都,直線距離就有將近五百公里差不多一千里路,而四川山高道險,朝廷大軍只能蜿蜒而來,恐怕要走兩千里路,得花上一個多月時間。

安丙長長地吐了口氣,道:“朝廷大軍來到,我便放心了!”隨即命一名親兵軍官帶着那個來報信的軍官下去款待。

江通道:“看來吐蕃大軍會先抵達城下,吐蕃大軍會和燕雲軍先大戰一場!這吐蕃大軍屢屢敗於燕雲軍之手,這一回恐怕也不會例外!”

安丙卻搖了搖頭,“這一回恐怕不見得啊!”江通不解地看着安丙。安丙皺眉道:“先前,吐蕃軍遭遇的都是真正的燕雲軍,雖然每次兵力佔優,可是燕雲虎狼之師不是吐蕃人能夠戰勝的,因此吐蕃軍都敗了!這一回卻不同,這一回燕雲軍雖然有二十幾萬,可是其中十來萬是從咱們這投誠過去的,還有十來萬是所謂的漢中軍,那些不過是之前投降燕雲的劉錫等軍將,戰力也就跟咱們差不多。真正厲害的是燕雲第九軍團,可是此刻那第九軍團卻回去押運糧草去了,至今未回!目前城外的這二十來萬人馬可不能算是真正的燕雲軍啊,對上吐蕃大軍只怕是敗多勝少!”

江通微微變色道:“聽了大人這樣一番分析,燕雲軍果然是敗多勝少啊!這可有些不妙,二帝大軍才過了巴東,至少還要一個月才能來到,若在這段時間裡吐蕃大軍打敗了燕雲軍,只怕不會就此打住,說不定,說不定……”

安丙皺眉點了點頭,“我也在擔心這件事啊!”另一邊,鎮撫使周榮聽說吐蕃二十萬大軍即將來到,不由的大爲興奮,只覺得底氣大壯,不僅想要配合吐蕃大軍一舉消滅城外的燕雲軍,還想進而消滅安丙。他的想法很好,可是也不想想,吐蕃大軍既然進來了,會替你周榮去打擊敵人末了讓你周榮來佔好處嗎?他們既然來了,就一定不會走了!

周榮冷笑道:“楊鵬你不肯接受我的條件,真可說的上是自作孽不可活啊!如今吐蕃大軍來到,你們完了!”隨即下令手下親信,準備酒肉糧食,吐蕃大軍一到,便犒勞吐蕃軍將士。周榮想贊巴拉是吐蕃的大將軍,自己可得好好巴結他,得同他多多拉近關係纔是,朝中有人好辦事嘛!於是特意命人去將成都青樓紅館裡的兩位著名的花魁都買了來,準備送給贊巴拉。

然而出乎周榮預料的是,當這兩位青樓女子聽說是要將她們送給吐蕃人時,激烈地反對。周榮聽到報告,大爲惱火,親自去威逼。然而平時靠賣笑爲生的兩個青樓女子竟然面對高層毫不畏懼,最後更是絕食以爲抗拒!周榮無可奈何,只好將這兩個女人的事情暫時放下了。

周榮鑑於吐蕃大軍即將來到,於是派出親信孫恆帶着自己的親筆書信去和吐蕃大軍聯絡。

周榮方面的動靜,安丙方面都獲知了,原本想要坐山觀虎鬥的他們不由的焦躁起來。安丙在大廳裡來回踱着步,衆親信站在兩邊,軍師安華道:“大人,如今的情勢似乎對於我們非常不利啊!如今我們只有兩個選擇,要麼立刻向燕王投誠,配合燕王大軍乘吐蕃大軍來到之前佔據成都,那樣一來,吐蕃大軍即便來到,也可憑藉堅城與其一拼了,要麼趕緊向吐蕃大軍投誠,配合吐蕃大軍徹底擊潰城外的燕雲軍,如此,大人所立下的功勞就同周榮相當了,相信吐蕃人不會厚此薄彼的,大人和我等依舊不失如今的榮華富貴!”

安丙聽了安華的話,深覺有理,然而卻拿不定主意,不知究竟是向吐蕃投誠好呢,還是歸順燕雲?其實就安丙的心意來說,是很想投奔吐蕃的,畢竟投奔吐蕃應當能夠保留如今已經從二帝那裡獲得的權位,可是歸順燕雲,這一切都將不復存在了。然而安丙的心中卻有着一些擔心,既擔心燕雲將來興師問罪,又擔心二帝不肯善罷甘休。

安丙停下腳步,皺眉道:“投奔吐蕃,無疑對我們是最爲有利的,然而本座擔心,將來燕王和二帝會興師問罪啊!”

安華道:“這一點倒不用太擔心。吐蕃大軍一到,我們三方合力,就算不能全殲城外的燕雲軍,也將對他們造成重創,繼而收復大部被燕雲軍佔領的州縣,那時雄關天險在我們手中,重兵把守之下,燕雲軍再要來攻,可就不能得逞了!至於二帝的軍隊,等我們打垮了燕雲軍,對付他們那十萬兵馬還不是易如反掌,然後重兵把守關隘,二帝也莫可奈何!”

衆人紛紛附和,安丙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眉花眼笑,顯然是心頭的大石徹底放下了,大聲道:“好!就這麼辦了!咱們也投奔吐蕃!”扭頭看向安華,吩咐道:“你立刻出使吐蕃,先與他們接洽一番,然後回來向我回報!”安華抱拳應諾。安丙喃喃道:“吐蕃人還要幾天時間才能抵達,希望這幾天裡能夠和吐蕃談妥條件!”

當天晚些時候,揹負着安丙使命的安華身着便服,領着十幾個隨從,帶着珍貴禮物,乘坐快馬離開了成都,朝北面飛馳而去。

吐蕃人即將來到了消息在成都城裡不脛而走,惶恐者有之,欣喜者有之,欣喜者都是當地的士族鄉紳,他們以爲吐蕃人來了,就可以打垮燕雲軍了,打垮了燕雲軍,他們的土地就保住了,他們的地位也會得到保全,至於是不是外族統治自己,倒也不是那麼重要!衆士族鄉紳爲了在吐蕃人來臨之後能夠處於一個較爲有利的地位,於是紛紛攜帶厚禮登門拜訪周榮,一時之間周榮家門門庭若市,賓客幾乎都要將門檻給踏平了!與之相對應的,安丙的府邸大門卻冷冷清清,門可羅雀。這一局,周榮顯然是贏了。

士族鄉紳們爭相來巴結周榮,可是周榮卻沒有時間理會他們,他正忙着準備迎接吐蕃大軍的事宜,準備犒勞的錢糧酒肉,準備安置吐蕃官兵的住所,等等,每一件事情,周榮都要親自過問,務求盡善盡美沒有瑕疵。

兩天的時間過去了,算算時間,吐蕃大軍應該要到了,這天一大早,周榮以及城中的鄉紳士族便登上城牆,朝北方眺望,期盼吐蕃大軍的來到,而身後的城門下則擺滿了鑼鼓隊嗩吶隊,只等吐蕃大軍來到,他們便會奏響鑼鼓吹響嗩吶以爲歡迎。此時,旭日東昇,陽光灑滿大地,雖是深秋的大地,卻透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來。

一個鬚髮花白讀了一輩子聖賢書的老士族無比卑微地朝周榮躬身道:“大人爲大吐蕃立下蓋世奇功,我等也與有榮焉啊!”衆士族鄉紳紛紛附和。周榮笑了笑,自謙道:“過獎了,過獎了!我身爲大吐蕃的臣子,爲國盡忠乃是分內之事,何足道哉,何足道哉!”那老士族一臉憤恨地道:“想那陳梟暴虐殘酷,離經叛道,淫邪不仁,若天府之國被其統治,百姓可就要遭倒懸之禍了!”隨即一臉慶幸地道:“多虧了周大人,英明果決,眼見局勢危殆,便果斷投效仁義之國,才使得我們成都免除了滅頂之災啊!”衆人紛紛附和,一時之間阿諛奉承之聲此起彼伏。周榮欣喜地笑道:“我身爲一方鎮守,有責任保境安民,自然不可坐視百姓遭殃啊!這都是本座分所當爲之事,各位不可過譽了!”

那老士族感激無已地道:“大人不僅愛民如子,還如此虛懷若谷,真有古人大賢之風啊!我等能得大人領導我們,真是前世修來的福分啊!”衆人又紛紛附和,又是一番阿諛奉承,阿諛奉承。周榮得意得哈哈大笑。

“有人來了!”有人指着城外突然叫道。衆人紛紛朝遠方望去,只見幾十騎正飛馳而來。一名年輕的士族興奮地道:“是吐蕃軍來了!”片刻之後,衆人看清楚了,來的並非是吐蕃人,而是孫恆和安華,以及兩人手下的隨從,很奇怪這兩個人竟然走到了一起!

一羣人奔入城門,城門隨即關上,接着孫恆和安華被周榮的親兵帶到了周榮的面前。周榮見兩人十分狼狽驚魂甫定的模樣,大感驚訝,問道:“你們兩個怎麼如此慌慌張張的?”

孫恆定了定神,抱拳道:“大,大人,……”也許是情緒太過激動,話說到這裡便卡住了。衆人不由的焦急起來,周榮沒好氣地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難不成吐蕃人對你們下手了?這不應該啊!”孫恆使勁搖了搖頭,“不,不是的,”嚥了口口水,臉上流露出十分惶恐之色,繼續道:“吐蕃大軍,吐蕃大軍,被,被殺得全軍覆沒了!”

衆人突然聽到這話,只感到晴天霹靂在頭頂炸響,人人驚得目瞪口呆,面色蒼白!過了片刻,衆人才反應過來,現場立刻喧譁吵鬧起來,許多人歇斯底里地叫喊道:“這不可能!這不可能!”“吐蕃大軍怎麼突然就全軍覆沒了!這太沒道理了!”……

周榮氣急敗壞地問道:“究竟是怎麼回事?吐蕃大軍怎麼就全軍覆沒了?二十萬大軍啊,怎麼突然之間就全軍覆沒了!”

孫恆理了理思緒,便將所見所聞從頭說來。大概一天之前的傍晚時分,孫恆一行人來到一條小溪旁。看見對岸山林後方火光沖天照亮了半邊天空,同時還有驚心動魄的殺聲順着北風傳來。孫恆笑道:“一定是吐蕃大軍在洗劫城鎮,這些個土包子,沒見過世面!”衆隨從都哈哈大笑。

孫恆一行人涉水渡過了小溪,沿着山林之中的小路快速前進,片刻之後穿過山林,登上了一座小山崗,眼前霍然開朗起來,一副恢弘的戰爭畫卷呈現在衆人眼前。衆人不由的一愣,一個隨從奇怪地道:“這是怎麼回事,吐蕃人在和誰打仗?”幾乎就在此同時,左前方突然傳來一陣陣的廝殺聲和怒吼聲,好似虎嘯龍吟,衆人嚇了一跳,紛紛循聲望去,赫然看見兩山之間的峽口處,數千鐵塔般的戰士如同鐵牆一般擋住了數萬吐蕃大軍的奔涌衝殺,吐蕃大軍如同驚濤一般,氣勢恢弘無比,然而卻總是在那‘鐵牆’上撞得粉身碎骨,那鐵牆就如同牢不可破的堤壩一般,在驚濤駭浪之中巋然不動!戰場上屍積血飛,吐蕃人的傷亡越來越多!

孫恆等人驚駭不已,孫恆情不自禁地喃喃道:“好,好可怕!”

轟轟轟……轟隆隆的大響突然從東邊傳來。孫恆等人趕緊循聲望去,赫然看見兩千身着黑色甲冑披着黑色披風雄偉異常的戰騎引領着五千輕騎兵如同狂風一般朝河對岸的吐蕃大軍軍陣席捲而去,當先一面雙翅飛虎戰騎迎風招展,殺氣騰騰!孫恆等人齊齊驚叫道:“是燕雲軍!是燕雲軍!”

此時,吐蕃大軍正在被一支燕雲步軍奮勇突襲,當先一位關公似的大將一往無前,青龍偃月刀掀起漫天血雨,無人是他一合之將!吐蕃大軍已經被殺得陣型不成成型,一片混亂,哪有餘力去對付燕雲戰騎的背後突襲啊!

轉眼之間,七千戰騎撞入吐蕃大軍中間,鐵蹄奔涌如潮,寒光閃爍如雪,吐蕃人被殺得旗靡人翻,四處奔逃,吐蕃大軍徹底崩潰了!燕雲步軍和騎軍四面追殺,吐蕃人亡命奔逃,滿山遍野到處都是逃命的吐蕃將士和追殺的燕雲虎狼!慘叫聲和殺聲和在一起響成一片,頃刻之間,整個地域都是屍橫遍野的慘烈景象了!許多吐蕃人朝孫恆他們所在的這邊奔來,慌不擇路之下跳入河中,結果十個之中倒有五六個被水沖走了,剩下的也是在河中拼命掙扎,時沉時浮,眼見一條小命就要保不住了!後面的吐蕃將士見此情景,心驚膽戰,慌忙後退,卻被趕上來的燕雲追兵大殺特殺!

第六百三十章 棄暗投明第五百九十章 朝廷廷掙第九百三十八章 服部豪雄第六百一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八十九章 羽翼已成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軍匯聚第三百九十一章 主副齟齬第一百一十六章 當機立斷第三百七十六章 激戰琉球第八百七十八章 花剌子模第四百零二章 俠骨柔情第五百一十九章 倭寇計謀第五百九十七章 西線大捷第七百三十八章 趙家兄弟第九百六十八章 形勢危急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勢所趨第八百四十一章 血戰巴特納第三百七十一章 海上策略第九百四十一章 挑唆天竺第八百九十九章 武士獻計第一百零九章 雁門關大話楊德政第二百二十八章 真假神仙第九百四十三章 前鋒之戰第四百三十章 考預後路第四百八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三百九十八章 無力爲天第五百零二章 燕雲反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四十二章 驚慌失措第十六章 精心呵護第九百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八十五章 勝利者聲音第四百四十二章 燕王賑災第五百零五章 暗潮洶涌第五百三十四章 如此誘惑第五百五十二章 伏擊曹勇第七十章 楊德政第五百五十章 涪州失守第七百八十八章 教廷危機第四百一十九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兩淮宣威使第九十三章 狠辣的楊延昭第二百三十四章 前途艱難第九百二十六章 一家三口第九百零九章 人心險惡第五百零一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字軍撤退第九百一十三章 宮廷夜宴第四百零一章 燕王恩典第六章 歪打正着第四百八十四章 成年往事第九百六十三章 引君入甕第八百五十七章 詐中之詐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激戰第九百五十一章 愛的龍舟第二百五十七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百六十一章 前倨後恭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意如此第五百八十章 大宋使者第九百六十一章 出乎預料第五百四十五章 情意綿綿第六百八十五章 天竺強攻第三十九章 汴京來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忠勇好漢第四百九十三章 官場習慣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夏意圖第九百四十二章 兩虎分食第八百八十一章 難得清閒第七百零二章 血性覺醒第二百二十四章 把水攪混第二百八十四章 公主柔情第四百八十九章 視察災情第三百九十五章 定州兵變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烽火第四十七章 震撼衆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波斯商人第七百一十一章 吐蕃歸附第六百四十章 單騎退敵第七百八十一章 達成一致第五百六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五百四十三章 燕雲大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兄妹相見第五百零二章 燕雲反擊第八百一十四章 繼任之君第三十四章 天波楊府第二百一十三章 女人之間第九百零八章 逃亡之路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戰開始第五百四十九章 皇親國戚第二百三十章 鐵鏡公主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七十四章 鬥士紳第九百八十六章 莫名其妙第五百零八章 戰陣對決第五百二十九章 招攬降軍第九百三十章 大戰之前第四百四十五章 心善王妃第十章 暗殺耶侓楚幹第七百五十一章 城中鏖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願賭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