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倭人艦隊

就在燕京守軍積極備戰,準備迎接契丹軍大規模攻勢的同時,在山東東邊的大海之上,幾個漁民像往常一樣駕着小漁船在海面上討生活。一網接着一網撒下去,卻只撈到一些小魚小蝦,始終沒能捕到大魚。漁民們不免有些氣餒,一個年輕人大聲道:“大叔,今天一定是日子不好,咱們還是回去吧。”中年魚把頭點了點頭,揚聲道:“回家咯!”衆人紛紛吆喝起來,扳槳的槳,扳舵的扳舵,漁船在水面上滑出一個圓弧朝西邊行去。

舵手不經意間朝後方看了一眼,看見了遠處的海面之上出現了許多黑點。舵手是常年在海上討生活的人,當即便判斷出那是許多大船正朝這邊駛來,不由的叫了起來:“你們看,東邊怎麼來了那麼多的大船?”

衆人紛紛扭頭看去,果然看見無數大船遮蔽海面從遠處駛來。那年輕人道:“這有什麼奇怪的,那定然是咱們的水軍!”衆人覺得年輕人說得對,紛紛點了點頭,也就沒怎麼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戰船的速度比漁船之類的民船要快得多,因此半個時辰之後,那些戰船便趕上了漁船。此時,雙方相聚僅有幾十米,漁民們突然發現,這些戰船和他們經常見到的戰船模樣完全不同,而且那些戰船上打的旗幟也不是燕雲軍的雙翅飛虎戰旗,上面的軍士都戴斗笠一樣的頭盔,穿着竹片鎧甲,這副樣子不僅與燕雲水軍黑衣黑巾的裝束完全不同,也和燕雲步軍差別巨大。魚把頭突然神情一動,驚聲叫道:“不好,不是咱們的軍隊,他們是倭人!”衆漁民一聽這話,大驚失色,不用魚把頭吩咐,全都奮力划起水來。

就在這時,海面上突然轟隆一聲巨響,幾乎同時,一條水柱,從漁民們前面的海面上衝天而起。衆漁民嚇得魂飛魄散,拼命划水。這時,身後傳來一陣雷鳴般的巨響,隨即漁船所在的海面上水柱沖天,一發炮彈正中漁船,漁船登時斷爲兩截,船上的漁民紛紛落水。

倭人快船趕上來,朝落水的漁民發箭,頃刻之間,幾個漁民全都被射殺在海面上,鮮血將一片海面都染成了鮮紅色。

站在旗艦上的倭人主將眼見漁船被毀漁民被殺,興奮起來,哈哈大笑。扭頭對身邊的幾個部將道:“我們大和民族有神威赫赫的炮船,燕雲水軍定然不堪一擊!”衆將都不禁流露出興奮之色,一個年輕的倭人將領急不可耐地道:“真想早點與燕雲軍接戰!我要擊敗燕雲水軍以洗刷之前的恥辱!”衆將也都流露出一種衝動之色。之前,燕雲水軍不僅襲取了美津島和對馬島,還對九州島和本州島的幾處港口進行了幾輪突襲,倭人損失慘重。倭人上下,特別是水軍上下對此耿耿於懷,視爲奇恥大辱,急於報仇雪恨。然而當時倭國太子鑑於己方水軍力量還不夠,因此極力壓制水軍,這使得水軍上下都有很大的不滿。如今水軍終於得到命令,出征燕雲,前來消滅燕雲水軍,個個都躊躇滿志,摩拳擦掌的。

站在旗艦上的這些便是倭人水軍的幾位主要將領,水軍統帥叫做島津重豪,這個五十幾歲形貌精悍留着兩撇小鬍子的傢伙是狂熱的民主主義者,也是倭國太子的堅定支持者;那個年輕的將領,名叫高橋三吉,年紀輕輕便已經是一名高級武士了,如今則是水軍中的一員重要將領,在倭國國內十分有名,由於家鄉在岡山,因此有岡山勇士的稱號。

島津重豪拍了拍高橋三吉的肩膀,道:“高橋君不用着急,很快咱們就能見到燕雲水軍了!”隨即扭頭問親兵軍官道:“有沒有看見信號?”

親兵軍官當即朝站在高處的瞭望兵詢問,後者回答道:“還沒有看見約定的信號!”

艦隊又行進了差不多一個時辰,一座小島出現在有房。島津重豪認得那座無人小島,下令艦隊停下聽候消息。當天晚些時候,一條快船突然出現在視野中,隨即打出了約定中的信號。島津重豪見狀大喜,當即下令將那條快船放進來。旗艦打出信號,遠處的快船當即駛入了船陣中間,由於旗艦下令放行了,因此沒有戰船來攔截它,它得以暢通無阻直達旗艦之旁。

快船靠山旗艦,旗艦上的水兵扔下繩梯,快船中出來一個人,順着繩梯爬上了旗艦。這是一個身材矮小乾乾瘦瘦眼放精光的傢伙,穿着漢人漁民的服裝,快步來到了島津重豪的面前,拜道:“見過大人!”

“沖田君不必多禮。燕雲水軍是什麼情況,是不是都在長島水寨中?”長島水寨,原本是王海那一夥水寇的老巢,歸順燕雲後,長島水寨得到了大規模擴建,如今是燕雲水軍最主要的基地,沒有任務的水軍都會駐紮在這裡。

沖田太郎道:“有一隊水軍年初就南下去了,聽說是護衛商隊往西洋去了,至今沒有回來。其他的水軍都在長島水寨之中。”

島津重豪等人聞言,都不禁眼睛一亮,島津重豪問道:“敵人有沒有什麼動作,他們是否發現我們的行動了?”沖田太郎搖頭道:“沒有,他們沒有任何異動。”島津重豪重重地點了點頭,“很好!”隨即遺憾地道:“可惜不能公公平平地打敗他們!”隨即對衆將下令道:“傳令下去,進擊長島,務必一鼓作氣消滅燕雲水軍!天皇萬載,太子萬載!”衆將一起舉起雙臂高呼:“天皇萬載!太子萬載!”

隨即旗艦傳下號令,規模浩大的倭人艦隊朝燕雲水軍基地長島殺去。倭人秘密組建海軍多年,等得就是這一天,一戰而稱霸海洋。

視線轉回燕京。燕雲斥候飛馳進入燕京城,隨即斥候出現在燕王府的大堂之上,跪稟道:“啓稟燕王,契丹軍又有三十萬進入順州!”

楊鵬手下的將領個個都是死人堆裡滾出來的鐵血悍將,然而聽到契丹軍的規模,依舊不由的心頭一驚。李旭皺眉道:“這三十萬一來,敵軍便是六十萬之衆了,這一仗不好打啊!”

楊鵬問斥候道:“敵軍總共有多少步兵,多少騎兵?”“回稟燕王,具體情況不詳,估計有三十萬騎兵,其中十萬似乎是蒙古騎兵,另外三十萬全是步軍。”楊鵬想了想,對斥候道:“繼續偵查。”斥候應諾一聲,奔了下去。

楊鵬站了起來,走到放在大廳中間的巨型沙盤前,只見沙盤上山川河流,城池鎮甸,完全就是燕雲十六州的濃縮版,各方面的細節都惟妙惟肖。衆將也紛紛走到沙盤旁。

耶侓觀音道:“如果由我來率領契丹軍的話,六十萬大軍若僅僅只是攻打燕京,可就太浪費了。只須以三十萬步軍圍攻燕京,三十萬騎軍便四面出擊,攻城略地,要不了多久,整個燕雲十六州恐怕就只剩下燕京城這一座孤城了!”

楊鵬點了點頭,道:“這一點我早就料到了,所以早早地就下令各州各縣向南邊疏散轉移!”指了指燕京,道:“只要契丹軍攻不下燕京,即便奪取了其它所有的州縣城池,也不打緊。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便是守住燕京,其它的都可以放棄!”擡起頭來,掃視了衆人一眼,道:“如何防守,我們說了很多次了,我在這裡就不再囉嗦了,你們各自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就不懼任何敵人,我們一定可以守住燕京!”衆人聽了楊鵬的話,心中不由的涌起無限信心來,一起抱拳應諾。

楊鵬令楊九妹再次傳令各州縣:各州縣百姓即刻向南方轉移,財產物資什麼都別落下,帶不走的糧草物資,或隱藏起來,或就地焚燬,總之什麼也別留給契丹人;各州各縣不必貿然前來救援,做好疏散轉移的事情就是大功一件。

散會後,楊鵬留下耶侓觀音,問道:“那些民兵訓練得這麼樣了?”耶侓觀音道:“比之前強一些,可是也不能對他們有多大的期望。這些民兵在戰場之上,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實在不好說。也許能在關鍵的時候力挽狂瀾,可也有可能在形勢還行的時候出亂子結果給了敵人可乘之機。因此我建議,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將這些民軍調入戰場。”楊鵬思忖着點了點頭,擡起頭來,微笑道:“這訓練民軍的事情,你還要多費心!”

耶侓觀音嘆了口氣,道:“大哥,這種事情,我覺得你還是找別人去做比較好。”楊鵬見她有些意興闌珊的模樣,不解地問:“出什麼事了?”耶侓觀音卻搖了搖頭,“沒什麼。”

楊鵬道:“一定出了什麼事,告訴大哥。”隨即心頭一動,皺眉問道:“是不是有人對你的身份提出質疑?”耶侓觀音道:“那也怪不得他們,我本來就是契丹人,如今來打燕京的也是契丹人,他們不相信我也很正常!”

楊鵬氣惱地道:“是哪些王八蛋,居然敢對你不敬?”耶侓觀音搖了搖頭,道:“不敬倒沒有。”看了一眼楊鵬,自嘲似的道:“我再怎麼說也是燕王王妃,他們怎敢對我不敬,只是背後多有怨言罷了。”看了楊鵬一眼,道:“這訓練民軍的事情我是不好乾的,還是讓蕭峰去幹吧,這裡契丹人多,蕭峰也是契丹人,他去訓練民軍,可以說是如魚得水了。”

楊鵬覺得耶侓觀音說的有道理,點了點頭,有些歉疚地看着耶侓觀音。耶侓觀音嗔道:“這麼看着我做什麼?你難道以爲我會哭嗎?這種小事我可不會放在心上!”隨即皺起眉頭,憂心忡忡地道:“我現在只擔心能不能抵擋得住契丹軍的猛攻!”看向楊鵬,正色道:“大哥,恕我直言,燕雲第二軍團雖然都是百戰精銳,勇悍善戰,可是畢竟兵力相差太過懸殊,我認爲此戰戰敗的可能性佔了九成,我們根本不可能堅持到援軍趕到!”

楊鵬神色不動,輕輕地點了點頭。

耶侓觀音繼續道:“既然很有可能保不住燕京,我們便需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楊鵬看向耶侓觀音,問道:“你覺得我們應該如何打算?”耶侓觀音看了楊鵬一眼,道:“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大哥的安全必須得到保證,大哥的安全比整個燕雲十六州和着兩百多萬百姓都要重要得多!因此,一旦局勢危急,大哥不應該顧念別的,必須首先突出重圍!只要大哥無恙,燕雲十六州遲早會收復,又何必過於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反之,若大哥有個三長兩短,就不只是燕雲十六州的災難了,整個燕雲都將傾覆!孰輕孰重,大哥比小妹聰明得多,自然看得清楚!”

楊鵬皺眉點了點頭,道:“如果局面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自然不會因小失大!”耶侓觀音笑了,又道:“其實就是燕京這座城池了,我的意思是,如果燕京守不住了,就將燕京和燕京的百姓完整地交給契丹人,不要做任何破壞,也不要做城市巷戰而激怒契丹人!”

楊鵬調侃道:“這話要是說出去,只怕很多人會說你是內奸。”

耶侓觀音看向楊鵬,沒好氣地道:“別人說什麼我可不在乎,我只在乎你的看法,你是不是也認爲我是內奸?”

楊鵬走到耶侓觀音面前,拉住了她的一雙纖手,柔聲道:“大哥知道你都是在爲大哥打算。”指了指沙盤上的燕京,說道:“你之所以要儘可能地保全燕京,無非是想在將來我們收復燕京之時,能夠收復一座繁華的城市,而不是一座廢墟!”

耶侓觀音的眼眸中流露出溫柔之色,舉起右拳輕輕地打了打楊鵬的胸膛,柔聲道:“你不愧是我的男人,總算沒有讓我失望!”楊鵬不由的心頭一蕩,雙手摟住了她的纖腰,一緊,耶侓觀音的嬌軀便緊緊地貼在了楊鵬的身體之上了,耶侓觀音擡起頭來白了楊鵬一眼,嗔道:“你想幹什麼?”楊鵬笑眯眯地道:“你說我想幹什麼?”耶侓觀音哼了一聲,“你一定想要幹壞事!”

楊鵬猛地將耶侓觀音橫抱起來,耶侓觀音猝不及防之下驚呼了一聲,氣惱地叫道:“快把我放下!”

楊鵬橫抱着耶侓觀音從後門出了大廳,朝後院臥房快步走去。耶侓觀音想現在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呢,你怎麼能有這樣的閒情逸致?一念至此,不由的氣惱起來,掙扎着叫道:“放我下來!……”卻沒想到大哥居然埋下頭來,吻住了自己的紅脣。叫喊聲嘎然而止,電擊般的美妙感覺剎那之間從脣舌傳遍了全身,意識變得模糊起來,靈魂好像飛上了雲端。……

順州京軍行營。耶侓虎城召集衆將,商議進軍策略。耶侓虎城大聲道:“我軍六十萬大軍,敵軍就算全部回援也不過十萬之數。此戰十拿九穩,我決定,親帥三十萬步軍進擊燕京,三十萬戰騎則分爲六隊,四面八方出擊,一鼓作氣席捲整個燕雲十六州!”衆將齊聲應諾,氣勢如虹。

當天晚些時候,耶侓虎城便率領三十萬大軍離開順州南下,渡過溫榆河,直撲燕京。與此同時,三十萬戰騎,分作六隊,四面出擊,狂飆突進,如同嗜血的狼羣,吞沒了一座座城池,淹沒了一座座村莊,整個燕雲大地狼煙四起,燕雲十六州迅速淪陷。

耶侓虎城率領三十萬進抵燕京城下,列開大陣,齊聲吶喊,野獸般的吼叫如同滾雷一般在燕京城的上空翻滾着。第二軍團將士面對着六倍於己的敵人,絲毫不懼,巋然不動,不過燕京城裡的百姓們可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裡了。

耶侓虎城立馬帥旗之下,望了望眼前這座巍峨的巨城,一股豪邁涌上心頭,揚聲喊道;“來人啊!”一名部將當即奔了上來,躬身問道:“大王有何吩咐?”耶侓虎城指着燕京城道:“去,就說我要見長公主!”部將應諾一聲,飛奔而去。來到城門之下,勒住馬,揚聲喊道:”我們大遼國護國大王,要見長公主!“如此叫了幾遍。

耶侓觀音看向楊鵬,楊鵬也看向耶侓觀音,在她的眼中看見了一縷懇求之色。楊鵬道:“觀音,你和耶侓虎城分別已久,想必有些話要說,就去見一見他吧。”

耶侓觀音感動不已,其他人則都流露出擔憂之色,然而卻都不好說出口。

耶侓觀音轉身下了城門樓,隨即城門乍開即合,身着黑色鳳甲披着玄色披風的耶侓觀音單人獨騎奔出了城門。城門下的那個契丹軍戰將當即引領着耶侓觀音朝耶侓虎城奔去,此時耶侓虎城正策馬奔來。

轉眼之間,兩人便在雙方大軍之間相遇了,勒住了馬。兄妹兩個相見,都不由得感慨萬千,前塵往事如雲如煙涌上心頭。耶侓虎城道:“小妹,如今我們大遼國已經恢復了安定,耶侓休哥那個禍害已經除掉,回來吧,陛下和太后一定不會虧待你的!”

耶侓觀音長嘆一聲,道:“五哥,你是最瞭解我的,我不可能再回去了!”耶侓虎城皺起眉頭,氣惱地問道:“你難道要幫助燕雲人對付契丹人嗎?你別忘了,你自己就是契丹人!”

耶侓觀音道:“自打我離開了遼國做了大哥的妻子,我便不再是契丹人了,我是燕王王妃,我要爲他征戰四方!不管對手是誰,我都不會手下留情!”語氣中透出無奈而又堅定的味道。

耶侓虎城盯着耶侓觀音,問道:“小妹,你要和哥爲敵?”耶侓觀音流露出痛苦之色,道:“雖然我不願意,可是事所難免!大哥,對不住了!”

耶侓虎城長嘆一聲,點了點頭,道:“我們契丹人有一句諺語,‘開弓沒有回頭箭’,看來你便是那射出去的箭頭,再也不會回頭了!”

耶侓虎城也不禁有些惆悵,然而心中的決心卻是堅定不移的,她早已下定決心,今生今世爲了大哥,她願意犧牲一切。突然想到了自己的母親,關切地問道:“大哥,母妃她,她還好嗎?”

耶侓虎城點了點頭,道:“我安排讓她住在中京城外的一座行宮之中,她一切都好,過得很平靜,只是時常想起你。小妹,爲了她,你難道也不願回來嗎?”

耶侓觀音淚流滿面,道:“女兒,女兒不孝,對不起母妃,母妃的恩德,女兒只能來生再報答了!”她這句話一說,耶侓虎城便明白了她的心意,不再說什麼了。擡頭朝燕京的城門樓上看了一眼,道:“楊鵬,是了不起的英雄,確實配得上你!只是這一回他只怕在劫難逃了!”耶侓觀音斬釘截鐵地道:“他去哪裡,我便去哪裡,他若死去,我絕不獨活!”

耶侓虎城心頭一驚,他原本以爲這個小妹只是因爲避難纔會同楊鵬走在一起的,然而此刻卻發現,她對於那位燕王的感情竟然如此之深!耶侓虎城道:“小妹,你好自爲之吧,開戰之後,大哥是不會因爲你而顧忌什麼的!”耶侓觀音道:“大哥也是,戰場之上,你我各爲其主,小妹也是不會對你手下留情的!”耶侓虎城哈哈大笑,大聲道:“好,不愧是我耶侓虎城的妹子,天下英雄又有幾人能有如此氣概!小妹,咱們就此別過,戰場上見!”耶侓觀音一點頭,勒轉馬頭奔回城池,耶侓虎城也勒轉馬頭,奔回己方軍陣。

耶侓虎城回到軍陣中,舉起右手,嗚嗚嗚嗚的號角聲登時大響起來,契丹軍將士一聲一聲吶喊,如雷鳴,如海嘯,而契丹軍的氣勢也在這吶喊的過程中越來越強盛,真正是震人心魄。然而城牆上的第二軍團將士卻絲毫不爲所動,神情冷厲,堅若磐石。

耶侓虎城把手向前一揮,數百架重型投石車和百餘門大炮被推到了軍陣前。耶侓虎城之所以此刻才進軍燕京,倒也不完全是爲了等候後援輜重,主要還是爲了等候這些重型攻城武器,耶侓虎城知道,燕王親自把手的燕京城,不管兵力多麼薄弱,都不是容易拿下的,有利器在手纔好攻城。

第二百一十四章 路遇貴人第一百零一章 東洋南洋第三百七十二章 清霞妙計第四百一十四章 高麗戰況第五百四十三章 燕雲大軍第四百六十四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四十七章 漫步街頭第四百七十二章 情真意切第六百八十章 反中埋伏第四百五十九章 旁敲側擊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方武士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乎預料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九百九十九章 鬥將第六百三十八章 有女香蘭第三百四十章 勇冠三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燕雲軍威第一百四十二章 監察院第八百一十六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五十二章 矇蔽雙眼第三百四十一章 輕敵表現第六百五十五章 閱兵計劃第七百三十六章 來到了天堂第七百三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五十三章 勢不可擋第十四章 凌遲處死第四百四十五章 心善王妃第二百零六章 情深難捨第六百二十九章 軍心向背第九百六十五章 雙方鏖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九百七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九百四十九章 東西聯合第五十四章 擊殺兩翼第六百七十二章 驚恐不安第一百零三章 不忘恩情第五百八十一章 政府狀況第二百九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七百二十七章 崩潰如此第九百二十八章 重新部署第二百七十八章 如此父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用書生第八百七十章 山上軍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拯救復興軍第二十八章 第一批槍第九百六十七章 戰騎突擊第九百二十一章 決戰部署第九百四十二章 兩虎分食第四百六十二章 緩兵之計第七百五十三章 家中變故第六百一十五章 調整部署第九百六十八章 形勢危急第二百九十一章 猛虎下山第七十九章 國有虎臣第九百五十四章 轉攻爲守第九百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九百一十章 國內暗潮第二百七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新舊交替第七百三十七章 皇帝的難題第五百四十九章 皇親國戚第八百八十五章 子女反抗第六百二十八章 轉折之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是神是鬼第二百二十八章 忠義後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契丹意圖第四百四十六章 海上副將第四百三十七章 漫步天京新城第七百九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零七章 易釵而弁第四百八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一千零三章 魯莽之禍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三十章 考預後路第九百三十二章 直搗黃龍第七百八十章 小丑跳起來第九百九十一章 難以抉擇第三百五十八章 李代桃僵第二十六章 建設新城第九百三十九章 東瀛亂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孫僅入甕第七百一十七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十六章 建設新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方武士第一百六十四章 少婦之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凌遲處死第八百四十章 最後通牒第九百七十一章 鐵血突擊第六百六十三章 春光無限第四百四十八章 孔雀開屏第八百七十章 山上軍營第三百一十八章 內心不棄第四百六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一百四十九章 蠻橫家長第三百九章 觀音計謀第十七章 險象環生第四百四十三章 山東士紳第五百九十一章 黯然退場第三百二十一章 情深意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