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前塵往事

佘老太君對着八王爺說道'“青兒收的徒弟叫楊鵬,這個楊鵬也是青兒所救,青兒就把楊鵬收爲徒弟。楊鵬和青兒練了四年的武功,前年青兒叫他下山歷練,楊鵬在歷練的時候救了一幫人,他們一直再打契丹人,以前在山中隱藏,那個楊鵬感覺不是個事,就在滄州以東六十里的地方建起一座城池,叫天京城,現在天京城大概有人口四萬多人,開荒六萬多畝,也有軍隊倆千多人,據他們說守住城池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具體的我們也不知道究竟怎麼回事,這樣的鹽就是他們生產的,他們叫精鹽,誒,我本來想讓八妹和九妹過去看看,還有就是讓七郎的倆位妻子也過去看看,畢竟青兒也是他們的婆婆嗎?”

八王爺聽見後也是大吃一驚,怎麼朝廷一點消息也沒有聽說過。佘老太君又說“哪裡 也是遼國和大宋都管不到的地方,楊鵬纔在哪裡建城的,所以大宋和遼國都不知道這座城池存在,那座城池現在楊鵬做城主,”八王爺說道“城主,他們沒有叫縣令啊!怎麼會叫城主呢?想不通,這個世上也沒有城主這個叫法啊。”

老太君你看能不能叫楊鵬派來的人出來見一見呀!佘老太君這個時候也沒有辦法。就對丫鬟說道“你去請那個劉智亮過來一下,也不要說是八王爺來的事,知道嗎?”那個丫鬟說道“知道了,老太君,”說完那個丫鬟就走了出去,八王爺這個時候也在看着其他的禮物,說道“老太君,就這樣的禮物最起碼也值五十萬倆銀子呀,還真的是大手筆。這個楊鵬還真的不簡單,不簡單,”佘老太君也是嚇了一跳,這楊鵬怎麼送那麼貴重的禮物,就是官家也送不起那麼多的禮物,看來我還是小看這個楊鵬了。

劉智亮這次是一個人來到正堂,劉智亮走到佘老太君的面前向老太君行禮說道“老太君不知道喚小子來還有什麼事。”佘老太君對着劉智亮說道“這個是八王爺,他就是想問問你們哪裡的情況,不知道方不方便。”佘老太君的意思就是說,你也可以不說,那個八王爺也拿你沒有辦法。

劉智亮對着八王爺說道“小的見過八王爺,”劉智亮不冷不熱的對着八王爺說道。八王爺也感覺到對方好像很反感自己。八王爺說道“你們 建的那個城叫什麼名字。”劉智亮說道'“我們的城池叫天京城,大宋的都城叫汴京,遼國的幽州叫南京,我們城主說了,那我們的城池就叫天京,哈哈,也是夠響亮的。”八王爺說道“你們就不怕契丹人來打你們,就你們倆千多人怎麼守得住城池。”

劉智亮說道“契丹人打我們,我們可不是大宋的軍隊,大宋除了楊家軍還可以,其他的軍隊都是慫包,再說我們也有對付契丹騎兵的武器,想打我們就看契丹狗夠不夠膽量再說。哈哈”楊家一幫人聽得這樣的話就解氣,楊鵬還是很看重楊家軍的。不像朝廷那幫文官都不是一個好東西。

劉智亮說道“聽說那個蕭太后不是要搞那個會獵嗎?你們就叫他們到瀛洲哪裡來會獵,不就是五千騎兵,我們就出倆千人就行,看看那個老妖后是怎麼樣的厲害,哈哈,就這樣就把你們的官家嚇得尿褲子了,是不是到老太君這裡來搬救兵呀,到了打仗的時候就想到楊家,真的是沒有出息,像女人求救,先把我們的六哥放回來再說,哈哈。”

八王爺氣的臉都變色,這幫人就這樣說官家的話,劉智亮說道“不要想對付我,你要是想對付我i的話。我們就和遼國一起對付你們大宋,嗯,潘仁美害死我們的七哥,還把我們六哥判有罪,這個就是大宋的朝廷,真的很不要臉,你知道嗎?我們的目標就是燕雲十六州,到時候看看我們是怎麼收回燕雲十六州的,哈哈”

劉智亮說道“朝廷一幫沒有卵子的男人,就會向女人求救,還不如把頭夾在褲襠裡不要出來丟人現眼的,羞不羞,一幫沒有卵子的男人,這個就是大宋朝哈哈。蕭太后的五千騎兵我們來對付,朝廷把潘仁美的九族給殺得雞犬不留就行了。哈哈。”

八王爺氣的對劉智亮說道“不可理喻。不可理喻。”劉智亮說道“你也是個沒有卵子的王爺,怎麼好意思再來楊家求救,大宋就沒有男人嗎?”

劉智亮對着老太君說道“老太君你們這次就不要去晉陽去會獵,這個就是一個陰謀,就是爲了對付六哥的,這要六哥沒有了,蕭太后就不會南下,還有就是西夏那邊好像也有動靜,你們千萬不要上當,要會獵就到瀛洲就行,這幾天老太君也可以到我們哪裡去看看,你就知道我們沒有講大話了。”我們那裡也在招兵,好像城主要把兵源增加到五千.。"

“城主說了,這次怎麼樣都要請八姐和九姐到我們哪裡去玩玩,在看看我們是怎麼練兵的。”劉智亮說道。

八王爺在哪裡很尷尬,氣的一聲不響的就走了,連個招呼都沒有講,佘老太君也感覺到裡面的陰謀,但是佘老太君就是沒有想到劉智亮這個傢伙說話一點情面都不留,連八王爺都敢罵。就對着劉智亮說道“你也太魯莽了,也不知道收斂一些。”

劉智亮說道'“老太君你叫下人先下去,楊家人留下,我有話要說,你看?”老太君對着那幫丫鬟揮揮手說道“你們先下去,我們到書房說話,”佘老太君帶着家裡的媳婦和劉智亮來到書房,佘老太君說道“有什麼話就說,還不讓人知道,究竟是什麼大秘密呀。”

劉智亮說道“你們知道我們哪裡的人爲什麼這麼反感趙家的人,因爲他們都不是人,從趙匡胤開始就來對付你們楊家,只不過你們不知道罷了。老太君你知道你們家爲什麼沒有生下子嗣,只有六哥纔有一個子嗣,就是趙匡胤這個傢伙做的。他們一開始就在暗算你們楊家,因爲趙家得位不正,也怕武官有樣學樣,在建天波楊府的時候,就在地底下埋了大量的鉛管。不信你們也可以偷偷的挖,看看我們講的是不是真的,上次在剿匪的時候抓住一個老工匠,他一直在躲避官家的追殺,就是因爲他也參與這項任務,最後那些工匠前部給處死,也就是那個工匠跑了,沒有辦法最後只好去當土匪,給我們抓住一字不漏的講給我們城主聽,六哥有小孩就是因爲六嫂是郡主,這樣纔有一個男孩的,要不然一個小孩都沒有。”

這個時候老太君已經氣的渾身發抖,楊家那些媳婦也是氣的渾身發抖,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在趙匡胤的時候就開始算計楊家了,簡直就是晴天霹靂,劉智亮在說道“老太君,五哥現在在五臺山哪裡做和尚,五哥沒有死,四哥也沒有死 現在就在遼國,還做了駙馬,也生了一個兒子。”

“啊,你說的是不是真的,是真的嗎?嗚嗚。天不滅楊家,天不滅楊家,”老太君哇哇大哭。劉智亮說道“這件事千萬不要讓朝廷知道,要是他們知道一定會派人對付五哥的,你們一定要保密,”老太君拉着劉智亮的手說道“我知道,你們也不要在外面去說,知道嗎?等到了天京城我們在想辦法,”楊家的媳婦們含着眼淚在哪裡點點頭。馬賽英也拉着劉智亮的手說道“五郎真的沒有死,五郎真的沒有死。”

劉智亮說道“我們知道這個消息也派人去認證過。還有我們也派人到遼國去找過四哥,四哥是給一個叫耶律金娥的人救得,楊四郎次妻,遼國蕭太后次女鐵鏡公主,又稱碧蓮公主。楊四郎延輝在宋、遼金沙灘一哉中,被遼擄去,改名木易,與鐵鏡公主結婚。張巖找到他,他愁悶非常。公主問明隱情,盜取令箭,使四郎趁夜混過關去與張巖會面。兒子楊宗原。”

劉智亮說道“你們也不要去找四哥,因爲遼國的人除了公主,誰也不知道他就是四哥,你們千萬要注意,不是蕭太后要四哥的命,而是那幫契丹軍官會要四哥的命,因爲契丹人死在楊家軍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這個仇解不開,老太君你也有倆個孫子了,從現在開始你們做的飯,吃的水都要想辦法從外面運過來,因爲鉛對所有的人都有傷害,想辦法到外面運水,還不要讓官家知道。”

佘老太君對着劉智亮說道“謝謝你,現在我才知道你爲什麼和八王爺這麼說話了,我現在理解你們,這樣的朝廷不效忠也罷。這次會獵到瀛洲我們就去,晉陽我們都不要去,這個就是一個陷阱,再也不能讓六郎去冒險了。這是苦了楊鵬這個孩子,趙家沒有一個好東西,太陰險了。”

老太君也是氣的臉色都發白,劉智亮說道“老太君你去休息一會吧?我看你臉色不好,還有就是把我們送給你們的刀,你們全部都送出去,一把都不要留,送給朝廷那些重臣,也要爲以後脫身做準備,這個也是城主吩咐的,一把刀帶十斤鹽就這樣送,官家哪裡送五把,帶一百斤鹽,會獵的事情交給我們來辦,老太君你看行不行。”佘老太君拉着劉智亮的手說道,“謝謝你們爲楊家考預的那麼周全,謝謝,這樣你們今天晚上就走,我怕朝廷扣留你們,你們現在還沒有必要和朝廷翻臉,以大局爲重,八妹,九妹,呼延赤金,杜金娥和你們一起走,晚上就走,我也不和你們客氣。晚上吃一點便飯就出發。”

呼延赤金,杜金娥眼淚汪汪的看着佘老太君,佘老太君說道“林青兒也是你們的婆婆,你們也要去儘儘孝道才行,我們楊家不會做不仁不義的事情出來,朝廷這裡我會周旋,你們就放心的去,不叫你們回來你們就呆在楊鵬哪裡,哪裡也是你們的家,知道嗎?”

楊鵬首先去步槍作坊檢查了一遍。楊鵬讓工匠李道管理步槍作坊,他管理得還是不錯的。步槍作坊批量製造燧發步槍至今已經七個月,這七個月二百六十多個槍匠已經生產了四千多把燧發步槍。不僅如此,做學徒的一百三十個鐵匠絕大多數也已經出師,製作了第一批一百二十七把合格步槍。

新工匠出師以後,他們的月錢就從二兩變成三兩,每把步槍造出後一兩的賞錢中三錢歸老工匠師父,剩下七錢歸自己,合起來一個月有三兩七錢的月錢,算是有數的高薪了。如今出師賺錢了,新槍匠們一個個十分興奮,幹活十分賣力。老工匠們就更不用說了,月錢加賞銀一個月有四兩六錢,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富裕人家了,幹活時候也十分用心。

這些工匠們每個月生產一把燧發步槍。每把步槍出廠前都經過四倍火藥的考驗,質量十分可靠。楊鵬用這些步槍裝備了四千多人,讓所有的士兵每天在靶場上訓練射擊,爭取最快速度成爲合格的步槍手。其他沒有拿到步槍的部隊則繼續訓練格鬥,隊列和野外拉練。

楊鵬又去機弩作坊檢查了一下。這兩個月機弩作坊摸索製造已經初告成效,工匠們已經掌握了兩種金屬合鑄的竅門,李植要求的大型機弩射擊程度已經超過八百米已經初步鑄造出來了。斷斷續續打了一百們機弩都沒有發現裂紋,而且比這個時代的米寧輕型長弩輕一百斤。

不過工匠匠們覺得機弩的潛力還能挖掘,準備進一步降低機弩管厚度減輕機弩的重量。然而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差點傷到人。工匠們不知道機弩的極限是多少,只能一步步摸索。但估計也要不了多久工匠們就能搞明白機弩最合適的參數了。五個工匠都十分期待新式機弩參數找好的日子,希望楊鵬到那一天可以恢復他們的匠戶身份。

楊鵬交待工匠們注意安全,便離開了機弩作坊。肥皂作坊的產能在許敏策追加訂單後已經提高,如今有一百五十個工人在天京城內的肥皂作坊工作。不過上個月崔文定又增訂了一批每月五萬塊的訂單,楊鵬乾脆又招募了五十個工人,湊齊了兩百人的總數。新增五十個工人的產能遠遠超過崔文定的需求,多出來的肥皂楊鵬直接在滄州銷售。

食鹽工廠在鄭元的管理下正常運轉,沒有什麼事情。水泥作坊正常向泥瓦匠們供給水泥,也沒什麼事情。檢查了一圈,確認各個條線都運轉正常後,楊鵬就開始發展新的產業了。

楊鵬這次要做的是玻璃。作爲一個設計師和城主,楊鵬當然瞭解過作爲常用民生產品的玻璃產業,是十分清楚玻璃的詳細理論製法的。如今天京城已經初步建成,各種產業都可以安全地安置在天京城裡,楊鵬便準備把玻璃搞出來。

建玻璃作坊最先需要考慮的是建立坩堝爐。燒製玻璃需要把純鹼、石灰石、石英混合的原材料加熱到1550~1600度,尋常的爐子肯定不行,需要專門的人才建立專門的爐子。而且盛放原材料的坩堝也需要專業人才製作。

這個時代最常用高溫燒製產品的就是燒瓷器的匠人了,楊鵬準備找幾個燒瓷匠來爲自己製造玻璃。楊鵬在滄州城裡打聽了一陣,知道往南一百五十里的硯山縣縣就有瓷匠,便親自帶上家丁騎馬赴硯山縣。到了硯山縣楊鵬打聽了一陣,知道在這個縣有一個柳村全村人全是燒瓷器的,其中要數蔡家的青花瓷燒得最好。

楊鵬花錢請了一個人帶路,找到了柳村蔡家。那蔡家的房子很大,在柳村中間佔據了一大片土地,是個獨門獨戶的大院子。楊鵬站在院子外面看,看到裡面有幾個豎起的粘土爐子,大概就是蔡家燒製瓷器的爐子。

楊鵬在門口遞上名帖,便有一個蔡家人跑了出來,把楊鵬帶到了正堂。楊鵬還沒走進正堂,就看到那堂屋地上跪着一個年輕人,執傲地挺直了腰桿跪在那裡。年輕人前面站着三個老人,中間一人極爲生氣的樣子,一腳踢在了年輕人的肩膀上。“我打死你這個逆子!”年輕人被踢倒在地上,又固執地爬了起來,跪在青磚地面上大聲說道:“爹!我和翠兒是真心相愛!”

老年人氣得滿臉通紅,大聲說道:“我們蔡家也是柳村的大戶,你就看上這麼一個窮得家裡都揭不開鍋的貧賤商販的女兒!我給你說的親你都不要,你要把我氣死?”地上的年輕人大聲說道:“我和翠兒已經私拜了天地,他已經是我的媳婦!我這輩子是非她不娶了!”“我再問你一次,你聽不聽我的和韓家女兒成親?”

年輕人脖子一挺,大聲說道:“我這輩子只有翠兒一個媳婦!”老年人氣不過,又一腳踢在年輕人的胸口上,大聲罵道:“滾,滾出蔡家!我們蔡家沒有你這樣的逆子!”年輕人爬起來跪在地上,擡起頭看了看老年人,顫抖地說道:“爹!你把我趕出去我要餓死的!”

老年人大聲吼道:“我養你十八年,教你燒瓷器教了十年!你就這樣報答我?你讓我在村裡都擡不起頭!你也知道人要吃飯?你不是有翠兒嗎?去她家找她啊!”說完這話,老年人用盡力氣大聲吼道:“滾啊!我們蔡家沒你這一口人!”

年輕人把頭一低,慢慢爬了起來,低着頭往門外走去。他和站一邊看熱鬧的李植錯身而過,都沒有擡起頭。楊鵬站在一邊看了一場熱鬧,知道這是子女要自己做主自己的婚事惹毛了父親。他暗道這大明的父母權力還真是大,幸好自己的婚事師傅沒有逼自己,否則還真就成了親。

等蔡家家長站在二堂裡消了消氣,楊鵬才隨那小廝走進了堂屋。蔡家家長看到楊鵬的官服,收起了怒氣行禮說道:“官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楊鵬笑了笑說道:“免禮。”

蔡家家主請楊鵬入座,讓楊鵬坐在主位上自己陪在下首,又讓僕人送上了茶水。楊鵬喝了一口茶水便直奔主題說道:“不知道蔡公經營這個瓷器作坊,一年有多少利潤呢?”蔡家家主見這官爺上來就問自己收入,有些尷尬,想了想說道:“蔡家六口人燒瓷,一年除了吃穿用度,也有百餘兩的利潤。”

想不到這蔡家人一年利潤還挺高的,算上六口人的用度,蔡家一年起碼有一百五十兩銀子的收入。別人收入高,你挖牆腳需要的銀子就要更多。楊鵬心裡有些肉痛銀子,臉上卻不動聲色說道:“我出二百五十兩一年,聘請你們六口人去天京新城爲我做事情,如何?”蔡家家主愣了愣,問道:“天京新城?官爺要燒什麼?”楊鵬說道:“我要燒的是玻璃,需要一些人手!”

蔡家家主搖頭說道:“官爺,恕小民不識擡舉,但我們蔡家家傳七代燒瓷,那是幾百年的產業了,不願意離開柳村失了這份產業!”蔡家家主不肯爲自己幹活,楊鵬吸了一口氣說道:“我願意出三百兩銀子,蔡家六口人每人每年給五十兩,怎麼樣?蔡公考慮考慮?”

那蔡家家主卻還是固執說道:“官爺就是出一千兩銀子,小民也不願意放棄祖業!”楊鵬聽到這話愣了愣,說道:“蔡公再考慮考慮,誰和銀子過不去呢?”蔡家家主剛把兒子趕出家門心情十分不好,說道:“官爺恕小民愚鈍,此事小民一家人無論如何是不會答應的!”

楊鵬最後無奈說道:“那我請你們六口人中一個人,只要一個人,怎麼樣?”蔡家家主蠻橫說道:“我們六口人剛好支撐一個窖,少了一個人產業就撐不起來了!”楊鵬被這家主的古板驚到,無奈地吸了一口氣。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十 九章 汴京風坡第八百七十章 山上軍營第八百三十四章 告一段落第七百零八章 花剌子模皇族第八百九十二章 蒙古人動向第九百五十九章 致命誘餌第三百九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四十九章 強強相碰第一百六十四章 少婦之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略方針第二百九十三章 以百姓爲重第五百七十一章 半夜風光第九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三百七十五章 視察琉球第二百二十三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黃雀在後第九百八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意如此第八十五章 蕭天左的猶豫第二百二十八章 忠義後人第二章 下山就遇劫道第五百五十五章 委以重任第九百四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五百九十七章 西線大捷第六百三十三章 心情複雜第七百九十四章 遼國劇變第六百四十一章 廣西問題第九百六十三章 引君入甕第九百七十四章 楊延昭的消息第六百零八章 大理公主見識第九章 深入虎穴第四十九章 完善建制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國風範第二百八十四章 公主柔情第三百五十三章 雙方鏖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契丹意圖第七百一十三章 內戰驟起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鏖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家難回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七百五十一章 城中鏖戰第四百一十章 凱旋歸來第五百三十六章 生意經第二百二十九章 海靖公主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朝會第九百七十四章 楊延昭的消息第五百三十三章 發生衝突第五百三十三章 發生衝突第七百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七十四章 勝利果實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女刺客第八百零一章 改變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朝廷臉面第七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一百四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四百八十二章 趕緊撤退第七百九十六章 震驚鬼佬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騎無敵第八十八章 天敵?山火?第六百八十七章 思想的紛爭第九百六十章 陰謀詭計第四百二十章 高麗詭計第五十三章 屠殺契丹狗第五百三十二章 民生狀態第九百六十三章 引君入甕第七百五十六章 楊鵬做菜第三百二十四章 遼國新君第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第五百八十二章 路見不平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教聖女第二百八十一章 莫名其妙第七百八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五百一十六章 鏖戰倭寇第八百二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五十二章 西夏逞兇第八百三十章 陣前奪帥第三百七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九章 觀音計謀第三百四十三章 氣急敗壞第九百三十一章 勢不可擋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以置信第一百七十二章 衆人計長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教教主第一百零三章 不忘恩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戰火中的親情第四百三十三章 計劃取消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明傳說第二百章 情真意切第五百五十九章 士族造反第五百二十一章 大同總督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大同第五百七十七章 段志賢的春天第七百八十六章 和平協議第三百七十二章 清霞妙計第八百四十五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零三章 情誼深濃第一千零四章 班師回國第九百二十八章 重新部署第五百五十六章 倭人內鬥第七百一十二章 倭國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