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力挽狂瀾

楚王麾下一名將軍縱馬出陣,高聲叫道:“御營衆官兵叫者:“爾等家小,都已被收,投降的和有屬團聚,升官三級,另有賞金。若不投降,新皇有旨,所有這家屬一齊了。”契丹人向來殘忍好殺,說是“一齊殺了”,決非恐嚇之詞,當真是要一齊殺了的。御營中有些官兵已認出了自己親人,“爹爹,媽媽,孩子,夫君,妻啊!”兩陣中呼喚之聲,響成一片。

叛軍中鼓聲響起,二千名斧手大步而出,卑手中大刀精光閃亮。鼓聲一停,二千柄大刀便舉了起來,對準衆家屬的頭。那將軍叫道:“向新皇投降,重重有賞,若不投降,衆家屬一齊殺了!”他左一揮,鼓聲又起。

御營衆將士知道他左手再是一揮,鼓聲停止,這二千柄明晃晃的大刀便吹了下去。這些親軍對耶律隆緒向來忠心,皇太叔和楚王以“升官”和“重賞”相招,那是難以引誘,但這時眼見自己的父母子女引頸待戳,如何不驚?

鼓聲隆隆不絕,御營親軍的官兵的心也是怦怦急跳。突然之間,御營中有人叫道:“媽媽,媽媽,不能殺了我媽媽!”投下長矛,向敵軍陣前的一個老婦奔去。

跟着颼的一箭從御營射出,正這人的後心。這人一時未死,兀向他母親爬去。只聽得“ 爹孃、孩兒”叫聲不絕,御營中數百人紛紛奔出。耶律隆緒的親信將軍撥劍亂斬,卻哪裡止得住?這數百人一奔出,跟着便是數千。數千人之後,嘩啦啦一陣大亂,十萬親軍之中,倒奔去了六七萬人。

耶律隆緒長嘆一聲,知道大勢已去,乘着親軍和家屬抱頭相認,亂一團,將叛軍從中隔開了,便即下令:“向西北蒼茫山退軍。”中軍將軍悄悄傳下號令,餘下未降的尚有三萬餘人,後軍轉作前軍,向西北方馳去。

楚王急命騎兵追趕,但戰場上塞滿了老弱婦孺,騎兵不能奔馳,待得推開衆人,耶律隆緒已率領御營親軍去得遠了。八萬多名親軍趕到蒼茫山腳下,已是黃昏,衆軍士又飢又累,在已坡上趕造營寨,居高臨下,以作守禦之計。安營甫定,還未造飯,楚王已親率精銳趕到出下,立即向山坡衝鋒。御營軍士箭如雨,將叛軍擊退。楚軍見仰功不利,當即收兵,在山下安營。

這日晚間,耶律隆緒站在山崖之旁,向南眺望,但見叛軍營中營火有如繁星,遠處有三條火龍蜿蜒而至,卻是叛軍的後續部隊前來參與圍功。洪基心下黯然,正待入帳,北院樞密使前來奏告:“臣屬下的一萬五千兵馬,衝下山去投了叛逆。臣治軍無方,罪該萬死。”耶律隆緒揮了揮手,搖頭道:“這也怪你不得,下去休息吧!”

他轉頭來,見楊鵬望着遠處出神,說道:“一到天明,叛軍就會大舉功,我輩盡成俘虜矣。我是國君,不能受辱於叛,當自刎以報社稷。兄弟,你乘夜自行衝了出去吧。你武藝高強,叛軍須攔你不住。”說到這裡,神色悽然,又道:“我本想大賜你一場富貴,豈知做哥哥的自身難保,反而累了你啦。”

楊鵬道:“兄弟,大丈夫能屈能伸,今日戰陣不利,我保你退了出去,招集舊部,徐圖再舉。”

隆緒搖頭道:“我連老母妻子都不能保,哪裡還說得上什麼大丈夫?契丹人眼中,勝者英難,敗者叛逆。我一敗塗地,豈能再興?你自己去吧!帶着我的姐姐和姑姑一起走吧?”

楊鵬知他所說的乃是實情,慨然道:“既然如此,那我但陪着哥哥,明日與叛寇決一死戰。你我義結金蘭,你是皇帝也好,是百姓也好,金泳三都當你是義兄。兄長有難,做兄弟的自當和你同生共死,豈有自行逃走之理?”

耶律隆緒熱淚盈眶,握住他雙手說道:“好兄弟,多謝你了。”

楊鵬回到帳中,見韓冰蜷臥在帳幕一角,睜着一雙圓圓的大眼,兀自未睡。韓冰道:“ 楊鵬,你怪我不怪?”楊鵬奇道:“怪你什麼?”韓冰道:“都是我不好,若不是我定要到大草原中來遊玩,也不會累得你困在這裡。楊鵬,咱們要死在這裡了,是不是?”

帳外火把的紅光映在她臉上,蒼白之色中泛起一片暈紅,更顯得嬌小稚弱。楊鵬中大起憐意,柔聲道:“我怎會怪你?這次是我決定來遼國來的還有這次和你一點關係都沒有,知道嗎?。”

楊鵬伸出大手,說道:“你年紀輕輕,卻跟我着我受苦。”韓冰道:“楊鵬,我本來不明白,幾個姊姊爲什麼這樣喜歡你,後來我才懂了。”

楊鵬心想:“其他姊姊待我深情無限,人這小姑娘懂得什麼。其實,楊彤,楊九妹爲什麼會愛上我這粗魯漢子,連我自己也不明白,你又怎能知道?”想到此處,悽然搖頭。

楊鵬拉上毛氈,蓋到她頸下,替她輕輕攏好了,展開毛氈,自行在營帳的另一角睡下。帳外火光時明時滅,閃爍不定,但聽得哭聲隱隱,知是御營官兵思念家人,大家均知明時這一會議性命難保,只是各人忠於皇上,不肯背叛。

楊鵬又來到耶侓觀音和耶侓寒雨的帳篷,耶侓觀音說道“大哥這次都是我不好,連累你們這般,我也沒有想到皇太叔竟然會謀反,皇太叔利用我們這次要對付蕭天左,竟然下了這麼大的套給我鑽,我不甘心,你帶着金玉等下就走,我們是契丹人要死已也要死在遼國。”

耶侓寒雨沉思着,眼淚汪汪的看着楊鵬,楊鵬心裡大亂,心裡道“都要死了還這樣撩拔我,真的是個妖精,誒,明天博一博再說,在怎麼樣也不能人女人爲自己死去。”

次時楊鵬一早便醒了,囑咐室裡隊長備好馬匹,照料韓冰,自己結束停當,吃一斤羊肉喝了三斤酒,走到山邊。其時四下裡尚一片黑暗,過不多時,東方曙光初現,御營中號角嗚嗚吹起,但聽得鏗鏗鏘鏘,兵甲軍刃相撞之聲不絕於耳。營中一隊隊兵馬開出,於各處衝要之處守擤。蕭峰居高臨下的望將出去,只見東、南、東南方三面人頭涌涌,盡是叛軍。一陣白霧罩着遠處,軍陣不見盡頭。

霎時間太陽於草原邊上露出一弧,金光萬道,射入白霧之中,濃露漸消,顯出霧中也都是軍馬,驀地裡鼓聲大起,敵陣中兩隊黃旗軍馳了出來,跟着皇太叔和楚王乘馬馳到山下,舉馬鞭,向山指點商議。

耶律隆緒領着侍衛站在山邊,見到這等情景,怒從心起,從侍衛手接過弓箭,彎弓搭箭,一向楚王射去。從山上望將下去,似乎相隔不遠,其實相距尚數箭之地,這一箭沒到半途,便力盡跌落。

楚王哈哈大笑,大聲叫道:“隆緒,你篡了我爹爹之位做了許多時候的僞君,也刻讓位了。你快快投誠,我爹爹便饒你一死,還假仁義的封你爲皇太侄如何?哈哈哈!”這幾句話,顯然諷剌洪基封耶律重元爲皇太叔乃是假仁假義。

隆緒大怒,罵道:“無恥叛賊,還在逞這口舌之利。”

北院樞密使叫道:“主辱臣死!主上待我等恩重如山今日正是我等報主之時。;率領了三千名親兵,齊聲發喊,從山上衝了下去。這三千人都是契丹部中的勇士,此番抱了必死之心,無不以一當十,大喊衝殺,登時將敵軍衝退裡許。但楚王令旗揮處,數萬軍馬圍了上來,刀矛齊施,只聽得喊聲震動天地,血肉橫飛。三千人越戰越少,鬥到後來,盡數死節。北院樞密使力殺數人,自刎而死。隆緒、衆將軍大臣和楊鵬等在山峰上看得明白,卻無力相救,心感北院使的忠義,盡皆長垂淚。

楚王又馳到山邊,笑道:“隆緒,到底降不降?你這一點兒軍馬,還濟得甚事?你手下這些人都是大遼勇士,又何必要他們陪你送命?是男兒漢大丈夫,爽爽快快,降就降,戰就戰,倘若自知氣數已盡,不如自刎以謝天下,也免得多傷士卒。”

耶律隆緒長嘆一聲虎目含淚,擎力在手,說道:“這錦繡江山,便讓了你父吧。你說得不錯,咱們叔侄兄弟,骨肉相殘,何必多傷契丹勇的性命。”說着舉起刀來,便往頸上勒去。

楊鵬猿臂伸出,將他刀子奪琿,說道:“兄弟,是英雄好漢,便當死於戰場,如何能自盡而死?”

隆緒嘆道:“兄弟,這許多將士跟隨我日久,我反正是死,不忍他們都跟着我送了性命。”

楚王大叫道:“隆緒,你還不自刎,更待何時?”手中馬鞭直指其面,囂張已極。

楊鵬見他越走越近,心念一動,低聲道:“兄弟,你跟他信口敷衍,我悄悄掩近身去,射他一箭。”

耶侓隆緒知他了得,喜道:“如此甚好,若能先將他射死,我死也瞑目。”當即提高噪子,叫道:“楚王,我待你父子不薄,你父親要做皇帝,也無不可何必殺傷本國這許多軍士百姓,害得遼國大傷元氣?”

楊鵬執了一張硬弓,士枝狠牙長箭,牽過一匹駿馬,慢慢拉到山邊,一矮身,轉到馬腹之下,身藏馬下,雙足鉤住馬背,足尖一踢,那馬便衝了去。山下叛軍見一匹空馬奔將下來,馬背上並無騎者,只道是軍馬斷繮奔逸,這是十分尋常之事,誰也沒加留神。但不久叛軍軍士便見馬腹之下有人,登時大呼起來。

楊鵬以足尖踢馬,縱馬向楚王直衝過去,眼見離他約有二百步之遙,在馬腹之下拉開強弓,颼的一箭,向他射去。楚王身旁衛士舉起盾牌,將箭擋開。楊鵬縱馬急馳,連珠箭發,一箭將那衛士射倒,第二箭直射楚王胸膛。

楚王眼明手快馬鞭揮出,往上擊來。這以鞭擊箭之術,原是楚王拿手本領,卻不知射這一箭之人不但膂力雄強,而且箭上附有內勁,馬鞭雖擊到了箭桿,卻只將羽箭撥得稍歪,卟的一聲,插入他的左肩。楚王叫聲“啊喲!”痛得伏在鞍上。

楊鵬羽箭又到,這一次相距更近,一箭從他左脅穿進,透胸而這。楚王身子一晃,從馬背上溜了下來。

楊鵬一舉成功,心想:“我何不程乘機更去射死了皇太叔!”

楚王中箭墜馬,敵陣中人人大呼,幾百枝羽箭都向楊鵬所藏峰的馬匹剌射到,霎時之間,那馬中了二百多權羽箭,變成了一匹剌蝟馬。

楊鵬在地下幾個打滾,溜到了一名軍官的坐騎之下,展開小巧綿軟功夫,隨即,從這匹腹底下鑽到那一匹馬之下,一個打滾,又鑽到另一匹底下。衆官兵無法放箭,紛紛以長矛來剌。但楊鵬東一鑽,西滾,盡是在馬肚子底下做功夫。敵軍官兵亂成數千馬你推我拼,自相踐踏,卻哪裡剌得着他?

楊鵬所使的就從草叢中像蛇一樣溜了出去,一點兒聲音都沒有,而且速度還不慢。整個潛行的路上,他都在草叢中游動,竟然沒有把草叢上面的白雪碰落,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反正可能是師傅教的輕功吧?。不論是地堂拳、地堂刀,還是地堂劍,都是在地下翻滾騰挪,俟機攻敵下盤。這時他用於戰陣,眼明手快,躲這了千百隻馬蹄的踐踏。分看誰皇太叔的所在,直滾過去,颼颼颼三箭,向皇太叔射去。

皇太叔的衛士先前見楚五中箭,已然有備,三十餘人各舉盾牌,密密層層的擋在皇太叔身前,只聽得錚錚錚三響,三枝箭便在盾牌上撞了下來,楊鵬聽攜的十枝箭射出了七枝,只剩下三枝,眼見敵人三十幾面盾牌相互掩護,這三枝箭便要射死三死名衛士也難,更不用說射皇太叔了。這時他已深入敵陣,身後數千軍士挺矛追來,面前更是千軍萬馬,實已陷入了絕境。當日他獨鬥中原羣雄,對方只不過數百人,已然兇險之極,幸得有人相救,方能脫身,今日困於數十萬人的重圍之中,卻如何逃命?

這當兒情急拼命,驀地裡一聲大吼,縱身而起,呼的一聲,從那三十幾面盾牌之上縱躍而過,落在皇太叔馬前。皇太叔大吃一驚,舉馬鞭往他臉上擊落。楊鵬斜身躍起,落上皇太叔的馬鞍,左手抓住他後心,將他高高舉起,叫道:“你要死還是要活?快叫衆人放下兵刃! ”皇太叔嚇得呆了,對他的話一個字也沒聽見。

這時叛軍中的擾攘之聲更是震耳欲聾,成千成萬的官兵彎弓搭箭,對準楊鵬,但皇太叔被他擒在手中,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楊鵬氣運丹田,叫道:“皇太叔有令,衆三軍放下兵刃,聽宣聖旨。皇帝寬洪大量,赦免全體官兵,誰都加追究。”這幾句話蓋過了十餘萬人的喧譁紛擾,聲聞數裡,令得山前後十餘萬官兵少有半數聽得清清楚楚。

楊鵬打過仗也有人背叛自己的經歷,明白叛衆心思,一過逆境之後,最要緊的是個圖,免罪,只須方保證不念舊惡,決不追究,叛軍自然鬥志消失。此刻叛軍勢大,耶律隆緒身邊不過七八萬人馬,衆寡懸殊,決不是叛國之敵,其時局面緊急,不及向洪基請旨,便說了這幾句話,好令叛軍安心。

這幾句話朗朗傳出,衆叛軍的喧譁聲登時靜了下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人人均是惶惑無主。楊鵬知此刻局勢是危險,叛軍中只須有人呼叫不服,數十萬沒蒼蠅般的叛軍立時釀成鉅變,當真片也延緩不得,又大聲叫道:“皇帝有旨:衆叛軍官兵中有論官職大小,一概無罪,皇帝開恩,決不追究。軍官士兵各就原職,大家快快放下兵刃!”

一片寂靜之中,忽然嗆啷啷!嗆啷啷幾聲響,有幾人擲下了手中長矛。這擲下刃的聲音互相感染,霎時之間,嗆啷啷之聲大作,倒有一半人擲下兵刃,餘下的兀自躊躇不決。

楊鵬左臂將皇太叔身子高高舉起,緩緩上山,衆叛軍誰也敢攔阻,他馬頭到處,前面便讓出一條路來。楊鵬騎馬來到山腰,御營中兩隊兵下來迎接,山峰上奏起鼓樂。

楊鵬道:“皇太叔,你快快下令,叫部屬放下兵刃投降,便可饒你性命。”

皇太叔顫聲道:“你擔保饒我性命?”楊鵬向山下望去,只見數叛軍手中還是執着弓箭長矛,軍心未定,危險未過,尋思:“ 眼下是安軍心爲第一要務。皇太叔一人的生死何足道哉,只須派人嚴加臨守,諒他以後再也不能爲非作歹。”便道:“你戴罪立功,眼睛是唯一的良機,陛下知道都是你兒子不好,定可赦你的性命。”

皇太叔原無爭奪帝位的念頭,都是因他兒子楚王野心勃勃而起禍,這時他身落人手,但求免於一死,便道:“好,我依你之言便了!”

楊鵬讓他安坐馬鞍,朗聲說道:“衆三軍聽者,皇太叔有言吩咐。”皇太叔大聲道:“楚王挑動禍亂,現已伏示。皇上寬洪大量,饒大家的罪過。各人快快放下兵刃,向皇請罪。”

皇太叔既這麼說,衆叛軍羣龍無首,雖有兇鷙倔強之徒,也已不敢再行違抗,但聽得嗆啷啷之聲響成一片,衆叛軍都投下兵刃。

楊鵬押着皇太叔上得蒼茫山來。耶律隆緒喜不自勝,如在夢中,搶到楊鵬身邊,握着他的雙手,說道:“兄弟,兄弟,哥哥這江山,以後和你共享之。”說到這裡心神激盪,不由得流下淚來。

皇太叔跪伏地,說道:“亂臣向陛下請罪,求陛下哀憐。”耶律隆緒此時心境好極,向蕭峰道:“兄弟,你說刻當如何?”楊鵬道:“叛軍人多勢衆,須當安定軍心,求陛下赦免皇太叔死罪,好讓大家放心。”

耶侓隆緒笑道:“很好,很好,一切依你,一切依你。”轉頭向北院大王道:”你傳下聖旨,封金泳三爲楚王,官居南院大王,督率叛軍,迴歸上京。”耶侓觀音和耶侓寒雨也沒有想到楊鵬竟然在這個時候力挽狂瀾,更沒有想到楊鵬的武功那麼好,就連韓冰也沒有想到楊鵬的武功那麼好。這個時候的耶侓寒雨也顧不得面子,一把就把楊鵬抱住,耶侓觀音在旁邊也是目瞪口呆,這個還是自己的小姑嗎?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九百四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三百一十九章 情到深處第一百四十三章 擴張海軍第九百六十章 陰謀詭計第六百六十四章 告一段落第四百七十五章 火炮天威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字軍撤退第七百六十八章 海外錦衣衛第九百零六章 家賊難防第八百三十章 陣前奪帥第一百四十四章 又是欽差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一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五百六十九章 儀政會議第三十六章 玻璃成功第一百二十五章 糾纏不清第二百二十八章 忠義後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美味佳餚第八百八十九章 反間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拯救復興軍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夏使者第四百零一章 燕王恩典第二十七章 軍官安排第五百章 形勢危殆第二十章 無力再追。第八百一十二章 急怒攻心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勢所趨第五百四十四章 優柔寡斷第二百七十六章 血腥鏖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百姓心聲第四十一章 新城新貌第六百九十四章 血戰堅持第八百三十八章 稀奇古怪第八百五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九百三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想當黃雀第七百六十四章 待更新第一百五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六十七章 民心向背第六百四十九章 有妻如此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殺風情第六百五十章 閒言碎語第五百二十三章 如此誘人第三十一章 楊七郎之死第二百二十四章 把水攪混第三百三十七章 全軍覆沒第六百零八章 大理公主見識第二百一十九章 毀屍滅跡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理內亂第二百九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三十一章 楊七郎之死第三百二十九章 草原野性第六百八十八章 莫昊天的盟友第一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七百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百零三章 情誼深濃第六十二章 制定商法第八百二十七章 假意卑恭第二十六章 建設新城第六百九十九章 荒唐一夜第三百零七章 易釵而弁第三百三十七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零四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零二章 高麗半島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網成擒第八百七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三百二十四章 遼國新君第三百三十三章 鐵騎橫掃第九百九十三章 改變策略第八百四十五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四十九章 苦口婆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零八章 幷州民政第二百一十四章 路遇貴人第八百零三章 待更新第九十一章 楊鵬進京第四百七十三章 席捲千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螳螂黃雀第二百七十四章 猶豫不決第六百九十一章 全面反擊第二百三十二章 遊子該回家第五百三十九章 栽贓嫁禍第四百零八章 興師問罪第二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情第五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零八章 大理公主見識第二百零一十章 燃燒的海洋地七十五章 外科醫生第九十二章 進京朝見第九百五十章 米尼步槍第二百三十四章 前途艱難第六百零二章 天不遂人願第九百八十八章 反擊惡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內亂平定第三百一十七章 內心崩潰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鵬北行第一百零七章 風雪麗人行第二百四十章 芳心如迷第五十三章 屠殺契丹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