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巡檢天下

如今天下兵權四分在定北軍,兩分在牧天狼,一分在卓城內外,餘下散與大甘各處,只要定北軍和牧天狼不亂,此事可成。

大甘地廣,鞭長莫及之地難免有人擁兵自重,成諸侯割據之勢,自立爲王,一旦心懷不軌,其禍必烈。

倘若天下兵權歸一,則國治可行,國威昭顯,皇命所至,各方諸侯和異域他國莫有異動,可得四境平安。”

“其二呢?”萬隆帝目光閃動,追問道。

“其二爲佈政鹽道,屬關乎國計民生,歷來是稅賦之重,國庫之本。

佈政鹽道之中隱秘最甚,民無此不活,若有民亂,必是借佈政鹽道苛捐雜稅而起。

天下百姓多是善信能忍,倘若能活,當少人謀反,只有無生唯死之際纔會鋌而走險,再者糧草亦是行軍作戰之要,不容輕視。

倘若能肅清佈政鹽道之中貪贓枉法、中飽私囊之輩,監諸事於國法之中,****可安,國可定。”

萬隆帝聽罷已見難色,縱是平日疏於理政,也知曉佈政鹽道自來都是官吏爭搶之所,朝中不少重臣皆有心腹在各州佈政鹽道爲官,皇親國戚亦不例外。

結黨營私比比皆是,竟有些明目張膽的意味,各方權臣較力其中,犬牙交錯,實不亞於洪流惡水,稍有不慎便會葬送其內。

縱然是萬隆帝這樣的一國之君,聽聞此處亦有些有心無力之感。

李落似未所覺,直言接道:“其三爲鐵銅冶煉之業,此乃軍之根本,歷來是官家經略,旁人甚難插手其中,但卻是禍福相依,利在接令迅捷,弊在獨樹一幟,若有腐朽枉法之處,亦不爲外人知曉,甚難察覺,卻也是不可不防。”

萬隆帝點了點頭,嘆了一口氣道:“言之有理。”

“其四爲州府巡檢,治欺上瞞下、魚肉鄉里之輩。爲官者難求清廉如水,但不知天地綱常者不可用。

州府官吏有爲、能爲,則四境歸心,得民心者可得百世基業。州府之中拒不學無術、取巧鑽營之輩,更要阻絕官吏依勢欺人,目無法紀、輕君慢國者可殺,以振朝綱。

府郡官吏需自省其身,非是苦尋官輕民重如何,只要能官民相輔,官爲民,民信官,孰輕孰重已是無傷大雅。”

李落說罷,靜靜的看着萬隆帝。

萬隆帝被李落言出之詞攝去心神,怔怔望着李落,半晌說不出話來,良久才苦笑道:“難道朕的天下已到了這般境地?若是旁人說與朕聽,朕定要治他個危言聳聽、蠱惑君心之罪,但倘若是從樓兒口中說出,朕縱然是不願相信也不得不信了。”

“伯父,玄樓今日之言大逆不道,巡檢一事當初在狄州時我便已有思量,只是不知該如何開口,今日說了,與大甘朝廷並非善時,但與天下,早一刻也是好的。”

“樓兒,你真想這麼做?”

李落淡淡苦笑,道:“伯父,玄樓亦是三思而後言,若說實話,我並不想巡檢天下,此事看似風光不可一世,實則一路險阻,過猶則不及,慎微則無補,與百官爲敵,手握生殺大權,只是那個時候自己的命也不再是自己的了。”

“既然如此,樓兒,你爲何還要做?”

“非是玄樓想做,只是總歸要有人做些難爲卻是當爲之事,玄樓並無它意,伯父待我更勝幾位兄長,天下如何我並未在意,若是這天下是伯父在意的天下,我欲爲之勉力而爲。

恕樓兒狂妄,若是我一日不死,我自當竭力護佑大甘不亡,可是數十年之後李氏宗族會是何般境地,我不曾想過,也不願去想,只求當下力所能及也就是了。”

萬隆帝長長吁了一口氣,嘆道:“難,難,難,此事極難,你可知曉倘若朕授你監國巡檢之權,你是大甘皇子,手中權勢實已在太子之上,便是朕怕也要受你轄制。

那時不單是朝堂州府污吏,只怕宮中也不得安寧,衆口難平,衆心難一,就連朕或許都會與你敵視而立,你何苦如此?”

李落靜靜說道:“伯父,當年你曾有言借我之勢名留青史,玄樓惶恐,倒也欲替聖上爭上一爭賢君之名,莫論生死,但求問心無愧,足矣。”

“玄樓,此事不用朕提醒你也該知道其中厲害,倘若法不容情,牽連必是極廣,朕,你父王,你的幾個皇兄,宮中嬪妃俱要身陷其中,這可真是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啊。”

李落蕭索一笑,輕聲應道:“玄樓知道的,此事將成,於我並無善果,此事敗,我必已是身異處,自玄樓生出此念時,我便已無法再回頭了。”

“若是如此,朕爲何要許你行事?”萬隆帝聲色俱厲責道。

“不爲其他,伯父,你尊爲大甘天子,我是你寵信的大甘皇子,這些事,你我該做的。”李落坦坦蕩蕩的回道,眼神清澈如孩童之時,風輕雲淡處仿若方纔所言與己無關一般,寧靜平和,不爲喜,不意驚,溫潤如山間一石一木,一花一葉,雖無驚豔,卻隨着日月境遷,亙古而存。

萬隆帝閉上眼睛,喃喃問道:“成敗幾許?”

“若是定北軍固穩,玄樓有七成把握。”

“七成把握?少了些。”萬隆帝低吟道。

李落雙眉一展,輕輕回道:“伯父,若是事難爲,朝夕不安,我自會了結此事,伯父當機則斷便可。”

萬隆帝猛然睜開眼睛,死死盯着李落,萬隆帝固然疏懶朝政,但絕非蠢笨之人,李落話中之意已是言明,倘若有一日朝臣掣肘,國已難定之時,便由萬隆帝殺了李落了斷巡檢之事。

萬隆帝嘴角微微抽搐,澀聲說道:“原來你早就心存死志了。”

李落朗聲笑道:“玄樓這顆大好頭顱是還要在肩上好些日子呢。”

萬隆帝沉吟無語,李落亦不再多言,靜靜望着萬隆帝。

日已漸高,透過窗帷照了進來,靜靜的悄悄的移往李落和萬隆帝二人。

八百四十四章 鬼船傳聞第四百七十五章 監國之實第八百六十九章 護短的王爺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三種可能第三百四十七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三十一章 石昭楊昭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打劫還是買水第一章 宮中少年第三百二十章 良辰美景第一百八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瘦小的身影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往生醉第二千零七十一章 殺身成仁第六百八十一章 宮中綁匪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上古寶劍驚蟄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逐出澗北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湖人士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金口玉言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江湖七美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血祭上古魔神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子母劍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漱家主母第一百一十八章 祖山聖引 第二更求訂閱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鬍子叔叔不見了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分兵十三營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猜到結局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公孫家的蜈蚣鞭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遺忘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十個我第三十六章 問心路上(3)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刀對劍第二千零三十一章 小心地下第五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切磋一二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別再跟着第八百二十一章 古樹異變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池家第八百九十二章 局外之局第二百四十章 藏龍臥虎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了不得的東西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陰雨天第八十四章 市井潑婦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三生道長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沉沙暗道第五百五十九章 遲恐生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場比試第五章 中秋佳節第八百九十一章 壓回卓城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請自來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如何才肯放人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天口教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只爲活下去第五百五十六章 互換人質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別再跟着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瑤庭大軍退去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劫營第三百四十一章 九十兩場第六百九十二章 冰心訣第三百七十四章 秋意漸濃第七章 星宿濺血第一千 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言姑娘第四百一十二章 又一年關第七百一十二章 寵壞的糖糖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落鳳坡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和親的人選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地底下的城池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牧州事變第二百七十章 破綻有五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西域聯軍壓境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槐南一夢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大甘卓州人氏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幕後之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墳坑裡的屍首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去牧州第三百三十三章 朝中靠山第五百二十八章 潛入海島第二千零五十五章 再等一天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桑海第六百七十六章 暗中保護第二千零六十六章 百鬼夜行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古墓中的石室第二百四十九章 黑水傳言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蠶絲好吃麼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湊什麼熱鬧第二十六章 三十三樓(1)第七百二十六章 千城千面第二百一十七章 狄帥辭別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尋覓東海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可憐的七彩小花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卓城重逢第三百三十一章 石昭楊昭第三百八十六章 嬌軀發熱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雙瞳第一百一十二章 比試騎術第五百五十一章 目生雙瞳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不祥的預感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愚不可及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化爲灰燼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尋覓東海第六百六十六章 認出靈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