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奉旨西征(1)

過了七日,宮中傳出了一條更使人震驚的消息,李落以落冠之齡,被賜封了輔國大將軍,領西府經略使,三日後萬隆帝在定天台點兵,雄兵十萬,出戰西府,一平亂賊。樞密院參知一職正式由宗伯楊萬里出任。

當日朝堂,萬隆帝上來第一件事就是宣了此旨,一時衆臣盡皆譁然,就連淳親王都沒有想到,驚在當場。

餘下羣臣紛紛議論,加之之前城中的流言,全都暗自嘲弄李承燁不知輕重,懇求萬隆帝收回御旨。

西府經略一職事關重大,還有徵西使狄傑在,若一時處理不當,兵敗事小,倘若讓西戎得了空子,攻破大甘防線。

這可是震動王朝的大事了,更有一名御史御前血諫,哭訴不休,卻不想惹得萬隆帝大怒,命人將御史拖出去,打了四十大板,已是奄奄一息,衆臣這才止了喧譁。

回頭四望,卻發現除了淳親王外,還有新任都騎統領牧王李承文,太傅凌疏桐和冢宰章榮政都是一言不發,這才醒悟此事非只是萬隆帝一時興起,忙不倏的垂首站下,不敢言語。

楊萬里等明識之人雖是暗歎,不過見萬隆帝主意已定,餘下二公也不反對,便知事已成定局,只好退而求其次,挑選一個穩重的監軍,輔佐李落。

淳親王堂兄懷王李承越在朝中領了上大夫的虛職,一直沒擔過要職,見狀趕忙毛遂自薦,出任西征大軍的監軍。

這懷王也以爲是萬隆帝和淳親王給李落謀的一份差事,只是到西府轉轉,再隨便找些人充數是西府亂軍,回來後自是能享盡榮華富貴,也想跟着去分一杯羹。

萬隆帝見是自家人,竟也沒有多想,應了下來,此語一出,就連淳親王都皺眉不止,楊萬里便第一個站出來,婉言不妥,望皇上三思,謹言派一個善戰懂兵之人輔佐李落,以懷王的人品才學都無法當此大任。

話音剛落,萬隆帝略微思量,懷王見此,慌忙大表忠心,定能勝任監軍一職,自也不忘說着祖上對大甘的赫赫功勞。

萬隆帝心軟,不理宗伯力諫,準了懷王的奏請,言道萬事須和李落商量,李承越大喜,滿口應下,心中盤算着以後怎麼找宗伯的麻煩。

李承燁本欲出言反對,不知怎地,竟然出奇的沒有出聲,就連李承燁自己都覺得吃驚,太傅,冢宰和牧王見淳親王沒有反駁,猜測或有定議,也沒有反對,監軍要職就這麼莫名其妙的落到懷王李承越的頭上。

朝堂之上人人默然,怎也想不到此次西征竟然如此兒戲,只餘下神情激憤的宗伯和數位忠君明臣以及意氣風發的懷王李承越。

隨後樞密院參知一事,羣臣爭執卻比李落領軍西征更激烈,數位重臣各有人選力薦,一時爭的不可開交,近半個時辰也無結果。

萬隆帝哈欠連連,大手一揮,着宗伯楊萬里正式接任樞密院參知一職,也不等重臣異議,便下了聖旨,匆匆退朝離開。

楊萬里素有才名威望,不比李落,朝中大臣見此,不論心中喜憎,都紛紛上前恭賀,懷王更是接連高聲恭維,一點看不出適才楊萬里反對自己出任監軍是的狠色。

朝中聖旨一下,宗伯楊萬里任樞密院參知一職未起波瀾。

只是李落貴爲輔國大將軍,領軍西征一事在城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一石激起千層浪,再加上懷王李承越任了監軍一職,更是羣情激奮,街前巷口人人談論,莫不大罵朝廷無能失察,任用無才無德之人,自然有很多人掩不住話間的羨慕和嫉妒,卻也寒了不少立志報效朝廷的才子遊俠的心思。

才子雲集的茶樓書社和遊俠勇士的武堂劍閣便沒斷了談論,莫不是在議論此次徵西之事,皆都嘆息大甘氣數,世事造化無常,難得皇帝興出征西的念頭來,卻最後成了王孫公子的名利場。

不知何人應情做了一首詩,剎間就傳遍了卓城上下:

十年書生寒窗苦,百載俠客聞雞舞;

欲效武侯天狼射,莫爲豎子憑欄語。

聖旨剛下最頭疼的當屬新任的樞密院參知,城中人心浮動,流言四起,楊萬里忙的焦頭爛額,又不願像前任般動輒定人生死罪責,費了好大的氣力才和府尹將城中的流言壓了下去,心中也是極爲不滿萬隆帝如此草率,用人唯親。

李落倒很是平淡,無喜無憂,聽到王府下人報傳,也只是淡淡的應了一聲,稍稍問了幾句,揮手讓下人退下。

溯雪暗暗神傷,一想到李落要出征西府,心裡便不是滋味,卻又說不上來是什麼感覺,只是覺得似乎要失去什麼東西。

就是往日李落肆意放縱時,自己也從未有過這樣的感覺,神情恍惚,泡茶時一不小心將水全倒在自己手上,疼的溯雪大叫一聲,茶壺應聲而落,碎在地上,驚醒正在發呆的李落。

李落忙上前查看,手盡燙的發紅發腫,李落皺眉,叫來下人去西房取些治燒傷燙傷的膏藥,拉過溯雪坐下,用手輕輕的拂過溯雪燙傷的手指,溯雪臉上發燙,低着頭不敢擡眼。

突然覺得一絲清涼的氣息沿着李落的手指傳了過來,極其受用,禁不住微微呻吟出來,隨即臉色通紅,偷偷看了李落一眼,卻見李落正滿眼笑意的看着自己,溯雪大窘,將頭深深埋下。

過了片刻,溯雪便覺着手上已經沒有那麼疼了,道了一聲謝,將手抽了回來,李落嗯了一聲,起身倚在門欄上,溯雪問道:“公子,你在想什麼呢?”

過了好一會,才聽得李落緩緩說道:“我在想,父王爲何在朝中不阻我西征,也不阻懷王任監軍一職。”

“那公子可想到答案了?”

李落轉身,輕語道:“想到了,但願是我錯了。”

“啊。”溯雪奇道,細看時,李落卻又轉過臉朝向屋外,久久也沒有回首。

萬隆帝授意朝中諸臣籌備西征一事,只是行軍遣將,兵馬錢糧一應事物卻都大張旗鼓,沒有半分隱密之意。

西征大軍還未入城,在朝中,行軍主帥和麾下各將已經是耳熟能詳,有識之士莫不搖頭嘆息,這半點也不像出征,宛如是要去打秋獵。

如此動靜,兵未至,西戎早就有了對策防備,而今這番舉動,更惹得西戎不滿,也不知道狄傑能否撐過這段時間,匯合西征大軍;等到這西征大軍到了,天已入冬,更是不利久戰,怕是兩軍尚未相接,這西征軍就得損傷近半。

如此一來更增了衆人所想,萬隆帝只是讓李落去西府換一身軍功說辭罷了,不過爲了豎子的一絲名聲,就讓十萬大軍白白奔忙一趟,勞命傷財。

更有人惡語李落怕是出身不甚乾淨,與這萬隆帝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如若不然,怎能任由李落這番胡亂折騰,就算是皇宮之內,也是流言不斷。

一衆皇子和宮中嬪妃紛紛諫言,萬隆帝卻依舊如此,惹得衆人嫉恨不已,李落也是不勝其擾,暗自苦笑。

此次徵西大軍,過半是由太祖起兵的幽州徵調,此處本是淳親王李承燁構築的第二道北線,卻不知爲何讓萬隆帝撤了下來,編入今次的西征大軍中,另有近三萬人是比幽州更靠北的牧州都督呼察賜的遊騎兵。

呼察賜本是科庫族人,雄踞牧州,民風勇悍尚武,在太祖起兵時,立過汗馬功勞,長勝十將中的風將呼察孤雁就是科庫族人。

之後待大甘平定,這呼察家便世代居於牧州,守着大甘的北方門戶,只是近年朝廷積弱,朝中有人怕呼察賜做反,便強徵了科庫族近半的騎兵,卻無處可用,也無人敢用,便隨意找了個護衛卓城的藉口安置在了昆江以北的秦州。

已是過了四年,此次西征一併併入軍中。

軍中主將,除了大將軍李落和監軍李承越外,幽州部由雲麾將軍劉策,宣威將軍石沖和明威將軍鄺立轍所率,牧州部由忠武將軍呼察靖所率,徵西大軍主要由這兩支組成,餘下之數便在周邊州郡抽調了一些,湊足十萬之衆。

徵西大軍之中除了劉策有些才名外,其餘數將都是以勇武聞名,尤其是這忠武將軍呼察靖,更有萬夫難敵之名,相傳倨傲,目中無人。

劉策其人雖有才名,只是從未受朝廷重用,手握雄兵,卻只是閒置,到現在還只是個雲麾將軍。

卓城軍中同僚盡言此人心胸頗爲狹窄,無容人之量,這才一直擱置至今,其麾下的宣威將軍石沖和明威將軍鄺立轍也是以武力成名。

外人看來這西征大軍兵強馬壯,只是內裡卻是破綻百出,駕馭不當,徵西大軍只會四分五裂,許多人只求着大軍能平安歸來便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萬隆帝親自操點兵馬錢糧,極是神速,冢宰章榮政此次出奇的沒有剋扣,令行上下極爲通暢,惹得有心人暗罵不已,若是往日西征也有這番作爲,西府當也不會像現在這樣苦苦支撐。

徵軍令在月前便送了出去,牧州遊騎離得不遠,下旨之日已在昆江江邊集結,而幽州部先頭騎兵也已經日夜兼程趕到了卓州,餘下大軍也在路上了。

如此行軍,倒是讓楊萬里虛驚一場,樞密院報來急件,兩軍私動,楊萬里大驚,疑爲宮變殘黨,忙入宮面聖,萬隆帝已然知曉,賣了個關子,只讓楊萬里等着,原心中早已有意徵西,至於內中始末原由,楊萬里便不得而知了。

聖旨剛下不久,來淳親王府拜會的人絡繹不絕,紛紛前來恭賀淳親王和這位卓城新貴,王府衆人喜憂參半,李落和淳親王府名聲驟響,只是背地裡誹謗之人卻比恭維之人更多,就連深悉內情的李承燁和幾位王妃也極是疑慮。

李落雖說平了宮變,但這行軍打仗還是首次,萬隆帝便壓下如此重的籌碼,就連李承燁自己也極爲擔心,和李落說起幾次,李落反倒不甚在意,李承燁暗怒李落不知好歹輕重,只是萬隆帝一意如此,自己也不好說什麼,漸也相信萬隆帝僅是要李落去西府走一遭罷了。

洛氏又是擔憂,又是高興,這些天哭哭笑笑倒是讓李落一頓好勸。

第二百一十一章 紮別怕了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再見和庫爾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貢酒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天字號殺手第二百六十一章 人劍合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情人之毒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草海大營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雙龍抱珠圖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愛與恨第四百八十七章 書中暗文第二百三十六章 木括寶藏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別有目的的少年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埋屍地第二百二十六章 只爲救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衝撞王爺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玉清真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馬賊首領第五百三十二章 救出難民第四百七十三章 素雨小築第七百四十八章 一片死氣第四百九十一章 柵門內外第三百二十六章 官府鷹犬第二百六十七章 情人之毒第二百一十八章 相約卓州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術營小川第二十七章 三十三樓(2)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了不得的東西第二千零一十三章 草海武尊第七百八十七章 一牆之隔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局棋中最大的變數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再去摩朗灘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金口玉言第三百六十一章 聖上震怒第七百三十一章 冒犯皇威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進退維谷第二千零三十六章 流沙第九百零四章 上好酒席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平安號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兩隻老狐狸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蒙厥國師的弟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中刺客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玉露瓶第八百六十八章 宋家公子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五族第八百二十三章 三年之期第九百六十四章 歇腳小店第一百一十三章 初入朔夕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甘皇子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拜訪太叔府第一百二十八章 強行扣留第七百一十一章 唐家小姐第五百七十六章 夜霜鎮第五百九十七章 激怒宮主第二百四十五章 沙鬼傳言第六百九十二章 冰心訣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槐南一夢第二千零一十章 認得他麼第九百三十五章 何家長槍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被算計的王爺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與王爺無關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另有打算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天下第一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攪局的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子母劍第四百四十七章 終朝心法第八百七十三章 縱橫刀法第九百零一章 刀劍相爭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離弦無聲第五百七十八章 金蟾丹液第三百七十三章 楊家小姐第八百七十七章 有人劫法場第一百七十八章 輕敵之過第四百五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世外桃源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三軍兵合一處第四百八十五章 恨離別第五百七十三章 神秘女子第一千零五章 狂鷹對太叔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第二千零七章 六月飛雪第一千零一十章 天籟琴音第六百七十二章 來者何人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隨我走一趟第六十二章 監軍營帳第二百九十五章 你是姑娘第六百二十七章 三百萬兩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紅色地下暗河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心中所懼第六百七十五章 柔月投河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多了一個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遭遇風暴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偷衣服第五百三十六章 等來聖旨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王之妻第二千零一十八章 老藤第二百七十八章 上輩恩怨第四百六十六章 再見柔月第六百八十五章 去而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