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紮別之死

隨後在朝中還沒有傳來停戰的聖旨之前,繼而興兵,與拜火大軍交戰於平沙河河畔,三戰三捷,險些盡殲拜火全軍。

這一戰殺的西域風雲失色,牧天狼諸將的再次名揚西域,尤以雲無雁和呼察靖爲最,餘下衆將遲立、赫連城弦、武塔、時危、周臨寒幾人也聲名鵲起,寒了西域諸國的心,驚了心懷不軌之輩的膽。

此戰過罷,穆宗率領拜火殘軍倉皇逃回映兒臺,一面昭告天下,責斥大甘不守盟約,另一面求和的使者沒晚過回蒙多少,前後腳趕往卓城議和,生恐落得和回蒙一個下場,王城不保。

此役,前後數月,朝野震驚,牧天狼底蘊這才顯露於世人面前,而這其中還藏有一個深居簡出的蒼洱侯沈向東。至於棲身卓城的絕世妖孽殷莫淮,除了寥寥幾人之外,世人多不知曉,就連萬隆帝和諸如楊萬里、章榮政這樣的巡檢司重臣,算是李落的心腹也不知道牧天狼中還有這麼一個人物,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西域一戰,不能說不險,只是紮別死的蹊蹺,而牧天狼又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攻破了回蒙拜火。若說根源,除了牧天狼勇力無雙之外,紮別的死纔是這一切的源頭。大甘朝堂尚且一頭霧水,還有重臣妄議什麼天佑大甘云云,讓回蒙主帥死的這麼巧,卻不知道此刻在牧天狼大營之中,李緣夕正自擦拭着鋒利的匕首,擡頭望着萬里之外的草海。

這一次,萬隆帝沒有讓牧天狼諸將失望,不論回蒙拜火的使者在卓城使出多大的力氣奔走,萬隆帝也沒有輕易命牧天狼退兵,而是着令朝中百官以太師狄傑爲首,好好琢磨琢磨西域戰事該如何收場,謀取最大的利益。

原本收了回蒙拜火好處的諫官也不敢說話了,只要眼睛沒瞎,大約都能看出來這一次萬隆帝動了真怒,要讓西域諸國嚐嚐苦頭,做趁火打劫的事,也有可能會引火燒身。

至於牧天狼諸將,萬隆帝着令樞密院飛鳥傳書,聖諭倒是簡單的很,是打是退,你們和狄卿自己看着辦!

聖旨的口氣便是和李落說話時一般無二,萬隆帝愛屋及烏,確是將牧天狼諸將當成了李落,讓雲無雁着實受寵若驚,比起一紙天下第一的讚譽,這道聖旨更讓軍中諸將動容。

沒過多久,回鏨的使者也到了卓城。

西域一戰,回鏨並沒有插足其中,而且這些年回鏨和牧天狼尚算融洽。回鏨背後有蒙厥撐腰,守成有餘,進取不足。這些年回鏨和大甘在狄州和天水州開了幾處商阜,一向本分,不願生事,亦沒有因爲和蒙厥的關係而興兵南下。李落雖有戒備,對回鏨倒是尊敬有加,這一次當着蒙厥南侵的時候,回鏨仍能派遣使者去往卓城,很是難得。大甘朝中頗是重視,以國禮相待,與回蒙拜火使者的冷遇實有天淵之別。

聽聞卓城籌措這件事的背後人不是別人,而是當朝皇后,雲妃。

西域戰事對草海諸部似乎並沒有影響,或者說相柳兒根本不在意回蒙拜火能在大甘西府掀起多大的風浪。

西域漸定,只是讓大甘朝廷稍稍鬆了一口氣而已,北府戰事纔剛剛開始。

草海聯軍按部就班,不急不躁,好似不想這麼快就攻到昆江北岸,不過即便如此,也壓得大甘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心裡沉甸甸的透不過氣來。

西域戰事剛剛落罷,朝廷就有不少人奏請萬隆帝,欲將調遣牧天狼應援北府,其中以太傅凌疏桐最是迫切,看似心繫大甘的社稷,實則也怕駐守小市關的凌孤眠出個什麼閃失。如果牧天狼北上,草海聯軍定然不能等閒視之,如此一來,凌孤眠這側的危險會小上不少。

萬隆帝也曾意動,動了心思,實際上也更害怕草海的騎兵渡江殺到城下,只是後來不知怎地卻駁回了中書省的奏章,言道西域局勢剛定,暫且不是退兵的時候,而且牧天狼的動靜,怎麼說先要知會李落一聲纔好。再者遠水難解近渴,如果大甘不能在北府止住頹勢,單憑一個牧天狼多半也是杯水車薪,並沒有倉促間命牧天狼移師北府。

以戰局而論,牧天狼鎮守西府如今看來一定是大材小用了,移師北府並無不可,萬隆帝的理由雖然稍顯牽強,但明面上也說得過去。只不過暗處的得失權衡就未必像擺在面前的這樣,早去晚去,怎麼去都有玄機,畢竟現在定北軍還沒有潰不成軍。

倒是一向膽小怯懦的萬隆帝竟然會不惜卓城安危,命牧天狼按兵不動這件事更讓人吃驚,卓城裡自然免不了有心人的猜測,不知道萬隆帝是瞧出了什麼,或者另有打算。

過了幾日,卓城的權臣王侯暗地裡聽到了一些風聲,阻止萬隆帝調遣牧天狼北上的人竟然來自後宮。能讓萬隆帝回心轉意的人不多,後宮之中敢議朝政,還能打消萬隆帝念頭的人屈指可數。

這個消息半真半假,一時間誰也做不了準,有人以爲是有皇室中人不願李落功高震主,也有人以爲是爲了遏制李落的兵權,更有甚者還有人猜測是有人想讓李落孤軍無援,不過只有通透大甘天下這盤棋局的人才隱隱嗅到一絲詭異的味道,這個人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或許都幫了李落一個忙。

北府戰火紛飛,天南也不太平,李落早已猜到大甘與草海這一戰若勝,嶺南或許還需再蟄伏些日子,若敗,天南必亂。這一戰,就在與草海一戰之後。

大甘卓城的波譎雲詭李落並不知曉,自從縱馬闖出立馬關之後很長時間就再也沒有聽到大甘的消息了。與此同時,草海聯軍的攻勢在李落北上之後明顯緩了一緩,對此李落也不知情。

這一年大甘年關之後,漠北的草海,朝堂沒有密報,也無記載,但仍在草海諸族中卻留下了一筆濃墨。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香豔的見面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鬼市之王第三百四十三章 高手過招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十一隻雲雀第四百八十七章 書中暗文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一明一暗第二千零二十一章 地略奇書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飛鷂軍第二千零六十章 錦囊第三十七章 獄中閒談(1)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三軍兵合一處第五百零二章 小陵關外第一百一十三章 初入朔夕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送入中帳的女子第七百零二章 解開玄機第三百七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九十四章 順流而下第二千零四十一章 機關套機關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韓瑜求見第四百七十七章 恩威並施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白弓池三家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郡主有難第二百八十章 你我兩清第七百五十三章 你是叫天王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羅教主第六百七十章 當年花魁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蘇荼的心事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老家小叔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西域來客第二千零四十一章 機關套機關第六百五十四章 獨闖蛇堂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避雷衣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知情之人第八百五十章 鬼船突現第七十一章 各自領罰第二百二十七章 重塑經脈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方梟雄第六百六十章 賬簿玄機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暗道盡頭第四百二十章 雲妃撫琴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內苑反對第八百七十一章 鬼船所見第七百二十章 羞辱唐家第五百八十一章 早該想到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出口傷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素和族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回府第七百四十二章 與我一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古奇陣第九百六十八章 酸甜苦辣第二百二十八章 術臺之上第八十五章 來者何人第二千零六十五章 不分男女第三百八十二章 處境堪憂第兩千零四章 孩子的父親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化爲灰燼第五百一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二千零五十八章 陷阱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戎埋伏第九章 大羅魔刀(1)第三十四章 問心路上(1)第四百一十五章 其人如何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不願提及的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呆子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自求多福第六百六十四章 拒要解藥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見過何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三招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三生獻寶第七百六十八章 登徒浪子第二千零五十六章 異變突起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火與冰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猩紅中的一抹天藍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衝過去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半開的石門第六十七章 轅門濺血第八百二十七章 害怕哥哥第二千零六十一章 一路向東第一百八十章 斬羌行之第八百六十八章 宋家公子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氣氛詭異第三十八章 獄中閒談(2)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自求多福第九百六十章 谷中軍營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蝴蝶效應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家公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天要亡我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景如畫第一百一十九章 神秘女子 第三更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三章 朝中靠山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不願提及的人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慘絕人寰第一百七十六章 號令大軍第六百八十六章 跳下懸崖第九百二十章 一場機遇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是誰背叛了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靈雀姑娘的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扮作郎中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放火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羅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