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分家,這種大事,肯定要讓李老漢老兩口出面,知道的人知道是韓氏這個大兒媳婦先提出的,不知道的人呢,則是以爲李老漢老兩口腦子抽了纔會如此。
這是要斷絕他們和二兒子之間的聯繫啊。
前段日子,鬧着分家的事兒,李老漢知道已經虧欠了二兒子的,當初二兒子和他沒有鬧掰,他已經足夠慶幸。
後來又是桂丫的事兒,二房沒有退步,也不追究,李老漢知道這是二房最後的底線了,二兒子的脾氣其實大着呢。
再後來,兒子掙了一些銀子,黃氏這老太婆把兒子拉過來問馬車從哪兒來的,那會兒二兒子的態度說有多強硬有多強硬。
李老漢從兒子的態度知道,不能再逼下去了,若是再逼下去,將來兒子可能真的不往來了,除非他和老伴兒死了,否則老二一家估計不會認……
到底是親生兒子,李老漢不想鬧得太僵,所以他纔會訓斥韓氏的不安分。
韓氏挑了挑眉,氣道:“公公,難道兒媳說錯了嗎?這些年沒分家,不管是誰掙到的銀子,都要算在公里,可老二家掙到的銀子都塞進了自己的口袋,兒媳不服,爹爹,您若是這樣縱容老二家,媳婦也要分家。”
韓氏算是看明白了,如今和三房沒分家,虧本的是大房。
當初三房坑了她吞下桂丫這個倒黴女兒家,她認了,誰讓桂丫是她兒子睡的,可是如今下雨,躺在牀無聊,韓氏算了一下,發現不分家,還真是虧了。
首先是,她的孩子都大了,李奕章和李奕淳年紀都不下了,能夠出去掙銀子,李邦也可以出去,三人掙到的銀子必定不少。
而三房不一樣了,三房只有李猛一人能掙銀子,三房的人要麼是女人,要麼是小孩,花的銀子都不少。
加前段日子,崔氏腦子抽風一般,想讓自己的大兒子去學堂。
鄉下人,供一個讀書人,可謂是辛苦無,過得拮据不說,可能還會傾家蕩產……
想到傾家蕩產,供人家的兒子,韓氏不樂意了,這也是她爲啥要鬧分家。
她明知道重新分家,沒希望,但她還是想把三房擠開來,誰讓昨日,她聽說崔氏竟然暗詢問了人家學堂的事兒。
要是三房的兒子真的要去學堂,韓氏必定會忙不迭地分家。
要重新分家只是個幌子,其實最重要的目的,是爲了把三房擠走。
這不,韓氏的話一出,在門口看情況的崔氏拉着李猛進了門,問道:“大嫂是什麼意思?難道是看着我們三房不順眼,想把我們都趕走嗎?我們三房哪裡對不起大房了,這段日子,大嫂的心情不好,我也幫忙做了飯,可如今大嫂扭頭把人趕走,是不是太不記情義了些?”
崔氏忽然造訪,韓氏嚇了一跳,但她也預料到了,依然很強勢地說道:“什麼意思,自然是分家的意思,如今老二一家已經分了出去,按理說分家也算是成了,三房和大房遲早也是要分家的,趕晚還不如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