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唐山後裔

清晨時分,街巷中迴盪着各種各樣的方言,即便是在華僑最爲聚居的新加坡,這裡的華人也說着各種各樣的方言,即便是廣東話亦分成多種方言,但勉強還能夠聽懂一些,可若是廣東人碰到福建人,兩人講話幾乎是”雞同鴨講”一般,這隻使得華僑間的溝通出現了障礙,不過在這幾年,情況多少得到了改變。

無論是新加坡亦或是南洋每一地的華僑學校,都利用校舍開設了夜校,以教授華僑講習國語,加之收音機的普及,使得國語南洋也卻發的普及開來,尤其是每年數以萬計的華僑子弟返回國內上大學,講讀國語更是成爲了青年學生和家人的習慣。

清晨時分,揹着書包的李樹德父母鞠躬請安後,便離開了家門,朝着學校走去,從香樟街走到中正中學,大概要走五分鐘,但他覺得這條路突然拉得很長,混跡在早晨上學的少男少女羣裡使得他覺得乏味而無聊,他今年已經18歲了,他讀書很晚,差不多十歲纔讀書,現在初中甚至還沒有畢業,而他的同班同學不過只有14、5歲。

“在班裡自己就像個傻小子似的!”

李樹德在心底這般嘀咕着,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希望現在回到唐山,然後和鄰居家的二哥一樣,成爲一名軍人,不過現在不打仗了,真是的……

也許應該當一名工人,嗯,進汽車製造廠當一名工人,不過似乎汽車廠都在北方,在廣東並沒有汽車廠……

雖說在他的心裡總是會浮現出唐山、廣東,甚至還有青海的草原、華北的平原等等,一個個關於唐山的地理名詞,但是他卻從沒有回過唐山。

曾經在他的記憶中,唐山似乎就是每年父母祭拜先人的方向,直到他進入華僑學校讀書之後,在國內派來的老師教授下,唐山那個模糊地方,纔在他的腦海中清晰起來。

現在與過去不同,過去的華僑學校,大都是由僑民集資、捐款創辦,唐山除去派遣部分教師外,並沒有給予多少資金上的支持,而現在華僑學校卻得到中華教育基金會的資助,每年高達三四千萬元的資助,僅在南洋各地,現在就開設了多達九千餘座華僑學校,而中正中學則是其中之一。

因爲海外華人均具中國國籍,屬中國僑民,所辦學校依歸中國學制和管理,與其它的僑校一樣,中正中學半數老師是受教育部派遣,他們使用的教材亦是國內的教材,也正是在那些老師的教授中,李樹德心中的唐山才變得越發的直觀起來。

在離學校還有幾十米的時候,李樹德看到不時有學生進入的校門兩側的八個標準。”民族”、”國家”、”政府”、”領袖”當然還有校門處鋼製門廊上醒目的”青天白日徽”,這一切都在表明這是一座標準的華僑學校,在南洋幾乎每一座華僑學校都是如此。

“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炎黃世胄,東亞稱雄。毋自暴自棄,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進大同。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守成不易……”

上午八點,伴着學校樂隊演奏的《國旗歌》旋律,中正中學的近千名師生或是右手撫心或是行着軍禮目視着緩緩升起的國旗,唱着國旗歌,站在後排的李樹德自然也不例外

“莫徒務近功。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

在升旗儀式完成之後,李樹德看到校長走到前排的宣講臺上,依如往日一般,他首先對所有的師生加以勉勵,在校長的講話中,李樹德的雙眼卻望着隨風飄揚的國旗,那面國旗無論是在國內亦或是南洋早已經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不僅是中國的象徵,同樣也是中華民族主義的象徵,看着那面國旗,他的腦海中所浮現出來的畫面卻是戰爭電影或記錄片中在硝煙瀰漫戰場上飄揚的國旗。

“中國國民政府乃是……”

就在李樹德的思緒隨着國旗飄遠的時候,突然,身邊同學們的宣誓聲音將他的心神喚了回來,他連忙和其它的同學一樣,大聲宣誓。

“中國國內四萬萬七千萬同胞及兩千萬僑胞共同依賴之唯一政府,中國最高領袖,”

響亮的誓言隨着少年們稚嫩的話聲,在學校操場上回蕩着,穿着一身未着軍銜軍裝的王德陽同樣隨着學生們一同宣誓,

“……委員長乃是中國國內四萬萬七千萬同胞及兩千萬僑胞共同擁戴之唯一領袖,國民政府之主張,即中國全國人民之主張,……委員長之意志,即全國國民之意志,餘以此誓,宣誓效忠民族、效忠國家、效忠政府、效忠領袖!”

在宣誓的過程中,他的眼睛掃視着臺下的這些青年學生,他們的神情莊嚴且肅穆,他深知這種宣誓是華僑學校的所特有的。在南洋,或許生活着歐洲人、印度人以及阿拉伯人等龐大的移民羣體,但是他們的與祖國的關係卻遠不像華僑那般,狂熱的認同唐山,這種狂熱的認同,在過去的十幾年間發生着一些變化,曾幾何時,華僑只是強調中國需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而在”抗戰軍興”時,華僑則普遍的認爲服從統一領袖的必須,即便是在現在,亦未曾改變這一點。

當然,更爲重要的一點,恐怕還是國民政府對南洋華僑民族主義教化,自國府定都南京以後,先後頒佈了50餘項僑民教育的政策和法規,規範海外僑教,其中關鍵是將國內教育宗旨作爲海外華僑教育的宗旨,要求海外僑校的管理、備案等方式與國內學校相同,由此使華僑教育成爲中國的國民教育,在”抗戰軍興”之後,無論是南京的教育部亦或是華北的教育復興委員會,更是進一步加強了海外僑教,雙方都派出了大量教師,並提供了大量經費支持僑教。

不過,作爲僑校的軍事教官,王德陽卻知道,深受僑教影響的華僑學生,其認同傾向,不僅僅指向中國,而且指向以三,民主義爲建國理念的國民政府,而華北輸出的”國家至上”國家主義觀點,同樣也在這裡同這一觀念完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契和。

就像現在的”南洋國民黨”一樣,南洋國民黨並不僅僅是三民主義的信徒,他們的理念實際上融合了三,民主義與國家至上的國家主義,在這一點上,到是和”國家運動聯盟”相同,而南洋國民黨的黨員,亦可能會是國民黨南洋分部黨員,亦也可能是國家運動聯盟南洋分部的黨員

想到這裡,王德陽的脣角微微一揚,臉上流露出一絲笑容,作爲國家運動聯盟的一員,他深知與國民黨兩者並沒有真正意義的主義之爭,有的只是政治理念上的分歧罷了,或許,也只有在南洋,兩黨的理念才能真正的融匯,在這裡,至少雙方沒有政治上的競爭,反而進行充分合作,以配合領事館爭取華僑權力,就像華僑學校的教師派遣、教材運入以及軍訓使用訓練槍械的權力,無不是各方竭力配合努力爭取的結果。

在升旗儀式結束的時候,李樹德看着於操場邊,似有所思的教官,他深吸一口氣,然後朝着老師走了過去。

“教官!”

立正,行軍禮,這是面對軍事教官的不同,見普通老師只需行鞠躬禮。

“嗯,有什麼事,李樹德!”

作爲學校中唯一的一名軍事教官,王德陽和校長一樣,能夠叫出學校中的407名學生的姓名,甚至知道他們的愛好,而李樹德在軍事訓練中的表現一直都非常出色,也正因如此,他纔會關注他,甚至準備在他初中畢後,推薦他前往保定軍事學院受訓。

“教官,我……”

語間帶着些猶豫,李樹德好不容易纔開口說道。

“我不想再讀初中了!”

“怎麼想退學?”

盯着面前的少年,王德陽的目中滿是詫異之色。

“雖說義務教育只有6年,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話,至少需要讀完初中,這樣的話,將來你才你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勸說着少年,王德陽的心底略覺有些無奈,在中國義務教育只有6年,是否讀中學完全基於自願,而在南洋,即便是小學亦基於自願,國內實施的強迫教育不能在南洋實施,因爲沒有法律保障,因此只能通過遊說的方式,勸說華僑家庭將子女都送進學校讀書。

“教官,我不是不想讀書,而是……”

話語稍稍一頓,李樹德的視線不由的投向旗杆上的國旗,神情中盡是依戀之狀。

“我想,我想回唐山讀書,以我的成績,大學,我肯定考不上的,不過,我想,我想進技術學校應該沒問題吧,也許,這樣能說服阿爸給我買張船票,我想回唐山,去看看長江有多美,看看黃河有多麼的壯麗,還想,還想……”

一個少年人的夢想,看起來只是那麼的簡單,可任誰都知道,這種可能性並不大,除非他能考上大學,或者自費回到唐山,否則,也許,他們終其一生都不能回到唐山,少年雙眸中的期盼看在王德陽的眼中,只讓他整個人陷入了思索之中,或許,對於李樹德,他可以推薦他去保定接受培訓,到時自然有邊防軍司令部爲其支付船票,但是,在南洋卻有數百萬僑民子弟,他們的心中未嘗沒有回到唐山看看的心思,他們又如何回到唐山呢?比奇提示:如何快速搜自己要找的書籍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163章 白崇禧的節日第82章 行伍之基第293章 人生的選擇第1246章 貝加爾湖垂釣第111章 空軍幼年學校第816章 大歷史的前夜第76章 陪陪家人吧第379章 國之國民第1078章 遼陽之戰(六)第197章 關東軍部誓雪恥第1170章 王朝末日第261章 奇兵第305章 新家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61章 中意工廠第218章 南京之戰(六)第251章 天皇之憂第1083章 光復第1233章 建設新日本第37章 他日希望今日墟第48章 落難鳳凰不如雞第1040章 魏德邁訪華第1104章 燃燒吧第47章 洋人擠兌人憂慮第149章 熱血沸騰陰謀出第829章 巡洋訓練第61章 中意工廠第105章 廬山談話第270章 心難幹第92章 人得商機心暗冷第7章 市場第282章 論教(下)第400章 答案第785章 太上皇第190章 軍人當有所犧牲第1216章 日本問題第185章 飲鴆止渴第839章 難擇第429章 在柏林第259章 難擇第1242章 終戰之日第90章 運氣第198章 誰能安然入睡眠第66章 軟肋第241章 池魚之禍第315章 機會就在眼前第1095章 相信嗎?第827章 租借談判第291章 如果有一天第304章 聯合第4章 日人之心第244章 夏季攻勢(十三)第46章 不安的新京第169章 夜間行軍誰識君第238章 大師的要求第74章 暗戰第28章 恐嚇第411章 炮兵的革命第164章 最後的強襲第231章 白與紅第778章 試探性的進攻第10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22章 焦切之心第193章 勝利的歡呼第833章 無聲第407章 教育隊第34章 仿古之問遇故人第1069章 行屍走肉第337章 槍會第175章 長山塔下大人物第192章 閥思第54章 瑞雪兆豐年第425章 好事臨門第61章 勝利進軍第196章 看不見與看得見第265章 階段性的勝利第263章 大洋彼岸第785章 太上皇第330章 汪精衛的心思第279章 離開這個鬼地方第61章 勝利進軍第134章 灼熱第442章 衝突第80章 第一張多米諾第214章 南京之戰(三)第1071章 遼陽之戰第8章 天機要事是非多第398章 心爲何用第68章 唐山後裔第408章 決定未來的發明第99章 安然入睡第335章 農業、農村、農民第288章 北方的命運第777章 戰爭第766章 試探第230章 二楊入邯(下)第357章 憂喜交集第57章 東京灣第805章 絕望的掙扎第290章 忠魂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