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變革

終於看清了這片邊境草原美麗的處女地,這可能是中國少有的幾片未經墾殖的草原了,儘管去年公署發佈了草原禁墾令,從而贏得了蒙古牧民的支持,但許多草原依然被開墾了,那種墾殖的“瘡疤”在空中看起來,是那般的刺目。

“蒙古大草原不同於其它地方,草地看似肥沃,可實際上,它的土層很薄,厚者不過六七寸、薄者不過三四寸,下面的都是沙子,一經開墾,那田實際上就是肥寡地貧的沙田,被草原上的風一吹,土吹走了,沙子就冒了出來,然後就出現了沙漠,而在這裡有一種沙田,田裡面都是石子,這些田非常肥沃,每年只要播種,根本就不要施肥拔草,同時也不要灌水,所以也不怕旱,差不多每年都可豐收。據說田裡的石子是防備水份的迅速蒸發,同時更防止泥土被風吹散。不過那些石子,每六十年要加一次,因爲經過六十年,石子逐漸的稀少了。所以那邊有句俗話說:“父親苦煞,兒子富煞,孫子窮煞”,……”

向戰友說道着草原的故事,眼前這美麗的草原美得讓李裕民幾乎窒息,美得讓他不忍再往前踏進一步,眼前是一大片人跡未至、方圓幾十裡的碧綠大盆地。盆地的東方是重重疊疊,一層一波的山浪。盆地的北西南三面,是淺碟狀的寬廣大緩坡,從三面的山樑緩緩而下。草坡像是被騰格里修剪過的草毯,整齊的草毯上還有一條條一片片藍色、白色、黃色、粉色的山花圖案,色條之間散點着其它各色野花,將大片色塊色條,銜接過渡得渾然天成。

在盆地間,上百輛卡車正在展開,李裕民朝着空中的那艘龐大的飛艇看去,龐大的飛機與這漂亮的草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文明與原始的對比是如此的鮮明。

飛艇,這艘艇身標註着“天眼”的大型飛艇,是北方航空通過技術交換,從德國獲得的“興登堡號”飛艇的技術圖紙,借鑑“興登堡號”飛艇建造的巨型飛艇,不過與“興登堡號”那艘堪比毫華遊艇的飛艇不同,這艘飛機卻是一艘用途極爲特殊的飛艇,表面上,它是屬於航空隊,但實際上其卻又接受軍事情報處的管理。

在飛艇的前後兩個艙室,分別有着各自的用途,在尾艙下方的大型整流罩內,裝有一部“雷達”,實際上,這正是它最初的用途“提供空中雷達預警”,根據雷達的使用經驗,防空司令部進行認真分析之後,認爲將雷達裝上飛機佈置於天空,其將最大限度的減少盲區的存在,裝雷達裝在飛機上?這對於北方公司而言無疑於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儘管通過多次試驗,物理研究所成功的將雷達小型化,並佈置於“y2”運輸機上,但數十公里的有效預警距離,並不能滿足戰場上的需要。

更遠的預警距離需要更大的雷達,而大型雷達則需要大型飛機,但裝數十噸重的雷達裝在飛機上,顯然不太現實,最終北方航空選擇了飛艇,相比于飛機,飛艇的體積更爲龐大,而且滯空時間可以長達數十個小時,甚至上百個小時,爲了解決大型飛艇的技術問題,航空研究所選擇了同德國進行合作,從而製造了這艘“---a型飛艇”。

在其成功試飛後,軍事情報處亦看到了飛艇的潛力,面對加裝雷達後剩餘的十數噸“有效噸位”,軍事情報外選擇在駕駛艙後方的前艙設置“電子偵聽站”,用於對戰場電子信號進行偵測,不僅可對敵軍指揮所位置進行偵測,而更爲重要的一點是,可以截獲更多的戰場上信息,對其進行破解,從而有效的掌握其動向,如有必要的話,亦可實施定向的電子強波干擾,以壓制對方的通訊——這一技術,山東攻勢時曾進行過試驗。

這是“天眼”第一次飛離邯彰,表面上“天眼”不過只是一艘飛艇,但實際上,配置部隊卻高達近三千人,無論是它的指揮官,亦或是士兵,或許全感慨於這支部隊即便是一個一等兵也是中學生,但誰也沒有想到——這是世界上第一支電子站部隊。

在浮空基地開始設立的同時,飛艇已經緩緩的升至千米高空,艇內的設備操作人員亦開始對各類電子設備進行最後的調試,而在盆內地,一條簡易的野戰跑道上,四架“y一2”運輸機及十二架戰鬥機停於跑道邊,這些戰鬥機是飛艇的保護部隊,至於那四架運輸機則是電子干擾機,它們可以在戰場上,針對敵軍的電臺波斷實施強波斷干擾。

“噠……”

幾乎是在電臺剛一調至對應的波斷——前線電臺部隊測得的蘇軍通訊波斷內,自動收報機便立即響了起來,指寬的電報條文隨之吐出,這些電報條文都是經過加密的,在電報接收的同時,一名軍官走到收報機前,他拿着電報條文,仔細看了一下,在確定是蘇軍一級軍事密電的規則後,立即對旁機命令道。

“立即將電報進行雙重加密,發往“黑室”。”

黑室是調查局與軍事情報處共享的“無線電活動中心”的別稱,那裡將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蘇軍的電報加以破譯,再由參謀部針對這一情報作出相應的反應,在“夏季攻勢”時,通過對日軍密電的破譯,六戰區參謀部對日軍情報的掌握,甚至不遜於北平的日軍司令部。

在戰爭中,情報的準確性直接關係到戰役的勝負,而無論敵我雙方參謀人員在制定計劃時,無不是根據業已掌握的情報,有針對性的制定並修整着計劃,當華北集羣與蘇蒙軍的視線都盯上達裡岡愛的時候,遠在北平城內鐵獅子衚衕的作戰地圖室內,一個大型沙盤上,卻清楚的標註着一面又一面紅色或藍色的旗幟。

“目前,集結於達裡岡愛地區的蘇軍爲第57特別軍,即駐蒙蘇軍,其主力經數次增援後,爲第57、第82以及第152步兵師,配屬炮兵第185團……”

“受限於交通原因,蘇蒙軍動用超過3000輛卡車,日夜不停的向前線地區運輸各種戰爭物資,儘管航空隊攻擊機部隊已盡最大努力攻擊其運輸部隊,但蘇蒙軍仍然採用晝伏夜出的方式,將超過一萬噸軍需物資運往前線,目前可以預見是,隨着朱可夫抵達前線後,蘇蒙軍將編成一支具有獨立作戰職能的多兵種混成集團,預計蘇蒙軍在未來四個月內兵力將達到十萬人以上……”

在參謀官們提及朱可夫時,管明棠的眉頭微微一跳,歷史在這裡發生了偏差,在停戰後,面對日本的挑釁,蘇聯主動在邊界問題上作出了讓步,而在達裡岡愛問題上,他們卻選擇了另一種方式解決——戰爭。

但,這正是自己所需要的,與另一個時空的諾門坎一樣,那但大名鼎鼎的朱可夫依然成爲了蘇蒙軍的指揮,現在的蘇軍經過數年的大清洗之後,優秀的職業軍官幾乎被清洗而空,正是戰鬥力最爲低下的時期,這意味着,至少在中高層的戰役指揮能力上,蘇軍與華北集羣是半斤八兩的水平,誰也不比誰強多少,至於朱可夫,嗯,自己還有……將視線投向楊傑,“耿光,你覺得呢?現在,我們是應該主動出擊,還是……”

不待管明棠把話說完,楊傑的眉頭一揚,吐出一句話。

“等下去!”

等下去!

等蘇聯進一步增兵!

這是楊傑制定的計劃。

“根據我們破譯的蘇方電報,朱可夫在抵達前線當天,發往莫斯科的電報中,不僅指出了他的基本戰術,同樣也提出他的要求——增援更多的部隊、飛機以及戰車,在朱可夫看來遼闊的蒙古大草原,或許是最適合戰車的天然戰場,這一點,我們能看到,朱可夫自然也能看到……”

站在沙盤地圖,楊傑指着沙盤上的ll面旗幟說道。

“目前,我們在前沿佈置了4個師,包括一個裝甲師,而後方預備隊有3個步兵師、三個裝甲旅,在兵力以及裝甲力量上,我軍佔有絕對優勢,且又擁有制空權,可以預見的一點是,出於謹慎,在增援兵力未到達到前,朱可夫絕不會冒險對我軍縱深實施進攻,而現在若是我軍主動進攻的話,那麼根本無法對蘇蒙形成致命性的打擊,這無疑違背了我軍的戰役目標,再則,現在蘇蒙軍所有的軍需物資都需要經由上千公里簡易公路運往前線,三倍於我軍補給線距離,如此遠距離的公路後勤保障,本身就存在諸多問題,蘇蒙軍集結兵力越多,後勤壓力欲大,因此,我認爲,相比於倉促實施進攻,拉長我軍後勤保障線,應該等待蘇蒙軍進一步加強兵力,最好……”

話聲稍微一沉,楊傑的臉上擠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容。

“把戰事拖至冬天,屆時,天氣將是蘇蒙軍最大的敵人,而我工程兵部隊亦需要4至5個月的時間,用於修建戰時鐵路,所以,現在應將戰鬥控制在前線局勢試探性衝突的範圍內……”。)

第1079章 遼陽之戰(七)第61章 中意工廠第1236章 遠方的誘惑第385章 風雲突變第342章 新政之難第302章 叮囑第1083章 光復第100章 是梟是雄誰人知第770章 母與子第164章 最後的強襲第1085章 浮想聯翩第283章 阿里巴巴的寶藏第250章 東京的客人第220章 上海的爭執 ...第1221章 歸國第309章 硅晶時代第836章 陰影中的人第206章 南京大疏散第1156章 着眼未來第1224章 故士故城第1092章 華盛頓的驚訝第1242章 終戰之日第428章 秘會第1181章 地獄(下)第89章 戰場故地觀廠行第363章 北方第1章 追夢人第79章 找到他們第61章 勝利進軍第827章 租借談判第297章 創造機會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380章 愛就愛的狂熱第416章 魔鬼的抉擇第243章 夏季攻勢(十二)第372章 一地之困第785章 太上皇第411章 炮兵的革命第150章 他人陰謀奈我何第290章 溫牀第1076章 遼陽之戰(四)第49章 行善可需他人報第284章 時代前沿第431章 藍色的天空第174章 局勢之變第1257章 未來的伏筆第1208章 蘇俄,印度第414章 走向海洋第1133章 帝國末日第123章 平城暗戰驟然生第244章 夏季攻勢(十三)第268章 上坡最難下坡時第31章 個人私利重於國第129章 拓財謀新專家談第307章 “小發明”第38章 世人只爲錢糧忙第1259章 訪華第1146章 仰光之光第336章 農村的現實第231章 白與紅第107章 生當此時第1031章 盟國的陰謀第420章 空軍突擊總隊第188章 震驚第131章 理想主義試驗田第83章 莫斯科的冬天(上)第130章 連鎖未來誰人知第42章 返鄉只爲招工忙第1075章 開啓大門第250章 潛伏的第三方第192章 實業團第263章 奪橋第442章 衝突第89章 戰場故地觀廠行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1057章 我之鄉親第1129章 和平的生活第1063章 另一面第357章 憂喜交集第1104章 燃燒吧第403章 廣州灣之變(中)第95章 奇襲珍珠港(上)第197章 關東軍部誓雪恥第781章 等待第1204章 一個國家的臣服第39章 爭分奪妙趕工忙第98章 邀英聚才赤子心第280章 歸國之旅第322章 政治投資第83章 巧奪人財又何妨第23章 北方戰事第62章 獎賞職員詢根底第1083章 光復第348章 保障第428章 秘會第1072章 遼陽之戰(二)第144章 對未來的投資第809章 歸家之僑第33章 憑人識貨國寶入第298章 北上之路